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调研课题建立和完善外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问题研究.docx

    • 资源ID:14075800       资源大小:28.9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调研课题建立和完善外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问题研究.docx

    1、调研课题建立和完善外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问题研究调研课题建立和完善外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问题研究 调研课题建立和完善外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问题研究 添加时间:2009-1-4 8:58:31浏览次数:1701编辑:yczzb 建立和完善外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问题研究中共应城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党员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流动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流动频率不断加快。如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今年下半年,我们利用两个多月

    2、时间,在应城市相关乡镇、村、社区、非公企业以及在外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省市进行了走访座谈,认真调查研究,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进行了探索。一、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与特点以应城市为例,该市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近12万人,其中流动党员1450人。该市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初步形成了汉正街服装辅料、哈尔滨建筑、云南昆明煤气灶具、广东佛山灯具、西安卤菜、湖南岳阳水产品经销等特色集中地。应城市先后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支部10个,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9个。并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地域分布相对集中。流动党员多数以亲、邻、友互介互带的方式外出,同村同乡甚至同镇人员的流向往往在地域上

    3、、行业上相对集中,并且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义和镇、天鹅镇和陈河镇党员主要流向武汉汉正街等地、郎君镇党员主要流向湖南岳阳、三合镇党员以流向哈尔滨居多。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建筑、水产、服装辅料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然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在具体工作单位、从业性质、工作地点和居住地方面,即使一起外出务工的,常常也聚散不定,大部分在相对较小的地域和几个主要行业内不断分散流动。 2、流动数量逐年上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据统计,应城市2007年底流动党员为1303名,2008年达1450名,同比增加了10.1%。主要原因是伴随着国有集体企业

    4、普遍改制而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尤其是受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工厂效益不佳裁员,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流动党员队伍的增加。今后,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会有许多精简分流的党员走上外出流动之路。 3、主体结构比较突出。在身份上,该市流动党员中,农村党员有1368名,占94.3%,明显占据主体地位。在年龄结构上,仍以中青年为主,35岁以下的有238名,占16.4%,各年龄层次均有分布。在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低学历者仍居多数,占57.5%,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42人,占42.5%。随着机构改革和干部年轻化

    5、深入推进,越来越多辞职或提前退休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大批分流人员日益成为流动大军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批流动人员中党员比例高、文化层次高、年龄普遍偏大,其流动现状和趋势,正快速改变着流动党员的文化、年龄和区域分布结构。4、思想比较容易波动。从现状来看,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有较强的组织观念,理想信念比较坚定,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在流动人员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流动党员多数能自觉缴纳党费,许多长期外出者要求在家亲属代缴,对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愿望,不少流动党员希望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

    6、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三不”(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党员不断增多,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尤其是一些下岗职工党员对党的政策不理解,抵触情绪很大。所有这些,都日益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二、加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近年来,应城市针对新时期党员流动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路子,在确保流动党员“管得住、管得活、管得好”上下功夫、求实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做到了人行千里有党管,形成了流动党员“离

    7、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良好局面。1、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把流动党员管实。按照“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的原则,因地制宜打破地域限制,延伸党组织建设的触角和手臂,采取四种形式灵活设置党组织。一是独立组建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活动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地方单独建立党组织。该市义和镇、天鹅镇和陈河镇分别在汉正街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二是依托商会建立党组织。2007年,该市针对在武汉硚口区汉正街的流动党员已达53人的情况,在两地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依托汉正街应城商会成立了党总支。2008年,又在汉正街应城商会新成立了2个党支部,并依托汉正街应城商会党总支建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合作医疗服务站

    8、和劳动输出驻汉正街办事处,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依托劳动服务站建立流动党组织。该市三合镇在哈尔滨从事建筑业的人员较多,在两地劳动保障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应城市哈尔滨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服务管理站,并依托劳动服务管理站成立了党支部。四是依托“两新”组织建立流动党组织。武汉市飞箭公司是应城籍人士在汉创办的企业,公司中的13名党员既有应城籍流动党员,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党员,为便于管理,在飞箭公司成立了党支部,扩大了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的覆盖面。对建立党组织不成熟的单位,派驻了党建联络员或设立了党建工作点。通过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有效集聚了党的力量,使已经边缘化的流动党员得以回归,充分

    9、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创新党组织管理体制,把流动党员管活。积极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委托属地管理、挂靠行业党组织管理、要求原地党组织协助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构建市委、基层党委(所属乡镇党委)、流入地党组织、行业(商会)党组织齐抓共管工作机制。一是市委组织部门发挥好主导作用。坚持每半年向市委汇报一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所联系的哈尔滨流动党支部和汉正街应城商会党总支走访慰问党员、检查指导工作。为切实加强对汉正街应城商会党总支的管理,市委组织部还以挂职锻炼干部的形式,从陈河、义和、天鹅三个流动党支部所属的乡镇党委,每年轮流选派一名政治素质高、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干部担任总

    10、支专职副书记,负责商会党总支的日常党务工作。二是乡镇党委发挥好能动作用。各乡镇党委每季到所属支部看望走访党员,询问支部工作情况,指导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员教育培训及“三会一课”等党内日常工作。该市长江埠街道办事处胡程村建筑队常年在外作业,80多名务工人员中有5名党员,为了便于管理,街道党工委成立了胡程村建筑队流动党支部,采取“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关系就挂靠到哪里”的方式,由街道党工委负责与所挂靠的建筑公司取得联系,依托建筑公司所属党组织进行挂靠管理,并要求其派专人不定期对建筑队支部进行业务指导。三是行业协会发挥好联动作用。该市工商联党组结合业务特点,定期到汉正街应城商会及商会党总支检

    11、查指导工作,商会和党总支(支部)的社会影响力、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浙江、温州甚至武汉本地的许多老板也纷纷要求加入汉正街应城商会,递交入党申请书。四是协调属地党组织发挥好共管作用。请属地党组织在武汉小新、艺和、紫阳社区等应城籍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向社会公布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在有关街道社区、商场门店、工地企业等地建立了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中心,为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提供日常活动、培训教育、娱乐健身等公益服务。汉正街党工委每年还从党费中拨出专款,用于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硚口区委、汉正街党工委及汉正街市场党委也定期到总支和支部培训党务干部,指导日常工作。今年4月,孝感市武汉市硚口区

    12、汉正街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工作现场会成功召开,应城市的经验做法得到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分别在湖北日报、中国汉正街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3、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把流动党员管好。一是营造环境,让流动党员省心。与流动党员所在地组织部门建立了每半年互访一次的工作机制,加强彼此间的协作与联系。定期到武汉市硚口区委组织部协调和沟通有关情况,并与武汉市硚口区委组织部、汉正街工委、哈尔滨新华街道党工委等单位分别签订了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协议书,以协议的形式,规定流入地党组织对应城籍流动党员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享有与本地党员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还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通过劳动服务站和流动党

    13、员联络站,及时为外出党员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劳务输出,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提供保障,让流动党员顺心。积极与流动党员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扶贫助困活动,为生产、经营和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提供帮助。去年,该市陈河镇在汉正街的一名老板不幸患了癌症,汉正街市场党委得知后积极号召汉正街党员商户捐款2.6万元,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其在外也能感受到党组织大家庭的温暖。还依托商会、劳动服务站、维权事务所,畅通了流动党员权益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正常途径化解矛盾和纠纷。仅2008上半年,该市就在武汉、昆明、哈尔滨等流动人员集中的地方发展了25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三是打造平

    14、台,让流动党员发挥作用舒心。每年到流动党员集中的地区看望流动党员,通过举办乡情垦谈会、老乡联谊会、茶话会等形式,积极教育引导外出党员致富不忘家乡,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激发他们回乡创业、发挥作用的激情和愿望。据初步统计,应城市外出流动党组织累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48000多个,带动11万多名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仅应城在汉正街一带,在5个流动党支部和80多名党员的带动下,他们守法经营,依法纳税,逐步建立规模以上各类生产经营型企业280多家,每年固定投资额在3亿元以上,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上缴税收2000万元以上,为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4、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把流动党员培训

    15、好。一是灵活培训时间。根据不同类别的流动党员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许多乡镇适时调整党员“冬训”时机,最大限度的培训春节期间返乡流动党员,有的选择流动党员农忙返家时进行夜访,开展田间谈心。二是精选培训内容。按照“注重共性、紧扣个性”的原则,既重视培训党的基础知识,也有机融入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多方面知识技能,将流动党员培训与外出人员技能培训相结合,社会效果明显。三是拓展培训方式。除集中培训外,各地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普遍采取了邮寄培训资料、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委托代培等方式进行培训。三、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和难点1、流动党员去向掌

    16、握难。有人形容:“战争年代是党员找组织,现在是组织找党员还总找不着”。目前,应城市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的流动党员有221人,占15.3%。少数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就外出,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党支部对其去向没办法掌握,有的即使报告,但因流动中游离不定,党组织也难以把握其去向而成为“断线党员”。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受约束,担心影响打工挣钱,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成为“隐形党员”。据统计,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中,近半数党员在外出前未向党组织报告;30%的党员没有与原党支部保持联系。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

    17、出党员的去向。2、流动党员活动开展难。一是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基本没有参与组织活动。二是流动党员分布零散、流动性大,难于集中,由于活动场所难找,活动经费难保障,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难统一等多种原因,使组织活动难于开展。三是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四是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长期形成了“流出地5管不了,流入地不想管”的状态,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都难以落到实处,有的流动党员即使想参与党的组织生活也很难。3、流动党员管理落实难。在流动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

    18、难办理。有的外出预备党员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难以管理。此外,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流动党员都难以落实,致使流动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4、流动党员党费收缴难。一是缴纳时间难统一。大部分的流动党员是在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是由其亲属代为交纳。二是缴纳金额难确定。由于频繁变动地点和岗位,收入不稳定,很难确定流动党员交费基数,有的由党员自主缴纳,有的按党组织统一确定的数额交,缺乏规范性和必要的监督。还有少数流动党员不愿向党组织交纳党费,一些退休流动党员

    19、由于行动不方便根本就不主动向党组织交纳党费。三是足额收缴难。不少流动党员长年不知去向无法收取党费,一些能联系上或返家者也存在不催不缴或只象征性缴纳的现象,有的甚至逃避党费,有的因生活困难不愿缴纳。5、流动党员发挥作用难。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无心他顾,忘记了履行党员义务,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关心不够、支持不够,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以及带动作用弱化,发挥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国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混同一般群众;有的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

    20、流动党员,因受不良环境影响,放任自流,甚至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少数党组织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党的建设的现象。部分党组织负责人认为,只要让流动党员不在家里闹事、不到外边惹事、不给单位添难就行。由于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造成五难现象长期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导致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成为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更有甚者,有些流入地的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来自五湖四海,流动性大,刚建立起组织,人就走了,管理起来太麻烦,或者干脆不愿接纳他们参加组织生活。2、少数流动党员党性

    21、观念不强。当前,多种因素导致流动党员思想日益复杂,影响着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作用发挥,给管理增添了难度。主要表现在:部分流动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外出时不愿向党组织报告,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怕受约束;有的领到流动党员活动证后不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宁愿充当“口袋党员”、“隐身党员”,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员忽视自身修养,党员意识淡漠,在社会转型中逐渐蜕化变质。此外,少数下岗职工中的流动党员,由于对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破产等不理解,心理抵触,情绪低落,对企业和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一些毕业的大学生党员由于理想与现实生活不对称,对党组织不信任,不承认自己是党员。一些离退休党

    22、员认为党组织对其关怀少,不愿意再向党组织靠拢。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放任自流的流动党员日益增多,以致给党组织解决流动党员五难现象,增加了不少困难。3、少数地方管理措施不得力。流动党员是新生事物,怎样管理,如何管理,全党还在探索阶段,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流动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造成流动党员难管理。个别基层党组织没有向外出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还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活动证没有进行认真的查验,造成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落实难。在流动的党员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但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

    23、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且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相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而言,流动党员的管理则差距太大。由于一些基层党组织管理乏力,导致流动党员“五难”现象至今依然存在。4、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工作经费缺乏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将增大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无论邮寄资料、通讯联系、流动党员登记、信息管理、教育培训等都需花费较多费用。但是,目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严重缺乏经费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除少数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外,大多数村基本没有经济来源,办公经费都捉襟见肘,更别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专项经费了。调查发

    24、现,村“两委”干部多数存在私人垫支公费的现象,多的上万元。社区虽然有一些经济收入,但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新”组织党组织经费来源取决于业主态度,缺乏刚性规范。不少私营企业因缺少经费,长期瘫痪,党组织形同虚设。座谈中,不少基层党组织和私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坦言:“在私营企业,党组织不如工会组织。” 四、加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的对策及建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要根据各地实情,因地制宜,做到流出党员外出不放任、流入党员外来不落空。1、夯基础,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水平。流动

    25、党员管理难度大,要想加强管理,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一是提高认识。各级党组织务必头脑清醒,充分认识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流动党员是党组织的一员,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事关党的自身建设;是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所在。二是完善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流动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等制度,具体要落实流动党员台帐管理制、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责任追究制、实行流动党员服务站季度活动制,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制。三是健全网络。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建设,设立流动党员管理办公室,做好流动党员的

    26、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特别是要建好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打造成流动党员之家,为流动党员提供必要帮助和服务、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四是增加投入。要选配政治素质强、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干部到流动党员服务站工作,同时财政要预算流动党员管理专项经费,加强流动党员服务站阵地建设,完善办公软硬件设施,便于各服务站开展日常工作。2、建支部,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按照有利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有利于发挥流动党员作用、有利于服务流动党员的原则,要积极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把所有流动党员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加强管理。一是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要加大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凡是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都

    27、要建立党组织,不足三名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要把党员介绍到企业所在地的党组织,并在其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二是在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健全党组织。成立人才交流中心党支部,把人事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所有流动党员纳入管理,健全流动党员的档案,落实专人联系挂靠关系的流动党员,做到党员游离不离党。三是在新生社会群体中建立健全党组织。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进城务工农民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各地要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组建农村流动党员党支部,接收进城务工的农村党员,让进城农村党员过好组织生活,使进城农村党员又有了一个自己的“家”。随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下岗和内退党员、协议解除劳动关系党员人数骤增,形成了又一个新群体。各级

    28、党委要从加强党员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逐步分行业完善建立下岗党员党支部。随着各地个体工商户迅猛发展,有优秀的个体工商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求加入党组织,但又找不到党组织。工商联要成立个体工商党支部,吸收优秀的个体工商户为党员,增强党组织对个体工商户的凝聚力。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离退休党员人数越来越多。这部分党员为党做了大量工作,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对社会、对党的认识有所偏差。对他们管得理好,就能发挥这一群体的余热,反之就会造成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各系统、各部门要组建全离退休党员党支部,开展好党组织活动,把离退休党员真正吸引到党的组织,做到退休不退党。四是在外出党员集中地方建立健全党组

    29、织。集中向一个地方输出劳务人员的地方,输入地党组织暂不能及时管理其中流动党员的,劳务输出地要组建流动党员临时党组织。要进一步做好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大城市或项目工地等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工作,待条件成熟后移交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3、送关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流动党员为什么不愿意亮身份,除有些党员党性不强的原因外,还有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关心不够的成分。一是保障党员权利。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规定,充分保障流动党员的选举与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流入地对流动党员要与本地、本单位的党员一视同仁,充分信任他们,放手使用他们,真正从政治上

    30、关心他们,体现党员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二是维护党员合法权益。流动党员除享有党员的权利外,作为社会人,也享有社会人的权利。依托群众工作网络,依法保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特别是要保障流动党员合法收入不受损害,做到游走千里有党问,遇到难事有党管。三是为党员排忧解难。一方面要主动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技能培训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从关心流动党员的生活入手,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好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问题,以解决他们务工创业的后顾之忧。四是开展党内帮扶。各地党组织要开展流动党员与留守党员结成互帮互助对活动,留守党员帮助流动党员搞好农业生产,流动党员给留守党员传授新经验、新

    31、技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共同提高。党员帮扶基金要安排一定经费补助外出务工未挣钱的和进城务工的生活困难流动党员,解决最现实的问题,真正把党的关怀落到实处,体现党的温暖,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抓教育,提升流动党员综合素质。针对有些流动党员党性不强,有些流动党员致富技能不强等现实问题,要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使流动党员先进性作用得以发挥。一是抓住培训时机。要重视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和返乡培训。流动党员在外出前,有关党组织必须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党性党纪教育,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在外出党员春节返乡期间,有关党组

    32、织要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召开外出党员座谈会、恳谈会,让他们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畅谈在外的见闻和感受,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要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专题,贴近他们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着重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党章、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党纪国法等教育,力求做到切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教育培训,使流动党员党性和致富能力双增强。三是用好远程网络。党组织建立的党员远程教育网络是专门用来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的基地。远程教育网络接收站必须向流动党员开放,让流动党员及时听到党的声音、看到党的形象,掌握党的要求、了解党的政策。四是办好流动党员夜校。进城务工党员只有夜晚才有时间学习,各级党组织要创办流动党员夜校,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培训教育。党校要转变办学模式,做到哪里有党员需要培训,哪里就有流动党员夜校。5、搭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回报社会。一名流动党员就是党的一面流动红旗。各级党组织要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亮身、带动、回引、互助”四大工程,引导流动党员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一是实施亮身工程。主要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亮身份、树形象”等活动,要求流动党员亮出自己身份,以是一名党员为荣,激发流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促使他们把思想统一到“为驻地服务、为家乡争光”上来。二是实施回引工程。大多数流动党员有较高的文化和一技之长


    注意事项

    本文(调研课题建立和完善外出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问题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