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完美版XX文体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docx

    • 资源ID:13942543       资源大小:30.5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完美版XX文体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docx

    1、最新完美版XX文体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程名称:XX文体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勘察单位:XXXX工程勘察院 工程编号:XXXX 院 长 :xx总 工 :xxx 审 定 :xxx 审 核 :xx 工程负责人:xxx 证书编号:xxxxx 资质等级:综合类甲级 企业编码:xxxxx 单位电话:xxxxx 地 址:xxxxxx目 录I 文字部分一、 前言二、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三、 地基土分析与评价四、 结论与建议II 附图、表部分图、表名称1、地层特性表2、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3、勘探点平面位置图4、工程地质剖面图5、静力触探分层参数表6、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7、钻孔柱状图8、土工试验

    2、成果表9、土层压缩曲线图10、固结试验成果表11、工程地质图例编号1234-1756-137-168-169-1210-1611张数1 1 1 7 2 3 6 6 2 6 1文体中心(暂名)项目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文体中心(暂名)项目,拟建场地位于XX市XX区XX路以北、XX路以西、XX港以东地块。拟建造1幢5层文体中心及1座埋深约6m左右的1层地下室及其它辅助设施等,5文体中心为框架结构,桩基础,预估最大单柱轴力标准值6000kN;1层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采用抗拔桩。根据拟建物的性质、场地和地基复杂程度,按规范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XXXX工程勘察院受业

    3、主委托,对拟建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二)、勘察工作中执行的规范、规程在本工程拟建场地的勘察工作中,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如下: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XX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7、XX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8、XX

    4、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9、XX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13);10、XX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11、XX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12、XX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13、XX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DG/TJ08722012);14、XX市工程建设规范静力触探技术规程(DG/TJ08-2189-2015);15、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6、行业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

    5、部分)2013年版;1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三)、勘察目的本次勘察方案是根据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按照上述规范、标准的规定,针对该拟建工程的特点而制定,目的在于查明拟建场地内地基土层的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该工程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具体需解决如下重点技术问题:1、查明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45m)范围内各层地基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变化状况,提供各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提供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及特征值;3、提供可供选择的桩基持力层,提供桩基设计参数,并估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特征

    6、值及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4、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划分抗震地段,对20m深度范围内分布的饱和砂质粉土和砂性土判别其震动液化可能性;5、查明场地内浅层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对混凝土有无腐蚀性;6、查明拟建场地内不良地质条件;7、提供基坑开挖,施工时边坡稳定性计算,基坑围护及降水设计所需的有关参数,并对基坑围护方案和措施提出建议;8、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四)、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工作量1、勘察工作量的布置本次勘察所布置工作量是根据XX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拟建建筑物性质及场地土层分

    7、布特点综合确定。本次勘探点按“方格网”布孔,根据现场地层情况和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拟建5层文体中心建筑物场地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为40.0m,具体野外勘探作业施工过程中因C3孔位于古河道深切割区,其孔深加深至45.0m;拟建文体中心建筑物场地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为45.0m,孔距为1835m;拟建纯地下室地段结合拟建建筑物综合布孔,勘探孔深度为35.0m,孔距为1850m。沿建筑物周边及角点、地下车库周边布置了小螺纹钻孔,孔距为715m,如遇暗浜则按23m加密孔距,查清暗浜边界。2、勘察手段本次勘察手段是按照有关规范并结合XX地区工程实践进行,主要采用钻探取原状土样、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螺纹钻孔

    8、及室内土、水试验等。主要工作方法简述如下: 钻探:采用SH-30型钻机,泥浆护壁循环钻进,分回次钻进,在预定深度进行取样或标贯。 取土样:根据规范和试验的要求,针对不同土性,用静压或锤击方法采取不同直径和等级的原状土样,采样质量等级为级。 标准贯入试验: 结合钻探采取原状土样孔内在预定深度进行,采用63.5kg自动落锤,落距76cm,预打15cm,分别记录每10cm及累计30cm的锤击数,并采集扰动土样。 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单桥探头,探头面积15cm2,探头编号为2226,标定系数为4.925kpa,液压贯入,采样间隔10cm,数据记录采用自动记录仪(LMC-D310型)。 螺纹钻孔:采用人工

    9、钻进,用来探查浅部地基土的分布情况。 室内土、水试验:按照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等进行。3、完成的实物工作量野外勘察时间:2017年03月23日2017年03月27日;土工试验时间:2017年03月27日2017年04月10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交时间:2017年04月12日。完成的勘探工作量见下表2:勘 探 工 作 量 一 览 表 表2野外工作量名称钻孔类型钻孔个数(个)深度(m)总进尺(m)取土样标贯试验(次)测量孔位及孔口高程(点) 不扰动土(筒)扰动土(袋)取土孔兼标贯孔635.055.0280.012639396静力触探孔340.045.0125.0

    10、3螺纹孔254.56.0136.125室内水、土试验工作量名称含水量重度比重孔隙比液塑限颗分直剪固快固结压缩个数1261261261268185123119(五)、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1:1000拟建物平面图及坐标点,利用经纬仪、皮尺进行现场放孔定位。孔口高程测量是由市设水准点4-189B,H=3.841m(吴淞高程2011年水准成果)引测,该引测点位于XX市XX区梅陇镇虹梅南路1208弄3号门前花坛内本拟建场地东北角XX路路面上,有钢钉标志。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长江三角洲滨海平原沉积类型,地形较为平坦,实测各勘探点孔口高程5.005.59m,

    11、高差0.59m。(二)、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经本次勘探查明,该场地自地表至45.0m深度范围内,各地基土层均为第四纪全新世Q4至晚更新世Q3沉积物,地基土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粉砂等组成,根据土层的成因类型、工程地质特征,土性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资料综合分析,该场地地基土共划分7个主要层次,其中第、层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亚层。各地基土的构成和特征详见附图表1“地层特性表”和附图表4“工程地质剖面图”。(三)、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成果1、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本报告对场地内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了分层统计,结果详见“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12、表”,并说明如下:(1)表中给出的指标是在删除个别不合理的指标后,提供的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均方差、变异系数、子样数等统计参数,设计时可根据安全使用情况结合统计参数酌情选用。(2)固结快剪试验确定的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c为峰值抗剪强度指标;(3)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为场地最小平均值;(4)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值为实测值,未作杆长深度修正;(5)将固结试验成果进行统计,由各级荷载下的平均孔隙比绘制而成的土层eP曲线详见“土层压缩曲线图表” 。由于部分土层土质不均,参数表中个别指标变异系数较大。2、原位测试原位测试手段采用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测试,测试结果详见附图表4“工程地质

    13、剖面图”、附图表6“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及附图7“钻孔柱状图”。3、地基承载力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d是根据XX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第5.2.3条计算,并结合静探及勘察经验综合分析后确定,供综合评价地基土的特性时使用。设计值fd计算条件为: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50m,基础埋深1.00m,地下水位埋深0.50m;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3条确定。特征值fak计算条件为:条形基础,基础宽度3.0m,基础埋深0.50m,地下水位埋深0.50m。其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和特征值fak见下

    14、表3: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d、特征值fak表 表3层 号土 层 名 称Ps平均值(MPa)直剪固快(峰值)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d(kpa)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0)1-2填土(砂垫层)8075粉质粘土0.911917.08075淤泥质粉质粘土0.591316.56055淤泥质粘土0.571311.0 60551粘土1.001614.5 8075注:1、表中fd仅作为评价土层工程性质之用,未考虑下卧层强度与变形。设计时应根据实际基础形状、尺寸、埋深进行计算。 2、上表中fak未经变形验算。 3、填土(砂垫层)地基土承载力根据静力触探Ps值结合经验确定。(四

    15、)、地下水1、潜水拟建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等影响。本次勘察期间,实测取土孔内的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1.802.30m之间,标高为2.993.25m。各取土孔地下水水位一览表 表4孔 号G1G2G3G4G5G6孔口标高(m)5.025.555.175.535.005.19水位埋深(m)1.802.302.002.301.802.20水位标高(m)3.223.253.173.233.202.99据据XX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第12.1.2条规定,本场地的地下水潜水位一般离地表面约0.31.5m,年平均水

    16、位埋深0.50.7m,场地内地下水高水位埋深0.50m,低水位埋深为1.50m,设计时地下水位应按安全原则取值。2、承压水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6.0m,基坑底部以下土层、1、3、夹层为黏性土,属于隔水层;2 (2-1+2-2) 层属微承压水含水层;(1+2)层承压水含水层。根据XX地区承压水头长观资料,其微承压水头埋深一般在311m之间,承压水头埋深一般在312m之间,呈周期性变化。根据XX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公式 7.1.11:Ky=pcz/pwy,按最不利承压水头3.0m,第2层、层层顶埋深最浅分别为15.5m、29.2m, 验算承压含水层的上覆

    17、土重与承压水头之比,地下水的重度取10.0kN/m3, Ky均1.05,因此第2层、层承压含水层对开挖深度6.0m基坑不会产生突涌问题。3、地下水、土质及腐蚀性经查访,拟建场地及其周围地段无环境污染源存在,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及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中有关规定,综合判定场地内的地下水在类环境下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当长期浸水时,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当交替浸水时,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本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在地下水以下基本呈饱和状态,场地及周围无地下水污染源,根据XX市类似工程经验,当地下

    18、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时,地基土对混凝土也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五)、场地地震效应及适宜性评价1、场地抗震设计基本条件和抗震有利,不利地段划分据XX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条文判别: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基土属软弱土,场地类别为类,属抗震一般地段。2、液化判别经本次勘探查明,该场地在20.0m以浅范围内不存在饱和的、独立成

    19、层的砂质粉土或砂性土,故本场地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可不考虑场地的地震液化影响问题。(六)、不良地质条件经勘探查明,本场地填土较厚,厚达3.25.4m左右,填土成分含粘性土、碎砖、碎石等;本场地中、西北部厚填土下为人工填埋砂垫层,回填于上世纪90年代,以粉砂、中粗砂为主,夹少量粘性土,已基本完成固结;另外本场地G2本位孔范围发现暗浜浜填土,厚约1.10m,成分主要为灰黑色淤泥。厚填土、砂垫层及暗浜具体位置和深度详见附图表3和4,建议施工时加强验槽工作。(七)、场地周边环境拟建场地北侧已有建筑距基坑边线最近处约15m;南侧为空地;西侧的XX港距基坑边线最近处约15m;东侧的XX路距基坑边线最近

    20、处约6m,已建城开珑庭住宅楼距基坑边线最近处约15m。三、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一)、天然地基拟建场地内第1-1层杂填土,结构松散、土质较差,不宜作为拟建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第1-2层填土(砂垫层)、第层灰黄色粉质粘土,土质相对较好,可作为轻型辅助建筑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但因该两层层顶埋深较深,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时基础挖深均达3.0m以上,为三级基坑。本次勘察不建议采用天然地基方案,设计可根据基础实际情况采用天然地基方案的经济适用性作进一步论证。(二)、地基处理若设计拟采用天然地基方案,当以第1-2层填土(砂垫层)或层灰黄色粉质粘土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时,局部基础底面以下残留填土可采用换土垫层法或其它

    21、有效方法进行处理。(三)、桩基根据设计意图及工程性质,本工程5层文体中心及1层地下车库拟采用桩基础。1、桩基持力层的选择5层文体中心5层文体中心为框架结构,预估最大单柱轴力标准值6000kN。根据场地内土层条件,第2-1层及其以浅各地基土层因埋藏较浅或土质软弱,均不宜选作桩基持力层。第2-2层灰色砂质粉土,土性较好,单从土性分析,可选作拟建文体中心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因该层埋藏较浅,可获得的单桩承载力不大,单柱下用桩数量较多,且其主要下卧层土性差异较大,以该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应注意加强差异沉降验算;第3层粉质粘土,土质较软弱,且分布不稳定,不宜选作拟建文体中心的桩基持力层;第层暗绿色粉质粘土,土

    22、质较好,埋深适中,但层位分布不稳定,有一定的起伏,且局部缺失,也不宜选作桩基持力层;第1层草黄色砂质粉土,厚度较大、埋深适中、呈中密状选作拟建物的桩基持力层能较好地满足荷载变形要求,但该层层顶起伏较大,桩端入土深度选择应慎重,因其桩侧土层分布差异,建议按最不利原则确定桩基承载力;但需注意的是若设计拟采用同一桩长,则5层文体中心北侧桩端需进入1层6.0m左右,沉桩较困难,较多桩会存在截桩情况;第夹、2层于本工程文体中心而言埋深偏深,均不宜选作桩基持力层。1层地下室1层地下车库,埋深约6.0m,经初步估算,上部无建筑物处其上覆荷重不抵地下水浮托力,需设置抗拔桩。根据场地内土层条件及拟建物性质,第2

    23、-2层砂质粉土土质较好,桩身进入该层中部能满足抗拔设计要求。综上所述,本工程各拟建物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如下:5层文体中心可采用第2-2或1层作桩基持力层,桩端入土深度控制在22.0m左右或36.0m左右;1层地下室抗拔桩宜采用第2-2层中部作桩基持力层,桩端入土深度控制在22.0m左右为宜。2、桩型的选择及有关计算参数 拟建场地北侧已有建筑距基坑边线最近处约15m;南侧为空地;西侧的XX港距基坑边线最近处约15m;东侧的XX路距基坑边线最近处约6m,已建城开珑庭住宅楼距基坑边线最近处约15m。故本工程对桩基施工产生的挤土效应要求较为严格,一般宜采用无挤土效应的钻孔灌注桩方案。本工程若采用施工工期

    24、短、造价低、质量易于控制的预制桩方案,其挤土效应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必须进行严格防控,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采用预制桩。针对本工程周围环境特点,宜采用掏土沉桩或预取土沉桩,并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控制好沉桩速率,同时加强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的监测工作。根据场地内土层条件及拟建物性质,以第2-2作持力层时,宜施工边长300mm的砼预制方桩、400mm的PHC管桩或600mm的钻孔灌注桩;以第1层作持力层时,宜施工边长400mm的砼预制方桩、500mm的PHC管桩或600mm的钻孔灌注桩。根据场地土层情况,各土层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与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见下表5: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

    25、值fs值与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值 表5层号土层名称比贯入阻力(Mpa)预制桩(PHC管桩)钻孔灌注桩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Kpa)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Kpa)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Kpa)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Kpa)粉质粘土0.911515淤泥质粉质粘土0.5915/25(6m以下)20淤泥质粘土0.5725201粘土1.0040352-1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2.1545352-2砂质粉土8.007035006013003粉质粘土1.525550粉质粘土2.8875651砂质粉土9.82905500701600注:1、各土层桩侧极限摩阻力桩端极限端阻力特征值取上表fs、f

    26、p的1/2。2、粘质粉土、粘性土抗拔桩折减系数取0.7,砂土、砂质粉土取0.6。3、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假设场地整平标高5.50m,送桩6.0m,估算各种桩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和特征值见下表6: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和特征值 表6拟建物名称桩型桩径(mm)桩基持力层计算资料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m)桩端标高(m)桩长(m)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d(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k(KN)5层文体中心预制方桩3003002-2G32.17-17.5017441441882PHC管桩400482482964灌注桩6006736341347预制方桩4004001G31

    27、.37-30.5030130113002600PHC管桩500130913082616灌注桩600139513952790注:1、未考虑桩身强度影响。 2、设计若改变桩长、桩径,可根据表5提供的相关参数自行计算。4、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估算若地下车库上覆荷重不抵地下水浮托力时,建议设置抗拔桩,建议以第2-2层中部作桩基持力层,施工桩边长300mm的砼方桩、400mm的PHC管桩或600mm的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见下表7:(抗拔承载力计算参数详见表5):抗拔承载力设计值估算表 表7基础设计桩基持力层桩端标高(m)桩进入持力层厚度(m)实际桩长(m)钻孔资料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

    28、KN根)埋深(m)标高(m)层号土层名称抗拔预制方桩(KN)抗拔灌注桩(KN)300300(mm)600(mm)6.0-0.502-2砂质粉土-17.502.7117.0C3293419注:设计人员也可根据表5所提供的桩基参数,自选计算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5、桩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经对拟建场区现场原位试验成果、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桩基沉降量估算参数分层压缩模量Es推荐值见下表8:桩端以下土层压缩模量Es推荐值表 表8桩端以下层次Es(Mpa)推荐值2-220.038.012.0130.0夹10.0250.0注:压缩试验Es推荐值为自重压力至自重压力加附加应力计算且根据邻近工程观测资料综合计算而得。设计人员,可根据拟建物上部结构及荷载情况,按上表(8)桩端以下土层压缩模量Es推荐值或本报告后附图表(编号:9)自行计算桩基最终沉降量。6、沉(成)桩可能性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分析根据场地内土层条件,当采用预制桩以第2-2层作持力层时,沉桩一般较为顺利;以第1层作持力层时桩身在穿越第2-2层砂质粉土层及第层硬土层时,沉桩会有一定的阻力,尤其是桩身进入第1层以后,沉桩阻力急剧增大;且按最不利原则确定桩基承载力时,5层文体中心北侧桩端需进入1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完美版XX文体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