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先秦文学教案1111.docx

    • 资源ID:14087915       资源大小:66.87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先秦文学教案1111.docx

    1、先秦文学教案1111 先秦文学教案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样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重点难点:诗经、左传等作品、屈原及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孟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文学成就。难点是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庄子怪生笔端的想象与虚构、楚辞巫祭文化与屈原香草美人的象征艺术。第一讲 先秦文学概述一、先秦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的最初阶段是在先秦时期,这是从远古经夏、商、周三代直至秦统一(前221年)之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文学就是指秦统一

    2、之前的中华大地上的产生发展的文学。二、文学的起源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产生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我们称为传说时期的文学。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中国文字究竟产生于何时尚难确定,据今所见数量较大,最古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铜器铭文。甲骨文是占卜所用,文辞虽少,但可见卜者的愿望和捉摸不定的心理。上古巫史不分,甲骨文卜筮结果的记录,以及铜器铭文的事件记录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和历史意识。甲骨文与金文是今天已知最早的文字,也标志着书面文学的产生。三、先秦文学形态诗、乐、舞紧密结合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早期诗歌的一

    3、个重要特征。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上古一个叫做“葛天氏”的部落歌舞祭祀的活动: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这八阙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乐曲,三人手持牛尾一边投足一边歌唱。有歌有舞。这套乐曲体现了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形态。 古代神话一、上古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1、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初始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人类发展

    4、成为能通过语言交流表达思想的人以后,自身的生产水平和认识能力仍处于低级阶段,对于威力强大的自然力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些发明创造等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只能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把自然物、自然力和社会力加以神化和人格化,幻想出一些超自然的神和神的故事,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产生了神话。2、神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所产生的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也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3、神话的功能:神话对原始人很重要

    5、。首先,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意义。其次,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精神纽带。再次,神话是先民们在对世界假想的把握中宣泄了不安的情绪。(二)神话的保存中国在远古时代可能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经过口耳相传大部分没能够保存下来,只是在一些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等古籍保存了许多零零星星的神话传说。诗经、楚辞是两部诗歌总集,其中多有取材于神话的诗篇,如诗 经中的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 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楚辞中保留的神话材料较多,尤其是天问这一篇,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作为素材,其中有些材料较他书所载更接近于神话的原始 面貌,因此很有价值。但

    6、由于作者采用了问句的形式,提及某个神话时往往只是 只言片语,过于零碎,有些难以理解。还有一些神话保留在一些史书之中,比如 左传、国语、逸周书等。由于神话本身具有深刻而简明的寓意,它也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诸子中以庄子援引神话最多。庄子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另一 些则往往是古神话的改造,如鲲鹏之变、黄帝失玄珠、倏忽凿浑沌等。孟子、 墨子、韩非子等书中也保留了一些神话材料。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分别成书于秦汉两代,由众人编纂而成,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神话。尤其是淮 南子一书,对神话的搜罗相当宏富,如地形训就有关于海外三十六国、昆 仑山、禹、以及九州八极等神话。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

    7、补天、共工触 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二、古代神话的分类 (一)创世神话 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发现了战国楚帛书,“中间八行一段文章,讲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这是我们所见到的时代最早的创世神话文献。”帛书所载伏羲生四子,即春、夏、秋、冬四时之神,四神从一团混沌中开天辟地,使日月分明和四时运行,而日神与火神祝融奉天之意及炎帝之命统率四神,进一步完成创世工程,使天象由混乱到有序,这是南方楚文化所传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伏羲是开天辟地的始祖。从这些创世神话中,可见中国先民已经在积极探索自然之物的本源问题,并将它与人类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思索。 (二)始祖神话 人类不仅对万物起源

    8、感兴趣,而且对于自身是如何产生的也努力探究。原始社会探索人类起源与祈求子孙繁衍、人丁兴旺观念相一致。新疆呼图壁岩画中心就是一高于真人的双头同体人像,其左右上下皆为裸体男子像及男女交媾图,表现出人们持有一种始祖观念和生殖崇拜思想。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记载着伏羲与其妹女娲兄妹成夫妻而繁衍了人类的传说,大量少数民族传说以及考古发现的汉画像砖画也证实了这一点。汉画像砖上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或异体交尾,或同体异首,是人类的始祖。此外还有女娲抟黄土造人之说:这是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况遗留下的观念,是对女性生育作用的肯定,至于说贫富贵贱的产生是女娲造人时精心制作与粗制滥造的结果,则是后代阶级社

    9、会中命中注定天生贵贱观念的附会之说。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绩, 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除了人类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话。商民族始祖契是简狄 吞食燕卵而生,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更具传奇色彩。后稷神话记录在 诗经大雅生民中:姜嫄因踩到天帝的足拇指印而受孕,顺利的产下稷姜 嫄觉得不祥,便把他丢弃在窄巷、树林、寒冰等处,但稷分别得到牛羊、樵夫、 鸟的奇迹般的救助,成活下来,并迅速表现出种植农作物的天赋,最终成为周人 的始祖。这类神话几乎各部族皆有,而且不少在情节或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它们 反映了部

    10、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三)洪水神话 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学术界对洪水神话的成 因也提出了种种解释。曾经有过的洪水灾害是如此的惨烈,在人类心灵中留下不 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一种集体表象,伴随着神话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提醒人们 对自然灾害保持戒惧的态度。 国外的洪水神话,大多是表现这样一个主题,即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 水是对人类的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了对人性的反省和批判。而保 留在中国汉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 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在这些 洪水神话中最杰出

    11、的英雄当数鲧禹父子。 鲧为了止住人间水灾,而不惜盗窃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杀。 他的悲惨遭遇也赢得了后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如屈原作离骚就为他鸣不平: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鲧由于志向未竟,死不暝目,终于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雄由此诞生了。 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 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四)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分别兴起于相距不远的姬水 和姜水,他们在向东发展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这一则神话中所言“诸侯”、“修德”等,很明显是出于后世儒者的附会。 但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确实发生过一次残酷的战争,新书益壤称

    12、当时的 战场是“流血漂杵”。而黄帝居然能驱使熊、罴等猛兽参加战斗,为这次战争增 添了神奇的色彩。这些猛兽可能是某些部落的图腾,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部落跟 随着黄帝参加战斗。阪泉之战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它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 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这则神话实际 是对一次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解释。 炎黄汇合后,另一次著名的大战是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 蚩尤属于南方的苗蛮部族,他有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这可能是暗示他们 的军队已经装备了金属盔甲,一些文献上提及蚩尤冶炼金属作兵器,这与当时冶 金术的发展程度是相适应的。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而风、 雨

    13、、旱、雾等气象也成了相互进攻的利器。这两则神话不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 雨巫术,还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发明,内涵较为丰富。 黄帝正是在对内兼并和对外抗御的两场战争之中,大显神威,确立了他作为 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出于对中华民族始祖的爱戴,后世又把许多文化史上的发 明创造,如车、陶器、井、鼎、音乐、铜镜、鼓等,归功于黄帝,或是黄帝的臣 子。黄帝在神话中又成了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 (五)发明创造神话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 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 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自然神从而被人

    14、类自己的神所代替。它标 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量有 关文化英雄的神话,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 或本领,他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 等等。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弓箭的发明是初民生活 中的大事,因此人们把无上的勇力和荣誉都赋予了这个弓箭的发明者。而后羿正 是凭着自己发明的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羿最为辉煌的业绩,要数射落九个太阳。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和大荒东经载:“羲和者, 帝俊之妻,生十日。”这十个太阳住在树上,轮流出现,“一日方至,一日方出” 。楚辞天问王

    15、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于是 羿弯弓搭箭,“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人间的秩序又得到了恢复。十个太阳都是天帝俊的兒子,羿要射落九日,不仅需 要神技,还要有超人的胆略。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的神话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 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如: 夸父为何要与日逐走,已不得而知了,但他那强烈的自信心,那奋力拼搏的 勇气,以及他那溶入太阳光芒之中的高大形象,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反 映了古代先民壮丽的理想。而他渴死道中的结局,又为整个故事涂上了一层浓厚 的悲剧色彩。 三、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丰富

    16、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 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同样,它作为中华 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从山海经 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 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 不以相当的份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 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 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这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享乐 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

    17、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 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神 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前所说之 女娲、后羿等。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山 海经南山经),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和自 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本质上是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 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 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命运的抗争,由此而孕育出 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话英雄。前者如精卫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着难 以征服的自然,作顽强的

    18、拼搏。后者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所载的刑天: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 干戚以舞。 即使断首以死,也要对着天帝大舞干戚,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是何等的壮烈! 他所象征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性格,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中的 巨浪。 二、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一)神话历史化中国古代神话的原始状态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但经过历史潮水的冲刷,如今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多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散失,除了它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之外,神话的历史化,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 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

    19、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 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中或多或少都出 现过。 我国东方部族中很多是以鸟作为图腾的,其中也必然流行着不少有关鸟的神 话。而在这里,这些有关图腾鸟的神话则被改造为一系列的官名,并按照后世的 社会官僚系统组织起来。 (二)神话发展为仙话中国古代神话发展变化的另一条道路,是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 仙话一般讲述的是通过修炼或仙人导引,以达到长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在 仙话中,我们能发现不少古代神话人物。神话转变为仙话是有限的,它一般 集中在特定的几个人物身上,且有类似于修炼、服药、升天不死的情节。但仙话 的文化意蕴要比神

    20、话淡薄得多,在仙话中,那些神话人物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审 美品质,都被严重地削弱了。 (三)古代神话的影响神话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神话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中国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 神话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在先秦散文中, 庄子一书以“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缥缈奇变”(艺概文概)著称, 庄子说理的精妙和文风的恣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如逍遥游之 鲲鹏变化,应帝王之“凿破混沌”,这两则神话为全文抹上了变幻奇诡的浪 漫色彩。至于曹植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更 是利用神话素材进行的

    21、一次成功的创作。用神话入诗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比 比皆是,如诗经大雅生民描述了后稷的种种神迹,楚辞离骚中各种 神灵纷至沓来。此后的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以神话入诗,如李商隐 瑶池诗云:“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 何事不重来。”就是对神话意象的妙用。小说、戏曲采用神话作素材的也很多, 它主要是借助于神话的奇特的想象,利用神话形象或神话情节进行再创作。如唐 代李朝威的小说柳毅,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爱情神话。明清神魔小说对神话的 采用和重塑,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其代表作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 戒以及他们的腾云驾雾、七十二般变化成了中国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故事之一。从

    22、孙悟空身上,我们不难看到“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 争位”的刑天以及淮涡水怪无支祁的影响。此外,如聊斋志异、镜花缘、 封神演义、红楼梦中也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神话情节。可以说,古代神话 作为素材,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它经文学家的发掘、改造,在新 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 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这些神话意象在历史中固定下来,通过文化积淀, 在一代代人的心底流淌,并总是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形式,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表

    23、现出来。也就是说,神话对于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文学家的素材,更为 重要的是,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 入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 世俗。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当屈原在现实世界 中屡遭打击而悲苦无依的时候,他就毅然地转向古老的神话:龙凤结驷,巡游天 界,四方求女。是神话世界巨大的力量,使他从现实世界中超越出来,支持他的 人格,抚慰他心灵的创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不仅是将神话看作素 材,而是当成全部的精神寄托,是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厌弃和对神话感情、神 话世界的皈依。正如荣格所说的那样,

    24、“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 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 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 过漫漫的长夜。”可以说,屈原、蒲松龄等作品都体现了神话原型的精髓和力量。诗经一、名称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纪),崇诗为经,称诗经。二、篇数诗经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乃所谓“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都说明诗经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

    25、歌总集。三、作者诗经只有少数篇目可知作者,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只能是一种臆测。现在可以断定的是,诗经的作者身份十分广泛,有上层的公卿大夫,也有中下层的“士”,“风”类诗歌的作者大多是下层的平民百姓,同时这类诗歌大多是集体创作的。四、产生的地域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诗经产生的地域甚广,大抵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江汉流域,延及当时的中国大部。五、产生的时代确切年代已难一一确考。可大致确定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三颂”最早,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 大部分是东周作

    26、品。“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 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鲁 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泮水、閟宫 体裁近乎雅诗,有駜、駉则近于国风。可见颂诗演变之迹。六、诗经的分类诗经中的诗歌均为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风诗共有160篇。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诗共1

    27、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他们大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大部分是西周时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颂诗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八、用诗和传诗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诗经内容广泛,形象深刻的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中国古典诗歌之祖,又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情况的珍贵数据,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婚姻爱情诗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

    28、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 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 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诗经中的情诗,从单相思至初恋、热恋、成婚或分手,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如写单相思的周南关睢,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末二章, 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又如写热恋中情人的约会。如 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

    29、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来,并以 彤管、茅荑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 美人所赠。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郑风子衿则写女子对男子的思 念,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终未见来,便独自踟躇徘徊,“一日不见,如三 秋兮”的咏叹,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这种对爱情的执著专一, 在郑风出其东门中,则由男子直接说出: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尽管在东门之外,有众多的美女,诗人却并不动心,想到的

    30、仍是自己所爱的 那个素衣女子。正是由于诗经中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如此热烈执著,因而一旦爱情遇到挫 折,就感到特别痛苦。在诗经时代,男女爱情虽还不像后代那样深受封建礼 教的压制束缚,但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齐风南山)了。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如鄘 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 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 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诗经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虽不如情诗丰富,

    31、但也很有特色, 如周南桃夭,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而郑风女曰鸡鸣则写了一对 夫妻之间美好和乐的生活。诗以温情脉脉的对话,写出这对夫妻互相警戒,互相 尊重,互相体贴的感情,并相期以白头偕老的愿望。在婚姻生活方面,诗经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 为数不少。邶风绿衣中那位“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的妇女,因妾得宠而失位,无可告诉,只能在痛苦中煎熬。这类诗反映的是还维持着婚姻的形式和夫妻的名义,处于失宠、幽闭状态的不幸妇女的命运。另一类则表现婚姻破裂后妇女被夫家休弃的悲惨结局,抒发弃妇的愤懑不平。卫风氓和邶风谷风 ,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谷风 中那位妇女初来夫家时,家境贫困,经过辛勤劳作,逐渐富裕起来,而其丈夫却 变了心,另有所娶,竟将其赶走。氓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


    注意事项

    本文(先秦文学教案111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