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二三章.docx

    • 资源ID:13884423       资源大小:322.7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二三章.docx

    1、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二三章一、选择题1下列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玻璃杯 B瓷碗 C木桌 D塑料瓶2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 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温度 B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C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D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4小明在家里整理厨房时,发现三种可用于科学小实验的物质:食盐、白醋、白糖。下面是他设计的利用这些物质所

    2、进行的家庭小实验,能成功的是( )检验洗衣粉中是否含SO42 做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钙 比较食盐和白糖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A B C D5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A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pH试纸如果pH丙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13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C+2MgO,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A化合反应 B分

    3、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4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CuSO4)。若要从硫酸铜中获得金属铜,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 C银粉 D铁粉15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O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6分类是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下列分类结果错误的是( )A地球、水星和木星都属行星 B鲫鱼、青蛙和麻雀都属脊椎动物C纯净水、纯牛奶和纯果汁都是纯净物 D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

    4、用17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不易观察的现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下列实验与这一思想方法不符合的是( )18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B在pH=2的溶液中:KCl、 Na2SO4 HNO3 C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 D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19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FeCl2(CuCl2)加入适量铁粉C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CaCO3DCO2(CO)通人澄清石

    5、灰水20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淡蓝色的火焰C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 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后,可得到黄色固体21归类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下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则表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 )选项甲XYZA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B常见的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C常见的合金钢铁生铁氧化铁D常见的行星地球太阳月球22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

    6、四分之一。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有弹性 B质地坚硬 C易锈蚀 D有延展性23“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特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有些是不健康的 B合金、塑料、橡胶是三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C制造“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使用了多种新型材料 D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24上海世博会上的“冰壶”展馆(如图)体现了芬兰的生态创新。所有的建 筑材料都是在环保理念上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采用的纸塑复合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 D新型超导材料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使配制更为准确,在量筒中

    7、配制100毫升10%的NaOH溶液 B为了防止滤液溢出,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C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为使现象更明显,加入的指示剂越多越好D检验铵盐和碱共热时有无氨气放出,应将红色石蕊试纸用水湿润二、简答题26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7有一种“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外观与普通纸相似。(1)鉴别“石头纸”与普通纸有多种方法。若分别点燃这两种纸,则

    8、不易燃烧的是 纸;若在纸上分别滴加 ,则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石头纸”;(2)若推广这种“石头纸”,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过度砍伐树木带来的后果是 。(写出一种)28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实验时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它和无水醋酸钠反应来制取某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 X+Na2CO3(1)请写出X的化学式为 。(2)根据物质分类,碱石灰属于 (选填 “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29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1)

    9、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 。30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由碱A和盐B两种化合物的水溶液混合而成;还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未知稀酸溶液。通过实验发现其中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固体D为NaCl。请回答:(1)将稀酸逐滴滴入A、B混合液中,产生气体与加入稀酸有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则化合物B可能是 (写化学式)。 (2)若实

    10、验前在混合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请描述稀酸逐滴滴入A、B混合液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 。31提纯混有硫酸的硫酸铁溶液,可在该溶液中加入足量 试剂后,过滤。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提出用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1)光纤这种材料属于 。(填写编号)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纳米材料(2)光纤的质量要求极严。目前使用的光纤是纯度极高的超纯Si

    11、O2,其制造时的反应原理是:SiCl4(气)+O2(气) 高温 SiO2(固)+2Cl2(气)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33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盐酸、硫酸属于酸,其分类标准是:它们在水溶液中曾离出的阳离子都是 。(2)某同学将含碳元素的不同物质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的物质关系:CCO2H2CO3Na2CO3。请你参照他的分类标准,完成含钙元素的不同物质关系:Ca Ca(OH)2CaCO3。三、实验探究题3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经实验得到下表

    12、,请完成相关内容。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将少许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A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在A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得滤液C在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硝酸,_在滤液C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35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4)向滤液

    13、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36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钾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

    14、砖红色。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观察溶液无色液体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另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现黄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硫酸铜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消失,无其它明显现象回顾与解释:(1)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 。(2)在步骤中,小明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 的干扰(填写离子符号)。(3)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4)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科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根离子(A

    15、lO2)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7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pH分别为5.4、6.3、6.0。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

    16、。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2)在第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_ 应相同。(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在第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38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O2、Al(OH)3、CaHPO4等摩擦

    17、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建立假设】我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进行实验】取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实验结论】我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_是否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不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

    18、2O4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离子。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9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它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3)小白为了继续探

    19、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 。40水果含有果酸。如图所示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1)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下表:铁锌铁铜铜锌苹果0.55伏0.60伏0.95伏梨0.40伏0.50伏0.90伏菠萝0. 50伏0.55伏1.0

    20、0伏橙0.70伏0.78伏1.05伏 在答题卷上画出这个实验的电路图;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看,所选用的两块极板材料之间的 越大,水果电池的电压越大;并且水果电池的电压还与 有关;(2)若该小组的同学选用一只橙子并用铜锌做极板,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3)关于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你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写出一个)41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

    21、; 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别滴加E溶液,现象为: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和D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 则:(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_ _ _ _;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_ _ _ _。42豆腐加工时需加入凝固剂,凝固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通过资料获悉:凝圊剂中可能含有Na2SO4、Ca(OH)2、MgCl2、NaCl等,为验证其成分,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上现象,凝固剂溶液中肯定没有 。(2)写出实验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实验3中出现的白色沉淀物质的

    22、化学式 。43我们在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曾对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四种白色粉末进行鉴别。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方案,请你沿着该同学的思路回答相关问题。 44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要测定某块盐碱地中的NaCl、Na2SO4;、Na2CO3的含量,为盐碱地的改造提供依据。下面是他们的测定步骤:(1)确定要测定地块的采样点。 (2)将采集好的土样晾干、粉碎、称量,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3)对所取滤液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是足量的,得到的所有沉淀中的阴离子都来自原土壤滤出液中)(4)称量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沉淀质量,计算得出盐碱地中上述三种盐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23、1)设计采样点时有下列四种方案,选用方案_ _较为合理。A B C D(2)上述实验中试剂A的化学式是 ,试剂B的化学式是 ,气体和试剂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若上述实验中试剂A为氯化钡溶液,则按上述实验步骤最终测得土壤中 的含量偏高。45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和水蒸气,

    24、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 ,理由是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462018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质 装置量时间装置装置实验前220.0克195.0克实验后222.1克199.4克装置连接顺序为

    25、: _ 。(填写编号)(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第一步 检查气密性;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和的质量;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和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 _ _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_ _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四、分析计算题47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致命毒气,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氢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得H2S,同时生成F

    26、e3O4。(1)在右图中,应选用图 作为制取H2S的装置。(2)收集H2S气体时,应从C装置中的 导管进入,对产生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3)实验室若制取6.8克的硫化氢气体,理论上需要多少克20%的硫酸溶液?48电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bO2(固)+ 2H2SO4+Pb = 2PbSO4+ 2H2O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1)电瓶在放电时, 能转化为电能。(2)假如某个电瓶中铅的质量为1800克,内装36%的稀硫酸1200克,当有310.5克的铅参加反应时,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多少克?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92018年12月14日,我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二三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