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海民用建筑电气防火研究规程.docx

    • 资源ID:13934637       资源大小:51.01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海民用建筑电气防火研究规程.docx

    1、上海民用建筑电气防火研究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Code for fireproofing design of electric in civil buildingsDG/TJ08-2048-20082008 上海前 言 本规程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建(2004)第78号关于下达2004年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批复的要求,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消防局共同编制。 根据消防部门的统计,我国发生的火灾中,因电气事故引起的火灾占一半左右。在电气火灾中,电气设备老化和过载使用是火灾的主要成因。同时,在

    2、火灾时,由于不能确保消防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延误了灭火时间,造成更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气安全和消防电气设备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为使民用建筑物内的电气设计和使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防止电气所引起的火灾,减少电气火灾所造成的危害而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消防设备在火灾中仍能维持完整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 总则;2 术语;3建筑物的电气防火分级;4消防电源;5配电设备装置;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电气火灾监控系统;8消防联动控制系统;9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10电线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另设2个附录。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执行时有何意见

    3、和建议,请及时告知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汉口路151号,邮政编码:200002,电话:63217420),供修编时参考。主编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消防局参编单位: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久盛(湖州)电气有限公司艾克利斯有限公司珠海派诺电气有限公司上海零线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沈育祥 吴军 王晔 吕燕生 曾杰 陈众励 邵颋 姜新华徐静 俞勤潮 缪鹏飞 李强 刘炳海 李元洲 刘淼 高春朋 张大红 俞劲松 陆五福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2008年11月目 次1 总则1.1.1

    4、 为使民用建筑物内的电气防火设计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在火灾中消防设备在给定时间内能维持可靠运行,并防止电气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减少在火灾中所造成的危害而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规程。1.1.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民用建筑中电气防火设计。1.1.3 建筑物内的电气防火设计,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消防联动控制器:centralizing equipment for fire automatic control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或其他触发器件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各类消防

    5、设备实现相应功能的控制设备。2.0.2消防配电(控制)箱:powerdistribution (control) box for fire protection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对消防水泵、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电动防火阀、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各类消防设施的进行配电或控制装置。2.0.3 应急电源:emergency power 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为各类消防设备供电的电源。2.0.4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Air Sampling Smoke Detection System由空气采样管网、烟雾探测报警器及显示控制单元组成, 通过分布在探测区域的空气采样管网上的采样孔, 将

    6、空气样品抽吸到探测报警器内进行烟雾分析, 并显示出所保护区域的烟雾浓度、报警和故障状态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采样管: Sampling Pipe 安装于探测区域内, 用于传送空气样品的管道。2 采样点:Sampling Point 在采样管上的开孔, 用于对探测区域内的空气进行采样, 也称采样孔。3 毛细管采样点: Capillary Sampling Point 在采样孔位置加装毛细软管以进行空气采样并输送到探测器的延伸采样点。4探测报警器灵敏度:Sensitivity探测报警器对烟雾浓度变化的有效反应灵敏程度。其测量单位为遮光度/M (obs/m)。5回风采样探测:Return Air

    7、Detection 将采样点布置在回风口气流集中处的探测方式。6常规采样探测:Ceiling Detection 采样点的设计和布置相当于常规点型感烟探测器的探测方式。2.0.5 图像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Video-based Fire Detection System采用双波段探测器、光截面探测器、可视烟雾图像探测器等图像采集设备,基于高度集成的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火灾探测、分析、判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像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分为双波段和光截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可视图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双波段探测器 Double Wave Band Fire Detector(简称为DWB)采用红外CCD和

    8、彩色CCD传感器作为探测器件,获取监控现场的红外图像和彩色图像,通过对序列图像的亮度、颜色、纹理、运动等特性进行分析而确认火灾的感光型火灾探测器。2 光截面探测器Light Beam Image Fire Detector(简称为LBI)采用高强度红外发光点阵作为发射器,以高分辨率红外CCD作为接收器,通过分析发射器光斑图像的强度、形状、纹理等特征的变化来探测火灾烟雾的感烟火灾探测器。3 可视烟雾图像探测器 Video Fire Detector(简称为VFD)采用CCD摄像机作为探测器件,获取监控现场的彩色或者灰度图像,利用图像处理单元对获取图像序列的颜色、灰度、纹理、边界、运动特性进行分析

    9、,从而实现对火灾的早期探测,并按预设逻辑输出方式和图形界面方式进行报警。 2.0.6线型光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Line Fiber Detection Fire Alarm System采用分布式感温光纤或光纤光栅感温传感器等可恢复使用的温度感知设备,根据探测点的环境温度变化而进行火灾探测、分析、判断并确认火灾位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分布式感温光纤火灾探测器optical fiber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detector将感温光纤封装在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密封性能的热敏感材料中,作为热敏元件探测环境温度并可多点、并行、网络化进行报警的感温探测器。2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

    10、探测器 fiber grat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Detector根据温度与光纤纤芯折射率之间的内在规律,采用光纤光栅作为感温敏感元件探测环境温度并进行报警的感温探测器。2.0.7应急照明 Emergency lighting 因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而启用的照明。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备用照明、安全照明。1 疏散照明 Escape lighting 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于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地辨认和使用的照明。2 备用照明 Stand-by lighting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于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2.0.8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Evacuation i

    11、ndicator sign用于指示疏散方向和位置,引导人员疏散的灯光标志。可分为疏散方向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疏散导流标志。2.0.9阻燃电线电缆 Flame retardant wires and cables难以着火并具有阻止或延缓火焰蔓延能力的电线电缆。2.0.10耐火电线电缆 Fire resistant wires and cables 在规定温度和时间的火焰燃烧下仍能保持线路完整性的电线电缆。2.0.11无卤低烟阻燃电线电缆 Halogen free low smoke flame retardant wires and cables材料不含卤素,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的阻燃电线电

    12、缆。2.0.12 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Halogen free low smoke fire resistant wires and cables可保持线路完整性的无卤低烟阻燃电线电缆。2.0.13矿物绝缘电缆 Mineral insulation cables用矿物(如氧化镁)作为绝缘材料具有不燃、无烟、无毒和耐火特性的电缆。通常由铜导体、矿物绝缘材料、铜护套构成,不含有机材料。2.0.1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Alarm and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当被保护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

    13、示报警部位的系统,它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1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Alarm and control units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能接收来自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控制信号,指示报警部位,记录并保存报警信息的装置。2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Detectors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温度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的探测器。2.0.15 配电箱耐火温度 Fire resistant temperature of power distribution box 带额

    14、定负载的配电箱,在标准耐火实验条件下,断电时箱体内部的温度。2.0.16 配电箱耐火时间 Fire resistant time of power distribution box带额定负载的配电箱,在标准耐火实验条件下,从受火的作用时起,断电时止的这段时间。3 建筑物的电气防火分级3.0.1建筑物的电气防火分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并宜符合表3.0.1的规定。建筑物的电气防火分级 表3.0.1等级使 用 场 所特级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单栋地上建筑面积超过10万m2高层公共建筑一级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 建筑高度不超过10

    15、0m的高层公共建筑一类建筑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1 200床及以上的病房楼,每层建筑面积1000m2及以上的门诊楼;2 每层建筑面积超过3000m2的百货楼、展览楼、高级旅馆、财贸金融楼、电信楼、高级办公楼;3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4 超过3000座位的体育馆;5 重要的科研楼、资料档案楼;6 市级的邮政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7 市级车站旅客候车室、码头旅客候船室、民用机场候机楼;8 重点文物保护场所;9 大型以上的影剧院、会堂、礼堂;10. 单栋地上建筑面积超过5万m2公共建筑;11. 建筑面积在3000 m2及

    16、以上的公共娱乐场所和餐饮场所(不含厨房)。地下公共建筑地下铁道及地下铁道车站;长度超过1000m的城市交通隧道地下影剧院、礼堂;使用面积超过1000m2的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等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5重要的实验室、图书、资料、档案库;二级 19层及以上的住宅类停车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二类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公共建筑1 每层建筑面积2000 m2及以上,但不超过3000 m2的商业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展览楼、旅馆等公共建筑或商业、公共活动场所;2 区县级的邮政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3 中型及以下的影剧院;4 图书馆、书库、档案楼;5 建筑面积1

    17、000 m2及以上,但不超过3000 m2的公共娱乐场所和餐饮场所(不含厨房)。二级地下公共建筑长度不超过1000m的城市交通隧道; 使用面积1000 m2及以下的地下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及其它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三级不属于特级、一级、二级的其他民用建筑 注: 一类建筑、二类建筑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规定。类停车库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的规定。 本表未列出的建筑的等级可按同类建筑的类比原则确定。4 消防电源4.1供电电源4.1.1特级建筑除应按一级负荷供电外,尚应设置自备发电机组或第三路市电作为消防

    18、设备的应急电源。一级建筑应按一级负荷供电,二级建筑应按二级负荷供电。4.1.2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由二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2 当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或不能获得第二个电源时,应设自备应急电源。4.1.3 二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由二个电源供电。2当采用二个电源供电有困难时,可由一路10KV及以上专用回路电源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4.1.4 特级建筑应在变配电所设置消防专用配电母排。4.1.5 特级建筑内的消防设备应由二个回路供电,其中一个回路应引自消防专用配

    19、电母排作为消防设备的应急配电回路。当正常供电回路失电时,系统应能自动切换到应急配电回路上。4.1.6 一级、二级建筑的消防设备应由二个配电回路供电,三级建筑的消防设备可由单回路供电。4.1.7下列电源可作为应急电源:1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供电回路;2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3蓄电池组组成应急电源装置(如UPS、EPS等)。4.1.8 应急电源应根据下列原则来选择:1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应急电源可采用第二路电源、带自起动的应急发电机组或由二者组成的系统;2应急照明灯具的应急电源可采用EPS集中供电或灯具自带电池的应急电源系统。4.1.9 当建筑内根据使用功能需要

    20、设置自备发电机时,该自备发电机可兼作建筑物内消防设备的应急电源。当发生火灾时,应能自动切除该自备发电机所带的非消防设备的供电。4.2 自备发电机组4.2.1 当市政供电不能满足使用功能需要或消防用电要求时,应设自备发电机组。4.2.2 自起动功能的自备发电机组,其启动完成到正常供电的时间不应大于30s。4.2.3 自备发电机组宜靠近建筑用电负荷中心或变电所。只承担局部设施用电需要的可就近设置。4.2.4 自备发电机组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为第二路电源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地下一层;2作为第三路电源时,可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建筑屋顶平台、地下一层或地下二层,不宜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3当

    21、设置在地下室时,应靠近疏散出口,有通风、防潮、机组的排烟、消声和减震等措施并满足环保要求。4.2.5 自备发电机组应考虑38h的用油量。当用油量超过1m3时,应在建筑物外设置储油装置。4.3 EPS应急电源系统4.3.1. 下列设备可采用EPS作为应急电源。 1应急照明; 2无法取得第二路电源的消防设备。4.3.2. EPS装置的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所连接的消防设备负荷总容量的1.3倍。4.3.3. EPS装置在额定输出功率下放电时间不应小于1h。4.3.4. 设置EPS装置的房间应设置通风措施,其楼板结构应满足EPS装置的负载。4.4 供配电系统4.4.1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

    22、并列运行的措施。4.4.2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宜按防火分区划分。4.4.3 当建筑物的供电电源等级为一级负荷或由二个回路供电的二级负荷时,其消防设备的配电系统应满足如下规定:1消防水泵的供电电源应采用双回路电源末端自切的方式;2消防控制室的供电电源应采用双回路电源末端自切的方式;3消防电梯的供电电源应采用双回路电源末端自切的方式。当消防电梯机房楼层内有其他消防设备时,其他消防设备的电源可由消防电梯电源的双电源末端自切箱单回路放射式供电;4设置在同一防火分区(或同一楼层)的排烟风机、正压风机、防火卷帘、消防排水泵等设备,其供电电源可由本

    23、防火分区(或同一楼层)的双回路电源自切箱单回路放射式供电。4.4.4 除住宅建筑的应急照明应符合上海市标准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08-20的规定外,其它建筑的应急照明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1疏散照明应采用蓄电池作为应急电源,备用照明可采用蓄电池或另一路电源作为备用电源;2特级、一级场所应急照明的正常供电电源,应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其双回路电源自切箱可采取不超过五层设置一台;3二级、三级场所应急照明的正常供电电源可采用单回路市电供电。5 配电设备装置5.1 一般规定5.1.1配电设备装置内的导体、电器及支架的选择应满足其在正常运行、短路、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5.1.2 配电设备装置的绝缘等级

    24、应与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相匹配。5.1.3 配电箱、柜和控制箱的金属构架及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柜、箱内保护导体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5.1.4配电(控制)箱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配电(控制)箱应具有国家规定认可的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认证书及相关的型式实验报告;2应按照配电(控制)箱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其防护等级;3配电(控制)箱内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保护元件的规格,应与该装置的额定容量相匹配。不得擅自增大电气装置的额定容量、任意改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保护元件的规格;4配电装置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5保护电器应装设在被保护线路与电源线路的连接处,其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维护;

    25、5.1.5民用建筑中电气设备线路的连接应满足下述条件:1 电气设备线路的导线应采用铜压接端头连接,其压接部位的接缝处应焊接(如银焊等),并进行表面被覆处理(如镀锡、镀银等);2 配电(控制)箱内接线端子的结构应保证良好的电接触和预期的载流能力,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5.2普通配电(控制)箱5.2.1普通配电(控制)箱宜按楼层或防火分区设置。5.2.2普通配电(控制)箱内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阻燃型B级绝缘导线。5.2.3普通配电(控制)箱内的尼龙扎带、塑料线槽等其它辅材,均应采用阻燃型材料。5.2.4普通配电(控制)箱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非机房内的各类室内场所时,宜采用嵌入式安

    26、装方式;2设置在机房、配电间等设备专用房间内时,可采用挂壁式或立式安装方式;3 配电(控制)箱前均应留有不小于0.8m的操作维护距离,并远离可燃、易燃物品。5.3消防配电(控制)箱5.3.1用于消防设备的配电箱,应按楼层或防火分区设置。5.3.2设置于机房、泵房、配电间等场所的末端消防配电(控制)箱,宜采取隔热保护措施。设置于其它场所的末端消防配电(控制)箱,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的消防配电(控制)箱,应满足附录A的实验标准要求。5.3.3消防配电(控制)箱内的元件,应满足如下要求:1断路器、接触器、按钮、指示灯、仪表等元器件,其外壳宜采用阻燃型材料。2箱内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导线

    27、,应采用阻燃B级的绝缘导线。3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的消防配电(控制)箱,其按钮、指示灯、仪表等二次线路元件,应设置在已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的内层箱体面板上。5.3.4消防设备的配电(控制)箱,其箱面应有明显的标志。5.3.5消防配电(控制)箱内的断路器,应只采用短路保护;用于过载保护的热继电器等其它元件,其过负载保护应作用于报警信号而不应切断电路。5.3.6采用双电源进线的消防设备切换箱,在其箱内进线处应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2的耐火隔板等防火阻隔措施。5.4其它各类电气设备5.4.1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变压器应满足如下要求:1应采用不燃或难燃绝缘材料的变压器。2变压器与其它配电装置设置在同一房间内时,应具有

    28、不低于IP2X防护外壳。其与门、侧墙、后壁及其它设备之间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中的规定。5.4.2断路器应满足如下要求:1高压断路器应采用真空或SF6绝缘的断路器。低压断路器的壳体应采用阻燃型材料。2配电箱、柜内的高压断路器、低压框架式断路器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均应可靠接地。 5.4.3电容器应满足如下要求:1应采用不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容器。2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所有连接导体,应满足所处环境下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3安装电容器组的框架和柜体,应采用不燃或难燃的材料制作。4电容器组的框架和柜体,应可靠接地。5.4.4母线槽应满足如下要求:1母线槽的金属外壳、支架等

    29、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2母线槽的外壳表面应覆盖阻燃、无眩目反光的涂层。母线槽内导体支撑件应采用阻燃绝缘材料,同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绝缘材料的表面其温升值应不超过40K。3 给消防设备负荷配电的母线槽应采用耐火型母线槽。5.4.5 自动转换开关应满足如下要求:1 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类别应达到AC-33B。2 当采用PC级ATSE时,其触头额定容量不应小于回路负荷电流的125%。3 当采用CB级ATSE为消防负荷供电时,应采用仅有短路保护的断路器组成的ATSE。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1一般规定6.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

    30、关规定。6.1.2 在建筑物中采用的空气采样烟雾探测报警系统、图像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型光纤温度探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整个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其报警器可作为区域报警器,由控制室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其进行监控。当建筑物内未设置其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上述探测系统均可独立使用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1.3 建筑物中设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时,宜将其监控室与消防控制室合并一室布置,并可利用所设置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进行确认。6.2 空气采样烟雾探测报警系统6.2.1 空气采样烟雾探测报警系统可用于火灾发生初期能产生烟雾、需要早期和极早期火灾探测的场所。6.2.2 空气采样烟雾探测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重要程度、火灾危害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A类、B类和C类,并符合表6.2.2 的规定。表6.2.2 空气采样烟雾探测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等级 保护对象 A类电信机房、数据中心、 信息中心等 B类重要的计算机房、微波站、博物馆、图书馆、资料、档案馆,以及环境复杂、人员疏散困难的超大空间等 C类腐蚀性和有毒危险物品库房、医院的手术室、扫描室、核磁共振室、地铁大厅、体育馆、会展中心、高架物品库等6.2.3空气采样烟雾探测报警系统的灵敏度划分和适应场所应符合表6.2.3的规定。表6.2.3 探测系统灵敏度及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民用建筑电气防火研究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