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海南医学院本科新办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doc.docx

    • 资源ID:14011611       资源大小:84.46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南医学院本科新办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doc.docx

    1、海南医学院本科新办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doc海南医学院本科新办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验收自评报告理学院2013年5月10日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1第二部分 专业概况 3一、专业概况及发展历程 3二、生物科学专业设置的需求性 3 (一)医药领域对有医学背景的生物科学人才的需求 3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医学发展的需求 4三、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 5四、人才培养定位 5五、教学机构 5第三部分 专业建设水平 6一、师资队伍建设 6 (一) 专业负责人 6 (二)现有师资队伍及结构分析 7 (三)高级职称教师中任主讲教师的比例 8 (四)科研情况 9二、办学条件 9 (一)经费投入

    2、 9 (二) 实验仪器设备 11 (三) 实习实训基地 12 (四) 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 13三、课程建设 14 (一)课程建设状况 14 (二)教材选用 15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15 (四)试题库建设 16四、 教学管理 16(一)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管理 16(二)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教学档案的完整性 17(三)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7(四)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8五、教学质量 19(一)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 19(二)学生专业素质水平 20(三)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1(四)体育合格率 21(五)

    3、社会实践、实习情况 22(六)学生反映 23第四部分 教学工作的特色 25一、以医学基础知识为奠基突显最新生命科学领域 25二、注重健康教育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5三、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28四、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9第五部分 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0一、进一步深入教学改革,推进学生自主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30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实践教学过程 30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海南医学院1993年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隶属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是海南省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其前身是为林筱海先生于1947年创建的

    4、私立海强医事职业学校与1948年创建、宋子文先生任首任董事长的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的海南医科专门学校及新中国成立后续办的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海南大学医学部。办学近70年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人才4万余名,其中有院士1名、省部级干部2名。毕业生遍布全世界1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已形成普通本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培养研究生学历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凝练出“厚德、严谨、博学、和谐”之校训。学校占地面积630亩;现有教职员工2,789人,其中高级职称625人;专任教师551人中高级职称331人,硕士、博士所占比例达77.32%;有各类在校生17000多人;设有临床学院、

    5、口腔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等15个二级教学单位;有附属医院4家,教学、实习基地80个;开设医学、理学和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21个本科专业,具备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专业21个。学校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专科基地7个、国家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机构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技术准入机构1个、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医学重点学科)8

    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近5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30项,SCI、El、ISTP收录论文266篇,出版学术专著47部,统编教材58部。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近80万册、期刊(含电子期刊)10, 215种。校园已建成主干双核心万兆环网,双通道连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网-实现全校区高带宽无线网覆盖。学校出版的亚太热带医药杂志(英文版)为国际性热带医药刊物,现已进入国际所有著名医学检索系统,包括顶尖数据库SCI和Medline,SCI入库率达100%,位居国内医学期刊前列。海南医学院学报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已被国际11种著名数据库收录,美国

    7、化学文摘(CA)入库率在中国医学院校期刊中名列第二。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全面发展,德育为先;重视实用,突出特色;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质量方针,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领导能力为目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居省内前茅,学生就业单位涵盖省内外多家知名医疗卫生企事业单位和各地基层医院,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三年就录取148人。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海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8、”。学校开办留学生教育,主要招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护理学等专业留学生。开设临床医学 “全英班”;与美国犹他大学( University of Utah)、英国纽卡斯尔大学(Newmstle University)、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开展了本科学生互派、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等国际教育工作。“十二五”期间,学校将按照医科大学标准建设学校,以医学门类为主体,加强理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建设,以热带医学、养生保健、肿瘤医学、急救创伤灾难医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努力建设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

    9、、具有现代化水准而又特色鲜明的医科大学。第二部分 专业概况一、 专业概况及发展历程 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是海南医学院根据生命科学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海南省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 200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开设生物科学(健康教育方向)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70401, 标准学制:四年,高中起点普通高等教育,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隶属理学院,2009年9月正式招生,现有本科在校生三个年级共120人。该专业开办以来,坚持 “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目前,生物科学

    10、专业已成为我院一个基础条件较好、教学水平较高、办学实力较强、教学管理规范、有一定专业特色的新办专业。二、 生物科学专业设置的需求性(一)医药领域对有医学背景的生物科学人才的需求 生物科学(bioscience)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专业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生物(包括人类)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老病死机制等的科学。现代生物科学正在从分子、细胞、个体和群体四个水平来认识生物界,其发展成果必将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发展与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生物科学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

    11、来愈重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生物科学代表着自然科学的前沿,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HGP的完成及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使基因组信息剧增,为各种疾病的预警、预防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的预警标记物,为此如何利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技术进行疾病诊断、预警和个体化治疗必已成为当前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与应用的精髓,生物科学在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必然使社会对培养具有医学背景并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理论、方法、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医学院校办生物科学专业是医药领域对有医学背景的生物科学人才的需求。(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医学发展的需求 综观世界,各国政府对于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

    12、人才的培养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和发展。以美国为例,政府每年预算为15亿美元,着力培养健康教育人才,并在20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健康教育本科专业,20多所大学还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逐渐将健康教育提到重要议程,卫生部十一五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提出目标:至2010年县及县以上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配置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与设备。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要有健康教育的服务设施网络.卫生部十二五规划五大重点任务之一:组织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要组织一系列切实可行、可防可控、成本效果好的国民健康行动计划,促进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健康教育是实现

    13、人人心身健康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国内只有少数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开设健康教育专业,且基本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这种人才培养的状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我国包括我省健康教育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来源于非专业的医生、护士。省级以下(市级、县级、医院、社区等)健康教育机构均无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急需培养本科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事业人才!海南省委、省政府一直将建设生态省、健康岛作为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健康岛的发展,不仅要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要利用我省作为国际化休闲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有利条件,为旅游行业

    14、,特别是高端旅游提供健康咨询及健康管理保健服务。我省作为国际旅游岛,这方面的责任与商机共存。健康岛目标的实现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健康保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何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来为海南人民以及外地游客提供健康保健服务,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海南省目前开设生物科学专业的院校主要有四所,分别是海南大学农学院,各所高校的侧重点不一样,海南大学偏重农学,海南师范大学和琼州大学偏重师范和教学,海南医学院是我省唯一的一所医学院校,师资力量雄厚,肩负着为本省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的生物科学专门人才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推动我省医药卫生相关学科发

    15、展的重任。因此,在海南医学院设立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为我国、我省培养熟悉医学知识和侧重服务于医药领域的生物科学研究和管理人才,在就业市场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提升我省旅游事业品质,促进我省经济建设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三、 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专业办学条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将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建设成为师资雄厚,教学条件良好,教学质量高,并在国内同类院校和专业中具有一定特色的本科专业。四、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物科学、预防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

    16、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综合素质高。毕业后能在医药卫生、健康教育、环境保护、生物高新、卫生检验、生物工程等行业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及社区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具有医学背景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五、 教学机构 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理学院的生物教研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教研室、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教研室,热带医学与检验学院的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和管理学院的管理学教研室等承担。第三部分

    17、 专业建设水平我院贯彻执行海南医学院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的措施,把教学工作做为我院的中心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一、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学历教育与能力提高并重的原则,着力改善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一)专业负责人李冬娜,生物学教授。 1992年6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2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任海南医学学院校务委员,生命科学专业负责人、生物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医学遗传学和医学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

    18、“分子人类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研究”。在系统地、永久地保存黎族独特的基因组及黎族起源研究、法医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建立了黎族不同支系永生性细胞库和DNA库,使黎族人群的基因组得以了系统、而又永久的保存,为提示黎族的源与流和各支系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克隆致病基因和抗病基因提供了永久性的研究材料,是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共享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独特的可再生性资源,(2)从分子水平对黎族不同支系及相关人群的YDNA多态性进行了遗传谱系筛查分析,确定了黎族五个支系及仡隆人、三亚占人的单倍群分布,通过对Y染色体单倍群在东南亚及周边地区的分布结合基因多样性的

    19、比较分析揭示:黎族五个支系有共同的起源,在黎族五个支系中O1a* 和 O2a*是主要的单体群。揭示了海南黎族的遗传谱系及开始与其他群体隔离的年代,证明黎族的历史可从3000年推进到1.9万年-2.6万年,证明了黎族在东亚人类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另外还揭示了海南岛讲“村话”的特殊群体仡隆人群的族源之谜。证明他们与千里之外的仡佬族有着共同的祖先。近年来在PLoS ONE、 J Hum Genet、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遗传、国际遗传学杂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科技导报等

    20、重要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44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和在研课题有:国家课题3项,省自然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各一项。目前是学校遗传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是校级细胞生物学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负责人。2011年获得优秀代教教师奖励。带领的生物教研室获得2013年“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1项。 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常委,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和医学遗传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海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主任委员,海南省

    21、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于2005年被海南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自评:专业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教学研科研论文,学术水平较高,能够组织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自评结论:合格(二)现有师资队伍及结构分析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具有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生物科学(健康教育)共有专业教师35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6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2名,占教师比例62.86%;讲师:12名,占教师比例34.28%。博士15名,占教师比例42.86%。硕士18名,占教师比例51.43%。40岁以下青年教师22

    22、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不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86.36%,具有研究生学位比例(不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90.91%。专业教师分别来自韩国全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和海南医学院。外校比例占86%.如下图所示: 图1 生物科学专业教师职称结构20%标准 图2 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学位结构30%标准 图3 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年龄结构 图4 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学缘结构 (二)高级职称教师中任主讲教师的比例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任课教师35人,均通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均有良好的教

    23、育背景,师资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2人,全部(即100%)担任本专业的理论课教学任务并任主讲教师。自评: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和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比例均超过规定要求。自评结论:合格(四) 科研情况生物科学专业注重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近3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统计,生物科学专业主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年人均1.30篇,其中被SCI收录有29篇,在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

    24、ne;Genetic Testing and Molecular Biomass;Biomass & Bioenergy;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Journal of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等国际杂志上均有发表。教改论文3年人均1.1篇。目前在研省、部级科研课题共30项,经费共计680.3万元,每5人平均有4.29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 自评:专业教师先后承担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或科研项目共30项,每5人平均有4.29个项目,发表教研科研论文137篇,年人均1.30篇,教学论文3年人均1.1篇,

    25、达到规定要求。自评结论:合格二、办学条件(一)经费投入学院十分重视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近4年学院向生物技术专业投入建设经费总计527.59万元,其中:教学四项经费68.90万元, 2009年-2012年分别为6.32万元、14.53万元、23.66万元、24.39万元;设备购置费367.47万元,2009年-2012年分别为96.10万元、51.59万元、52.47万元、167.31万元;图书资料购置费8.22万元,2009-2012年分别为0.86万元、1.90万元、2.60万元、2.87万元;引进人才费用83.00万元,2009年-2012年分别为22.

    26、00万元、26.00万元、0万元、35.00万元。总之近四年学校向生物科学专业的经费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如下图所示,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自评:近4年教学四项经费、仪器设备购置费等教学经费充足,经费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结论:合格 (二)实验仪器设备1、教学实验室概况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分别由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检测实验室、预防医学专业实验室及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等实验室承担。其中,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及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检测实验室均为海南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合格实验室。所有实验室的实验开出率均为100%

    27、,并建立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2、实验仪器设备与场地学校为了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运行机制,保障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在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方面加大投入。学校现有用于生物科学专业使用的各种实验室建筑总面积为1745m2(见下表1),学生实验室总面积为900m2。学校现有用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总值为358.65 万元(生均实验设备值为1.18万元),其中单价达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共304台件,总价值为304.60万元;单价达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共70件,总价值为277.64万元,包括核酸蛋白测定仪、

    28、多功能PCR扩增仪、液氮贮存罐和运输罐、倒置显微镜、超低温冰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小型台式高速离心机、高压灭菌锅、纯水系统、酶联免疫检测仪、低速离心机等。实验教学的常规仪器设备齐全,完好率在100以上,较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符合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新办专业评价指标。生物科学专业相关实验室建筑面积统计表序号实验室实验室(m2)准备室(m2)实验仪器和药品储藏室(m2)示教室(m2)合计(m2)1机能学实验室150303002102形态学实验室300150150506503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检测实验室150757503004预防医学专业实验室15050100303305生物

    29、技术专业实验室150603015255合计900365385951745自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合理,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开出率为100%,达到规定要求。能满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的需要。自评结论:合格(三)实习实训基地 毕业前的专业实习是培养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步环节,为此我们非常注重实习平台的选择及实习管理,在实习基地选择上我们注重三个原则:(1)选择单位级别高和条件好的重点实验室及医院中心实验室;(2)目光瞄向经济和科技发达的省市;(3)选择就业空间较大的单位。09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

    30、实习,除了安排在我校的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海南医学院热带病重点实验室作为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我校还与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州莱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珠海美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建立了1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单位均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及研究平台,为学生最后阶段的学习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些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研究平台,各种相关的实验技术平台,涵盖了细胞工程、基因诊断、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

    31、分子机制研究及实验诊断、药物研发等相关技术,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习的需要。自评:有多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条件较好,完全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自评结论:合格 (四)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海南医学院图书馆1998年并入校园网,在校内实现了馆藏书目数据及光盘文献数据库的资源共享;2001年依托校园网并入CERNET。在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近几年里,图书馆办馆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2009年建成的新图书馆馆舍面积3.4万平方米,是目前海南省面积最大,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拥有2000余个阅览座位,206台微机的多媒体阅览室,以及国际会议厅、学术报告厅及若干集体和个人研究室,为校内外用户提供良好的文献服务和学术交流服务的场所。海南医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相关图书馆藏共7013种,23807册;期刊271种,8966册。生物科学专业在校生共122人,校、院(系)专业图书生均图书拥有量为195册,图书生均拥有量超过100册的标准,基本满足教师教学、管理、科研的需要。海南医学院还购买了各类中外文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OVID电子期刊/图书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 科学引文索引, 简称SCI)。


    注意事项

    本文(海南医学院本科新办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教育方向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