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创新教案1 古诗三首.docx

    • 资源ID:13901616       资源大小:35.7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创新教案1 古诗三首.docx

    1、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创新教案1 古诗三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创新教案-1 古诗三首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昼、耘、供、稚”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

    2、写字“昼、耘、晓”;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绩麻、稚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6.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每个人都要度过幸福的童年,童年那纯真、

    3、幼稚的岁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身处童年的我们,身上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儿时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稚子弄冰。通过学习,了解发生在古代儿童身上的趣事。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要求借助拼音学会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古诗,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尤其注意读准“昼、耘”的读音。指导读准多音字“供”( gng 作动词时,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应、供给(j)、供求、供需、

    4、供销、提供、供不应求。 gng 奉献:供养、供献、供奉、供佛、供职;祭祀用的东西:供桌、供品、供果、上供;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招供、口供、供状、供认、供词。)在诗中读四声。3.把古诗反复多读几遍,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记下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4.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互相补充和订正。2.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

    5、发言。 3.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1)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2)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3)童孙未解供耕织,(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4)也傍桑阴学种瓜。(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4.教师范读全诗,全班学生齐读。四、想象诗境,领悟感情。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反映的画面。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诗句情境的变化,也可以加上相应的动作。3.教师评议,播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朗

    6、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5.小组交流,派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6.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7.练习背诵并试着进行默写。五、了解作者,积累古诗。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2.全班交流,了解作者: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3.全班交流,积累古

    7、诗:四时田园杂兴四首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1.总结学习方法,导入新诗的学习。(1)小组交流总结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学习方法。(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领悟感情)(3)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试着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稚子弄冰。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

    8、方式读古诗稚子弄冰。要求借助拼音学会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古诗,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尤其注意读准“稚、钲、磬”的读音。(3)把古诗反复多读几遍,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记下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4)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互相补充和订正。(2)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

    9、)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稚子金盆脱晓冰,(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冰块脱下。)彩丝穿取当银钲。(把冰穿上彩线提在手中,当作钲。)敲成玉磬穿林响,(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作玻璃碎地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却忽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4)教师范读全诗,全班学生齐读。4.想象诗境,领悟感情。(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中呈现的画面。(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诗中描绘的情境的转变,也可以加上相应的动作。(3)教师评议,播放稚子弄冰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

    10、。(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5)小组交流,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5.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6.练习背诵。7.了解作者,积累古诗。(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2)全班交流,了解作者: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

    11、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有诚斋集行世。(3)全班交流,积累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七、拓展活动。1.课外搜集并朗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把自己搜集的古诗分享给同学们。2.搜集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背诵积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

    12、句的意思。4.凭借文中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2.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稚子弄冰,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晚。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1.自由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字词。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读准:漪)3.采用多种形式读这首

    13、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古诗大意。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在文中标出不懂的问题。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1)陂(bi):池岸。(2)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3)浸:淹没。(4)寒漪(y):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的波纹。(5)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6)腔:曲调。(7)信口:随口。(8)归去:回去。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引导交流,感知古诗大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

    14、。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四、朗读品味古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反映的画面。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学生表情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加上相应的动作。3.教师评议,播放村晚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的思想感情。5.小组交流,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

    15、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6.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练习背诵。五、交流古诗,朗读品味。1.谈话激趣:都说孩子的世界是最单纯的世界,他们眼中的生活是另一种生活,简单快乐、奇妙而多彩。有时候,活累了的大人们也希望自己重新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而这些千百年前的诗人,正是用一颗被唤醒的童心,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率真而轻快的作品。请大家拿出自己搜集的最喜欢的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分享给大家。2.交流分享。(1)小儿垂钓里的孩子是一个让路人保持安静,不要乱动乱问,一心想要钓鱼的顽童。但我们却一定可以从他眼里看到神采奕奕的好奇与渴望,甚至可以看到

    16、鱼儿上钩之前那绷着小脸的静静忍耐,待目的达到,可能紧接着就是一声欢呼,一脸欢欣。那是孩子毫不作假的快乐。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2)这里的儿童和所有的儿童一样,也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不懂得一个风尘仆仆的人怀着怎样热切的归心,对人世沧桑又有着怎样的感慨。他们可能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从未见过的人,可能拍着手跟在他身后想瞧瞧他有什么奇特。当然,他们也问出了一个面对陌生人时很寻常的问题你从哪里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3)杨万里笔下,有很多清新自然的作品,无论是描写

    17、荷花的那些名作,还是这类刻画童趣闲情的诗,都有几分盎然的生机与美妙。这样一首关于初夏午后的诗作,即有入口之味,又有入眼之景,还有入梦之幽,亦有入心之闲。在现在这个时节读起来,是否也会带给我们一份别样的诗意呢?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4)活泼可爱的孩子带给了诗人最本真的欢喜与生动,也带给了我们读者最富于朝气的鲜活。那么,如果拥有闲暇时间,你是否也想找个空旷的地方去放放风筝呢?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碧绿的湖面上,小娃撑船荡水痕;偷采莲,几分率真失大意。因为不懂得

    18、隐藏自己的踪迹,他大摇大摆地划着船回去,所以一个长长的镜头呈现出来浮萍一道开。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6)牧童、黄牛、歌声、蝉鸣,让我们看到田园的风光,也让我们听到自然的回响。而且诗中,既有林间放牧的怡然自得,还有意欲捕蝉的紧张安静,一个活脱脱的可爱小牧童形象就这样来到我们眼前。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宝,而唐诗则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唐诗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

    19、时间,多读读唐诗,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

    20、。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 “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 “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 一点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 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

    21、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

    22、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1)短

    23、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我为什么对迎面走来的战士产生了敬佩之情?(3)“小鬼”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老同志的?(4)“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真的有这条光明道路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答案】(1)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名小战士过草地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赞扬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2)热情开朗,关心同志,舍己为人。(3)“我”是在没有干粮的恶劣的环境下遇到老同志的。(4)战友的话鼓起了我前进的勇气,让我看到光明的前途。【解析】【分析】(1)意思相近即可,不要求一模一样

    24、。(2)老红军为了“小鬼”最后牺牲了自己,只要意思相近即可。(3)课文“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4)意思相近即可。【点评】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认真阅读文章不难找出正确答案。3课外阅读。_圆圆的豌豆躺在竹匾里,暖暖的太阳晒着,好舒服!忽然,一粒豌豆动了动,同伴们被它碰醒了,嘀咕起来:“别影响别人休息好不好!”“我就是要动,”会动的豌豆大叫起来,“你们会自己动吗?哼!”大家奇怪地瞪大了眼睛。“我_要动,_要跳舞。”会动的豌豆左右摇摆起来,嘿,还是扭的摇摆舞呢。大家更惊讶了。“我_要跳舞,我_”不等会动的豌豆说完话,一只黑壳虫从它肚子里钻出来,抖抖触须,飞走了。会动

    25、的豌豆不再动,也不再说话了。大家看看它肚皮上的圆眼儿,说:“唉,多可怜呀!”(1)从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做为题目:_。(2)选择关联词,填在括号内。既也 不仅还一边一边 不但而且我_要动,_要跳舞。我_要跳舞,我_(3)照样子填词。例:一(粒)豌豆一_太阳一_竹匾 一_电视机一_蓝天一_星星 一_黑壳虫(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大家奇怪地瞪大了眼睛”,是因为_。(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大家更惊讶了”,是因为_。(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会动的豌豆不再动了”,是因为_。【答案】 (1)会动的豌豆(2)不但;而且;不仅;还(3)个;捆;台;片;颗;只(4)豌豆影响了别人休息,不仅不认错道歉,还那

    26、样蛮横无理(5)豌豆竟左右摇摆起来(6)黑壳虫把豌豆蛀空了,虫子从圆眼里钻出来,飞走了【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从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做为题目:会动的豌豆(2)分析句子的意思可知: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 “不仅还”。(3)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个太阳、 一捆竹匾、一台电视机、一片蓝天、一颗星星、一只黑壳虫。(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大家奇怪地瞪大了眼睛”,是因为豌豆影响了别人休息,不仅不认错道歉,还那样蛮横无理。(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

    27、解。“大家更惊讶了”,是因为豌豆竟左右摇摆起来。(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会动的豌豆不再动了”,是因为黑壳虫把豌豆蛀空了,虫子从圆眼里钻出来,飞走了【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3)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4)、(5)、(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4课外阅读。 一罐水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

    28、下,到处找水喝。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上尉命令他们放下。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女儿也喝了半杯水。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士兵们也都喝了。一罐水很快喝光了。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

    29、接一个倒地而死。妇女和孩子也死了。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人们都(纪念 怀念 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一拥而上:_。一饮而尽:_。(2)“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果断 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憎恨冷淡)。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狡猾 无耻)。(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_。【答案】(1)一齐拥上来;一口气喝光(2)粗暴;憎恨;狡猾(3

    30、)妈妈暗指祖国,表现了母女俩崇高的爱国精神(4)钦佩;表达了西班牙人民对母女俩的钦佩之情【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拥而上:一齐拥上来。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光。(2)首先理解词意,区别近义词。再根据句子的意思确定选项。“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憎恨。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狡猾。(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妈妈暗指祖国,表现了母女俩崇高的爱国精神。(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们情感的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钦佩;表达了西班牙人民对母女俩的钦佩之情。【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


    注意事项

    本文(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创新教案1 古诗三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