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冀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 资源ID:13911303       资源大小:78.13KB        全文页数:7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冀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1、冀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冀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唱歌:细雨纷纷3第一单元唱歌:嘀哩嘀哩7第一单元欣赏:春雨蒙蒙地下 电影绿色钱包插曲11第一单元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管弦乐曲15第一单元活动:雨的故事25第一单元演奏:口琴的中音区28第一单元音乐知识:十六分音符30第二单元欣赏:鸭子拌嘴 民间打击乐曲33第二单元欣赏:老虎磨牙 民间打击乐曲37第二单元唱歌:拥军花鼓42第三单元欣赏:大海啊,故乡46第三单元欣赏:小螺号 童声独唱51第三单元唱歌:贝壳之歌55第三单元唱歌:海鸥59第三单元活动:海滩拾贝61第三单元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二)63第四单元欣赏:DoReMi

    2、美国电影音乐之声66第四单元唱歌:音阶歌70第四单元活动:圆舞曲75第五单元唱歌: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78第五单元唱歌:小松树81第五单元欣赏:步步高 广东音乐84第六单元欣赏:我的小鸡 童声合唱88第六单元唱歌:两只小鸟90第六单元唱歌:小鸟的音乐会94第七单元学唱:报灯名 京剧打龙袍选段98第七单元戏曲知识:京剧常识101第八单元唱歌:摘星星104第八单元唱歌:星星和灯光109第八单元活动:乘坐飞船去探宝113第一单元唱歌:细雨纷纷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聆听春雨蒙蒙地下,感受歌曲通过力度等不同的音乐要素的运用。2用轻巧、自然的声音演唱细雨纷纷,能用打击乐器准确恰当地为歌曲伴奏。过程与方

    3、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欣赏、讨论等实践活动在感受春雨的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与演唱,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通过听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和综合表现能力。2学情分析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是故事片绿色钱包的插曲,是由著名词作家乔羽和曲作家吴大明共同创作的一首优美动听的童声合唱歌曲。歌词以写实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在蒙蒙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复苏的盎然春意。旋律流畅、清新,极富抒情性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聆听和演唱,使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难点: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活而不乱,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

    4、现力。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1.在上课开始,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说一些关于春天的成语或者诗句吗?”(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涉及到学生们的语文知识,不仅能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2.接着提出问题:“春天都有哪些自然现象呢?”(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小问题,使学生对学习描写春雨的歌曲充满了期待。)活动2【讲授】(二)聆听歌曲、感受春雨。1.用多媒体播放春雨蒙蒙地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气息。2.用多媒体播放影片绿色钱包的片段,并简单介绍故事。(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通过

    5、电影片段的欣赏,也增强了学生们学习歌曲的欲望。)3.节奏游戏。把切分节奏编成自我介绍,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做自我介绍。(设计意图:切分节奏是这节课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单纯的讲解学生不容易掌握,而用这种自我介绍形式来学习,加强了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一节奏。)4.再次聆听春雨蒙蒙地下,并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结尾处的力度有什么变化?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虽然是第三次聆听,但每次的问题都不同,学生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所以不会产生厌烦的感觉。通过问题也可以巩固知识。)(三)学唱歌曲。1.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设计意图:按照节奏朗读歌词,不仅可以让学生

    6、体会歌词的韵律感,还可以降低学唱的难度。)2.在“填唱歌词”这个环节,首先指导学生随钢琴进行旋律哼唱。然后,我边弹钢琴边有表情的范唱并引导学生随着钢琴轻声唱。最后,全班同学有感情的演唱。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每一段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从而进入“艺术处理”这个环节。(设计意图:我采用由慢到快的速度填唱歌词,以降低学唱的难度,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启发与指导,使学生能更好的学唱歌曲。)3.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用沙锤为歌曲伴奏。我给予启发和指导,强化老师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体现师生融洽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也得以充

    7、分的体现。)通过以上环节,不仅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更能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活动3【作业】(四)知识延伸,拓展视野春天是美好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如何保持这美丽的春天呢?在此,我会播放有关大气污染的图片或资料片,组织学生讨论:为了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我们能做些什么?引导学生认到到爱护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第一单元唱歌:嘀哩嘀哩1教学目标1、用欢快的语气演唱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并教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2、让学生自制“乐器”,给音乐伴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伴奏形式。3、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2学情

    8、分析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反映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寻找春天的足迹、迎接春天的到来。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嘀哩嘀哩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曲,有的学生已经会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也有一定的能力。3重点难点1. 引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2.歌曲中模仿小黄鹂叫声的节奏型:X X X X X X X X 0 X X X X X X -嘀 哩哩嘀 哩 嘀 哩哩 嘀哩哩 嘀 哩 哩3.指导学生掌握口琴中音区的基本演奏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歌曲的演奏中。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

    9、1【导入】课前活动1、听音乐进教室,随节奏跟老师进行律动练习。2、发声练习1=C1 3 5 1 5 - 6 5 3 2 1 -同 学 们 好! 老 师 您 好!活动2【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在上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做一道谜语题:“三人同日出,百花其争艳打一字”(春)现在就是春天,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姑娘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出去找春天,同学们都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春天?(请同学回答)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从这么多的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春天终于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现在就让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活动活动,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律动音乐)今天我就要学

    10、习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先请大家欣赏一下(课件)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体会春天的美丽。1、带着兴趣,初听歌曲,随音乐做律动。2、复听歌曲,指导学生用“lu”模唱旋律。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并采用拍手、拍腿、跺脚及打击乐的形式,激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熟悉节奏。4、节奏练习。a.师:看到那么美丽的春天,你想不想用歌声来表达你的心情呢? 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难题,你能不能帮老师解决?(课件出示)X X X X X X X X 0 X X X X X X -b.(师指出八分休止符)教师示范。c.学生练习,然后齐打节奏。d.(课件出示)X X X X X X X X 0 X

    11、X X X X X -嘀哩哩 嘀哩 嘀哩 哩 嘀哩哩 嘀 哩 哩师生一起练习模仿小黄鹂的叫声。5、再听歌曲。师: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老师春天在哪里好吗?6、师范唱。7、学唱歌曲。在学唱过程中,学生可以作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进行演唱,表达自己的感情。8、指导演唱。师:同学们,春天美吗?你们爱春天吗?那我们在唱歌时就一定要唱出对春天的热爱。你认为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呢?(师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9、多种形式演唱,巩固新知。(可以对唱、齐唱、分组唱、男女对唱等)10、美化春天、装扮春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可以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树枝、碎布、彩

    12、色笔、彩色粉笔等进行撕、添、勾、画,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设计,营造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画。)活动4【活动】自我展示(创新)春天是美好的,同学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同学们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个人完成,并请个同学上来展示自我)活动5【活动】小结从同学们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这节课过的很快乐是吗?看来我们还得感谢美丽的春天啊!是啊,青翠的山林,红的花,绿的草,到处一片生机勃勃!显示出了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保护的,所以希望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祖国变的更加美丽!老师有个小提议:课下可以结合我们刚才自己所做

    13、的春景图画写一篇描写春天景物的作文,除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外,也把这种热爱表现在字里行间,好不好?第一单元欣赏:春雨蒙蒙地下 电影绿色钱包插曲 春雨蒙蒙地下和细雨纷纷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雷细雨中的听赏春雨蒙蒙地下和唱歌细雨纷纷。 (二)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是故事片绿色钱包的插曲,是由著名词作家乔羽和曲作家吴大明共同创作的一首优美动听的童声合唱歌曲。歌词以写实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在蒙蒙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复苏的盎然春意。旋律流畅、清新,极富抒情性。 细雨纷纷是这个单元第一首要求学生学唱的歌曲。歌曲中运用了大量的连续的八分音符来表现春雨,

    14、十分生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聆听春雨蒙蒙地下,感受歌曲通过力度等不同的音乐要素的运用。 2用轻巧、自然的声音演唱细雨纷纷,能用打击乐器准确恰当地为歌曲 伴奏。 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欣赏、讨论等实践 活动在感受春雨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与演唱,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听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和综合表现能力。 重点:通过聆听和演唱,使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活而不乱,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具准备:多媒

    15、体课件、光盘等。 二、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在上课开始,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说一些关于春天的成语或者诗句吗?”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涉及到学生们的语文知识,不仅能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接着提出问题:“春天都有哪些自然现象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小问题,使学生对学习描写春雨的歌曲充满了期待。) (二)聆听歌曲、感受春雨。 1.用多媒体播放春雨蒙蒙地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气息。 2.用多媒体播放影片绿色钱包的片段,并简单介绍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通过电影片段的欣赏,也增强了学

    16、生们学习歌曲的欲望。) 3.节奏游戏。 把切分节奏编成自我介绍,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做自我介绍。 (设计意图:切分节奏是这节课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单纯的讲解学生不容易掌握,而用这种自我介绍形式来学习,加强了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一节奏。) 4.再次聆听春雨蒙蒙地下,并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结尾处的力度有什么变化?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虽然是第三次聆听,但每次的问题都不同,学生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所以不会产生厌烦的感觉。通过问题也可以巩固知识。) (三)学唱歌曲 。 1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按照节奏朗读歌词,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歌词的

    17、韵律感,还可以降低学唱的难度。) 2.在“填唱歌词”这个环节,首先指导学生随钢琴进行旋律哼唱。然后,我边弹钢琴边有表情的范唱并引导学生随着钢琴轻声唱。最后,全班同学有感情的演唱。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每一段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从而进入“艺术处理”这个环节。 (设计意图:我采用由慢到快的速度填唱歌词,以降低学唱的难度,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启发与指导,使学生能更好的学唱歌曲。) 3.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用沙锤为歌曲伴奏。我给予启发和指导,强化老师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体现师生融洽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也得以充分

    18、的体现。) 通过以上环节,不仅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更能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回顾这节课的知识。 (四)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春天是美好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如何保持这美丽的春天呢?在此,我会播放有关大气污染的图片或资料片,组织学生讨论:为了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我们能做些什么?引导学生认到到爱护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板书设计 春雷细雨 一春雨蒙蒙地下 二细雨纷纷 1绿色钱包插曲、童声合唱 用沙锤为歌曲伴奏2反复记号、力度记号 3节奏游戏切分节奏 四、教学体会 这节课在我精心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感悟音乐,达到了预定的教

    19、学目标。总之,本课的设计,力求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第一单元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管弦乐曲【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增进音乐兴趣,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是此阶段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目标。本课以舞曲为主线,通过欣赏感受表现音乐的要素。如速度、节奏、力度等;把知识技能技巧贯穿于学生的情感参与中,如音乐体裁、探戈、波尔卡等。艺术实践活动引发对音乐的创造欲望,即从官能、感情和理智三方面全面的鉴赏,同时,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教学分析】 雷鸣电闪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这首速

    20、度很快的舞曲,是最着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在乐曲中,作者采用其一贯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了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大鼓、大镲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面。 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听,天气好象发生了变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继续欢歌,继续舞蹈。 全曲为ABA 三部曲式,自始至终呈现出热烈的气氛。乐曲A段为G大调,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旋律跳进下行,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预示,气氖生动活泼;第二主题旋律级进下行,从中可以清楚地

    21、听到“电闪雷鸣”的音响,仿佛真的出现了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景象,这里是全曲的华彩部分。乐曲B段转到C大调,主题在歌唱般的旋律中,不时地穿插着“电闪雷鸣”般的场面,色彩交织、生动无比。全曲的总时间并不长,但足以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初一年级学生特点: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进行评价。本课通过聆听、模仿、体验、探究、合作来了解乐曲的结构、音乐的情绪,熟悉主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圆舞曲和波尔卡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波尔卡音乐特点。初步了解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 2.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大鼓和大镲在

    22、乐曲中表现的音响效果 3. 能用自然统一的声音,准确模唱出B段主题旋律 4.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调动学生参与体验打击乐器模拟音乐情景 难点:通过学习能够对波尔卡音乐感兴趣 【教学方法】 1.启发 2.诱导 3.体验 4.探究 5.合作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大鼓、大镲、定音鼓、小军鼓、三角铁、吊镲)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比法,初步感受音乐儿童。(一)师生问好 师:音乐是美妙的,音乐是神奇的;音乐是人类崇高智慧的结晶,音乐的种类非常多,不知道大家对舞曲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它又是几拍子的音乐?

    23、 (二)出示幻灯片2,播放春之声圆舞曲片段 师: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体验一下这种旋律的轻松和流畅, 大家能听出这是几拍子的音乐吗? 生:旋律的轻松、流畅,是三拍子的音乐 (教学意图:学生边听边体验音乐的同时感受三拍子音乐与二拍子音乐的不同,为学习波尔卡(二拍子)音乐做好铺垫) 师:同样是舞曲,听听这段音乐和“圆舞曲”有什么不同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并思考乐曲中描述了大自然的什么景象?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 (三)播放雷鸣电闪波尔卡片段,(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你听到的音乐) 生:旋律欢快、热烈,是二拍子的音乐,描述了大自然雷鸣电闪的景象,乐曲中出现了大鼓、大镲、这些打击乐器 (教学意图:欣赏

    24、乐曲,初步感受音乐,为学生创设自由联想空间,加深学生对乐曲的初步了解) 二、作曲家简介(出示幻灯片4作曲家简介) 师:这两首舞曲,风格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出自同一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手,他创作了 100多首的圆舞曲,200多首的其他舞曲,最着名的代表作是: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等,他的的舞曲旋律酣畅、节奏明快,被人们誉为“圆舞曲之王” 师:刚才老师给大家听的第二个音乐片段就是取自于这位大师的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出示幻灯片5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意图:以两首舞曲为载体,让学生简要了解着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作品的影响力)

    25、 三、作品简介 师:在作品中作曲家所描述的是在节日里,人们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跳舞,虽然外面雷鸣电闪,暴雨倾盆,但是屋内的人们却依然沉浸在欢乐的舞蹈之中!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简单介绍乐曲情境,顺利引入到分段欣赏) 四、分段欣赏 (一)聆听A段音乐 1、我们一起来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音乐里面出现了什么打击乐器?(出示幻灯片6播放引子的音乐) 师:大家听到音乐里面出现了了什么打击乐器? 生:定音鼓 师:对,是定音鼓的震奏法(师敲击桌子示范定音鼓的震奏法),定音鼓的震奏法在音乐中表现的是雷鸣还是电闪? 生:是雷鸣 师:大家回答的真好!对,是那种小而快速的雷,这就预示着故事发生的时候天气并不怎么好,远

    26、处还传来了雷声呢小 2、下面我们聆听A段第一支旋律A(a)并思考,舞会能正式开始吗?音乐情绪又如何?(出示幻灯片6播放A(a)的音乐) 生:音乐情绪欢快、热烈,舞会开始了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A段音乐,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感受雷鸣的音响) 师:大家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音乐响起来舞会开始了,这支旋律非常具有舞蹈的动感,这段旋律是这样唱(师唱第一二小节的旋律),如果老师这样唱人们还能跳起来吗?(师唱第一二小节的旋律不加休止符) 生:不能 师:是什么的区别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呢? 生:是节奏 师:前一种节奏 强调的是音的强弱对比,所以非常的明快,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节奏 (1)学习带

    27、休止的“附点”节奏 (生跟老师拍节奏 ) (2)老师唱旋律学生边打节奏为老师伴奏 师:作品中哪里出现了雷声呢?一起来听一听,如果听到雷声,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 (3)欣赏音乐片段,音乐中哪里出现了雷声? 生:在带休止的“附点” 节奏的地方出现了雷声 (生用击桌子打节奏来模仿雷声) 师:我感觉大家都随音乐动起来了!刚才大家表现的非常形象,乐曲中轰隆隆的雷声是用哪种乐器表现出来的呢? (生讨论)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就是大鼓。在这部作品中,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谁能试着用它给大家表现一下打雷的声音? (学生上来尝试敲击大鼓节奏体验雷鸣音响) (学生听音乐用击桌子来模仿大鼓在乐曲中表现雷声的音响效果) (教学意图: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真实体验,感受大鼓所具有的丰富表现力。并在A段的欣赏中,学生能分辨出大鼓在乐曲中的音响效果) 3、聆听A段第二支旋律A(b)并思考,舞会上的音乐情绪有哪些变化发展?音乐情绪如何? 生: 舞会上的音乐情绪更加欢快、热烈 师:第二支旋律的音符上下不停的波动,不停的起伏,老师用一条加上音符的高低


    注意事项

    本文(冀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