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强烈推荐苜蓿草生产基地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 资源ID:14037977       资源大小:45.25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强烈推荐苜蓿草生产基地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1、强烈推荐苜蓿草生产基地项目研究建议书苜蓿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北安市苜蓿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北安市畜牧兽医局1.1.4项目建设地点:北安市种畜场奶牛小区、北安市建民奶牛小区、北安市曙光奶牛小区、北安市自治奶牛小区、北安市新街奶牛小区、北安市自立奶牛小区。1.1.5建设内容:2010年利用三边地(路边、村屯边、沟塘边)种植苜蓿5000亩,利用退化草原种植苜蓿2000亩;购置翻晒机12台,割草压扁机6台,草捆打捆机6台,施肥播种机6台,旋耕机6台。到2015年三边地种植苜蓿达到5万亩,退化草原种植苜蓿

    2、达到2万亩。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2010年项目建设投资424万元,申请上级支持资金224万元,自筹资金200万元。1.2建设单位概况1、北安市种畜场奶牛小区位于市区东35公里处,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现有奶牛305头,有现代化畜舍3栋,防疫配种室1座,150米深机井2眼,移动式榨奶机4套,电力设施完备,交通便利。2、北安市曙光奶牛小区,位于北安市西5公里。总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现有养殖户7户,奶牛321头,采取集中饲养,分户核算的管理模式,有现代化畜舍3栋,防疫配种室1座,专用机电井1眼,机械榨奶车间1个,电力设施完备,交通便利。3、北安市建民奶牛小区,位于北安市西北6公里。总占地

    3、面积2.3万平方米,现有奶牛298头,有现代化畜舍4栋,防疫配种室1座,机井1眼,机械榨奶车间1个,电力设施完备,交通便利。4、北安市新街奶牛小区,位于北安市东北18公里。总占地面积2.44万平方米,现有奶牛276头,有现代化畜舍2栋,办公区150平方米,库房228平方米,新打机电井1眼,围墙370延长米,电力设施完备,交通便利。5、北安市自立奶牛小区,位于北安市西北7公里。总占地面积2.63万平方米,现有奶牛327头,有现代化畜舍4栋,现代化机械榨奶间1座,机井2眼,电力设施完备,靠近通村公路,交通便利。6、北安市自治奶牛小区,位于北安市西南北8公里。总占地面积2.37万平方米,现有奶牛26

    4、9头,有现代化畜舍2栋,防疫配种室1座,机井1眼,榨奶设备3套,电力设施完备,交通便利。1.3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3.1存在问题1、该项目区内的奶牛养殖户以散养放牧和拴养喂食干纤维饲料为主,苜蓿种植分散而少,以青刈鲜喂为主、调制干草为辅,自产自用。导致精饲料成本过高,奶源品质较差,奶量不高。2、项目区内的奶牛养殖户曾经也尝试过苜蓿种植喂食技术,但都是以户为单位的“单打独斗”模式,出现了机械和人力的大量浪费,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这项技术难以推广。3、草原面积大但利用率低,改良和建设滞后,过度放牧,退化严重。1.3.2几点建议1、推进苜蓿草种植示范,引导广大养殖户扩大苜蓿草种植面积,建设苜蓿草生产

    5、基地,增强优质牧草供给能力。2、引导养殖户利用道边、村屯边、沟塘边等未利用地种植苜蓿,采取谁投资谁受益、谁种谁得、政府补贴的原则推进苜蓿草种植。3、加快草原改良建设,实行草原休牧制度,通过种植苜蓿,机械化割草、打包,提高草原管理水平和草原利用率。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的发展壮大是一项基本国策。提高奶源品质是中国乳品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2009年6月26日-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关于畜牧发展做了明确指示,“黑龙江畜牧业在奶牛、肉牛、生猪、畜禽产品、水产品上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北安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正在向规模化、标准化方

    6、向发展,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饲料搭配不均衡,缺少优质牧草。以往养殖户以草原散养放牧为主,草原破坏严重,加之对苜蓿等优质牧草应用认识不足,导致乳产品质量标准较低。我国知名度较高的完达山乳业集团和宜品乳业集团相继落户北安后,原奶质量标准要求高,导致养殖户出现原料奶因不达标卖不出去或是价格较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养殖户由于经济效益较差,养殖积极性低落,甚至出现集体上访,要求调高奶价,更有甚者出现宰杀和低价卖奶牛的现象。乳品企业和养殖户利益之间的矛盾突显,北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奶牛产业的发展,一度请省级专家来北安调研,谋划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乳品产业。科学谋划定位后,一致认为从发展现代畜牧业入手追本溯源,

    7、做到提高奶源质量,节本增效,使企业和养殖户实现双赢。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进行该项目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三农问题”是本届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是北安市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加快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示范和应用可有效提高奶牛单产,提高奶源品质,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2、进行该项目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苜蓿草的种植,能更加有效地实施轮作制度,改造中低产田,减少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机械化连片耕作。3、进行该项目建设是奶牛标准化饲养的需要。2009年6月26日至

    8、28日胡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明确指示:“奶牛、肉牛、生猪、畜禽产品、水产品,要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这个指示精神是胡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视察布署工作时首次提出的,是对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关怀。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战略方针。加快苜蓿草等优质牧草的种植与应用,对推广TMR全混日粮技术,实现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 建设条件3.1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3.1.1自然条件北安市总人口48万人,辖5镇4乡4个市属农场,7个国营林场,境内中、省、市(黑河市)直县团级以上单位42个,1个森工局,1个农垦分局,4个半国营农场,北安市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

    9、而漫长,夏季短促而炎热。春季多风,秋霜较早,年平均气温4.2度,历年平增色无霜期100118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529毫米,68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多年平均蒸发量647毫米,年平均100C的有效积温22100C22500C,适于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加之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牧草蛋白等干物质积累。这样的气候条件也十分有利于干草贮存。北安市地质地貌属小兴安岭古生代隆起褶皱带的侧翼,全区属于漫岗丘陵和低山低丘陵,总的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坡度为35,全区最高海拔高565米,最低海拔高223米,平均海拔高385米,山体是南坡短北坡长。地貌特点是地平、坡缓、沟塘宽、水湿沼泽地比重大(约占总面积

    10、的31%)。项目区有两大水系,一是南北河水系,发源于卫东林场小芦山,由南向北贯通全区,流入讷莫尔河,注入嫩江。二是乌裕尔河和呼兰河水系,其支流有扎音河、通肯河、轱辘滚河、鸡爪河等。土壤类型分为三个土类:一是暗棕壤,主要森林土壤,占总面积的50,多分布在山坡中下部的坡地,面积广大,森林植被多是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阔叶次生林,排水良好,土肥生产力高。二是草甸土,多分布在地势平坦地带,水分状况良好,自然肥力较高的部分已被开垦成农耕地。自然植被以草甸植被为主,生长茂密,伴有散生灌木、白桦。三是沼泽土分布在河岸沟谷低洼地,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有机质分解不好,积累成泥炭层。地势平坦,土壤肥力指数在50

    11、0600之间,适于大豆、玉米、牧草生长。3.1.2交通运输条件北安市是黑龙江省北部的交通枢纽,是滨北、齐北和北黑三条铁路的交汇点。此外,黑大公路(202国道)及碾北公路、绥北公路、鹤嫩公路也在此交汇,形成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北安火车站为特二等站,可办理整车、另担货物运输,受理1吨、6吨、10吨集装箱业务,北安境内有7个火车站,境内国道总长36公里,省道78公里。项目建设地至北安市都是白色路面,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优越。苜蓿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公路和主要巷道已硬化为白色路面,为本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2.1资源优势1、北安市有耕地面积280万亩,草

    12、原面积126万亩,林地面积365万亩,水域面积8万亩。路边、村屯边、沟塘边等未利用地近5万亩,2008年9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清查草原,截止2009年末,清理确认的草原面积126万亩,改变用途、退化草原4.9万亩,。2、奶牛发展基础好,乳品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北安市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是我省北部重要的乳产品加工基地。目前市内有完达山、宜品、兴安岭三家乳品生产龙头企业,日处理鲜奶1000吨以上,市属乡镇及农村牧场奶牛存栏3.6万头;农垦所属各场奶牛存栏6.1万头。完达山乳业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是黑龙江省最大的乳业加工企业,完达山北安分公司

    13、日处理鲜奶达到700吨。宜品乳业在原有基础上又投资8000万元新建一处日处理300吨鲜奶的加工企业,已投入生产,主要开发高端乳产品。3、饲料、牧草产业发展迅速。北安市兴旺草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年加工贮藏青贮饲料2万吨,打包牧草5000吨,与养殖场户建立了稳定的联结机制,饲草、饲料从生产、加工、贮运到销售实现了产业化运作。3.2.2技术优势1、苜蓿草种植和应用技术已推广多年,奶牛养殖户认识逐年提高。2、项目建设单位有一支强大的能创业、善经营、会管理的干部群众队伍。首席兽医官1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人。3、北安市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土地轮作,规模经营基础好,对苜蓿草种植走上规模化、产业化、机

    14、械化道路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方案4.1建设规模本项目是以示范推广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依托乡村、牧场地理、气候、人力自然资源优势,建设苜蓿生产示范基地。根据项目区内奶牛群体分布特点和农民养殖积极性,2010年实施三边地种植苜蓿草5000亩,退化草原改良种植苜蓿草2000亩。到2015年三边地种植苜蓿达到5万亩,退化草原种植苜蓿达到2万亩。4.2建设内容(2010年)1、种植苜蓿草7000亩。2、购置翻晒机12台。3、购置草捆打捆机6台。4、购置割草压扁机6台。5、购置施肥播种机6台。6、购置旋耕机6台。4.3项目建设方案1、品种选择。选择抗寒性能好的优良品种,

    15、即801、803苜蓿和肇东苜蓿,纯净率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85。2、选地与耕地整理:要选择地下水位低于1m以下,无内涝无客水侵害,有一定土层,排水良好,PH值6-8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整地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出苗率和整齐度,要创造一个深厚疏松的耕层和紧实、结净、平整、表墒好的苗床,要伏秋翻30cm以上,播前要做到耙细、耢平、播前镇压,达到地平土碎,播层紧实,耙地深度轻耙为8-10cm,重耙12-14cm,采用轻、重耙加耢子复式对角线耙2次。3、播种:播种期,一般春播4月初一5月初,夏播可在6-7月,秋播出苗后必须有60天以上的生长期方能安全越冬。播后复土深度2.5cm,误差不超过0.5cm,镇

    16、压一次。机械化宽行播种,60-70cm行距,保苗60万株公顷, 4、施肥:一般伏秋翻施基肥或播种前施种肥磷酸二铵75-100kg公顷(也可施三料磷肥150kg公顷加尿素50kg公顷替代)、硫酸钾或氯化钾50kg公顷,深度5-15cm。追肥:二年生以后的苜蓿于每年早春土壤解冻后,返青期前用园盘耙和播种机进行松土追肥,每公顷追施磷酸二铵75-150公斤,钾肥30-150公斤公顷。5、除草:苜蓿苗期生长缓慢,需除草2-3次,根据苜蓿生长状态、杂草种类、土壤、气候状况及用药成本选择使用除草剂,一般2,4D丁酸、西玛津、百草枯等均有较好效果。6、刈割收获:刈割时期要根据产量、茎叶比、总可消化物质含量、对

    17、再生草的影响而定,北方寒冷干旱地区春播苜蓿当年可收草一次,夏播苜蓿当年不收草,第二年后可收草2-3次。每次刈割留茬高度应在5-6厘米,越冬前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在7-8厘米,保持根部营养,减轻冻害,增强安全越冬能力。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有利于奶牛标准化、集约化饲养,提高鲜奶质量,粪便易集中清理清运,大大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标准化饲养,可减少散养放牧量,缓解了草原压力,保护了草原植被。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项目2010年建设投资估算总投资424万元,其中:1、种植苜蓿草7000亩,投资214万元。2、购置翻晒机12台,投资24万元。3、购置草捆打捆机6台,投资78万元。4、购置割

    18、草压扁机6台,投资72万元。5、购置施肥播种机6台,投资18万元。6、购置旋耕机6台,投资18万元。6.2资金来源及筹措总投资424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财政资金224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200万元。第七章 财务评价7.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选取7.1.1财务价格产品销售价格的确定原则:收割粉碎后的秸杆产品是以现行市场价格为依据,根据近几年市场价格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做了适当调整,产品价格是建设期内的周边地区青贮饲料价格的最低值。7.1.2项目计算期项目机械设备计算期为10年。7.1.3其他计算参数其他计算参数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法规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选取。如:机械设备折旧率按10年计算,净残值按0%

    19、计算。7.2销售收入估算每亩年产苜蓿干草350公斤计算,每吨产品销售价格按1200元吨计算,5000亩苜蓿草年收入为294万元。7.2.2销售税金及附加根据有关规定,农业、牧业产品无销售税金及附加。7.2.3 经计算:年产品销售收入为294万元。7.3成本费用估算成本费用是指项目生产运营等各种费用,种植7000亩苜蓿每亩成本190元,共计133万元,。1、人工费用苜蓿草播种、田间管理和收割期间机械操作人员需30人,每人月工资为2000元计算,按两月计算,30人工资费用为12万元。2、折旧费机械设备费采用直线法平均计算,残值按0%。经计算:年折旧费为53万元。3、总成本费用估算经估算年平均总成本

    20、费用为198万元。7.4财务评价结论从以上分析计算结果看出,产品销售收入为294万元,总成本费用为198万元,净收益为96万元。项目总投资424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4年。本项目实施后,经济收益显著,各项评价指标较为理想,因此项目从财务效果上看是可行的。第八章 结论种植苜蓿草是发展奶牛标准化饲养的需要,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每头产奶牛年多产优质鲜奶0.5吨,纯收入1000元,一个产奶期每头奶牛节省精饲料400公斤,节约精饲料成本880元,节约粗饲料支出400元,饲喂苜蓿草成本需1800元。单头奶牛年净增收480元。真正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为乳品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保障。该项目技术可行,

    21、经济上合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符合国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产业政策,符合草原保护、管理、建设的相关规定,建议上级部门给予支持。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为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是于2002年注册成立的集农牧业投资、有机畜牧养殖、有机饲草料种植加工销售及有机原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牧业高科技企业,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2011年末总资产为34914万元,负债12312万元,固定资产总额17225万元

    22、(净值)资产负债率为35.26%;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9836万元,净利润3245万元,销售利润率为16.36%,总资产报酬率9.29%。现已建成4个奶牛场,在建4个,存栏奶牛9352头,年生产有机奶48956吨。公司现拥有土地19万亩,包括乌兰布和沙漠16万亩,临河总部拥有土地3万余亩。公司将现有可耕土地全部以统种、分管、统收的形式发包给周边农户种植有机饲草料;同时以定单的形式向周边农户推广有机饲草料种植技术,经过普通种植向有机种植三年的转换期,到2011年公司已通过有机饲草料基地认证10.8万亩,生产和收购有机饲草8.6万吨,有机饲料1万吨。公司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自主研发了通过内蒙

    23、古自治区科技厅成果鉴定的“有机牛奶生产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及“高脂肪高蛋白原料奶生产技术研究”,运用了种养全程有机化控制、奶牛TMR(全混合日粮)饲喂,奶牛福利化饲养,中蒙兽药防治,沼气生产及发电、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管理等高新技术,特别是对有机奶及其饲草料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操做规程和制度,定期邀请认证机构和科研、院校的专家来公司开展有机知识讲座,形成鲜明的有机文化氛围;经常对全体职工进行有机奶生产技术的有机产品理念的培训,对所有职工进行有机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在公司内部提出了“维护全程有机通道”的经营理念,确保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在有机体系内进行,严格按照有机产品标准运作。有机生

    24、产系统有完整的系谱和生产记录,按有机生产和检查的记录要求认真执行,定期对记录进行分析,追踪问题,调整生产经营方式。云海秋林公司生产的有机原奶质量显著提高,所产的苜蓿、玉米等饲草料、原奶等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有机牛奶认证的企业。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投资6.6亿元,建成核心、控股、参股、托养、承包、技术合作等各种形式的连锁有机奶源基地的奶牛场共18个,存栏奶牛共3万头,其中基础奶牛1.8万头,年产有机鲜奶达到1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销售利润1.38亿元。同时采取定单、入股、承包及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建设有机饲草料种植基地3

    25、0万亩,包括紫花苜蓿基地10万亩,打造中国最大的高端市场的有机牛奶产业集群,以取得更大的辐射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有:1.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2.总结畜牧兽医工作,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农业部副长部长高鸿宾在2011年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4.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11年版)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6、7.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8.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9.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和财务、劳动、卫生、环境等法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如下: 1.符合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规定和标准。 2.为促进奶业发展,建设 “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苜蓿基地,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3.利用较先进、成熟、可靠的紫花苜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提高苜蓿及其有机原奶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4.采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形式,成为现代化苜蓿生产基地的示范和样板。 5.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的优质牧草及有机原奶产品;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较高的就业空间。 6.带动农

    27、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1.1.4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1.项目建设的意义和投资必要性的分析与论证2.项目原料和产品市场的前景分析与预测3.建设地点及其建设条件的选择和研究4.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确定5.主要技术方案和设备、工程方案的选择6.项目建成后所需的各种原料及燃料供应的研究7.公用设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研究8.项目的劳动组织与实施计划安排9.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项目盈利能力、偿贷能力和财务风险分析11.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分析与评价1.1.5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内蒙古云海秋林

    28、畜牧有限公司拟在云海秋林乌兰布和有机奶源基地建设4万亩集中连片的紫花苜蓿生产基地,基地生产的牧草供云海秋林有机奶牛场使用。项目采用苜蓿优良品种,运用有机栽培技术,配套苜蓿基地的喷灌、防护林、道路等农田基本建设改造, 进行优质苜蓿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紫花苜蓿单产和质量,为有机奶生产提供更多、更优质饲草。项目建设通过草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力促进有机奶业优质、高效发展,通过种植苜蓿的生物措施,治理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项目对提高种养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在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将牧草生产及其奶牛业做为鼓励类的项目列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29、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确定了生态建设是今后内蒙古发展的重点。河套地区是是农业部确定的发展农区畜牧业优势地区,乌兰布和又是是生态重点保护区,特别是在种草养畜,促进草畜田良性循环方面,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地方财政安排引导资金等途径,有效地增加了投入,推进了草业及其草食畜牧业的发展。2012年,国家开始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先启动建设50万亩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累计建设200万亩基地。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抓好优质苜蓿高产片区建设,重点支持田间灌溉设施设备、标准化种植等;加大苜蓿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提高苜蓿收割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大苜蓿种子补贴支持力度,

    30、支持苜蓿良种发展。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关键是要加强组织实施,把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振兴奶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重点要创新组织方式,鼓励草业企业、奶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苜蓿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草畜配套,鼓励草业企业和草业合作社与奶牛场签订优质苜蓿购销合同,开展订单种植。国家扶持苜蓿产业政策的出台,将为苜蓿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也为提高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振兴奶业发展找到新的支撑点,这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内蒙古自治区也将利用草原补奖机制种草项目和国家“奶业振兴苜蓿发展行动”,在西部河套灌区、中南部敕勒川平原和中东部西辽河流域,以苜蓿产业为突破口,以

    31、草兴业、以草兴民、以草环保,促进畜牧业和草业良性循环。重点抓好奶牛存栏万头以上旗县区优质苜蓿集中连片种植,奶牛养殖规模与苜蓿种植紧密结合,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牧草产业是畜牧业和乳制品产业的第一生产车间,是草、畜和乳产业链的源头。发展苜蓿产业是农区畜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兴起的产业。苜蓿具有促进田间微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作用,在土壤中积累了有机质,提高了土壤的矿质营养,实现了用地和养地的结合,提高了耕地的质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也相对减少了污染的滋生。苜蓿是名副其实的卫生产业,发展苜蓿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性方针。同时,苜蓿可以为草食动物特别是奶牛提供优质蛋白

    32、质,它所提供的生物活性蛋白对提高产奶量、保障乳产品食入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苜蓿深加工产品可促进人体健康,在经济上还是获得高收入的有效途径。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西部,河套平原地理位置处于北纬40度至47度之间,是地球上最优良的产奶“黄金地带”;土地肥沃,污染少,光热条件好,灌溉条件优越;耕地地形平坦,可集中连片生产,符合型机械化作业的要求,苜蓿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但河套平原又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种植紫花苜蓿等牧草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表现在农田基本建设薄弱,田间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下,新品种推广速度慢,投入不足,种植收益降低。因此,大力开展苜蓿的重点在于提高其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这要从提高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入手,通过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注意事项

    本文(强烈推荐苜蓿草生产基地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