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省广州六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3941041       资源大小:60.7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广州六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1、广东省广州六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广州六中2012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稠密/绸缪 拱门/口供 不啻/瓜熟蒂落B倒退/倒闭 木讷/呐喊 悱恻/成绩斐然C收讫/迄今 拓本/鞭挞 谕旨/不可理喻D匡扶/土筐 铜勺/胴体 蹊跷/下自成蹊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陕西渭南警察到北京抓走作家谢朝平,为的是一本叫大迁徙的书,给出的理由却是“涉嫌非法经营”。文字贾祸,例子真是不绝如缕。B如何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2、让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社会管理,为广州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本市统一战线组织面临的一大课题。C进入九月,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未重现,楼市依旧低迷。万科率先祭出优惠牌,团购优惠最高达每平方米4000元。一叶知秋,或许房价大面积“真摔”的时代就要来临。D中国要建设一流大学须从长计议,要实事求是地从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面对政治真空所造成的乱象纷呈的局面下,伊拉克各个联盟派别已经认识到,伊拉克需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美国撤军后的安全保障。B在为期两天的广州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中,市民欣赏了粤剧、广东音乐、剪纸、刺绣、广彩等“非物质文化遗

    3、产”,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底蕴。C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无数的临场竞技才能练就出来。D青海玉树县7. 1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紧急赶赴灾区,在平均海拔4100米的玉树,尽管工程救援队的部分队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仍坚持率先搭乘汽车前往重灾区展开积极的救援。4. 下列依次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视觉接受神经系统对黑白特别 (1) ,这是因为构成人的视网膜边缘的一亿多个视杆细胞分辨黑白的本领特别强,即使 (2) ,也能 (3) 一个由明暗组成的黑白世界。可见, (4) ,从而为黑白摄影被人的视觉接受及欣

    4、赏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敏感 敏锐 在深夜感觉不到色彩 在感觉不到色彩的深夜感受 感知 观众的视觉有优先唤起黑白的能力 黑白有优先唤起观众视觉的能力A. B. C. D.二、本大题12题。共5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焦竑,字弱侯,江宁人。为诸生,有盛名。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复质疑于罗汝芳。举嘉靖四十三年乡试,下第还。定向遴十四郡名士读书崇正书院,以竑为之长。及定向里居,复往从之。万历十七年,始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益讨习国朝典章。二十二年,大学士陈于陛建议修国史,欲竑专领其事,竑逊谢,乃撰经籍志,其他率无所撰。翰林教小内侍书者,众视为具文,竑独曰:“此曹他日在帝左右,安

    5、得忽之?”取古奄人善恶,时与论说。皇长子出阁,竑为讲官。故事,讲官进讲罕有问者,竑讲毕,徐曰:“博学审问,功用维均,敷陈或未尽,惟殿下赐明问。”皇长子称善,然无所质难也。一日,竑复进曰:“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皇长子复称善,亦竟无所问。竑乃与同列谋先启其端,适讲舜典,竑举“稽于众,舍己从人”为问,皇长子曰:“稽者,考也。考集众思,然后舍己之短,从人之长。”时方十三龄,答问无滞,竑亦竭诚启迪。尝讲次,群鸟飞鸣,皇长子仰视,竑辍讲肃立,皇长子敛容听,乃复讲如初。竑尝采古储君事之可为法戒者,拟为养正图说进之,同官郭正域辈恶其不相闻,目为贾誉,竑遂止

    6、。竑既负重名,性复疏直,时事有不可,辄形之言论,政府亦恶之。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文多险诞语,竑被劾,谪福宁州同知。岁馀大计,复鑴秩,竑遂不出。【注释】具文: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出阁:皇子出就封国。大计: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鑴秩:降职或降级。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定向遴十四郡名士读书崇正书院 遴:挑选。B始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 官:官职。C乃先撰经籍志,其他率无所撰 率:一律。D皇长子称善,然无所质难也 质:质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竑为之长 木欣欣以

    7、向荣B乃撰经籍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竑乃与同列谋先启其端 君安与项伯有故D复往从之 何陋之有7下列句子中,与“竑被劾”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复质疑于罗汝芳。B戍卒叫,函谷举。C竑尝采古储君事之可为法戒者。D稽者,考也。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焦竑作生员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在学业上他师从耿定向和罗汝芳、李贽等人,并且贯之始终。B焦竑任职翰林期间,众人对教小内侍读书一事敷衍,只有他考虑长远,做事认真,悉心引导。C焦竑担任了太子的讲官一职后,并不囿于旧例照本宣科,而是大力启发,使之从容辩驳,对答如流。D焦竑为人粗疏率直,主持乡试之时,将应试举子的文章多批为险怪荒诞之

    8、语,因而落职罢官。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此曹他日在帝左右,安得忽之?(3分)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22分)元晖,字景袭。少沉敏,颇涉文史。宣武即位,为给事黄门侍郎。初,孝文迁洛,旧贵皆难移,时欲和众情,遂许冬则居南,夏便居北。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外人遂有还北之闻,至乃牖卖田宅,不安其居。晖乃请间言事,具奏所闻,曰:“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

    9、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勿信邪臣不然之说。”帝纳之。明帝初,征拜尚书左仆射,诏摄吏部选事。晖上书论政要:其一曰:御史之职,务使得贤。必得其人,不拘阶秩,久于其事,责其成功。其二曰:安人宁边,观时而动。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锐于奸利之所致也。愚谓数年以来,唯宜静边,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请严敕边将,自今有戍贼求内附者,不听辄遣援接,皆须表闻。违者虽有功,请以违诏书论。其三曰:国之资储,唯籍河北。饥馑积年,户口逃散,生长奸诈,因生隐藏,出缩老小,妄注死失,收人租调,割入于己。人困于下,官损于上。自非更主权

    10、制,善加检括,损耗之来,方在未已。请求其议,明宣条格。帝纳之。晖雅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迄于晋,几十四代。晖疾笃,表上之。卒,谥曰文宪。 节选自北史卷一五【注释】中夏:中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分). 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 终:终结. 首尾相属,道路不断 属:隶属. 久于其事,责其成功 责:责备. 国之资储,唯籍河北 籍:依靠11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分)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月出于东山之上至乃牖卖田宅,不安其居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虽无补益,而深被亲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违者虽有功,请以违

    11、诏书论天子以生人付公理1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旧贵皆难移,时(孝文帝)欲和众情 晖别奉旨,(旨)藏之于柜(元晖)迁吏部尚书 自今有戍贼求内附者,不听辄遣援接,(边将)皆须表闻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分)任给事黄门侍郎时,元晖极力劝阻宣武帝,叫他不要将都城迁回北边,不要相信奸臣的胡说。任吏部尚书时,元晖不仅卖官鬻爵,官大价高,同时还无休无止地聚敛财物,使百姓不得安宁。元晖上书朝廷,主张不拘限于官阶品秩让贤臣担任御史的职务,并可让他们长期任职,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针对地方上利用各种奸诈方法收敛百姓的租税归入私囊的现象,元晖主张设立规定,

    12、严加检查控制。14断句与翻译(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分)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3分)晖疾笃,表上之。(3分)15.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7分)白 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突出了梅花的哪些特点?(3分)(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

    13、前3题计分)(6分)(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2)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劝学)(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 出师表)(4)夫战, 。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曹刿论战)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郭国昌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诗歌所表

    14、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艾青说:“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只要翻开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发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身后的生活土

    15、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询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

    16、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像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也是一个语言的选择过程。“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日常口语成为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口语。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是诗人通过诗化的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托尔斯泰说过,一个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他用什么

    17、语言写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语言写什么。”当我们的诗人也知道这样做的时候,现代汉诗的口语化也就不会成为一个广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了。1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 )A.“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在当今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虽然有人对现代诗歌抱有质疑的态度。B.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人只要与普通大众在一起生活,获得的就会是真诚的诗歌情绪,而不是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C.真正的诗人,其诗歌的情感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生活,来自对普通大众人生的真正体验。D.现代诗歌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需要的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情感,抛却了这个基础,是绝对写不出诗歌作品来的。E.口语

    18、化是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但进入诗歌的日常口语必须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18.下列完全不能证明“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的一项是(3分) ( )A.胡适、陈独秀等倡导“文学革命”,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B.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C.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D.卞之琳的断章用诗化的口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19.在第和第自然段的论述中,举了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为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20.为什么说“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四、本大题1小题,5分。21

    19、.请从下面的关联词中,选取恰当的5个,将序号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A.虽然 B.只要 C.都 D.即使 E.就 F.一旦 G.但是 作家残月飞刀 不参加花园里的娱乐活动, ,她喜欢到花园里散步。她散步的时间和路线 是固定的,她是一个生活很有规律的人。 不值班,每天的新闻联播之后, 会准时出现在花园里。 五、本大题1小题,60分。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人生于世,有的人争权夺利,有的人与世无争。为了争,有的人不择手段,有的人坚守原则,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坚持不懈。争的结果,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两手空空。穿透时空迷雾,阅尽现实冷暖,你对“争”有何思考?请以“争”为话题,写一

    20、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抄袭。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D“从长计议” 放长时间慢慢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慢慢商量解决。)3.C (A 结构混乱,应为“面对局面”或“在局面下”; B成分残缺,应在“体现”前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D语序不当,“尽管”放到“队员”后。)4.A(敏感:生理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很快;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句意为人的视接受神经系统对黑白反应快,应选“敏感”。“即使”领起的句是假设在无法辨别色彩的黑夜,视杆细胞依然能

    21、感知黑白,所以选“在感觉不到色彩的深夜”。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句应选“感知”。观众的视觉对黑白敏感,所以句选“黑白有优先唤起观众视觉的能力”。(A.师从“李贽”不合文意,参考文段首尾两段即可知。C.不是“太子”,是“皇长子”,且文中并无交代皇长子“从容辩驳”之句。D.“险诞语”并非焦竑对“举子曹蕃等九人”之文的评语,而是说这九个人的文章多奸邪虚妄之辞,作为主考官,焦竑自是责无旁贷。)(1)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分

    22、。错、漏两处扣分,扣完分为止。(2)这些人有朝一日要在皇帝身边做事,怎么能够忽视这件事呢?3分。“曹”“安”“忽”各1分。古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询问为耻,希望殿下能把(这些人)当成学习效法的榜样。3分。“耻”“以为”、“法”各1分。注意“以为”的省略句式以及“法”的词类活用。10(3分)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答案】D(A终:完成 B属:连接 C责:要求)11(3分)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答案】B(乃:都是副词,“”。竟然于:介词,表被动;介词,“从”。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D.介词“按”;介词“把”)12(3

    23、分)考查对相关文意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为C。【答案】B(为“元晖”)13(3分)本题考查考生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答案】B(“无休止地聚敛财物,使得百姓忧虑不安”应是“出任冀州刺史”时)14(10分)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层级为。【答案】(1)(4分)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 (2)翻译(6分)近来边境守将没有宏图大略,只是贪图一点点的(侥幸的)利益,这是庸人的作法。分,“亡”“万一”“斯乃”,错一个扣1分元晖病

    24、重,上表献上此书。分,“笃”“表” “之”,错一个扣1分16、(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2)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4)勇气也 一鼓作气17.(5分)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理解重要词语的能力,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答案:BD(B“只要”错误,原文中是“只有”;D“一定无法创作出诗歌作品”过于绝对。)18.(3分)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答案:A19.(4分)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答案:前者用来证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5、的观点。后者用来证明“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同时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的观点。(4分,每个要点2分,大意相同即可)20.(4分)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答案:诗歌创作中,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情绪和感受必须以真善美为核心进行选择和升华才能感动读者。日常生活口语也必须是经过诗人进行选择和审美加工才能成为诗歌的语言。(4分,答对1点得2分)21(5分)虽然;但是;都;只要;就。(AGCBE)【文言文阅读一参考译文】焦竑,字弱侯,江宁人,做生员时就有很大的名气。跟随督学御史耿定向学习,又向罗汝芳质疑请教。参加嘉靖四十三年乡试,落榜而归。耿

    26、定向挑选郡中十四知名人士到崇正书院读书,任命竑做他们的头。等到耿定向辞官返乡居住,竑又跟随他回到乡里。万历十七年,竑才凭借殿试第一名的身份做翰林修撰的官,入翰林后,更加潜心研究本朝的典章制度。二十二年,大学士陈于陛建议撰写国史,想让竑一人负责这个事情,竑谦逊地拒绝了,只是撰写了经籍志,其余的内容一律没写。翰林负责宫中小内侍的读书教育,大家都认为这徒具形式,走走过程而已,竑却说:“这些人有朝一日要在皇帝身边做事,怎么能够忽视这件事呢?”竑选取古时阉人善恶之事,时常向他们阐述解说。皇长子出就封国,竑担任讲官。旧例,讲官为帝王讲述诗书文史时很少有提问的,竑授课结吏,慢慢地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27、,(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臣虽作详尽的陈述,但或许还有遗漏的地方,希望殿下多加提问。”皇长子说好,但是却没有质疑发问。一天,竑又进言道:“殿下您的话不轻易说出来,怕不是忌讳自己会说错吧?解答可能会有错误,提问又有什么错误呢?古时人不耻下问,希望殿下能以这些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皇长子又说好吧,但最终也没有问什么。竑于是就与同僚商议如何想办法去启发引导,恰逢讲到舜的事,竑就举“稽于众,舍已从人”来问,皇长子答曰:“稽,就是考证考查的意思。考查收集众人的想法意见,这之后放弃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听取他人意见,发挥他们擅长的东西。”当时皇长子只有十三岁,回答问题流利顺畅,竑也是竭尽全力去启发引导。一次讲课

    28、的时候,一群鸟叽叽喳喳的飞过,皇长子不觉抬头看,竑就停止讲课,一脸严肃,神色庄重地站在那里,皇长子脸色郑重严肃起来,才又像先前那样继续讲课。竑曾经收集了古时王位继承者的能够作为楷式(典范)和鉴戒(可以对照引为教训)的事,打算写一本书,叫养正图书,进献给皇长子学习,同僚郭正域等人嫉妒焦竑没有让他们知道,把焦竑(撰写养正图说)看成是沽名钓誉之举,竑就停止了撰写。竑名望很大,性情又迂阔率直,如果一些时事认为不可,就会说出来,宰相府也很讨厌他。二十五主持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的文章多奸佞虚妄之语,竑因此被弹劾,被贬官为福宁州(今福建霞浦县)同知。岁末政绩考核,职务又降了一级,竑于是就不再出仕为官。竑

    29、博览群书,自经史子集到野史杂说,没有不深通广晓的,写文章典雅正规,雅致完美,才能出众,堪为名家。他的集子名叫“澹园”,是竑自已这么称呼的。讲学也以汝芳为宗师,认为定向兄弟及李贽的文章好,时人多以禅学来讥讽他。竑万历四十八年去世,享年八十。【文言文阅读二参考译文】元晖字景袭,自小深沉敏锐,多涉猎文史。宣武帝即位,他出任给事黄门侍郎。起初,孝文帝迁都洛阳,旧臣权贵都不愿迁徙,当时想要平和诸人的抵触情绪,于是允许他们冬天在南边居住,夏天再回北边居住。宣武帝被左右近臣迁回北方的意见所迷惑,因此,外面人就有了将都城迁回北边的传说,甚至有人出卖田宅,不安心居住。于是元晖请求单独见宣武帝谈论政事,他把所听到

    30、的都奏报给宣武帝,说:“先帝迁都,由于百姓怀恋故土,因此发布冬夏居于两地的诏令,以暂时安定百姓的情绪。这是出于当时情况而说的,实在不是先帝的本意。而且近来迁到洛阳的人,安居时间已久,公私事业都已建立起来,不再有返回的想法。我愿陛下能完成先帝已确定下来的事业,不要相信邪臣不合情理的胡说。”宣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他又迁任侍中,领右卫将军。虽然他在职没有多少补益,但深受宣武帝宠信。凡在宫禁中机要秘密的事情,元晖另外奉旨,收藏在柜中,只有无晖进来才打开,其余的侍中、给事黄门侍郎都不知道。侍中卢昶也受到宣武帝的思宠,因此,当时人称他们为“饿彪将军,饥鹰侍中”。他迁任吏部尚书,大收贿赂,任用官员,都有定价

    31、,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职的价钱各有不同,因此,天下人将吏部称为市曹。元晖出任冀州刺史,到冀州赴任时,动用大批车辆装载物品,从信都到汤阴之间的道路上,他的车辆首尾相接,络绎不绝。他没有休止地聚敛财物,使得百姓忧虑不安。明帝初,征召他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又下诏让他掌管吏部选用官吏事务。元晖上书论政要:第一点说:“御史的职务,一定要让贤臣担任。如果才干合宜,不必拘限于官阶品秩,可让他长期担任此职,以求能作出成效。”第二点说:“安定民心,使边境宁静,要观察时势而动。近来边境守将没有宏图大略,只是贪图一点点小的利益,这只是庸人的作法,是只看重虏掠的利益而引起的。臣认为数年以来,只宜于使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广州六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