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docx

    • 资源ID:13978223       资源大小:248.8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docx

    1、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第37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2017,全国卷,10T2017,全国卷,8T2016,全国卷乙,7T2016,全国卷丙,8T2016,天津卷,2T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以乙醇、乙酸、油脂、糖类、蛋白质的性质为知识主线,考查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预计2019年高考仍将以五类物质的性质为主要考点,注重乙醇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考查,着重考查羟基和羧基的性质。分值:

    2、26分考点一乙醇和乙酸(见学用讲义P182)1乙醇(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符号C2H6OCH3CH2OH或C2H5OH羟基OH(2)物理性质俗称酒精,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_易_挥发,密度比水_小_,能以任意比与水_互_溶。(3)化学性质与Na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CH3CH2OH2Na2CH3CH2ONaH2_。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CH3CH2OH3O22CO23H2O_。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_2CH3CH2OHO22CH3CHO2H2O_。乙醇也可以被KMnO4酸性溶液或K2Cr2O7酸性溶液直接氧化成_乙酸_。(4)乙醇的制法乙烯水化法:化学方程式为_CH2=

    3、CH2H2OCH3CH2OH_。发酵法:化学方程式为_ 2C2H5OH2CO2_。(5)乙醇的用途用作燃料、化工原料等;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_75%_的乙醇溶液可作医用酒精。2乙酸(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符号_C2H4O2_ _CH3COOH_羧基_COOH(2)物理性质俗称_醋酸_,无色具有_强烈刺激性_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温度低于_16.6 _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为_冰醋酸_,易溶于水和乙醇。(3)化学性质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CH3COOH CH3COOH_,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强于碳酸,具有酸的通性。a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b与

    4、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例如:Mg2CH3COOH(CH3COO)2MgH2。c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化学方程式为_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_。d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CH3COOHNaOHCH3COONaH2O_。酯化反应乙酸可以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CH3COOC2H5H2O_。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的比较物质名称乙醇乙酸结构简式CH3CH2OHCH3COOH官能团羟基(OH)羧基(COOH)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挥发性易挥发易挥发密度比水小溶解性与水任意比互溶与水、乙

    5、醇任意比互溶化学性质燃烧乙醇燃烧乙酸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将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插入到无水乙醇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最终不变。()(2)0.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 mol 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3)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 ()(4)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C)A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B乙醇和乙酸的熔点和沸点都比C2H6、C2H4的熔点和沸点高C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

    6、D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1)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用铜作催化剂时,铜参加反应。化学方程式可写为2CuO22CuO、CuOCH3CH2OHCH3CHOH2OCu。(2)乙酸中虽然含有碳氧双键,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一比较乙醇、乙酸、水、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结构CH3COOHHOHC2H5OH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HC2H5遇石蕊试液变红不变红不变红变浅红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NaOH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与Na2CO3反应水解不反应反应与NaHCO3反应水解不反应不反应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CH3COOHH2CO3H2OCH3CH2OH例1一定量某有机物和

    7、足量Na反应得到Va L氢气,取另一份等物质的量的同种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b L二氧化碳,若在同温同压下VaVb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D)CH3CH(OH)COOHHOOCCOOHCH3CH2COOHHOOCCH2CH(OH)CH2COOHCH3CH(OH)CH2OHA BC只有 D二乙酸乙酯的制备1原理(详见P211第41讲考点二)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其中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2反应特点3装置(液液加热反应)及操作(1)试管向上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作用。(2)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不能先加浓硫酸

    8、。(3)要用酒精灯小火均匀加热,以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及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4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果香味的油状液体出现。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吸收乙醇。6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措施(1)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加热将酯蒸出。(3)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用冷凝回流装置。例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

    9、,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例1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扣分C把酚羟基与醇羟基的性质混淆5D没有掌握好褪色原理,除了加成,还有氧化反应等5解析 A项,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碳碳双键、醚键共4种官能团,错误;B项,分枝酸中COOH与乙醇会发生酯化反应(

    10、也属于取代反应),OH与乙酸会发生酯化反应,正确;C项,1 mol分枝酸中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官能团为2 mol羧基,所以最多可消耗2 mol氢氧化钠,错误;D项,分枝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因是碳碳双键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而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是碳碳双键或羟基被高锰酸钾氧化,二者原理不同,错误。答案 B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确的是(D)A均采用水浴加热B制备乙酸丁酯时正丁醇过量C均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D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过量解析 A项,制备乙酸丁酯和乙酸乙酯均采取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法制取,错误;B项,制备乙酸丁酯时让容易获得的乙酸过量,可以提高丁

    11、醇的利用率,错误;C项,制备乙酸乙酯时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制备乙酸丁酯则采取直接回流的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错误;D项,制备乙酸乙酯时,为提高乙酸的利用率,采取乙醇过量的方法,正确。1(2017全国卷)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选项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解析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12、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可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无色,A项正确;水与钠的反应比乙醇与钠的反应剧烈,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比水分子中的氢的活性小,B项错误;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HCl,其中HCl溶于水显酸性,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项错误。2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B)A3种 B4种C5种 D6种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考点

    13、二基本营养物质(见学用讲义P185)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有机物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水溶性糖类单糖C、H、O_葡萄糖_、果糖_C6H12O6_易溶双糖C、H、O_蔗糖_、麦芽糖_C12H22O11_易溶多糖C、H、O_淀粉_、纤维素(C6H10O5)n油脂油C、H、O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_不溶_脂肪C、H、O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_不溶_蛋白质C、H、O、N、S、P等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2糖类物质的化学性质(1)葡萄糖属于单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化学反应。(2)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双糖,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单糖。(3)

    14、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C6H10O5)nnH2O。3油脂的结构与性质(1)油脂的结构,官能团:_ (酯基)_,有的可能含有_(碳碳双键)_;若R、R、R相同,称为_简单甘油酯_;若R、R、R不同,称为_混合甘油酯_。(2)物理性质油脂一般_难溶_于水,密度比水_小_。天然油脂都是_混合物_,没有固定的沸点、熔点。含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含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3)化学性质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的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半固态脂肪的过程,称为

    15、油脂的氢化。水解反应a酸性条件下如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_3H2O3C17H35COOH_。b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如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_3NaOH3C17H35COONa_。其水解程度比酸性条件下水解程度_大_。4氨基酸与蛋白质(1)氨基酸的组成与结构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均为氨基酸,其通式为_,官能团为_NH2_和_COOH_。(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两性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基团COOH,又含有碱性基团NH2,因此,氨基酸是_两性_化合物。成肽反应氨基酸在_酸_或_碱_存在的条件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_氨基_与另一分子的_羧基_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应。

    16、多种氨基酸分子间脱水以_肽键_相互结合,可形成蛋白质。(3)蛋白质的性质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生成_氨基酸_。两性:含有NH2和COOH,具有碱性和酸性。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H4)2SO4、Na2SO4等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此过程为_可逆_过程,可用于分离和提纯蛋白质。变性:_加热_、加压、_紫外_线、X射线、强酸、强碱、_重金属_盐、一些有机物(甲醛、酒精、苯甲酸、三氯乙酸、丙酮等)会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变性,属于_不可逆_过程,用于杀菌、消毒。颜色反应: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HNO3变_黄_色蛋白质的检验方法。蛋白质灼烧有_烧

    17、焦羽毛_的特殊气味检验毛、丝纺织品的方法。(4)酶酶是一种蛋白质,易变性(与蛋白质相似)。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具有高效_催化_作用。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2)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织品效果更好。 ()(3)利用盐析后可以再溶解的性质可分离提纯蛋白质。()(4)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以制得汽油、煤油,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5)淀粉、油脂、氨基酸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6)向食盐中加入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7)油脂都不能使溴水和

    18、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油脂与矿物油的比较油脂矿物油脂肪油组成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含饱和烃基多含不饱和烃基多性质固态或半固态液态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油兼有烯烃的性质(不饱和度高的)鉴别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例1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D)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例1(2017全国卷)下列

    19、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扣分B忽略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而导致错选6解析 油脂的氢化是指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催化加氢变成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此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由于n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和苯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C项错误;溴苯和苯都属于有机物,都难溶于水,故二者不能用水分离,D项错误。答案 A1(

    20、2016天津卷)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解析 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会变性,氨基酸与重金属离子反应,不属于变性,B项错误;两种氨基酸可以自身脱水形成二肽,也可以相互之间脱水形成二肽,故可以生成4种二肽,C项错误;氨基酸中存在羧基,与OH反应生成羧酸根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6全国卷乙)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木材纤

    21、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3)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4)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2(2016全国卷乙节选)(双选)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CD)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nH2mO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解析 糖类不一定具有甜味,不一定符合碳水化合物通式,A项错误;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而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B项错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用银氨溶液可以检验淀粉是否水解,C项正确;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项正确。3(

    22、2017全国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解析 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课时达标第35讲(见课时达标P57)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解析 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不是互为逆反应的关系。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B)A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2CH3CH2OHO22CH3C

    23、HO2H2O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制硝基苯:HNO3H2OC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解析 有机物不是硝基苯,B项错误。3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趁热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其质量不变的是(B)A硝酸 B无水乙醇C石灰水 D盐酸解析 铜在乙醇的催化氧化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4如图是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浓硫酸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吸水剂Bb中导气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24、C试管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剧烈沸腾D先向试管a中加入浓硫酸,然后依次加入酒精、乙酸解析 浓硫酸与酒精混合相当于稀释浓硫酸,应先加酒精,D项错误。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能与金属钠反应并放出氢气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解析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能与金属钠反应、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能与乙酸在浓H2SO4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C项错误。6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75%的B溶液常用作医疗消毒

    25、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由B、D制备E常用浓H2SO4作脱水剂解析 从有机物的转化关系中判断出:A为乙烯,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由乙醇和乙酸制取乙酸乙酯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D项错误。7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 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AC14H18O5 BC14H16O4CC16H22O5 DC16H20O5解析 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说明酯中含有2个酯基,设羧酸为M,则反应的方程式为C18H26O5

    26、2H2O M2C2H6O,由质量守恒可知M的分子式为C14H18O5。8(2018浙江嘉兴统考)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选项原因结论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B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乙醇是电解质乙醇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D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解析 A项,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错误;C项,乙醇是非电解质,错误;D项,乙酸乙酯与水的反应为水解反应(取代反应),乙烯与水的反应为加成反应,错误。9奎宁酸和莽草酸是某些高等植物特

    27、有的环状有机酸,常共存在一起,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奎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莽草酸的大18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奎宁酸和莽草酸C莽草酸、奎宁酸均可与氧气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可消耗等量的NaOH解析 奎宁酸的分子式为C7H12O6,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A项正确;两种物质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B项错误;两种物质的分子中均只有一个COOH,能与NaOH反应,D项正确。10能一次区分CH3CH2OH、CH3COOH、和CCl4四种物质的试剂是(D)AH2O BNaOH溶液C盐酸 D石蕊试液解析 依次分析如下:选项CH3CH2OHCH3COOHCCl4A形成均一溶液形成均一溶液分两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油状液体B形成均一溶液形成均一溶液分两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油状液体C形成均一溶液形成均一溶液分两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油状液体D不变色变红色分两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油状液体11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