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4034333       资源大小:88.4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1、河北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

    2、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

    3、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

    4、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1.下列

    5、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

    6、情。D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D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断 桥 蒋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洪水将山寨与外界天隔一方,孩子们上学,大人们赶

    7、集,只能靠树杆、木梯、竹竿慢慢爬过去了。 村民们找到郭支书,请他拿主意。 郭支书住在山寨对岸的郭家坨,郭家坨地势高,再大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郭支书听了村民的反映,吧嗒着旱烟,思忖着,不急。乡亲们急啊,挤了他家满满一屋子,支书娘子忙着为大家沏茶添水。 山寨丙成代表大伙说:“就那样断着,不是个事啊!大人进进出出好办,娃娃们上学呢?你不是常说,一切为了下一代嘛!” 郭支书伸出两指捻了捻火星闪动的旱烟,吧嗒着,不吭声。 有人小声说:“我们知道,你肯定还在生大伙的气。入夏以来,见你没少往古桥下跑,东瞅瞅,西敲敲,大伙说你是盼着古桥垮了,好向上面申请救济款,以便从中捞” 声音小得没人听得见。 屋外的大狼狗

    8、汪汪地叫了,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天气预报说了,近期还将有持续暴雨,省、市、县层层拉响了防汛警报。村委会也早作了安排,这会儿,马主任正带着工作队现场走访 丙成说:“郭书记,你大人大量,快替大家拿个主意吧。上面要不拨款,我们各家凑也行。” 郭支书翻大伙一眼,说:“钱,我来想办法,力,大家得出。” “要得要得!”大伙就兴高采烈地散了。 有人见,第二天一早,郭支书拎着包朝镇上去了。几天后回村,他就给望眼欲穿的乡亲们一个天大的喜讯:修桥款弄到了,钢筋水泥什么的都联系好了,接着就送来,天晴就动工 时不我待,趁着阳光天气,两台吊车就轰轰隆隆开进断桥现场,洪水也下降了许多,山寨老少能动的都出来了,大伙说说笑笑,

    9、干得热火朝天 郭支书和马主任在现场指挥。马主任抹了抹烟嘴,递给郭支书,白烟就从郭支书的鼻孔里冒出来,一脸欣慰。 马主任感慨道:“老伙计啊,真是难为你了,镇上县上一毛不拔,得亏你家老大开明啊,从自己公司支持50万。” 郭支书笑:“我们养育下一代图啥,不就是为我们修桥修路修康庄大道嘛。” 马主任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半个月之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大桥就牢牢地架在了天河上,连接着山寨与外面的世界。 可是随后,村里传出了关于郭支书的风言风语,说是郭支书这回准是贪了不少上面的修桥款,有人甚至闹着要找郭支书讨工钱。 风言风语被马主任苦口婆心压了下去,大伙听说是郭支书的大儿子公司出的钱,又有话说了,不仗着他老爹是

    10、个支书,他能开公司吗?再说,50万啊,没有好处的事情,傻子才干! 马主任听了,哭笑不得。 坐在断桥的残垣上,凝视着旁边雄伟的新桥,郭支书缓缓地吐着烟,对身旁的马主任喃喃道:“汛期过后,我就辞职了,但愿这座桥能管一百年,一万年!” 倏地,山洪从马主任的眼眶奔涌而出。 (选自金山2015年)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古桥被毁,洪水泛滥,村民过河极其不便,不仅巧妙点题,也为下文郭支书带领村民设法修桥作铺垫。B小说中的马主任虽是一个次要人物,但借他之口交代了资金来源的相关背景,从而使主人公郭支书的形象更鲜明。C古桥冲垮后,作者将郭支书“不急”和乡亲

    11、们“急啊”进行对比,充分体现出人物在本质上不同的立场和心情。D山寨部分村民对郭支书的误会与猜疑,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主题。5.小说中的郭支书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6.小说以“断桥”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从情节、人物、主旨、表达效果等方面做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王鬷(zng),字总之,赵州临城人。七岁丧父,哀毁过人。既长,状貌奇伟。举进士,真宗见而异之。使契丹还,权三司户部判官。上言:“方调兵塞决河,而近郡灾歉,民不堪,请绝土木之不

    12、急者。”改三司户部副使。枢密使曹利用得罪,鬷以同里为利用所厚,出知湖州,还为三司盐铁副使。 时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方用事,建言京师贾人常以贱价居茶盐交引,请官置务收市之。季良挟章献姻家,众莫敢迕其意,鬷独不可,曰:“与民竞利,岂国体耶!”事竟寝。后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安抚淮南,累迁刑部。 益、利路旱饥,为安抚使,知益州赈济。戍卒有夜焚营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及旦,人莫知也。其为政有大体,不为苛察,蜀人爱之。 天圣中,鬷尝使河北,过真定,见曹玮,谓曰:“君异日当柄用,愿留意边防。”鬷曰:“何以教之?”玮曰:“吾闻赵德明尝使人以马榷易汉物,

    13、不如意,欲杀之。少子元昊方十余岁,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吾尝使人觇元昊,状貌异常,他日必为边患。”鬷殊未以为然也。比再入枢密,元昊反,帝数问边事,鬷不克对。及西征失利,议刺乡兵,又久未决。帝怒,鬷与陈执中、张观同日罢,鬷出知河南府,始叹玮之明识。未几,得暴疾卒。赠户部尚书,谥忠穆。 鬷少时,馆礼部尚书王化基之门,枢密副使宋湜见而以女妻之。宋氏亲族或侮易之,化基曰:“后三十年,鬷富贵矣。”果如所言。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减)交引:宋代官府准许商人在京师或边郡缴纳金银、钱帛、粮草,按值至指定场所领取现金或某些商货运销的凭证。7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戍卒有夜焚营/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B戍卒有夜焚营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C戍卒有夜焚营/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D戍卒有夜焚营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户部判官,宋代官

    15、职名称,掌理全国的土地、户口、钱谷、财赋等方面的事务。B戎人,古代中原地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与南、东、北少数民族并称四夷。C卒,我国古代根据社会地位,对“死亡”的称谓由高到低依次为薨、崩、不禄、卒。D谥,即谥号,古代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鬷少有孝心,相貌奇伟。王鬷七岁丧父,因哀伤过度而损毁身体,超过常人;长大后相貌奇伟,连真宗见到他后都觉得奇特。B王鬷为政从简,颇受爱戴。王鬷为政识大体,不繁琐,主管益州赈济之时,快速处理士兵作乱,因此一举,蜀地百姓都爱戴他。C王鬷不畏权贵,正直敢言。马

    16、季良执政时要求官府专门收购茶盐交引,众臣不敢言,只有王鬷认为此举不符合国家体统并使此事搁置。D王鬷未纳善言,受到责罚。曹玮曾提醒王鬷留意边防,警惕元昊的野心,可惜王鬷并未采纳、重视,后元昊反叛,王鬷受到责罚。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近郡灾歉,民不堪,请绝土木之不急者。(5分)比再入枢密,元昊反,帝数问边事,鬷不克对。(5分)(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1-12题。初 夏 江 村 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注】高启:明初著名诗人。诗人曾

    17、于吴淞青丘隐居,一日傍晚外出散步,有感而作此诗。纬车:缫车,抽茧出丝的工具。1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一项是(3分)A首联交代行踪,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B颔联炼字准确, “翻”和 “拂”表现出江村动物的生机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C颈联写农家劳动的生动画面。捕鱼的小艇停在渡口,人们自然可以想象白天渔夫劳动的欢欣,而树林外不时传来缫丝的纺车声,可见农妇们正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D尾联点明黄梅时节,以雨后一路蛙鸣声增添了诗人孤独、寂 寞之情。12.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3题

    18、。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只描摹近景:其中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在短短的两句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B“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C“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

    19、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D“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E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但仍欣赏了一派树林葱郁、蝉声四起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之景。(三)名篇名句默写。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春望一

    20、诗中所说的“ , 。”在念如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5-17题。 早在1969年,周恩来总理_ 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2月亲自下达了研制气象卫星的任务,经过40多年_ ,砥砺前行,( )其中,我国已发射风云卫星16颗,接收和应用风云卫星资料的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覆盖“一带一路”周边37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做出了卓越贡献。 与常规气象观测相比,气象卫星在空间、时间分辨率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约50%提高到目前的90%,风云

    21、卫星_ _ 。在有气象卫星以前,我们依靠气象观测站来获取资料分析天气,由于观测站点少,地球上很大面积都是盲区,那里的天气情况我们无从知晓;有了气象卫星以后,我们不但能获取全球观测资料,而且观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在不断提高。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卫星资料。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灾害中的应用是_ 的,通过对云系发生发展的检测,以及提供的云顶亮温等产品资料,可以识别出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通过检测陆面温度,可以判断出高温的范围以及变化。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高屋建瓴

    22、披星戴月 功不可没 有口皆碑B高屋建瓴 栉风沐雨 劳苦功高 有口皆碑C高瞻远瞩 披星戴月 劳苦功高 有目共睹D高瞻远瞩 栉风沐雨 功不可没 有 目共睹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B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C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D如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中国是其中之一。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列入国际气象业务

    23、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卫星资料。B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卫星资料。C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使用了卫星资料。D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卫星资料。(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8-20题。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

    24、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 。阅读诗词,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享受着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 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

    25、诗意并不 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3分)A盈盈秋水 脍炙人口 引人入胜 顺其自然B源头活水 脍炙人口 引人注目 自然而然C源头活水 朗朗上口 引人入胜 自然而然D盈盈秋水 朗朗上口 引人注目 顺其自然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还因为人们热爱古代悠闲自在的生活B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C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 D古代的生活节奏比现在的要舒缓得多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们

    26、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B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C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D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21.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招聘启事 敝校因教学需要,现面向全国招聘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美术、书法专职教师四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持有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书,有两年以上教学经验当然更好。年薪不低于12万元左右(不含“五险一金”)。有想法的可将个人材料发送至12345。 腾飞中学 2018年8月10日22.下面是排污许可

    27、证办理流程图,请把此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的一生很漫长,有人说做好长远的规划,可以让自己有目标去努力和奋斗;有人却说与其奢谈长远的规划,不如保留一些不确定性,让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答案:1.B 2.C 3.D【解答】1.A原文第一段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自觉努力”

    28、外的“其他因素”。C“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错。原文第三段“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D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2.C文章引述是为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3.D“只要就”说法绝对,“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只是其中之一。(二)答 案:4.C 5.宽宏大量:面对风言风语不为所动,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正直无私:关心群众困难,动员儿子出钱修桥,汛期后主动辞职。深谋远虑:汛前关注古桥,汛期早作安排,修桥计划周密。6.效果上,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集中紧凑。人物上,面对断桥,众人不同的表现塑造了书记、主任和村民的不同形象。主旨上,赋予断桥象征意义,深化主题:河上断桥易修,心中断桥难修。【解答】4.C“体现出人物在本质上不同的立场和心情”不正确。从全文来看,他们的立场和心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5.此文郭支书的性格特点可以抓住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