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二册语文识字五 教案已 修改好.docx

    • 资源ID:14054232       资源大小:24.82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册语文识字五 教案已 修改好.docx

    1、第二册语文识字五 教案已 修改好识字五教学目标: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来的。3、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谁、最”的书写;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布置学生搜集谜语。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团、量、相、遇、及、怕、攻”7个字。会写“跟”等字。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来的。教学重点:读谜语,认识生字。教学难点: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有收集谜语和编谜语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2、新课1、小朋友们都爱猜谜语,也爱读谜语,小朋友们还喜欢编谜语。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猜一猜谜语,大家有兴趣吗?有信心吗?2、先听教师说说猜谜的窍门,听后说说,猜谜语有哪些窍门?二、读谜,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指导学生猜出谜底。2、进一步朗读,想一想是怎样猜出来的。必要时教师可示范。接着,指导学生读完一句想想说了什么,再读一句想想又说了什么,连起来想想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3、表演读:请小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分说前两句之后,三人齐说“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并做手拉手往上举的动作,然后全班一齐重复一遍。4、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团结、力量、谁。”认记他们,并给“量”编个字谜:元旦到,家

    3、里真热闹;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5、读第二首谜语,读一句说说自已知道了什么,想一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起“凉风”呢?教师引读:读到这里一下子可能想不起来,再看看谜面里还怎么说?想想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连起来想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当学生猜出来时,老师出示“秋”字。6、组织学生回想一下,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猜谜有什么窍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7、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三、指导写字出示生字:“跟”字,让学生观察,说说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让学生练写,同桌两个互相纠正。四、实践活动1、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已打算从哪收集谜语。2、自编谜语:教师可提供示范。“一只狗,打个

    4、哈欠摔跟头,又张口,眼流泪,主人心痛抱着走”小朋友们猜一猜是个什么字?3、向学生介绍编谜语的方法:抓住“哭”字特点,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面有两个口,下面的“犬”是狗的意思,编成顺口溜,好玩、好记,还能让我们开动脑筋。4、希望小朋友们像书上的两位小朋友们一样,在课外积极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看谁编得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第三首谜语,边读边想自已是怎么猜出来的。2、认识5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3、交流所收集的谜语,并展示。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生字。2、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猜、读、编谜语的活动。二、学习新内容1、教师读第三则谜语,学生猜。2、复习汉字:“请、清、睛、精

    5、、晴”,让学生发现这几个字的异同。3、让生表演:生表演互用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发现他们俩彼此友好、互相尊重的特点。然后师生创设情境,教师当妈妈,学生扮生病的孩子,“妈妈”问寒问暖,“孩子”深情地望着妈妈。提示学生:看了表演,用谜语里的话怎么说?读读谜语里的句子。4、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5、猜谜底,并说说自已是怎能么猜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一背谜面。6、出示谜语中的生字“互相、尊重、令人、纯净”组织学生自已记忆生字。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怕、谁、凉、量、最”五个生字。2、指名学生说,结合学生的说老师再强调。3、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四、实践活动:全班进行猜谜大赛,展示和

    6、交流自已从不同地方收集的谜语,及自已编的谜语。板书设计: 识字5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团结起来力量大, 人多谁也不离群。 谜底: 众18 四个太阳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事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体会作者想像之美。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园、因”的书写及“熟”的字形。教学准备:1、搜集一些描绘四季景色的图片或照片。2、彩笔等绘画材料。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

    7、、因”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读文、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小朋友,今天老师想请你们猜个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2、指名学生猜,师板画太阳,说说你对太阳的了解。3、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3、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1)这些生字宝宝中,哪些是你的老朋友?(2)哪些字的读音较难读,你来提醒大家?(3)各种形式认读生字(4)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的?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思考:小画家分别为四季

    8、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2、汇报交流:依次在黑板上对应贴出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3、哪个太阳是你最喜欢的呢?喜欢哪个太阳,就练读哪个自然段,注意抓住重点词句,读出你的喜欢。四、引导观察,练习写字1、观察说发现,出示生字卡片,引导观察,看谁的发现多。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3、描红仿写。4、展示讲评,订正。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认读生字。2、抄写生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体会作者想像之美。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3、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生字卡片,

    9、指名学生认读,组词。2、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二、动态生成,朗读感悟。(一)感悟秋天的太阳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喜欢,你就美美地读吧!读出你的喜欢。2、听他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3、出示:秋天,果园里水果成熟图片,教师描述。4、面对这么多又香又甜的水果,想吃吗?瞧,谁来了?来干吗呀?5、指导朗读。(二)感悟春天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为什么?2、你觉得春天怎样?你能用学过的词语,古诗或歌曲来赞美春天吗?(三)感悟夏天的太阳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知道?2、你为什么喜欢夏天的太阳?3、那你能通过读把清凉带给大家吗?(指导朗读)(四)感悟冬天的太阳1、红红的太阳,谁

    10、喜欢?为什么?2、红红的太阳给人们带来温暖,并相机指导朗读。三、升华情感,表达心愿1、小结:小画家为四季画了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画个绿太阳,夏天真清凉。画个金太阳,秋天瓜果香。画个红太阳,冬天暖洋洋。画个彩色的太阳,春天真漂亮。2、你想画太阳吗?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表达什么心愿?出示句式:我画了个 太阳,送给 ,愿 。3、指名练说,表达心愿。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画太阳。板书设计: 18 四个太阳 绿色 夏天 清凉 金黄 秋天 香甜 红红 冬天 温暖 彩色 春天 多彩19 乌鸦喝水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1、。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扩展说句。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找”的书写和“喝、渴”的字形辨析;感悟课文内容。教学准备:乌鸦图片、瓶子、小石子。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读文,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乌鸦”。学生看图介绍乌鸦外形。教学乌鸦想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乌_鸟进行区别。2、 板书“喝水”教学“喝”,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根

    12、据回答教“渴”与“喝”比较。二、读文识字1、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2)读通句子,不连贯的地方要多读几遍。(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3、分节朗读,评价。(学生评)4、根据反馈教学生字,纠正字音。5、区别形近字。石右 喝喝 办力三、读文感知1、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乌鸦吗?2、同桌互相说一说。3、指名学生说,全班交流。四、指导写字1、看板书记字形。2、说说有什么发现。3、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生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13、。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组词。2、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朗读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一段中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2)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句?(3)谁能扮演一只小乌鸦,边读第一句边创编几个动作?(4)结合看图,再往下读文,看看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认为该怎样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1)、读第二自然段。(2)、分小组讨论:看见许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办法呢?少许小石子行吗?许多石块行

    14、吗?3、学习第三自然段。(1)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乌鸦多想马上就喝到水呀!可它为什么不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呢?(2)小组讨论交流。(3)组织汇报。4、做实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经过。三、总结全文1、理解乌鸦心情变化的心情着急高兴着急高兴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课文。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会夸一夸吗?4、指导背诵。五、拓展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有什么办法?板书设计: 19 乌鸦喝水 口渴了找水喝乌鸦 找到水喝不着 想办法喝着水在困难面前,要开动脑筋想办法20 司马光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

    15、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慌、假”的字形;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认会13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1、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吗?3、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二、揭题释题。1、板书课题,读题。(1)

    16、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2、简介司马光。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再读课文,勾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砸缸 假山 水缸 别的 叫着 慌 使劲 砸破 得救 吓哭3、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4、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四、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1、指名分段读课文。2、思考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3、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认读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17、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朗读感悟(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自读第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4、指导朗读。(二)、学习26自然段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2)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

    18、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自读23节。4、反馈、交流、讨论。(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表演读这句话。(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5、小结。6、有感情朗读课文。三、拓展说话1、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四、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第三课时教

    19、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正确、规范地书写“别、到”等6个字。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2、正确、规范地书写“别、到”等6个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谁能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二、指导背诵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背诵技巧。(1)看图背诵。(2)想情节背诵。(3)看板书背诵。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4、指名背诵,检查背诵情况。三、指导写字1、让学生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2、观察生字字形,看看有什么发现?3、指名学生说,结合学生的说做重点指导:(1)“别、到”二字都有“立刀旁”。书写时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要写正、写直。(2)“吓、叫”二字都有口字旁,两个字都

    20、写得左窄右宽,口字写得小而高。4、组织学生书空生字笔顺。5、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6、展示交流。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21 司马光没有慌使劲砸缸遇事沉着 机智勇敢21 称 象教学目标: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表达的意思。3、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教学难点:“象、像”的书写;“腿、微”的字形;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实验材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

    21、目标: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像、做”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能用“一边一边”说话。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二、初读读文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

    22、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4、小组同学合作学会生字。三、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2、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四、朗读课文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五、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象”等。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2、有

    23、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表达的意思。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二、讨论理解,感情朗读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3、分角色朗读课文。4、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5、讨论交流:曹冲称象的过程分哪几步?(1)师生或生生合作,叙述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2)指名小组代表汇报称象的过程。从

    24、语言表达,过程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6、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7、与官员提出的方法比,曹冲的办法好在哪儿?8、曹冲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呢?你喜欢曹冲吗?9、朗读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2)表演读文。四、扩展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五、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六、布置作业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21 称 象 官员们: 造

    25、大秤 宰大象 曹冲: 船 石头 石头重=大象重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记方法。2、通过读由“打”字组成的词语,感悟一个字有不同的意思。3、能按顺序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分清大小写字母。 4、通过猜谜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5、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愿意多渠道识字。课前准备:字词卡片,汉语拼音字母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反义词,认识“矮、瘦”等六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2、能背诵26个英文字母,培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大写字母的学习课前准备: 拼音大小字母卡片一、我的发现1、自由读课

    26、本上的词,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3、出示生字 矮 瘦 暗 丑 闲 旧(1)请小老师上台领读(2)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如:“瘦、丑”是翘舌音)4、师生合作读,师读“高”生读“矮”5、男女同学合作读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7、扩展运用,(1)你能说说其他反义词吗?(2)说句练习,如长颈鹿高,猴子矮。二、我会读1、过河游戏。板画:小河教师提出过河要求:读出这个词语就是等于能踩着这块石头过河出示词语打水 打伞 打电话 打鱼 打球 打个问号2、自己练读,同桌互读。3、齐读4、指名过河,同桌两人接力过河。5、评出最佳合作奖。

    27、三、读读背背。1、谈话激趣。2、出示26个字母(小写)。你认识它们吗?3、请学生读。4、告诉学生这些拼音字母每一个都有一个读音一样的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旁边出现对应的大写字母(1)自由读(2)指名读(3)同桌互读(4)男女生比赛读。5、认识大写字母(1)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2)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6、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唱唱字母歌。7、背诵比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激发学生喜爱双手和大脑。2、鼓励学生课外识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教学重点:朗读儿歌,识字展示。课前准备:学生自己的课外识字本。一、我会读。1、谜语导入,“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齐努

    28、力,共同把事干”。“站在最上面,用它来思考,眼睛看不见,智慧在里面。”2、初读儿歌。(1)自读儿歌,圈出读不好、不会读的字问问周围同学。(2)组内读,交流遇到的困难,再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3)指名读,评议。3、读了儿歌,你知道这两件宝是什么了吧?为什么说它们是两件宝呢?4、指导朗读。有了这两件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大家喜欢我们的手和脑吗?二、展示台。1、分小组交流:在其他书上认识的汉字。2、把自己认识,而语文书上还没教的字剪或写下来,做成生字擂台,考考同学。3、学生离开位置去看别人的擂台。4、说说通过刚才的看、听、学,你又学会了哪些生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猜谜的方法,能把自己猜谜的过

    29、程用规范的语言说出来。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与人交往。课前准备:每位学生准备收集一到二则谜语写在纸条(彩色)上。一、创设情景:1、今天是“元宵节灯谜晚会”。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谜语纸条。二、提出要求:1、说一说,说说你收集的或自编的谜语。2、猜一猜,看谁最先猜出谜语。3、讲一讲,你是怎样猜出谜底的。三、组织猜谜1、指名学生上台展示你的谜语(实物投影仪)请两位同学上台生1:说说你出的谜语是什么?生2说出自己的谜语。生1说出谜底生2确认对错(猜对了,生2问:你是怎么猜出的?)四、互动交际:1、请同学在“灯谜晚会”里自由“游览”与人交换猜谜(要求模仿刚才生1、生2的交际过程)2、交流成果,说说你猜出了几个谜语?是怎么猜出的?五、课外延伸:请同学把灯谜贴在教室的展示台里1、下课继续猜谜。2、这些谜语中有许多生字,看看你在猜谜中又认识了几个生字。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册语文识字五 教案已 修改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