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三年级语文散文阅读习题三篇.docx

    • 资源ID:14083444       资源大小:28.0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散文阅读习题三篇.docx

    1、小学三年级语文散文阅读习题三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散文阅读习题三篇(*)礼物灯光很暗, 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 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 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 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 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 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 女儿便背起了书包 和画夹,蹑手蹑脚退出了房门。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 朦朦胧胧的月色里, 小星星还在不停地 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那是一所新 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 已久的艺术殿堂。没入学那会儿, 女儿常常做梦。 梦见高

    2、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 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 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 1万元建校费, 1万元呀,到哪去 弄呢?入学的日了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 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 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 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 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 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 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 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 为了买下它,

    3、女儿在那家工艺品 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 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 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 的失望与愠怒。 她刚想问, 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 的盒,走到女儿身边, 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 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 妈,这 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 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 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 怎么摆得出呀 ! 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 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 退了吧?不,我不退。 那就换成别 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 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

    4、了厨房。女儿 愣愣地站着没动, 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 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 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1.本文记叙了女儿送母亲一座 雕像 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2.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 待。焦灼 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 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 1万元人民币。 小山似的这个词 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 母亲为什么 失望 。3.填空。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

    5、第一次因为 而_ 流泪第二次因为 而_ 流泪4.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 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 ?谈谈你的理解(1) 答案要点:女儿送给母亲礼物不被母亲接受 ( 理解)雕 像破碎(2 分,答出一点给 1 分)13.(1) 答案要点:表现女儿既盼望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 凑不够学费的那种复杂、 矛盾的心情。(2 分,其它答案意思正确也可 )(2) 答案要点:1 万元来之不易凝聚着母亲的心血(2 分,答出一点即可,其它理解正确也可 )(3) 答案要点:嫌女儿浪费钱认为女儿所送礼物不 健康(2 分,答出一点给 1 分)14.感激等;委曲等(4 分,每空 2分)15.答案要点:

    6、母亲对女儿不理解女儿伤心失望 (3 分,答出 一点即可,其它理解正确也可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1小镇的汽车站到了。 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 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 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 太苍老了, 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 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 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 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 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 父

    7、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 挨个儿拍了拍, 才递给 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 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 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2放寒假了, 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 山村的生活依然重 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 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 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3村子四周都是山, 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 我忘了问 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 向四周张望, 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 那背影是我十分

    8、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 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 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 ?”“不, 锄一会儿吧。 ”父亲便没再坚持, 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 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 节奏的锄地声。4天渐渐黑了, 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 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 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 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 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

    9、专心走路的父亲。5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 起了踌躇, 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 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 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 然而放 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 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 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 却没有问。吃过晚饭, 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 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 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 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 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 我突然想骂自己。 父亲长时间地沉默 着,脸上仍是那平静

    10、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 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 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 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 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 站起来向里屋走去。7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 我们一前一后走着, 和第一次送我上 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 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8父亲,回去吧。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木讷 () 炊

    11、烟袅袅 ()掸去 () 濒于绝望 ()2.“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 将“我的”去掉 是否不影响原意 ?3.第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4.文中父亲“木讷”, 这里除了有性格的原因, 还有其他的原因 是什么 ?我们在初中课本中接触过一个“类似”的人物,“仿佛石像 一般”“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这个人物是谁 ?5.在第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 静”?6.“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吗7.文中两次表现父亲的“小”, 一次是“父亲还站在那儿, 直到 变成一个小黑点”,一次是“父亲显得那么瘦小”,“一点也不起 眼”,作者为什么要这样

    12、写 ?8.在第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 难”?9.既然“艰难地开口”了,为什么还要“突然想骂自己” 呢?“我的心悲哀起来, 为父亲也为自己”, 为“父亲”什么 ?为“自 己”什么?10.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 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 “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屋内又沉默了”?11,怎样理解第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我答 应了声” ;第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 ?12. 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 呢?语文课外阅读精练答案(一)1. n ni odnbn2.强调是

    13、“我”的, 加重表现了父亲是替“我”背着的, 强调了 父爱。3.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 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了 一遍。4.生活的重负,闰土。5.父亲上山干活,母亲在屋喂鸡。6.是我急切地想见到父亲。7.父亲长得确实瘦小,与生活的重负有一定的关系 ; 作者是从远 处来写父亲的 ; 作者更要表现的是瘦小的父亲, 也是如此伟大的父亲。8.“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疲惫的眼睛,盼望的眼睛。”9.家里实在无力支付自己的学费, 自己应该帮父母一把。 父亲支 撑这个家实在是太艰难了 ; 自己的“心血”要“绝望”了,自己的不 懂事。10.通过母亲纳鞋的声音的停、响,来反衬这件事的难度,表现 父亲的难处和爱。

    14、11.这是父亲说的非常关键的两句话,报平安家书,对于还不太 谙事的“我”只能是“答应了声”, 而经过了四年的风风雨雨, “使 劲点点头”表现了对父爱的一种深刻领悟。12.“木讷”和“山”在此是如此协调, 山之无语,但山之巍峨, 正如父亲一样崇高。(*)门前三五步 门前三五步是他的活动范围。他渴望着能到远一些的地方去。 可是,他用板凳走路。2十岁的时候,一天,姐姐和她的同学要去春游。他倚在床上, 瞪大了眼睛,叨念着:“姐姐,我也想去。”声音很低,姐姐却听见 了。四目相视,他畏怯地躲开了姐姐的眼睛,低下头,像是做了什么 错事,两只手在胸前绞呀扭呀。姐姐噙着泪,满足了他。这是他记忆 中的一次“远足”

    15、。3看着人们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看着人们飞跑着去追那将要起动 的汽车,他的心,常常被那无可奈何的凄楚浸得发酸。偷偷地,他用 力撑着板凳,想站起来,去跑、去跳,去追赶生活的节奏。但是,能 力赶不上 * 的悲哀,每一次都那么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4修鞋的摊子摆在门口,他默默地守着它。垂着眼皮,悄悄地看 着行人们的腿和脚。腿,脚,一双,又一双,健壮,有力。他多想也 有这样的一双腿和脚呀 ! “哪怕只有一天, 不,半天也够了。 ”他想。5“师傅,给钉个后跟。”“谢谢您了, 师傅。”是啊,一开口, 人家就叫“师傅”。“要是知道了我站不起来,还会这么叫吗 ?”这 么想着,他用围裙把双腿盖得严严实实的。6呼啦

    16、啦,一群青年围了上来。是附近工厂的工人们。他认识他 们。每天,他用那双呆滞的眼睛,迎他们来,送他们走。他紧张地抓 住身边的板凳,要是来寻开心的,他准备干一场。7“喂,师傅,我们的鞋都钉后跟。要皮的。”为首的坐在他面 前的马扎上。捏住板凳的手松开了,他看见的是微笑。8三个小时,他做了平时一天的活。收钱的时候,他额上挂满了 汗珠儿,手都禁不住微微发抖了。9最后一只鞋修好,青年们一涌而上。所有家什,眨眼间搬进了 屋里。“干什么 ?你们干什么 ?”他张大了眼睛。“没什么,师傅,您 也该有个星期日了。上公园,怎么样?”哦,原来如此! 他又垂下眼皮:10他“登”上了万春亭。 天,地,万物,这世界可真大,真

    17、美! 他 觉得自己要飞起来了。 今天他又坐在这儿了, 深情地望着行人们的腿 和脚。他的活动范围,还是门前的三五步。1.结合上下文分析, 下面的心理、 行动描写各表现了身有残疾的 “他”的什么性格特点。(1)第段的“要是知道了我站不起来, 还会这么叫吗 ?这么 想着,他用围裙把双腿盖得严严实实的”。 表现了“他”的 。(2)第段的“他紧张地抓住身边的板凳,要是来寻开心的,他 准备干一场”。表现了“他”的 。(3)第段的“三个小时,他做了平时一天的活。收钱的时候, 他额上挂满了汗珠,手都禁不住微微发抖了”。表现了“他”的2.小说写了附近工厂的青年工人们和“他”之间的哪些事情 ?这些事情表现了青年工

    18、人们是从哪两个方面关心残疾人的 ?3.描写姐姐是满足他的要求带“他”去春游。 青年工人是热情邀 请“他”一同过团日。 从“他要去”到“要他去”, 作者这样写主要 是为了表现:4.小说中两个画线的句子写的都是“他”看行人的腿和脚, 为什 么前面是“垂着眼皮”、“悄悄地看”,后面是“深情地望”?5.“偷偷地,他用力撑着板凳,想站起来,去跑、去跳,去追赶 生活的节奏。”句子中接连用了三个“去”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1.(1) 自卑(2) 自尊 (3) 自强2.青年工人请他修鞋, 邀请他参加团日活动, 表现了青年工人对 他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关心。3.社会关心残疾人的生活和精神, 主动热情地帮助他们。 来自社 会的胜似亲人的关心和帮助,将会增加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希望。4.要点:(1) 他盼望有一双健壮的脚。 (2) 为自己的残疾感到痛苦 (或“凄楚”“悲哀” )。(3) 他得到社会的关心、帮助。 (4) 他感到幸 福。5.真切地表现了他渴望自己能够像正常人一般地生活。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三年级语文散文阅读习题三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