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地理 专题十七 问答题学案.docx

    • 资源ID:13940081       资源大小:808.68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 专题十七 问答题学案.docx

    1、高中地理 专题十七 问答题学案十七 问答题专题知识点(一)描述类多为看图归纳1.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河流、等值线等等)2.自然特征的描述(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地质状况)3.人文特征的描述(如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环境状况)4.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气候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人口分布、植被分布等)5.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如盐碱化过程、天气变化、风向变化等)6.多个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描述练一练1.(2014上海卷)(十七)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图,回答问题。(14分)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

    2、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14分)答案: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 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使得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水稻产区,且水稻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由于沿河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多聚居于此,城市也多沿河分布,且主要分布于河口三角洲地区

    3、。 解析:根据中南半岛所处纬度与海陆位置,判读该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图示山脉,可见地形土壤特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水稻的习性特征,可以得出水稻生产区的分布气候暖湿,地形平坦,土壤丰富,适合农业生产,所以人口与城市多沿河分布,特别是河口三角洲。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

    4、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1)描述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并分析说明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3)“在新疆,哈萨克人放羊,维吾尔族人卖羊,汉族人吃羊。”试分析这三个民族在该地区各自的聚居地及主要从事的行业。(4)分析伊犁河谷种植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解析:伊犁河谷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有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充沛的降水。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阴坡

    5、水分充分,蒸发弱,适宜林木生长。根据题干资料可以判断出三个民族各自的活动。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降水、热量、昼夜温差等)、土壤、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自西向东逐渐收缩;北为北天山山脉,南为南天山山脉, 中为山势较低的乌孙山;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伊犁河谷。这种半封闭地形,利于西风在河谷形成地形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言之有理,答够4点即可) (2)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

    6、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3) 哈萨克人主要聚居在山地牧场,从事畜牧业;维吾尔族人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城市),经商; 汉族人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从事种植业或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工业、商业等)。(4) 伊犁河谷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充足;农业生态条件优越。3.(2014安徽卷)35.(24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图13表述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图中乙

    7、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家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16分)(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1)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北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 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

    8、,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省,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2)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霾日数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解析:(1)考察选修部分的环境保护。描述部分,要注意描述空间分布的一般模式:由整体到局部,由总量到极值,最后注重细节和典型特征。对甲地霾的冬夏季分析,要注意题干文字部分提示“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通过这一信息,明确分析方向应该是对比甲地冬夏季污染源和气象条件的差异,同时要考虑图中甲地西侧太行山的作用。本题难点

    9、在于分析要全面,才能多拿,方法是充分考虑区域地形、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对气象和污染物的影响。 (2)仔细审题,获取有效信息,建立联系: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坝上高原等信息,和雪上项目建立联系,即可得到答案,难道不大。知识点(二)原因分析类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

    10、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常见的有以下:温度(逆温)变化原因、温差大小、光照强弱、降水、气压、天气、气候、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盐度、洋流、渔场、赤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水能、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地貌成因、地质构造、河流水文变化、旱涝、岩石成因、缺水原因、人口分

    11、布、人口增长、人口迁移、逆城市化。 例如,新疆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地处内陆,降水少;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历史上人类大量使用入湖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大减。又如,上海成为调入常规能源最多的地区,原因主要有:当地常规能源缺乏;工农业发达,人口多,能源消耗量大。再如,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地理原因有: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利于资源开发利用;临海,对外开放早;思想开放,竞争意识强;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产业结构较优;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城市密集;科技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太阳辐射强度纬度、天气、海拔温度高低纬度、海陆、洋流、地形等降水多少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洋流、地形、人类活动

    12、等渔场分布大陆架、寒暖流交汇、上升补偿流、河流入海口盐场分布地势平坦、泥质海滩、气温高、风力大、晴天多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量增多、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等城市功能分区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练一练1.(2014广东卷)40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11)。材料二: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1)伊斯坦布尔的

    13、气候特征是_ 。(2)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3)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冬季,黑海西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且西风势力较强;风力使黑海西部形成波涛。(3)黑海周围降水多,蒸发量少;黑海周围径流注入,直到稀释作用;表层海水受降水和径流的影响大;海水中盐类物质下沉,使深层海水盐度大;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存在密度流,盐度较大的地中海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使深层海水盐度大。解析:黑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同时汇集了欧洲一些较大河流的径流量,年平均入海水量达355立方千米(

    14、其中多瑙河占60),这些淡水量总和远多于海面蒸发量,淡化了表层海水的含盐量,使平均盐度只有1222。黑海淡水的收入量大于海水的蒸发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盐度较小的黑海海水便从海峡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中盐度较大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由于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1)从纬度位置分析,该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2)波涛汹涌是受风的影响,联系该地冬季风向回答。(3)影响坡度因素是降水、蒸发和径流,主要从这三个角度分析其原因。2.(2014新课标II卷)36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

    15、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1)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导致河水泛滥。使地表积水;河流因水位上涨,使两岸积水。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相关知识。可以比照三江平原成为中国最大沼泽地的原因来答题。点评: 难度系数中等。(2)答案:叶尼塞河支流多,流

    16、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的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河流的水文特征中有一点是关于河流含沙量的,河流的含沙量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情况,植被覆盖状况,侵蚀作用强弱,流速快慢等。 点评: 难度系数中等。 (3)答案: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解析:本题考查鱼类资源的差异性原因,受当地气候、温度、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点评: 难度系数中等。3(2010全国课标

    17、文综,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解析:(1)MN 一线的两侧雪期明显长于中部,因MN 一线中部位于平原区,地势低平,气温较两侧高,所以雪期短。 (2)甲、乙两地雪期和降雪量存在明显的差异,雪期的长短与当地的平均气温有关,而影响气温的主要原因是纬度的高低;降雪量的多少,

    18、与水汽的关系更为直接,甲地离海洋近,水汽充沛,降雪相对较多。(3)丙地位于丘陵地区,并且位于我国大兴安岭林区,地形较乙地崎岖,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加之森林破坏,所以侵蚀加剧。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

    19、(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材料二下图为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1)简述材料二图中与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结合材料一,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图中地气温最高的原因。(3)分析材料一图示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解析:(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图可知,之间为南北走向的山脉,地势西高东低,故等温线分布表现为南北走向,数值东高西低。 (2)为四川盆地,又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不易散热,气温高。 (3)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一是水能丰富,二是建坝工程量小。答案:(1)等温线大致

    20、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2)地地势最低,处于夏季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3)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峡谷众多,利于形成较好的水库坝址。知识点(三)区位因素(区位条件)评析类(或者布局是否合理)评价类问题设问词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常见的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评价类设问一般有两种情况: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此类

    21、设问一般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主要涉及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线(点)、商业中心等。例如,评价南水北调的影响,就要先从对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对有利和不利影响加以阐述;评价东北商品粮基地区位或发展条件,就要先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然后找出有利和不利条件进行阐述。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

    22、。这类设问分析思路同第一种,但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 “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例如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评价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首先要分析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利与弊,然后找出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优于西昌的条件,包括同一条件比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更优越和克服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不利条件等。“从方面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练一练 1.(2014大纲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5示意某国南部沿

    23、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势。(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答案:(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

    24、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 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 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解析:(1)本题考查区位条件的评价。回答区位条件的评价应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图示区域开凿东西向的沿海运河可以缓解东西向的运输紧张状况,分析时需要注意不利的区位条件。 (2)开凿运河的工程量可以从地形起伏,地表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3)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重点突出于沿海海运条件的比较。优势主要从航运的安全方面进行考虑。 (4)本题考查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建设分析可以从

    25、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进行分析。陆域条件主要从腹地和修筑港口条件分析,水域主要从航行和停泊条件进行分析。 2.(2012北京海淀区期末测试)下图为“我国南部某城市用地布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评价图中重化工业区的布局。(2)简述高新技术产业在高科技园区集聚的目的。(3)简述综合物流区布局的优势条件。(3分)解析:(1)从重工业区的位置入手结合交通、水源、风向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2)从信息交流、协作、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入手分析。 (3)从交通、货物流量、土地价值等方面分析。答案: (1)合理:邻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不合理:位

    26、于风频较高的东南风和东北风的(或盛行风的)上风向,易造成城区大气污染。(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3)邻近高速公路、铁路,交通便捷;靠近出口产业园区,物资周转量大;离城市中心区较远,土地价格较低。知识点(四)开发与环保类一般要先答出某地区的资源状况,再答出开发这种资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样的环境问题。例1.(2014新课标I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

    27、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

    28、,工业基础设施薄弱。(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解析:(1)工业区位优势考查。 (2)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建设工业城淡水缺乏、温度高、干旱;位于内陆,对外联系不便;以及该国人口少,劳动力短缺。 (3)开放性试题,挑一种观点说出合适的理由即可。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我国政府重新审视能源长期发展战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正在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材料二2004年我国能

    29、源消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13.34%,而耗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的17.4%。(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目前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2)简述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方向和主要解决的问题。(3)据材料二,分析我国耗能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高于我国能源消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的主要原因。(4)试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1)仔细分析材料一可得。 (2)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水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可缓解能源压力,另一方面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3)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大、利用率低,所以二氧化碳排放所占比例高。 (

    30、4)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是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答案:(1)我国目前的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比重不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低。(2)主要开发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解决问题: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3)煤炭消费比重大,单位热量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燃烧石油、天然气大;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运用滞后,能源利用效率低。(4)降低能耗,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等。知识点(五)危害、措施及治理类 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

    31、、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措施类试题有一个答题的一般思路,即从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找出针对性的措施。在高考命题中,一般先设问原因,再设问措施,即使题中没有针对原因的考查,分析时也应从原因入手进行分析。解题时注意两点: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发达国家要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2城市化问题治理环境污染;植树种草;合理规划城市污染企业布局;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住房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3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减少或禁止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净化综合利用;环境立法管理等;生态破坏: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管理措施等。4能源问题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如能源的调配、开发新能源;节约利用、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5生态问题 (1)中国西北地区荒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 专题十七 问答题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