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docx

    • 资源ID:13949358       资源大小:59.5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docx

    1、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_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领导们、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主要内容有:一、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二、化学下册教材简析三课堂教学模式建议四、学生化学学习过程评价建议。 化学课表解读 一、课标包含内容 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和社会发展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二、化学课标理念与要求 课程性质:启蒙性、基础性 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

    2、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基本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特点: 基础性: 21世纪社会发展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 标准要求的纯知识的内容总量减少删除了过于繁难或陈旧的成分 现实性: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计学习主题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实践性: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

    3、和价值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性:力求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综合性:反映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从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四、新课程的精髓:1、面向全体学生,2、提高科学素养,3、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5、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6、打破教

    4、材中心、超越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7、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 五、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知识定向与多元定向,学生定向或师生交互作用定向,学术定向与实际问题定向,单一课时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内外结合的设计,教案完成活动任务及组织方式的设计,内容定向与活动定向,结果定向问题、过程定向问题。 六、教学新理念 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学生活动的优先性,教师参与的多样性,突出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和进步。 七、新的教学活动行为 1设臵有效的学习情景,2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3组织安排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活动,4调控、管理学生的分组合作活动,时间、

    5、纪律、方向、突发情况、实验安全等,5了解、参与、指点、帮助学生的分组活动,进程、观点、困难、错误、闪光点,6组织学生的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7引导不同观点的争论,8整理、精致学生的各种认识和探究结果,9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教学的目标要求,10拓展必要的知识内容,11评价、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 八、教材编写结构 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本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可能性持续发展 通过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活动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 通过社会性知识内容的展开以及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体现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通过环境、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等与社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体现人与

    6、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整个学段层次清楚知识体系完善紧凑。 在各单元中按次序安排课题之后还对各课题设计不同的内容来增强教材的魅力,如:活动探究呈现探究过程体现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讨论:实验分析讨论知识的应用,资料拓展相关内容,化学*技术*社会: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扩展新科技知识,调查与研究:联系课外维克内做好准备,家庭小实验:教会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实验增强趣味性,课堂练习:达到当堂反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使学生回到自然、理解自然,单元小结让学生把握要点核心内容、形成自我反馈。 因此我认为课标要求我们的理想的化学课堂应该做到: 1、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收获乐趣。 3、让学

    7、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思想上:坚持以学生为本注意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 内容上: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 形式上:改进实验呈现形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图文并茂叙述简洁。 二、教材内容编排 1、主要知识点:元素、化合物: 生活中的物质酸、碱、盐,化肥,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 作为材料的物质金属,合金,、有机高分子 基本概念、技能: 溶液:溶液的形成,溶解的过程,、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含杂质计算 中和反应、pH、复分解反应 2、章节分配:根据内容分为5个单元分别是:

    8、金属和金属材料、溶液、酸 和碱、盐和化肥、化学与生活。 三、各单元知识目标认识 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共有3个话题:课题1、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新课标中的有关内容标准为: 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级主题 标 准 金属与金属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矿物 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4.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

    9、重要的合金。 5.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级主题 标 准 认识几种化1. 初步认识常见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臵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学反应 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臵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新教材对比发现: 新旧教材金属活动顺序的处理: 旧教材中:从酸与金属的反应引出金属与盐的反应进一步介绍直接给出规律。 在新教材中;通过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活动与探究中引出经过推导得出规律。 知识结构;首先从生活视角引入金属材料再从学科视角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最后从社会视角引入金属资

    10、源的利用和保护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再由化学走向社会。 第9单元:溶液本单元分3个课题第2个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第2个课题以物质的溶解度展开加深对溶液的理解,第3个课题围绕溶液的浓度引出简单的计算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新课标中的有关内容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水与常见的溶液 ,二级主题: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活动与探究 ,自制汽水。 标准 活动探究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 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

    11、算。 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6(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溶液。 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7(了解结晶现象。 洗去。 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液。 义。 知识结构:第1课题从定性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又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第2课题从定量的角度介绍溶解的限度问题并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第3课题进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 第10单元:分2个课题第1个课题为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为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12、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是;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识酸碱的腐蚀性。 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使用pH试纸测试唾液、食醋、果汁、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 的酸碱性。 ?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建筑物危害的资料。 长的影响。 ?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知识结构:第一部分从生活现象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入手通过实验和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第

    13、二部分进一步介绍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pH等。体现了贴近生活突出体验。 两条知识线: 反应:酸的性质,碱的性质?酸碱的相互作用 技能:酸碱性辨别?酸碱程度表示 新旧教材对比可以发现: 旧教材 新教材 分节介绍酸、碱及其通性 酸、碱合节介绍 框架结构 学科内容系统、全面 学科内容简略生活内容丰富 引入:化合物种类 引入:生活常识 顺序:先定义后介绍,定义与顺序:先介绍具体酸碱后归纳酸碱概念 分类同步 特点,先从性质分类后解释 角度:溶液导电性 角度:溶液导电性 表述:定义式 表述:解释性总结归纳式 第11单元:盐 化肥分2个课题第1个课题为生活中常见

    14、的盐课题2为化学肥料。从身边的事物出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盐和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作用展现化学在生活中的地位并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实验才做技能的训练用于实际应用中。 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是;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标准要求 身边的化学物质 生活中常见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的化合物 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化学与社会发展 保护好我们 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的环境 要意义 物质的化学变化 认识几中化学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臵反应 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科学探究 学习基本的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

    15、、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实验技能 进行分离 知识技能分布: 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分3个课题第1个课题为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为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为有机合成材料。从知识内容来看本单元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与应用。 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是; 二级主题 标准 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常见的化学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合成材料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化学物质 3.知道某些物质,

    16、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与健康 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知识结构; 三、教学建议: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我校教学实际致力于研究了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几种不同的课型然后根据不同课型探究出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样就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提示了一条基本思路下面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2种课堂教学模式

    17、。向大家汇报一下 望大家指导。 新授课教学模式 1、导学示标。教师创设情境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然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纲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自学主动接受、获取新知识。 2、合作探究。把预习中产生问题带到课堂针对问题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师生合作等形式进行释疑解惑。教师精讲典型的例题、习题。 3、反馈评价。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及时捕捉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信息评价应准确并有激励性。 4、拓展提高。让学生在基本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展、综合和升华。 5、知能检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达标题该部分题目既要有本节内容的双基题又要有培养学

    18、生能力的综合题。 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先导是指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贵在自己能发现问题凡事能想到为什么,科学家爱迪生说过:“一个人不下决心独立思考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创造”教师根据初中化学教学大纲结合教材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与新课有密切联系、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或将课本上一些验证性实验设臵为问题提出进行探究。例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在课本中直接给出结论在授课时不妨提出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如何选择仪器装臵?让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探究其结果。在讲分子运动时引入氨分

    19、子扩散实验来验证分子具有运动性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氨水中存在哪些粒子只做一个实验证明氨分子具有运动性是否严谨,还可以提出铁生锈条件是什么,乃至引深到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分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挖掘与问题有关的一些矛盾并查阅一些资料罗列所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同时为了让学生个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再进行组与组之间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学生间的互动效应。比如:在讲氨分子扩散实验时由于以上提出的问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氨水中除了存在氨分子外还含有那些粒子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分组讨论可知氨水中除了存在氨分子外还含有水分子、OH,、NH4,三种粒子到底是

    20、那种粒子运动到另一个烧杯中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还须要进一步用实验来验证。 3、合理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可假设可能是氨分子、水分子、OH,、NH4,三种粒子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运动到放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中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4、进行实验。除了课本中设计的实验外还须按照假设的情况添加实验在第一个烧杯中分别放入NH4C,溶液、N,OH溶液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可排除水分子、OH,、NH4,三种粒子的干扰。 5、分析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否定水分子、OH,、NH4,三种粒子运动到放无色酚酞试液试液的烧杯中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假设从而得出只能是氨分子运动到放无色酚酞试液试液的烧杯中

    21、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结论同时也证实了分子的运动论。 四、对学生学习化学课程情况的综合评价建议 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课程情况的综合评价通常在期末或学年末进行。评价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也要关注化学学习方法、化学思维方法、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关注浓厚兴趣、坚强意志、科学态度、反思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实施时可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在评定学生成绩时测验、实验考查等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学习化学的综合评价表 姓名 班级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化学知识1、期末成绩40分 与技能 2、平时成绩16分 3、化学思维5分 4、敢于质疑提问5分 5、自主探

    22、索实践,实验,5分 学习化学的过程与6、反思调整、合作交流5分 方法 7、个性特长发展3分 8、成长记录袋情况4分 9、预习、归纳的习惯4分 10、学习化学的兴趣4分 11、学习化学的态度3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2、探索的意志品质、科学态度3分 13、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3分 综合成绩 评价填表说明:1.期末成绩=期末卷面成绩X40%, 2.平时成绩二各阶段测验成绩的均值(10。分制)+作业成绩均值(100分制X50% X 1600, 3.作业成绩作业全错误少并修订计)90分,作业全有少量的错误基本修订考评(计80 -89分,作业全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修订不全计镇79分)如果平时作业已评定成绩

    23、统计时直接取均值就可以了。 评价内容的简要说明如下。1.考试、测验及作业的试题要整体考虑学生的发展既关注基础性、实践性也关注整体性、开放性凡学生对某次考试、测验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内重考重测并以学生较为满意的成绩给予认定。2.评价内容中的1, 2两项由教师评定3-13项分别由学生自己和教师单独评定再取均值作为该评价主项的成绩和综合评定成绩的依据。3.各方评语仅作为观察学生发展变化的依据以便学生调整和教师、家长指导宏观学习的策略。4.学习档案袋记录的材料通常包括:(1)各阶段学习计划,2)考试、测验、实验、活动或阶段学习后的体会、认识、反思,3)各种考试、测验的试卷引起自己深思的典型作业,4)自己对教材、教学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及探究过程和结果,(5)各种化学小制作、小论文,(6)自编化学小报自编有意义的试题,(7)对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提出的见解、解决的方案等。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