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3921566       资源大小:140.3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1、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1. 元素归属2. 元素分布元素Fe(Mo)IMgN、PZn组成功能性化合物(主要列举)血红蛋白、(固氮酶)甲状腺素叶绿素ATP、NADPH、生物膜、核酸胰岛素3. 影响生理元素BZnPK促进生理作用促进花粉萌发促进细胞分裂及大脑发育促进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促进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转移生长促进营养生长、促进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转移4. 理解“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元素之所以成为基本元素,不是因为干重条件下它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而是因为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四根共价键,成键能力很强)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

    2、成碳链或碳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而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说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易错易混点】组成细胞的部分化学元素生理功能举例:S是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因此也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常用作同位素标记技术的标记元素,如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对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跟踪就是标记的S元素。Ca在细胞原生质中一般以磷酸盐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对保持原生质胶体的稳定性和调节膜的通透性是不可缺少的。动物血浆和组织液中的钙离子,对血液的凝固和肌肉的收缩有调节作用,血浆中钙离子过多,会出现肌无力现象,钙离子过少动物会出现抽搐现象

    3、。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Fe是细胞色素(线粒体内一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和许多含铁酶类的成分,与氧气的运输以及许多物质代谢有关。植物缺铁,叶绿素形成受阻,会引起黄化病。对于各种元素,不能用含量的多少来衡量其重要或不重要,微量元素B(硼)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Zn2+有助于人体细胞的分裂,促进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典题演示1】(原创)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碳元

    4、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 B. C. D. 【变式训练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A. C是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3、C5形成糖类B. N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O来自于H2OD. 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参与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ATP的合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 统一

    5、性从化学元素的种类来分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这也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的化学进化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2. 差异性从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上分析,与自然界中的相应元素的含量又有一定的差别,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又具有差异性,即生命物质的特殊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吸收各种物质组成自身结构所造成的。【典题演示2】以下事实中可以作为生物界统一性的依据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界中广泛存在不同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分子相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遗传密码

    6、在生物界是通用的核酸、蛋白质、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各自的基本结构单位在不同生物体内都相同A. B. C. D. 【方法指导】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都是生物体从其生活环境中吸收而来,所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能够找到,但不能说组成自然界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都能找到,因为生物体对元素的吸收是选择性吸收。正因为生物体对自然界的元素是选择性吸收,所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与自然界中的含量差异很大。【变式训练2】C、H、N 3种元素在人体内质量分数占37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有相似性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C. 生物界与非

    7、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二细胞中的水1. 生物含水量的关系(1) 不同种类的生物含水量不同,这与其生活环境有关。(2) 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含水量不同,这与其代谢强度有关。(3) 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幼儿含水量多于成年人,在衰老的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萎缩;植物幼嫩部分比老熟部分含水量多。2. 分类及其作用 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把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3.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关系(1) 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2)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反映细胞的生理状态。比值越大,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比值越小,代谢越缓慢,抗逆性越强。【典题

    8、演示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呼吸作用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B. 白天用H182O浇花草,在花草周围空气的水、O2、CO2中会出现18OC.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D. 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越大,代谢越旺盛【方法指导】水与生物代谢的关系(1) 含水量与代谢强度、生物抗性的关系;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大小决定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表明细胞或生物体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但是生物的抗逆性与此相反,即二者比值越大抗性越弱,比值越小抗性越强。(2) 细胞中产生水的结构及代谢过程 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暗反应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中

    9、产生水。 在线粒体中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 在核糖体上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作用产生水。 植物高尔基体上在合成纤维素的过程中产生水。 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原时产生水。 ADP生成ATP时产生水。(3) 利用水的代谢过程: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的消化 (水解)、糖原分解、ATP水解、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等。【变式训练3】(2010赣榆一模)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 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C. 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D. 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

    10、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无机盐的作用1. 是细胞的结构成分: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O34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也是ATP、NADPH的主要组成成分。2. 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3.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体内平衡是细胞能有稳定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关体内平衡的内容很复杂,情况多变。其中三个主要方面与无机盐含量的稳定有密切关系:(1

    11、) 渗透压的平衡:Na+、Cl-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2) 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如人血浆中的HCO-3、HPO2-4等。(3) 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Na+/K+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典题演示4】(改编)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0.9%的NaCl或5%的葡萄糖溶液中,若将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则会失水皱缩,从而失去输送

    12、氧气的功能。这一事实说明()A.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细胞代谢有重要作用B.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C.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D. 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方法指导】生物信息题的解题策略(1) 做图表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识图: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图形、表格要认真分析, 并找出与书本知识及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或变形图)与细胞质中各细胞器功能的关系;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图形与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基因等的数量关系。 译图:要能比较熟练地把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或数据信息,或把数据、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注意挖掘图表中的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往往是学生容易忽

    13、视的内容,有些错误信息的获得,就是因为不能做到这一点,造成了解题的失误。只有捕捉到信息,才能处理信息,从而运用正确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 坐标曲线图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图形信息题,其中或明或暗地包含着一些信息,不经过一番研究分析就不能全面地解决所求解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 首先仔细阅读题干,然后注意观察坐标曲线,了解纵轴和横轴的含义,进而明确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掌握两个或多个变量变化快慢所对应的生物学意义。 观察曲线变化,掌握两个或多个变量变化快慢所对应的生物学意义。 找曲线的起点、转折点、顶点、终点、交叉点,理解特殊点或段的含义。 观察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式训练4】

    14、下图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B. 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C. 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D. 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 实验梳理(1) 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在沸水浴中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 实验材料 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选择含糖量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15、、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检测脂肪可选择富含脂肪的植物种子,如花生种子。如果是新鲜花生种子,可不需浸泡,浸泡效果反而不好;如果是干种子,需浸泡34 h最适宜切片(浸泡时间短,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检测蛋白质可用浸泡后的大豆种子或鸡卵蛋白。(3) 试剂的用法 斐林试剂:NaOH(0.1 gmL-1、CuSO4(0.05 gmL-1) 11 混匀(现用现配,同时用)注入后水浴加热。 双缩脲试剂:NaOH(0.1 gmL-1)、CuSO4(0.01 gmL-1)分别滴入(使用不同时),注入后振荡、不加热。 苏丹染液:染色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染液溶于酒精。(4) 实

    16、验操作步骤:(5)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或者在提取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缩短实验时间和增加安全性。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装片制作方法如按教材所述,切片不薄,影响实验效果,可改为左手拇指与食指垂直捏压下端,右手拿刀片横向切割,切片可很薄。用苏丹染液染色时间不宜过长。做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6)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别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

    17、0.1gmL-1的NaOH)和乙液(CuSO4)组成,但在参与检测反应时,是以不同的反应物出现的。斐林试剂以Cu(OH)2形式参与反应,还原糖中含有(醛基),在碱性溶液中加热12 min,会被Cu(OH)2氧化成。而Cu(OH)2则被还原成Cu2O,呈现砖红色沉淀。实验过程中,必须是先将1mL斐林试剂滴入2mL的组织样液中,让其反应生成Cu(OH)2后,才能加入还原糖组织样液中。双缩脲试剂以Cu2+形式参与反应,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实验过程中,必须是先加入1mL的甲液振荡后,造成碱性环境,再滴入45滴乙液,振荡混合均匀。如果将甲液和乙液混合

    18、后加入,则混合液中不含有Cu2+,不会发生显色反应。【易错易混点】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1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1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1的NaOH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 gmL-1的CuSO4溶液。两类试剂的各自浓度、鉴定的物质、使用方法最终的颜色变化均不相同。【典题演示5】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B. 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C. 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D. 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

    19、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变式训练5】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对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DNA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紫色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DNA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 有一组不正确B. 有二组不正确C. 有三组不正确D. 有四组不正确【变式训练6】(2010盐城一调)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1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1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1的NaOH溶液

    20、,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 gmL-1的CuSO4溶液。某同学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产生了一些疑问,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的探究实验的部分操作。试管第1次加入物第2次加入物第3次加入物1号1mL0.1gmL-1NaOH溶液1mL0.05gmL-1CuSO4溶液2 mL苹果汁2号1mL 0.1 gmL-1NaOH溶液2 mL苹果汁1mL0.05gmL-1CuSO4溶液3号2 mL苹果汁1 mL 0.1gmL-1NaOH溶液1mL 0.05 gmL-1CuSO4溶液4号1mL0.05gmL-1CuSO4溶液2 mL苹果汁1 mL 0.1 gmL-1NaOH溶液

    21、5号2 mL苹果汁1 mL 0.1gmL-1NaOH溶液4滴0.01 gmL-1CuSO4溶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该同学试图通过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有:;。(2) 上述试管中,作为对照组的是。(3) 要使上述试管中的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还必须做处理。(4) 要提高该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还应该。【教师总结】1.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与总结比较项目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不同点使用方法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且现配现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呈色反应条件需水浴加热不需加热即可反应反应原理还原糖中的醛基被Cu(OH)2氧化,Cu(OH)2被还原为Cu2O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

    22、u2+反应生成络合物颜色砖红色紫色浓度乙液CuSO4浓度为 0.05gmL-1B液CuSO4浓度为 0.01gmL-1相同点都含有NaOH、CuSO4两种成分,且所用NaOH浓度都是0.1 gmL-1为 0.01gmL-1相同点都含有NaOH、CuSO4两种成分,且所用NaOH浓度都是0.1 gmL-12.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注意事项(1) 还原糖鉴定实验材料要求 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 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2) 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3) 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4) 记准混合加入斐林试剂;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两者成分相同,但CuSO4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5) 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学习感悟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