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docx

    • 资源ID:13869547       资源大小:624.0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docx

    1、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1、天然本底照射的类型,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氡,食入,吸入等)、陆地内外照射致成人年有效剂量,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被确定为职业照射的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是什么答:(1)天然本底照射的类型:宇宙射线(初级宇宙射线、次级宇宙射线),陆地辐射、增加了的天然照射。(2)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致成人年有效剂量:1) 天然本底照射 mSv宇宙射线年有效剂量 mSv;宇生放射性核素 mSv ( 3H是Sv,7Be是Sv ,14C是12Sv,22Na是Sv )。陆地辐射 (原生放射性核素 40K 238U 232Th):外照射 mSv,

    2、内照射(除氡) mSv。氡222Rn:吸入: mSv(室内 mSv,室外 mSv),食入: mSv;220Rn吸入: mSv。2)人工辐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医疗照射 mSv ,大气层核试验 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mSv ,核能生产 mSv。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产生的照射年有效剂量 mSv。(3)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磷酸盐加工、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提取、建材、钍化合物、废金属工业。(4)被确定为职业照射的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是:机组人员所受的宇宙辐射。2、新建房屋和已建房屋,氡及其短寿命字体的浓度限值是多少答:新建住房年平均值100Bq/立方米,

    3、已建住房年平均值200Bq/立方米。3、理解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答:(1)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包括宇宙射线、陆地辐射。 (2)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加工提炼的天然辐射源。包括核技术的军事应用、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核能、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和应用、医用辐照、核事故)。4、理解地球辐射带、地磁纬度效应答:(1)地球辐射带:被地球磁场捕俘的宇宙辐射中质子和电子流等带电粒子流所形成的区域。(2)地磁纬度效应:在赤道有最小的辐射强度和剂量率,而接近地磁两极处则最大。5、何为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答:(1)宇生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线与大气层粒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4、放射性核素,有3H、 7Be、14C、 22Na等。(2)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有40K、238U、232Th等。6、理解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答:(1)确定性效应:当受照剂量超过某一特定效应的域剂量以后,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将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加重。其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呈S型,存在域剂量,表现主要是:皮肤的损害(非恶性损伤但有损美容),眼晶体白内障,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育。(2)随机性效应:发生癌症的概率(不是严重程度)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这种效应称为随机性效应,意思是“随机性质的,或统计性质的效应”,如果是具有向

    5、后代传递信息的细胞受到辐射危害,那么辐射危害效应将表现在受照人员的后代身上,这种效应可能有许多不同种类,严重程度也不同,这种随机性效应称为遗传效应。表现主要是:致癌、致畸(除此之外均为确定性效应)。7、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含义答:(实践的照射类型包括: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 职业照射:放射性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受到的照射,它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 公众照射:与人工辐射无关人员受到的照射,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8、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职能何时颁布,何时实施具体职业人员、公众、慰问者的剂量限值答:(1)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国际电离辐射防护盒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准则(2)发布2002年10

    6、月8日,实施2003年4月1日。(3)具有职能:法规职能(4)剂量限值1)职业人员: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500mSv对未怀孕妇女职业照射控制与男人相同 对怀孕妇女(保护胎儿)腹部剂量当量:2mSv 放射性核素摄入量不超过摄入量的1/202)公众:公众成员平均剂量不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1mSv;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 皮肤的年当

    7、量剂量,50mSv。3)慰问者: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使他们在患 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受的剂量不超过5mSv。 探视食入放射性物质的患者的儿童所受的剂量限制 于1 mSv以下。9、理解紧急行动干预水平答:如果在2天以内可有效防止10mSv,可采取隐蔽行动。 如果在7天以内可有效防止50mSv,可采取临时撤离。 碘防护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是100mGy(指甲状腺的可防止的待积吸收剂量)。10、放射防护的目的和任务答:目的: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任务:既要积极进行有益于人类的伴有电离辐射的实践活动,促进核能利用及其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又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缩小电离辐射对

    8、人类的危害。11、理解放射卫生防护的发展经历。(叶文浪版本有)答:12、什么是推定限值答:根据一定模式从基本限值推导出的限值。13、放射卫生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答:三项基本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是最优化过程的前提):辐射照射的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包括健康危害和非健康危害)。利益危害(2)辐射防护最优化(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要求):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辐射实践过程中, 保证做到将辐照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3)个人剂量限值(是最优化的约束):对于职业照射,它是一种源相关的个人剂量值,用

    9、于限制最优化过程考虑各种选择的范围。对于公众照射,它是公众成员从任何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上界。对于医疗照射,剂量约束值应被视为指导水平。关系:实践正当化是防护最优化的前提,个人照射限值是最优化剂量的约束条件。能把个人剂量限值直接作为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14、对放射防护最优化(ALARA)的理解,放射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答:放射防护最优化(ALARA):用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使在一项已判定为正当并已准予进行的实践中,个人剂量的大小、受照人数、以及不一定受到但可能遭受到的照射,全部保持在可合理做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原则。放射防护的生物学依据: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胚胎

    10、或胎儿在子宫内受照射的辐射危险。工作安排的依据:放射防护最优化,最优化的依据是剂量约束值,不能把个人剂量限值直接作为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15、几个重要的辐射防护的国际机构答: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6、ICRP推荐的放射防护最有用的判断方法是什么答:直观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法、代价利益分析法(最常用最有效)、决策分析法。17、X射线通常用的屏蔽厚度计算的方法答:主屏蔽要求2mm铅当量15cm的混凝土或25cm实心砖的屏蔽体厚度。注意:楼上楼下、门窗、来自患者身体的散射;对于患者非检查部位的屏蔽。18、医用放

    11、射源事故原因及预防对策答:(易发事故及其发生率密封源丢失和源泄漏事故:事故数60 ;人员受到过量照射事故。)事故原因分析: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70;违规操作:专业知识、操作规程等;安全连锁装置功能故障;辐照装置传输源的机械系统故障。事故预防对策: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人员接受岗前培训;定期检验和维护安全连锁装置的功能;调试和检查直线加速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辐射警示系统功能正常可靠。19、密封源的分类方法答:按密封源的辐射类型:辐射源、辐射源、低能光子源、辐射源、中子源 按几何形状不同:点状源、线源、平面源、圆柱源 按活度不同:检验源、参考源、标准源、工作源 按用途不同:辐射探测

    12、器刻度(校正)源、放射性探井源、工业照相源、辐射仪表源、离子发生器用源和辐照装置用源等。20、密闭源的泄漏检查方法什么情况表示无泄漏答:放射性检验(有无放射性物质的泄漏)(1)湿擦拭法:拭子擦拭后测活度(2)浸泡法:505浸泡4h后测浸泡液放射性活度(3)射气固体吸收法:226Ra源以棉花包绕置密室12h 后取出棉花测之。 活度185Bq者无泄漏。非放射性检验(包装容器有无泄漏)真空鼓泡法:盛水密封容器中使负压达15- 25kPa,观察数分钟。氦质谱法:置于密封容器后抽取其内气体,测氦气浓度。10-6Pam-3s-1者无泄漏。21、半值层答:把源辐射剂量率减弱到原始剂量率的一半时所需要的屏蔽体

    13、厚度,它反映了射线的穿透能力。22、理解开放源的特点答:极易扩散,可能会影响工作场所表面或环境介质。(开放源指非密封的,与环境介质接触的放射源。)23、开放性放射性工作场所分级、分区、分类答:(1)分级(依据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各种放射性核素的最大日用量分别乘以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系数,其积之和构成最大等效日操作量):甲级:109Bq(100mCi) 乙级:107Bq到109Bq() 丙级:104Bq到107Bq()即豁免活度值以上到2107(书上为4,185为2)(2)工作场所的区域划分:控制区: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防护措施或安全手段的任何区域,以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

    14、常照射 或防止污染扩展和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 ( 控制区设置在独立的建筑,或整体建筑的一端, 底层。)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的安全手段的、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3)分类(依据等效年用量: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各种放射性核素的年用量分别乘以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系数,其积之和构成等效年用量):第一类:1012Bq(50Ci)第二类:1011Bq到1012Bq第三类:1011Bq(5Ci)24、对于职业照射人员,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及主要途径答:呼吸道:工作场所主要方式 消化道:皮肤污染主要转移方式 皮肤:污染皮肤浸润、扩散 伤口:快速通道 药

    15、物方式:注射、口服、吸入25、内照射防护的原则、基本措施、个人卫生措施答:(1)原则:切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一切机会。(2)基本措施:围封:缩小操作范围 保洁去污:保持表面清洁,去除放射性污染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措施与设施 废物妥善处理:分类收集、统一处理(3)个人卫生措施:正确使用、妥善保存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卫生通过间制度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注意暴露皮肤破溃伤口的包扎不同分区内的物品不得随意交叉串用注意个人卫生(头发、指甲等)26、皮肤去污的主要方法答:一旦发现立即清洗;普通肥皂温清水清洗23次;禁止使用对皮肤有刺激的去污剂;如污染严重,选用专用

    16、去污剂;先清洗手部,再清洗其他皮肤;手部清洗注意甲沟、甲床。27、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在呼吸道的沉积规律主要取决于核素的什么物理因素答:其粒径大小:活度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AMAD)。28、核医学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防护答:使用治疗量药物的区域划为控制区,病人床边处或单人病房应划为临时控制区。 控制区入口处设有辐射危险标志,无关人员不得入内,病人也不应该随便离开该区。 配药室靠近病房,减少放射性药物和接受治疗的病人通过非限制区。 根据放射性核素的形态、活度,确定病房的位置及其屏蔽防护要求。 病房应有防护栅栏,与普通病人保持距离。 病人应使用专用便器或专用洗手间。病人的被服和个人用品应经常去污。使用过

    17、的注射器、绷带等,应作放射性废物收集。131I治疗者,出院时体内允许最大活度109Bq。近期接受放射性药物治疗病人,做外科手术时应遵循下列原则:尽可能推迟到病人体内放射性活度水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且不需进行放射防护时再作手术;手术中外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手术后的手术室应进行辐射监测和去污,敷料、覆盖物等其他物件的污染情况,无法去污的物件作为放射性废物收集,待处理。29、核医学科给药误差应小于多少答:给药误差不能超过5% 。30、核医学诊断治疗中给药失误的应急处理原则答:失误:错误用量多或少;用错患者。应急处理原则:阻吸收:催吐、络合以及封闭要害器官等;加速排出:催吐、利尿等;确定体

    18、内滞留量:收集和检测排泄物;会诊;告知并采取措施以免无辜者被照;上报。31、少许放射性物质洒落时,应该如何做答:(1)液体,以吸水纸吸干;粉末,以湿抹布清除。(2)以清水湿抹布仔细清洗,由外而内,呈螺旋形,防止污染扩散。(3)一般清洗3次左右即可,若效果不明显,可使用去污剂。32、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答:有放射性药物应操作专门场所。 给药用的注射器应有屏蔽。放射性药物应在衬有吸水纸的托盘内操作。 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放射性碘化物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注意甲状腺保护。在控制区和监督区内不得进食、饮水、吸烟,存放无关物件。为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目的而使用含3H、14C和125I

    19、等核素的放免药盒可在一般化学实验室进行,无需专门防护。 操作后离开工作室前应洗手和作表面污染监测,如污染水平超限值,应去污。 从控制区取出任何物件都应进行表面污染水平监测。生产和操作放射性核素或药物的通风橱,在半开的条件下风速不应小于1m/s。 排气口应高于附近50m范围内建筑物屋脊3m, 并设有活性炭过滤装置或其他专用过滤装置, 排出空气浓度不应超过有关限值。33、医疗照射过程中,辐射防护的重点人群答:病人、病人的陪护者34、X射线是谁发现的。答:伦琴。35、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中对患者的防护措施以及一般技术上可以采取的措施的理解答:减少患者受照剂量的措施:医务人员职责;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在一

    20、般技术上可以采取的措施;特殊线检查中可采取的措施;改造旧线机的防护条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般技术上可以采取措施的理解:1)提高线质,增加透射比以降低皮肤剂量;2)控制照射野并准直定位;3)器官屏蔽; 4)控制焦皮距和焦点与影像感受体的距离;5)减少散射辐射剂量; 6)使用高效增感屏; 7)控制并记录照射时间; 8)正确处理感光胶片可以减少重复摄片率。36、X射线申请和摄片医生的职责答: 申请医生的职责: 提出申请之前,确认从其他临床检验和检查中都不能获得必要的诊断信息;结合临床指征提出线检查申请;尽可能与放射科医生商量;清楚地填写申请单,说明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出检查的目的。摄片医生的职责:

    21、与建议医生商量,取得最优化效果。根据建议医生提出的临床症状,对拟施行的线检查是否合理以及采用的技术提出意见。首选对患者危险最小的方法,如摄片与透视。线检查的程序因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而异。线检查操作人员应十分熟悉电离辐射的物理性质和辐射损伤效应。37、控制可行的最小照射野并准直定位的作用答: 减少患者受照剂量;提高影像质量;避开患者要害部位。38、放射诊断过程中,应防护的重点人群答:患者(特别注意孕妇、儿童)。39、肿瘤放疗科工作人员的类型及各自的工作职责;答:放射肿瘤学医师:职责是临床医师,其使用的手段是放射线,必须全面且独立对病人负责。放射治疗物理师:职责为放射治疗设备校准、验收、维护,剂量

    22、数据测量,剂量计算规程,协助制定放疗方案的剂量,并提出剂量学建议等。放射治疗技术员:职责为治疗实施过程、治疗设备的使用等。40、射线能量超过多少能引起感生放射性加速器产生的感生放射性如何防护。答:超过10MeV,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感生放射性。防护:1)室内强制性通风(气态放射性核素、化学毒物);2)尽可能减少在加速器室内滞留时间,或停机10分钟后再进入机房(短半衰期核素多);3)穿戴防护衣。41、放射治疗过程中,病人最大的无用照射是什么答:最大的无用照射是:靶组织的散射线。42、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答:定义:指医生在正确诊断的整个过程应当施行的有计划的系统活动。目的:以最小的代价使受检者接受的

    23、照射剂量最低并获得最优的诊断信息。内容:质量控制测试、评价、设备验收与维修,临床辐射剂量与影像质量的评价和研究,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统贯全局的质量保证计划等。(1)验收检验(2)X线诊断设备的质量控制1)X射线透视诊断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项目与要求 2)X线摄影机的检测项目与要求(3)医用X射线诊断质量保证的防护意义(4)人员培训和组织建设是质保前提4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中,工作人员、病人辐射的来源,及其主要来源。答:工作人员:散射线、机头漏射线、高能电子束产生的感生放射性等。病人:射野照射(有用的照射)、靶组织的散射线(最大的无用照射)、外加职业人员相同照射。44、什么是放射性废物、清

    24、洁解控水平,熟悉放射性废物的特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原则 答:放射性废物:含有反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清洁解控水平:由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以放射性浓度、放射性比活度和/或总活度表示的一组值,当辐射源等于或低于这些值,可以解除管控制。放射性废物的特点:1)具有放射性,兼有化学毒性;2)净化处理要求高;3)某些放射性废物衰变释热或产生气体;4)有些废物经后处理可浓缩回收;5)治理的基本途径(浓缩贮存:废物与环境隔绝,不造成环境危害;稀释排放:豁免水平,排入环境)。管理原则:1)以安全为目的,以处置为核心;2)遵循“减少产生

    25、,分类收集,净化浓缩,减容固化,严格包装,安全运输,就地暂存,集中处置,控制排放,加强监测”的四十字方针。3)辐射防护原则(正当化、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及保护后代原则。4)环境保护原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低放废物区域处置,高放废物全国集中处置)及三同时原则(废物管理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45、理解放射性废物的预处理、处理、处置。答:预处理:在处理放射性废物之前对废物进行收集、分拣、化学调制和去污等操作。处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方法,改变废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以达到减弱、净化固化,有利于废物进一步排放、贮存、运输。处置:1)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减容、埋藏; 2)中高放固体废物处置:地

    26、下临时埋藏(深于6米,考虑通风散热),海洋处置(2000米深海,或海底钻井内),盐矿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三方面,此处只有放射性固体,不全面,需要结合46、48的放射性废水和放射性气体的处置)46、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各方法间的比较答:(1)低放废水的排放:1)向地面水体排放豁免废水可向城市下水道排放;2)其他排放:浅地面排放;土壤渗滤;深井排放;与外环境不交通的深层地下;零排放(废物=净化水重新利用,不向外环境排放废水) (2)中高放废水的处理:1)中高放射性废液的临时贮存:大多贮存于地下贮罐内;2)中高放射性废液的固化处理: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煅烧固化等。4

    27、7、什么样的放射性废水、废气可以分别直接向城市下水道、大气排放答:豁免废水、废气。48、医用放射性废物的气体排气口、废液贮槽或容器离开居民点的距离、存放期限等的要求。答:1)气体排气口超过周围建筑物3米以上。 2)废液贮槽或容器离开居民点的距离:30米。3)存放期限:中低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期不宜超过5年。4)无废水池的单位,应将废液注入容器存放6-10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如废液含长半衰期核素,可先固化,然后固体废物处理。5)注射过或服用过放射性药物的病人的排泄物在专用化粪池贮存10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49、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按活度的大小的分类)答:1)豁免废物:比活度10-6Ci/kg;2

    28、)低水平放射性废物:Ci级; 3)中水平放射性废物:mCi级; 4)高水平放射性废物:Ci级。50、固体放射性废物的隔离期答:中低放射性固体废物的300年;高放射性固体废物和放射性核素1万年。51、理解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培训答:1)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培训;2)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放射卫生防护技术单位举办;3)上岗前培训时间一般10天;4)上岗后每2年复训一次,复训时间不少于5天。52、就业后定期医学检查的频次。答:甲种工作条件者,每年全面检查1次;乙种工作条件者,2-3年全面检查1次53、什么是放射性工作人员证,熟悉放射性工作人员证的日常管理,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包括就业

    29、前,及就业后定期健康检查)答:放射性工作人员证:1)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资格凭证;2)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颁发;4)持证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日常管理:1)复核:1年/次,换发:5年/次。2年未复核,需重新办证。2)如从事限围外放射工作,须办理变更手续。3)调离:30日内向发证部门注销并交回放射性工作人员证。4)遗失放射性工作人员证,在30日内持单位证明,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健康检查:1)就业前:目的是判定拟参加职业照射人员是否具备承担职业照射工作的健康条件,为其就业后的定期健康监护或事故后的医学检查提供对照。就业前未经全面医学检查或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从

    30、事放射工作。2)就业后:目的为保证职业工作人员能适应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定期医学检查不合格者,视其严重程度,暂时或永久停止放射性工作。54、个人剂量管理答:(1)必须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如工作调动,随本人转给调入单位;脱离放射工作后继续保存20年;(2)工作期间必须佩戴个人剂量计,测读周期30天,但最长不得超过90天;(3)个人剂量监测由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技术单位负责,监测结果及时通知所在单位,单位应将监测结果抄录在放射性工作人员证;(4)进入控制区及参加应急处置的放射性工作人员,须佩戴个人剂量计和报警式剂量仪;(5)对操作开放型放射源的工作人员,摄入量可能超过年限值的1/10时,应开展摄入量监测;(6)受照剂量高于年剂量限值的3/10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7)受照剂量年剂量限值时,应对受照人员的器官剂量和全身剂量进行估算。55、职业人员受照剂量分别高于年剂量限值的多少时,需展开摄入量监测或需查明原因,采取改进措施答:受照剂量高于年剂量限值的3/10时。对操作开放型放射源的工作人员,摄入量可能超过年限值的1/10时。56、活度、剂量当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的国际单位、国际单位的专有名词。射线的特性(穿透性等),以及该用何种防护器材进行防护老师强调要注意


    注意事项

    本文(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