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药学复习总结.docx

    • 资源ID:14091184       资源大小:46.55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药学复习总结.docx

    1、生药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和记载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生药拉丁名组成: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词组+药用部位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疗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材。有效成分: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包括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中成药。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

    2、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 、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成书年代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分52卷,列为16部,共载药1892种,方11096条。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糖类的鉴别方法:(1)Fehling 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 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 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 C6H12O6+Cu(O

    3、H)2C6H12O7+Cu2O 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2)糠醛(酚醛缩合)反应,Molish反应 是糖的检识反应,也是苷类的检识反应。特征:糖或苷类遇浓硫酸/-萘酚试剂将呈紫色环于界面上。 反应机理:在浓硫酸作用下,苷分子中糖内部脱水成糠醛衍生物,与酚类试剂缩合形成有色物。皂苷类的鉴别方法:1、泡沫试验 取生药粉末1g,加水10ml,煮沸10min后过滤,滤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如产生持久性泡沫(15min以上)为阳性反应。(中性皂苷的水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可形成较稳定的泡沫,借此可与酸性皂苷区别。)2、浓硫酸-醋酐反应 将样品溶于氯仿中,加浓硫酸-醋酐(1:

    4、20)数滴。三萜皂苷:红或紫红。甾体皂苷:蓝绿色。3、三氯醋酸反应 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三萜皂苷:加热至100 ,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甾体皂苷:加热至60 ,发生变化。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生物碱的鉴别方法:1)显色反应 2)沉淀反应 碘化铋钾-橘红色 碘-碘化钾-棕红色 碘化汞钾-白色或黄白色 硅钨酸-灰白色 磷钼酸-鲜黄或棕黄 苦味酸-淡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荧光反应 呈蓝-蓝紫色荧光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 黄酮、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红紫红色。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5、 第三章: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生药鉴定的方法一般包括:来源(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DNA分子标记鉴定。生药鉴定过程中的取样方法:在100件以下的,取5件; 100-1000件的,按5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的部分按1取样;不足件的,逐件取样;贵重药材不论件数多少,均逐件取样。1)每一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生药100-500克, 粉末状生药25克, 贵重生药5-10克。2)所取总

    6、样品经混合、反复对半递减后,对角取样。3)一般所得样品不得少于做一次全面检查用量的倍,即一份作鉴定用,一份作复核用,另一份保存,保存期至少一年。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烘干法 (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甲苯法 (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减压干燥法 (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灰分测定总灰分测定指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成分以及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总和。温度500600。酸不溶灰分测定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浸出物的测定方法: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冷浸法 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溶剂为乙醇或甲醇)、醚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溶剂为乙醚)生

    7、药性状鉴定包括十个方面:(考十要素)形状:通过肉眼观察药材形状大小:一般药材的大小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色泽:在描述时一般采用复合色,一般把质量好的色泽放在前面,二种色调组成描写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表面特征:是药材性状特征的主要部分。质地:质硬,质软;致密,疏松;质重,质轻;粉性,纤维性;角质性,颗粒性断面: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平坦、纤维性、颗粒性、胶丝、裂隙气:闻到的气味,香气,清香,辛浊等味:口尝,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味感,如乌梅,黄连,黄柏,甘草,党参水试:用水浸泡药材,观察水的特征和药材本身的特征以及变化。火试:有些药材火烧之后,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

    8、等现象。理化鉴定: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生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一般理化鉴定:1、显色反应:甘草粉末+硫酸橙黄色;2、沉淀反应:生物碱+碘化汞钾沉淀;3、泡沫反应:泡沫指数皂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泡沫。溶血指数皂苷溶血作用的大小随其种类不同而异,其溶血的最低浓度称为该皂苷的溶血指数。4、微量生华: 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牡丹皮针状结晶大黄低温(针状结晶);高温(树枝、羽状结晶) 斑蝥柱状、小片状结晶 5、显微化学反应:粉末、切片等载玻片+化学试

    9、剂沉淀、颜色、结晶、气体 如:黄连+硝酸针状结晶 穿心莲+乙酸+Kedde试剂叶肉组织显紫红色 6、荧光分析:生药化学成分 在日光或紫外光的条件下发生 荧光 第四章: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生药适宜采收期的确定:1)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位产量变化不显著,则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位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要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 有效成分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百分含量生药的一般采收原则:1)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方法: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以及春初发芽前采收。2)叶、全草类药材采收:通常在花前盛叶期或花盛期时采收。3)皮类药材的采收方法:树皮

    10、一般在清明至夏至之间采收;根皮在秋末采收。4)花类药材采收方法:一般在花蕾期或花初开是采收。5)果实种子类药材采收方法:果实一般多在近成熟或成熟后采收;种子必须成熟采收。6)菌、藻、孢粉类药材和动物类药材的采收方法:视情况而定。7)矿物类药材的采收方法:没有采收季节的限制,全年可采收。(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种枝老熟茎叶茂,虫石贝壳随时找。)生药采收中注意事项:1)保护野生药源,计划采药,合理采挖。2)同一植物体有多个部分入药时要兼顾各自的适宜采收期。3)兼顾繁殖器官的成熟期,保证种群繁殖生长。药材常见的变质现象及预防:霉烂、虫蛀、变色、泛油、分解、挥发、升华、风化等。防霉主要是控制

    11、库房的湿度在65%70%为宜,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防虫物理治疗方法:太阳暴晒、烘烤、低温冷藏、密封法。化学防治方法:在塑料帐密封下,用低剂量的磷化铝熏蒸,结合低氧法进行。(温度低于18或高于32,湿度要在70%以下。)变色酶引起的变色干燥、冷藏、避光贮藏,温度最好不要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泛油受潮、变色引起泛油冷藏、避光保存 第五章:中药材的炮制雷公炮制法作者:雷敩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炮制大法作者:缪希雍 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中药炮制: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临床用药及生产的需求而进行的特殊处理加工的过程。中药材炮制的目的(必考):1)提高药物净度,确保药物质量。2)增

    12、强药物疗效。3)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4)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6)矫味矫臭,便于服用。7)便于调剂制剂。8)利于贮运和保存药效。炮制方法:1)修制: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2)水制:洗、淘、漂、泡、飞、去心;3)火制:烘、焙、炒(清炒/加辅料炒)、煅、淬、炙(蜜炙、醋炙、酒炙、姜汁炙、盐水炙、油炙、羊油炙)、煨;4)水火共炙:煮、蒸、燀;5)其它炮制法:复制法、发酵、制霜、发芽法。复制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称为复制。如复制半夏、复制天南星。发酵:利用酶的作用,在适当的温度下,并给予充足的养料而发酵成曲,如

    13、神曲。制霜:霜是指药物体轻成粉而色白的意思。发芽:将成熟的果实种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促使其萌发幼芽的方法称为发芽法。 第六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自然因素:生药的品种(基源)、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人为因素:采收、炮制和贮藏等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三级标准:国家药典、局颁标准、地方标准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生药中可能混入的杂质、与药品质量有关的项目生药质量的定量控制以化学成分为对象:1)以化学成分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时,应该首选有效成分。进行针对性定量;2)有效成分尚不清楚,可对总成分如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进行测定;3)有效成分不

    14、清楚,质量控制指标应选用“指标成分”。生药化学含量测定考察项目: 1)提取条件的选定 ;2)分离、纯化;3)测定条件的选择;4)线性关系的考察;5)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试验;6)精密度试验;7)重复性试验;8)回收率试验;9)样品测定,至少测3批样品。16章重点补充:生药的记载项目包括:名称、基源、植(动)物形态、采制、产地、形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功效、附注显微鉴定要点根类生药的组织构造:首先区分单、双子叶植物 表层 皮层 维管束 形成层 髓双子叶植物根: 周皮 不存在 无限外韧 明显 无单子叶植物根: 表皮 宽广 辐射型 无 有根茎类生药的组织构造:首选区分单、双子叶植物

    15、 表层 皮层 维管束 形成层 髓双子叶植物根: 周皮 有 无限外韧 有 有单子叶植物根: 表皮 宽广 有限外韧 无 不明显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热,密闭堆置起来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似人出汗,故将药材处理的此过程称为“发汗”。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生药的表面,以及某些生药受潮、变质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生药的干燥温度常因所含成分不同而异:一般含苷类和含生物碱类生药:5060 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7090 含挥发油的生药:35以下 简述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炙法的区别炙法加辅料炙法 辅料液体辅料固体辅料温度低高时间长

    16、短火力文火(个别药物用中火)中火或武火辅料去向辅料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炒后筛去辅料作用协调增强疗效中间传热体操作方法先加辅料后炒药或先炒药后加辅料多为先预热辅料后投药什么是道地药材?并说出“浙八味”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浙八味:麦冬、玄参、郁金、元胡、白术、白芍、杭白菊、浙贝母。四大怀药:山药、菊花、牛膝、地黄(河南怀庆)四大南药:砂仁、益智、槟榔、巴戟天甘肃-当归 青海-大黄 宁夏-枸杞 云南-三七 四川-黄连 吉林-人参名词:起霜、松泡、油润、淬、粉性、角质根类生药的显微观察要点?用理化鉴别方法区分黄连、大黄及人参的粉末?

    17、 第八章:藻、菌类生药中药昆布:包括昆布(翅藻科)、海带(海带科)海藻:海蒿子柔软:称大叶海藻,气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圆形,有的有柄,顶端钝圆,有的具细短尖。质脆,潮湿时柔软,水浸软则膨胀。羊栖菜:称小叶海藻,气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较长,质较硬菌核:菌丝密集成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子实体:高等真菌在生殖期形成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称子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过渡形式。冬虫夏草(重点):【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性状】表面环纹2030条;足8对,中间4对明显,近头部3对,近尾部1对;子座柔

    18、韧;虫体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褐色,头部黄红色;断面纤维状,淡黄白色,有小中空或淡灰色的马蹄形印迹或一字纹【采收】夏至前后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67成干,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化学成分】粗蛋白25,脂肪8%,D-甘露醇7%;多糖、麦角甾醇、腺嘌呤、微量元素、氨基酸【药理】镇静、止血、降压、抗惊厥、抗衰老、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凝集、调节人体免疫、抗肺癌、淋巴癌和肝癌【功效】补益肺肾、止血、化痰灵芝: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菌盖:半圆形/肾形具同心环和辐射状皱纹,有光泽。下面密布细孔,内生担孢子,赤芝红褐色,紫芝黑褐色菌柄:侧生,紫褐色,有漆样光泽紫芝:皮壳紫黑色,有

    19、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赤芝:皮壳坚硬,黄褐色到红褐色,有光泽,菌肉白色至淡棕色两者的区别:1、赤芝表面比紫芝亮;2、菌肉颜色不同;3、外形上紫芝较大茯苓伪品:1、嚼之不粘牙;2、镜检见众多淀粉粒;3、用K-I显蓝黑色 对比学习茯苓与猪苓来源性状功效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无臭,味淡,嚼之粘牙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猪苓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不规则瘤块状或扁球状,表面棕黑色至黑色,内部白色或淡黄色,质硬,体轻,断面略颗粒性,入水能浮于水面,气微,味淡。利水渗

    20、湿 第九章:蕨类生药蕨植物孢子体:1)具根(不定根)、茎(根状茎)、叶(小型叶、大型叶)(孢子叶和营养叶);2)繁殖器官为孢子囊(孢子囊群),此为鉴别蕨类植物门的最明显依据;3)根茎上的叶柄残基中维管束数目、类型及排列方式的区别,可做药材鉴别依据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黄酮类、生物碱、酚类化合物、萜类及甾体化合物海金沙: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孢子。性状:呈细粉状。棕黄色,质轻光滑,置手中易从指 缝滑落。气微,味淡。能浮于水面,煮沸则下沉。置火中易燃,有闪光及爆鸣声,无渣残留。狗脊: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性状:表面深棕色,密被金黄色绒毛,表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残基,下面残存黑色细根。质坚

    21、硬,不易折断。(狗脊片)骨碎补:槲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性状:呈扁平长条状略弯曲或扭曲,多分枝;表面密被棕色钻状披针形细小鳞片,柔软如毛,边缘具睫毛,火燎后鳞片焦灼并脱落,成棕褐色,断面红棕色。质轻脆。绵马贯众(重点):【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采制】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洗净,晒干【性状】形状:长倒卵形,常纵剖为两半;表面:黄棕色之黑褐色,密布整齐的叶柄残基和膜质鳞片;断面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气味:特异(口诀:绵马贯众倒卵形,鳞片膜质柄密集。硬脆断面点环状,淡涩苦辛气特异)【显微特征】叶柄基部横切面:1、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棕黄色;2、基本薄壁

    22、组织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3、有分体中柱513个,周韧维管束。【成分】主含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及绵马酸类,此外尚含三萜类如粗蕨素、羊齿三萜、绵马三萜,鞣质、挥发油、树脂等。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为抗肿瘤和杀虫的有效成分。【理化鉴别】1、乙醚提取液+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红棕色(静置)红棕色(检查间苯三酚衍生物)2、取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1%香草醛溶液及浓盐酸(镜检)间隙腺毛呈红色【功效】有小毒!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鲜用,一年后失效。【附注】据统计,全国作贯众入药的原植物有11科58种,均为蕨类植物。其中主要有紫萁、狗脊蕨、荚果蕨等。此类药材主要根据叶柄基部维管束数目及排列方式来加以区别。 第十章

    23、:裸子植物类生药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1)植物在形成种子的同时,不形成子房和果实,不被子房包被,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因此称为裸子植物。2)体发达、灌木,稀为亚灌木。木质部具管胞,而无导管(麻黄科、买麻藤科例外);韧皮部具筛胞而无半胞(黄酮类是裸子植物的特征性成分)银杏入药部位:叶银杏叶(黄酮类);种子白果(白果苷可分解出氢氰酸,中毒)银杏叶:叶片扇形,上缘有浅或深的波状缺裂,具二叉状平行脉 麻黄(重点)【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性状】草麻黄形状:细长圆柱形,少分枝;表面:淡绿色。略粗糙,节长26cm;膜质鳞叶,基部约1/2合生,上部2裂(稀3裂),锐三角形;先

    24、端白色,渐尖,反光;质地脆,髓部暗红棕色;气微香,味涩、微苦。中麻黄形状:略三棱形,多分枝;表面:粗糙,节长26cm;膜质鳞叶,基部1/2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先端稍反卷木贼麻黄性状:细圆柱形,多分枝;表面:不粗糙,节长1.53cm;膜质鳞叶,基部1/22/3合生,上部2裂(稀3裂),短三角形,多不反卷。【显微鉴别】草麻黄茎节间横切面为类圆形而稍扁,边缘有波状细棱脊1824条,两棱脊间有下陷气孔,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偶有环髓纤维;草麻黄粉末:气孔特异,下陷,保卫细胞呈电话筒状或哑铃形;木贼麻黄无环髓纤维【化学成分】含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麻黄碱,其次为伪麻黄碱等,存在于

    25、草质茎节间的髓部。麻黄碱具平喘作用,伪麻黄碱具抗炎作用。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类生药 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主要区别根系茎叶花花粉粒子叶双子叶植物纲直根系维管束环状排列网状叶脉5或4基数萌发孔3个2枚子叶单子叶植物纲须根系维管束散生排列平行叶脉3基数萌发孔1个1枚子叶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果实。扁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稍带灰褐色,具光泽,并有细微的白色、棕色或黑色的网状纹理,两侧各有一条浅色棱线;基部:果梗痕桑白皮:本品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干燥根皮。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外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平坦;内表面黄色或灰黄色,细纵纹;质韧,折断面强纤维性,纤维层易成片撕裂,有粉尘;

    26、气微,味微甘;含多种黄酮类成分(桑皮素、桑黄素)细辛: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这两种合称“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常卷曲成团。根茎有短分枝,环节;根细长,密生节上;气香而强烈,味辛,麻舌;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马兜铃: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南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北马兜铃:卵圆形,表面黄绿色或棕褐色,12条棱线背缝线波状弯曲有横向波状细脉;种子多数,平叠;气特异,味微苦。南马兜铃:球形,表面背缝线纵棱平直蓼科形态特征:1)为草本,茎节常膨大;2)单叶互生,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3)花两性或单性异株,常排成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4)果实为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

    27、宿存花被内,多有翅大黄:(叶分裂程度: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 重点)【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掌叶大黄: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斜方形网状纹理;质坚实,横断面淡橙红色,颗粒性;髓宽广,有多数星点及线纹,习称锦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有砂粒感(黄柱锥块片形,黄红棕色锦纹清。坚实断面颗粒性,苦涩髓部星点明) 【显微特征】根茎粉末:棕黄色草酸钙大形簇晶众多,棱角短钝,网纹、具缘纹孔导管;淀粉粒大多圆球形。【化学成分】1、蒽醌类化合物25%,其中:1)游离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抗菌成分

    28、)2)结合型蒽醌番泻苷(泻下成分);2、鞣质类约5%,为收敛成分【理化鉴定】1)大黄95%EtOH提取物在紫外光下不得显亮蓝色荧光(检查土大黄),正品为棕色到棕黄色荧光;2)大黄低温升华为黄色针状结晶,高温则得羽毛状结晶【药理作用】1、泻下:番泻苷A作用最强,蒽醌苷次之;2、抗菌: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为抑菌有效成分;3、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止血、收敛、利胆和降血脂作用何首乌 (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卵磷脂等(重点)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多花蓼的干燥块根【性状】生首乌性状:团块状/纺锤状;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有浅沟;质地:坚实;断面:云锦

    29、状花纹(断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气微,味苦甘涩。(纺锤团块不规则,红褐棕色沟皱缩。横长皮孔坚实重,云锦花纹苦甘涩。)云锦状花纹:是何首乌的断面皮部观察到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型似云锦状。牛膝:主产河南,“怀牛膝”;“川牛膝”主产四川;本品为苋科植物重齿牛膝的干燥根。川牛膝: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质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筋脉点(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牛膝:细长圆柱形,上端粗,表面土灰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微扭曲的纵皱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央有细小黄白色木心;周围有黄白色小点;筋脉点断续排列24列;同心

    30、环;气特异,味微甜、涩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披针叶繁缕的干燥根。根的头部有类白色密集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盘”;根的表面有多数凹出须根痕,习称“沙眼”。黄连【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华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或云南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性状】味连形状:簇状分枝,似“鸡爪”;表面黄棕色;有“过桥杆”;质地坚硬;断面:皮部黄棕,木部金黄,髓部红棕;气微,味极苦。雅连单枝,似“蚕状”,“杆”较长云连似“蝎尾”,“杆”不明显【显微特征】黄连粉末,棕黄色1、 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孔沟明显;2、 木纤维众多,鲜黄色,可见裂隙状纹孔;3、 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或纺锤形,壁厚;4、 导管纹孔5、 淀粉粒长圆形、肾形、类球形6、 鳞叶表皮细胞绿黄或黄棕色,壁微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7、 细小草酸钙方晶习题1:味连、雅连、云连三种药品药材在性状上有何区别?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黄棕色,节密生,节间膨大,成连珠状,并有须根或须根痕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杆”。味极苦。雅连:多单枝,略呈圆柱形,两端膨大似蚕形。“过桥杆”较长云连:多为单枝,较细小,弯曲成钩状,无“过桥杆”。习题2:如何鉴别大黄和黄连的粉末药材?大黄粉末镜检1、 草酸钙簇晶多,棱角大多短钝;、导管多为网纹,非木化;、淀粉粒多为单粒,脐点星状黄连粉末镜检1


    注意事项

    本文(生药学复习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