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练习册专题2 专题测评二B.docx

    • 资源ID:13883376       资源大小:37.5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练习册专题2 专题测评二B.docx

    1、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练习册专题2 专题测评二B专题测评(二)B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蓓蕾(li)剖析(pu) 追本溯源(shu)B庇护(b) 载体(zi)友谊(y) 莘莘学子(xn)C殷红(yn) 翘首(qio)刹那(sh) 少不更事(gng)D低劣(li) 广袤(mo)婆娑(su) 卓有成效(zhu)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我常被暝顽不灵的他气得掉泪时,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颗让母亲掉泪的沙子呢。B年轻人的惊人能量,可从选战中的一句

    2、流行语窥见一般。奥巴马演讲时,常常冲听众发问:准备好了吗?有信心吗?我们能赢吗?C文章的语言组织,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个统一的筹画,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漫无边际。D关于未来,我们总有无尽的想象,然而剧情总是被编剧窜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要想在公共网络空间形成公序良俗,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负责,涵养激浊扬清的正能量,共同珍惜、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B染发已成时尚,年轻人可以随心情改变头发的颜色,配合服饰和妆容,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老年人也可以白发如新。CNBA总决赛上,詹姆斯一个眼神示意,韦德心领神会了他的意图,一个假动作摆脱了对方的防守,快速杀到篮下,飞

    3、身劈扣,得到了关键的两分。D动物权益保护组织指出,每年都有大约3.8万只动物为新产品的试验而白白牺牲,这种牺牲动物的做法是欧盟所令行禁止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阅读深刻高尚情感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培养健康的人格。B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无不是如泣如诉、哀婉动人。C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对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的动人描写,让我们陶醉在“爱情”这一人类情感的高峰体验有了全新的认识。D课文所选的三首歌颂真挚友情的诗歌,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充满丰富内涵的友情的旋律中,认识到“友谊地久天长”。

    4、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_。_,_,_,_,_,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A BC D6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4分)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7仿

    5、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5分)陈情表的语言,不仅有形,有声,更有情。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含笑背后的恼怒,臣子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_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荀子的文学创新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探求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荀子是第一个以

    6、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等五篇。其中,有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箴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写。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韵散间出。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全面继承并发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范式的创制者。这说明赋之最早出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当然,赋体在汉代蔚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也不会是单一的。但是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中说:“相如之徒,敷典摛文,乃从荀法。

    7、”说得更确切、通俗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创作的。荀子的文学创新,还反映在他的作品成相篇上。该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以三三七加四七的句式,写出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黯愚黯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从通篇来看,内涵丰富,亦论亦述。既用这种弹唱之词来阐发深刻的治国之理,又用来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在形式和表现上,则曲调简短,极富民间劳动的节奏感,且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词尽意足之妙。荀子的这种文学创造,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宋以后勃然兴起的弹词正是继承了荀子所创制的这种弹唱文学的特点,才成为以叙说故事为主,深受民间

    8、喜爱的文学范式的。荀子的文学创新动力,有其独特的文化之源。他虽为战国后期的赵国(今山西安泽)人,但他“年十五游学于齐”,在齐国的学术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春申君的推重和赏识。可见他的一生除曾短时游秦、赵等国谋仕不遂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齐、楚两国度过的。而在被孟子称为“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的战国时代,“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当时的齐、楚两国,先后形成稷下和兰陵两个文化中心,形成肥沃的齐楚文学土壤。荀赋五篇,全以隐语写成,说明其产生与隐语风习有直接关系。文心雕龙谐隐中即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这说明齐、楚两国都有好隐语的风俗。而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的

    9、“齐威王之时喜隐”,新序记载“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的事,也说明隐语在齐国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而有着更有效的传播。正像以隐语来写作的荀赋,只有在齐、楚这样丰厚的隐语土壤中才能培育一样,荀子的颇多文学创新成就,就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的时代结晶。8下列对文中赋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赋篇在我国文学史上应该是严格意义上最早出现的赋,它是荀子致力于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B赋篇内容丰富,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以及云、蚕、箴等具体事物有着形象而逼真的描写。C赋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在形式和表现上,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词尽意足之妙。D赋篇以隐语写成,采用主客问答式,以四言为主

    10、,善用排比,韵散间出,铺陈回环,绘声绘色。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赋兴盛于汉代,汉赋受诗经离骚等前代文学的影响,是自觉全面地继承荀子的创作思想而形成的文学样式。B汉赋蔚为大观,类型繁多,所谓体物模型的汉大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荀子创造的体物赋应是汉赋的发端和起源。C荀子成相篇的艺术创作范式,直接影响到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或阐发深刻的治国道理,或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D荀子在齐国游学从教多年,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推重赏识,齐、楚两地的丰富阅历,对他的文学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A荀子的文学创新源于肥沃的齐楚文学的土壤。B隐语作为齐国的一门系

    11、统的学问,是荀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C荀子文学创新的成功说明文学源于生活,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催生新的文学成果。D赋兴盛于汉代,起源于战国。11请简要说明荀子的文学创新成就。(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分)水磨房李汉荣水、石磨、粮食,在这里相逢了,交谈得很亲热。哗啦啦,是水的声音;轰隆隆,是石磨的声音;那洒洒如细雨飘落,是粮食的声音。水磨房一般都在河边或渠边。利用水的落差,带动木制的水轮,水轮又带动石磨,就磨出白花花的面粉或金黄的玉米糁。水磨房发出的声音十分好听。水浪拍打水轮,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有节奏的哗啦哗啦的声音,水轮有时转得慢,有时转得快,这与水的流量和流速有关。转得慢的

    12、时候,我就想,是否河的上游,有几位老爷爷在打水,就把河水的流量减小了?转得快的时候,我又想,是否在河的中游或距水磨房不远的某一河湾,一群鸭子下水了,扑打着翅膀,抬高了河水,加快了水的流速?有一次我还看见水里漂来一根红头绳,缠在水轮上,过了好一会儿才被水冲走,我当时真想拾起它,无奈水轮转得很快,又不敢关掉水闸,看着那根红头绳被汹涌的流水扑打,无助地闪动着红色的幻影,心里泛过一阵阵伤感。我想那一定是河的上游或中游,一位姐姐或妹妹,对着河水简单地打扮自己,不小心把红头绳掉进了水里,她一定是久久地望着河面出神,随着红头绳流走的,是她的一段年华,说不定还有一段记忆。比起水轮热情、时高时低的声音,石磨发出

    13、的声音是平和、稳重的,像浑厚的男中音,它那轰隆隆轰隆隆其实这个词用得不准确,它不怎么“轰”,持续均匀的声音是“隆隆”,像是雷声,但不是附近或头顶炸响的雷声,而是山那边传来的雷声。那惊人的、剧烈的音响都被山上的植被、被距离、被温柔的云彩过滤沉淀了,留下的只是那柔和的隆隆,像父亲睡熟后均匀的鼾声。粮食也发出了它特有的、谁也无法模仿的声音,磨细的麦面或磨碎的玉米糁从石磨的边缘落下来,麦面的声音极细极轻,像是婴儿熟睡后细微的呼吸,只有母亲听得真切;玉米糁的声音略高略脆一些,好像蚕吃桑叶的声音,或是夜晚的微风里,草丛里露水轻轻滴落的声音。守在水磨房里的,多是老人或母亲,有时候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太小了,怕

    14、不安全。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几次请求母亲让我看守水磨房,母亲不答应,说水可不认识你,水不会格外照顾你。经不住我的纠缠,母亲只好答应我。我看守了好几次水磨房,学大人的样子按时给磨眼里添粮食,按时清扫磨槽里的面粉。抽空蹲在水边看水轮旋转水花飞溅,听水的声音,石头的声音,粮食的声音;根据水轮旋转的快慢想象水的流量流速,想象河的中游或上游发生了什么事情;凝视一根漂流的红头绳想象遥远的河湾一个女孩子伤感的神情当我从水磨房里走出来的时候,我看见水磨房旁边的柳树林里,母亲坐在一块石头上,手里拿着正在缝补的衣裳,微笑着向我点头。哦,我的母亲不放心水,不放心石头,她一直守在水磨房附近,守着她的孩子。水磨房,我最初

    15、的音乐课堂,爱的课堂,我在这里欣赏了大自然微妙的交响,我看见了水边的事物和劳动,有那么丰富的意味;我看见水边的母亲,母亲身边的水,那么生动地汇成了我内心的水域。我渴望,当我老了,我能有一个水磨房,在水边,看水浪推动水轮,发出纯真热情的声音;将一捧捧粮食放进磨眼,在均匀柔和的雷声里,看一生的经历和岁月,都化作雪白的或金黄的记忆,细雨一样洒下来我希望,水磨房不要失传,水磨房的故事不要失传。(选自李汉荣散文选集,有删改)12“水、石磨、粮食,在这里相逢了,交谈得很亲热。”请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13文章第段写水磨房的三种声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概括水轮、石磨、粮食发出的声音的特点。(4分)

    16、14文章第段都写到了母亲,试分析文中的母亲形象。(6分)15“我希望,水磨房不要失传,水磨房的故事不要失传。”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内涵。(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

    17、“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勅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愿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

    18、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曰:“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注 逋赋:拖欠的赋税。渠魁:

    19、首领。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 顾:回头看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3分)()性敏慧,弱冠举于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饷应期至,军乃戢守臣当先以身殉柳民欢呼戴上恩德A BC D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

    20、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3分)译文:(2)斥止验问得实,

    21、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4分)译文: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分)君子之于射也,内 志 正 外 体 直 持 弓 矢 审 固 而 后 可 以 言 中 故 古 者 射 以 观 德 德 也 者 得 之 于 其 心 也。(明)王守仁观德亭记(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21词题为“早行”,词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3分)22“啼鸟两三声”一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23词的下阕表现

    22、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句子简要赏析。(3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多情应笑我,_。_,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其为人也,_,乐以忘忧,_。(论语)四、作文(60分)25“质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上的解释是“朴实;不矫饰”。在汉语中,“质朴”一词可以用来形容人,可以用来形容物,也可以用来形容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风格。请以“质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专题测评(二)B1D解析 A“追本溯源”中的

    23、“溯”读s,习惯与“朔”字混淆;B.“载体”中的“载”读zi,“莘莘学子”中的“莘”读shn;C.“殷红”中的“殷”读yn,“刹那”中的“刹”读ch。2D解析 A暝顽不灵冥顽不灵;B.窥见一般窥见一斑;C.筹画筹划。3A解析 A项,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B项,白发如新:指相识很久,虽已白头,还如新结识一般。谓相知不深。C项,“心领神会”不能跟宾语。D项,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4B解析 A成分残缺,在“深刻高尚情感”前加上“熔铸”或“具有”。C.句式杂糅,将“陶醉在”改为“对”。D.搭配不当,将“感受到”改为“陶醉在”。5D解析

    24、 是对“独立自主”的顺承,故选D项。6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解析 同样意思的话因对象不同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特点。为了能让少儿听懂,语言表达一定要通俗、活泼、亲切,甚至要口语化。这样,“潺潺”“小溪”“清晰可见”“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都必须改换词语和口气,甚至都换了也没关系,只要小朋友听起来轻松明白就行。7示例:少者孤苦低沉的呼喊,老者羸弱无奈的呻吟,帝王威严急切的催促,孝子动人肺腑的诉求。8C解析 这是成相篇的特点。9D解析 ABC项的论述与原文都有偏差。

    25、10B解析 原文是“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11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赋篇是他最早的以“赋”命名的著作。荀子在内容、形式、句式和手法上创制了赋作的范式,他是体物赋的创始者。他在弹唱文学方面有重大创新,创作了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成相篇。12结构上:照应标题;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对水轮、石磨、粮食的“声音”的具体描写)。内容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水磨房的温馨气氛,表现了作者对水磨房的喜爱与怀念。(每点2分)13运用了比拟、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特点:水轮热情、时高时低(有节奏);石磨平和(柔和)、稳重;粮食细微、独特。(3分,每点1分,答不完整不得分)14母亲非常勤劳。她总是自己看水磨房,不放心让孩子看,在水磨房外等“我”的时候还在缝补衣服。母亲非常慈爱(疼爱孩子)。她经不住“我”的请求让“我”看水磨房,又不放心,就一直在水磨房外守着。母亲是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她如水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练习册专题2 专题测评二B.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