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

    • 资源ID:14068379       资源大小:31.2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

    1、最新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2018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卷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鞭笞(ch ) 矩(j)形 攻讦(ji) 前倨(j)后恭B. 旋(xun)涡 戏谑(xu ) 干瘪(bi) 量(ling)体裁衣C. 笑靥(y) 召(zho)唤 徇(xn)私 大腹便便(pin)D. 收殓(lin) 稂(ling)莠 胡诌(zhu) 令人咋(z)舌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今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记住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记住

    2、教训,知耻后勇,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B.与小时代3赤裸裸地张扬物质主义的“青春梦想”不同,后会无期是用看似散淡随性、实则觊觎名利之术,裱新着上世纪后期以来的陈腐的“青春叛逆”。 C. 不曾被任何外在的力量裹胁,内心的焦燥不安将裹挟着随之而来的反应向着未知的将来绵延而去。 D.消息人士称,当选总统波罗申科以最后通碟形式要求军方在7日的就职典礼前彻底清除当地民兵武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对不同的劳动者,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不同岗位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B.不管我国目前面临的海洋权益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但我们

    3、要坚信,随着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同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D.在电脑、手机的冲击下,汉字书写面临着日渐式微的窘境,不少人动笔写字的兴趣不再浓厚,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提笔忘字”成了他们真实的书写状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像一堵无形的墙,不仅催生出大都市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泛二元”的格局,而且把城乡切割为二元结构。B.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讲话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改革重点,找准突破口

    4、,敢啃硬骨头。C.有公众质疑,张炜的你在高原获奖不但加重了矛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D.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绍兴、湖州等地空气质量曾一度达到重度污染程度。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 ,_。_。_, _。_。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

    5、非常悠久 A B C D6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在空格里续写合适的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4分) 匠人们在选择小提琴木料时,非常在意树木的年轮。在他们看来,每棵经历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有一个精灵,而这个精灵正是一把提琴的灵魂。木料选出,风干切割后,放入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四到五年。这样,本来混沌的木板就有了灵异,万籁俱寂中那些曾经吐纳的自然之气、收藏的百鸟之声,才会像沙漏一样从木头中渗透出来。琴的制作如此,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一个人要成大器,必须。7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好?请作简要说明。(5分) 8.托

    6、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的开头是这样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一开头向来被人们称道。在你读过的作品(包括课文)中,有哪些开头是很精彩的?请举一例,并作赏析。(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节选)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和瞻仰的遗迹和文物。 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

    7、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由于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

    8、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样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丝绸之路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如何起源、从何而来的大问题。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中,自丝绸之路提出

    9、以后,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中,前50年走的正是在“欧洲中心论”框架下对历史潮流的歪曲和误解。尔后50年,丝路学自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中外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它的发端、演进到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田野考古,对现今尚在的遗址、遗存的文物给予了充分的保存、修复和研究,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丝绸之路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关系才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9下列说法不符

    10、合文意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的发展,曾引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B1868年李希霍芬发现了丝绸之路,直到1910年历史学家赫尔曼才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C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D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后发现,东方文明源自西方。10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否则,实际的丝绸之路要短得多。B随着对考察和研究的深入,丝绸之路也慢慢

    11、加长,逐渐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C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丝绸之路比人们认识到的要长,它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D如果不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丝绸之路就不会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11结合全文内容,请简要概括丝路学研究的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山村弦歌宋利萍 (1)家有一盆文竹,要长到窗外了,教师节

    12、得的,学生特意全体起立唱感恩,一百零八支花朵一百单八杯红酒,我那天臭美得四处得瑟。 (2)窗外秋玫瑰开得正好,我的记忆跨山跨水一直通到故乡,村庄小学课堂上。那时我们也给老师送花,五月初山丹丹开成焰火,我们都是采花大盗,家里,老师的办公室桌上,教室里的水桶也栽满了,香气汩汩穿流,我们就是一株株快乐的植物老师俨然是护佑的“树头”,还必带一束花回家,给他病瘫的老婆看。(3)他疼爱那个病怏怏的女人,尽力让她活得舒服,每晚为她擦洗躺下,才去判作业。女人不想拖累他和孩子,偷喝了农药,恰好他有事赶回家救了命。他严肃地哄她:“为啥你得稳稳地坐着动不了,你是树根,树头的主心骨,你没了我们活不好。”女人便高兴得做

    13、起了树根。 (4)贫困,劳累,睡眠不足,他的脸像松树那样常青着,又永远地穿草绿的衣裤,背草绿的挎包。早起去田间劳动,奔回家做饭侍弄老婆孩子,拿了饽饽路上啃,小跑三五里到学校,用现在的话叫深圳速度。校长吹口哨了,他衣衫整齐,及时站在了课堂上,看他的虾兵蟹将闯进来,细长的眼睛荡起得意的笑。 (5)树头脾气好,但对男生犯错误不客气,脑绷子弹得铮铮响,一脚踹屁股从讲台踹到门外去。乡间的孩子太野,课间也跑到树林里转一圈打一两只麻雀,拔光毛用纸包起来,就地挖坑烧烤,吃得嘴边黑漆漆。要么截水抓鱼,顺便拎几只青蛙水线虫回来捉弄说话咬舌的女生。 (6)树头对女生就宽容多了。课间休息时间长,我和女伴也上山了。男生

    14、摘杏女生坐在树下吃。吃完把水泡泡的嫩瓤冷不丁地挤到别人的脸上玩闹,牙酸倒了,方想起还上课中,妈呀一声跑回去。 (7)树头的眼光似立秋的剑,穿透几个女生冷而不滴血,“下次注意!”转到男生处立刻霜降了,全部面壁,一屁股一脚,写三篇深刻检查。一篇班上念,一篇拿回家,一篇留底,敬待期末表现。 (8)树头作文课上格外活泼,声音敲大缸似的,震得土墙都掉渣,总算换了白背心,讲出汗了便撩开去挠挠肚皮。小学老师很累,两个年级同上复式班,要变幻多种角色教所有的课程,我是觉得好的,早早做完作业听高年级课文,趣味得紧。 (9)蛤蟆骨朵儿在黑板上游来游去,音乐课上,他摆弄五线谱,想给榆木脑袋们开开仙窍我们这些笨拙的牻牛

    15、儿苗针,没一个走得准,干脆画小人描张飞赵云去了。老师看情形不对,立刻又张开大嗓门:“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声震林樾,一群亢奋的鸟呼拉拉扑过来。他的青黄的脸也变红了,像年轻的没有任何压力的男孩,在田野小径上自由地奔跑。忽而眼睛湿了,他转身出门。我们仍扯着吼“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10)黄昏我们值日锁门,听到幽怨的二泉映月,树头老师坐在台阶上拉二胡,专注,颓废,忧郁,满目悲伤的水汽。地雷花静静开着落着。空旷的校园,后面萧条的秋草坡。是整个小学时光最寂寥的一瞬。 (11)我们不懂他的忧伤。 (12)不久小学撤了,给钱少又拖欠,没有老师来,几岁的娃就得过山过梁找学上。封山育林了,拖拉机种地,牛

    16、群也没了。孩子老早不念书打工嫁人去,山丹丹花开了,艳也无人采。树头老师和他的老婆孩子怎样了,我不知道。(13)有时路过他们村庄,白墙红顶都是新房子,他大概早脱贫了。也老了。还能拉得动二胡不? (选自2012年10月美文上半月刊,有删改)注:弦歌:用琴瑟等伴奏歌唱。古代传授诗学,均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牻(mng)牛儿苗:别名太阳花。12.文章开头写学生“唱感恩”有什么作用?(3分) 13.文章第段波浪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4分)(1)我们就是一株株快乐的植物老师俨然是护佑的“树头” (2) 我们仍扯着吼“你把

    17、美丽带给人间” 15.概括树头老师的形象。(6分) 16.这篇散文以“山村弦歌”为题,联系全文和注解,谈谈其中的含义。(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9分)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奇表,深自结纳。及帝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帝纳之。上谓群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谔见礼教凋弊,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

    18、,乃上书曰:“臣闻追远慎终,人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大臣之内,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引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此,实损风化。妾虽微贱,亲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通式。岂容遽褫衰绖,强傅铅华,泣辞灵几之前,送付他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务,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流宕忘反,上书曰:臣闻古先哲王之化人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人之本,诗、书、

    19、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浮词,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持,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搢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推罪。自是公卿大臣感知正道,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

    20、令典,行大道于兹世。注释:引预:引荐。参厕:参与;置身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博学解属文属:写作、流宕忘反反:返回、何能赞务赞:赞扬、自非怀经抱质自非:如果不是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今此事业,谔之力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 朝闻其死 围之不继,吾其还也C. 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樊哙侧其盾以撞D. 子孙辄嫁卖之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谔在隋文帝登基前已看出他有帝皇的志向,而文帝做丞相时也很看重李谔,他们之间结下了很深的交情。B.文帝即位后,李谔多次上书反对当时浮

    21、华艳丽的文风,文帝或“纳之”或“览而嘉之” 都能从谏如流。C. 李谔认为文风不正起自曹魏三祖,他们撰写文章崇尚文词优美华丽,下面纷纷起而仿效,遂成一种社会风尚。到了江东齐、梁朝,这种文风的危害达到了极点。D. 隋文帝为了端正文风,诏令天下公私文书都要写得符合实际情况,并处分了一位因奏表写得浮华艳丽的刺史,引起在朝官员极大的震动。20.用“”给下面文段断句。(3分)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3分)答: (2)自是公卿大臣感知正道,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

    22、4分)答:_(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223题。(7分)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 蒋捷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注释:梅花引:古代的词牌名。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重。22.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3.赏析画线的诗句,说说作者为何而愁?。(4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 , ,颁白者不负戴

    23、于道路矣。(孟子)(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3)志士仁人,无 ,有 。(论语)(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5)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四、作文(60分)25.请以“走进高三”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事抒情,也可以发表议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以上。不得抄袭套作。2018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A(B,干瘪正确读音应为干瘪bi;C,徇私正确读音应为徇xn私;D,稂莠正确读音应为稂lng莠)2、B(A项中“后世之师”应为“后事之师”;C项中“焦燥”应为“焦躁”;D项中

    24、“通碟”应为“通牒”)3、D(A项中的“逐渐”应换成“逐步”;B项中的“不管”应该换成“尽管”;C项中“有口皆碑”。碑:纪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达不到“建碑”来“歌功颂德”的程度,况且这件事情尚未实现,也不是已经被普遍肯定的事情,所以就不能用“有口皆碑”。可改用“有目共睹”。)4、D(A项中“不仅催生出大都市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泛二元”的格局,而且把城乡切割为二元结构”应改为“不仅把城乡切割为二元结构,而且催生出大都市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泛二元”的格局”;B项中“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改

    25、革重点”中“从”改成“把”。C项中“矛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应该改成“公众对于矛盾文学奖的困惑”)5、C (可由语段上半句“葫芦”可以判断出紧跟下句为,介绍“葫芦”情况,句“它”指代句“葫芦”较为顺畅,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介绍葫芦的历史,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 6、长期积淀,韬光养晦。(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死难者:300000”表达效果好。(1分)用了六个数字,很有视觉的冲击力,夺人耳目;凭吊者对这一串数字往往会数一数,“个、十、百、千、万”等,这样更显得数字的巨大,慑人心魄,加深印象,铭记于心;连用五个“0”给人更多的联想。(答出2点即可)如答“死难者:三十万”表达效果好的,

    26、只要能说出理由,酌情给2分,如:简洁明了等。8.参考答案:1(1)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2)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朱自清荷塘月色)(4)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汪曾祺金岳霖先生)(5)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鲁迅祝福) (6)大江东去浪淘金,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提示:应从内容表达和形式两方面作答。可以从如下方面回答:语言简洁,含

    27、义丰富;犹如凤头,夺人耳目;奇句夺目,见而一惊;悬念叠出,不忍舍弃;总起下文,揭示中心;骤响易彻,起笔高峻;扣题示旨等。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只要举例妥当,赏析言之成理即可。举例恰当2分,赏析3分)9.D解析:“东方文明源自西方”的说法并不是在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根据原文内容,欧洲学术界之所以提出丝绸之路,就是为了指明东方文明源于西方。10.C。因为丝绸之路是现实存在的,考察和组织只是让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准确,更全面而已,所以A、B、D三项的表述都不够准确。11.推翻了欧洲学术界对东方文明的歪曲认识;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12引

    28、出下文对树头老师的回忆。与下文的音乐课和树头老师“拉二胡”等内容呼应。暗扣主题,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每点1分,共3分)13描写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寂静、空旷、萧条(或答“寂寥)的特点,烘托了二胡乐曲的幽怨,烘托了树头老师内心世界的忧伤。(每点1分,共3分)14(l)运用比喻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我们生活的快乐,歌颂树头老师对学生的保护和帮助。(1分)(2)运用双关手法。(1分)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1分)15外观形象:生活贫困、忙碌、劳累;(1分)生活朴素,注意自身仪表。(1分)内在品格:热爱教育工作,在艰难的环境中仍尽忠职守。(1分)注意教育方法,既严格要求又能宽严相

    29、济。(1分)关爱家人和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1分)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所迫,内心充满热情又略带哀伤。(每点1分,共6分)16浅层含义:指树头老师在音乐课上教我们唱歌和在黄昏时坐在台阶上拉二胡。(2分)深层含义:化用“弦歌”的文化内涵,赞美树头老师对乡村学生的教育。(1分)通过“弦歌”深入树头老师的内心深处,揭示乡村教师的不幸和哀伤。(1分)17.答:。赞:辅佐18.答:(两个“也”都表判断语气;前“其”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后“其”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前“以”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后“以”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来;前“之” 第三人称代词,“她们”,后“之”指示代词,:“这,此”。

    30、)19.答:(李谔上书多次,但每次上书的内容不相同,不都是反对当时浮华艳丽的文风,而“帝纳之”是对他的上重谷论;“上览而嘉之”是对他的为“礼教凋弊”上书。)20.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译文:物品的所以有隐藏不露的,是为了防备盗贼。人也是一样。盗贼也是人,同样要戴帽穿靴,同样要穿着衣服。他们与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这种美好的本性不能长久保持不变罢了。(断对处给分)21(1)答:(曹魏三祖)忽略治理万民的大道,喜好雕琢词句的小技。(补出主语分,解释“忽”“好”分,“雕虫小技”分)(2)答:从此公卿大臣感觉到(圣人学说)是正道,没有人不深入钻研古籍经典,彻底抛弃奢浮华丽的文风。(莫1分,钻仰坟集1分,华绮1分,大意1分)22.答:构思新颖,以拟人手法,借白鸥设问(1分),没有描绘雪景,也没有直叙受阻,只是虚笔侧写(1分)含蓄地揭示了孤舟遇雪受阻这一题旨(1分)。23.答:直写夜雪,扣题“荆溪阻雪”,表达了诗人被迫滞留荆溪的愁思(2分);引入梅花这一高洁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