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要点.docx

    • 资源ID:13864134       资源大小:56.47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要点.docx

    1、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出版概论一、“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一)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强调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西方着重于“公之于众”。(二)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复制

    2、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活动。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如建筑作品、模型作品。出版活动的三要素在出版过程中形成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和产品流通三个有机结合起来的阶段。编辑劳动和复制劳动只能创造价值,但不能实现价值。(四)出版活动的特征:是一种文化活动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政治性和思想性 4经济性和产业性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的文化功能实现的。出版过程中形成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

    3、生产和产品流通三个有机联结的阶段。二、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作为意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

    4、理念,推进经济发展。(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发现先进科技成果并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2)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3)科技读物使人们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优化文化选择。 (4)促进文化交流。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我国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5、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伟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

    6、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记忆方法:双为双效、双百双用、质量、开放)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为)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双百双用)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双效)4坚持质量第一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体任务包括: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四、出版物的要素、种类和特殊性。出版物是精神文化成果中经过编辑加工、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发行而得以在社会上传播的作品。(一)出版物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阅读、欣赏。2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3具有一定量的复本,可以向公众传播。(二)出版物的种类有六大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合称为“纸介质出版物”或“印刷型出版物”。最早出

    8、现的出版物是图书,然后是报纸、期刊。(三)出版物的特殊性:1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两重性,是出版物最重要的特殊性。2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既可能一致,也可能背离。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既可能统一又可能对立的关系,是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正确处理这两个效益之间关系的原则是: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4出版物生产数量与成本、利润关系上的特殊性:仅生产数量上的变化便会导致利润率的巨大变化。五、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一)出版资源的概念:出版资源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必须加以开发、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1.人才资源由出

    9、版者队伍、作者队伍等构成。2.信息资源由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全社会的文化积累、出版单位和出版物的品牌信息以及市场的文化需求信息等构成。信息资源不是消耗型资源,而是再生型资源。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选题;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即使更新已有成果;着力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开发国外资源;组合运用多种媒体。3.物质资源由生产出版物所需的各种物质材料以及各种有形资产构成。(二)资源的特点人才资源的特点:1不但包括本行业的从业人员,还包括行业外的作者和特约编辑等专业人员。2既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专业学科素养,又要有相当的经营管理才能。3特别强调人才的多样性

    10、和结构的合理性。信息资源的特点:已经生产出来的出版物,不仅是它的产品,而且常常也是它进行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六、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紧跟社会的发展 2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 3更新已有成果 4打造品牌并扩大影响5开发国外资源 6运用多种媒体(二)要注意的问题:1有一定的深度 2重视调查研究 3要有创新意识 4提高信息把握能力 5注重信息质量,提高使用价值七、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以及结构组成。(一)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1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2具有产业经济属性 3富有文化创意性 4与信息技术有天然的适应性5事业和产业的有机统一(二)我国出版业的构成:1出版单

    11、位:是从事出版活动的机构,包括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期刊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1)出版社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出版各种相应种类的出版物。(2)期刊社的编辑出版部门与期刊的主办单位以及期刊登记机关必须位于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域内。期刊社可以设立办事处、联络处等派出机构或与广告经营单位建立协办关系,但派出机构和协办单位不得从事采访、编辑活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具有新闻采编业务的期刊社,可以在登记地以外的地区设立只从事采编活动的记者站,但必须报经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部门批准。2制作单位:对精神生产内容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制成能够据以批量复制出版物的、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

    12、母版”的专门单位。设立出版物制作单位,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报请审批或备案的手续。未取得合法资质者不得从事出版物制作经营业务。3印刷复制单位:我国对印刷复制单位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未经一定级别的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任何单位都不得经营出版物的印刷、复制业务。4发行单位: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未经一定级别的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任何单位都不得经营出版物的发行业务。5出版专业教育、科研单位。八、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技术职务级别、职业资格要求和主要职责。(一)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三大类:编辑类;技术编辑类;校对类。(二)技术职务级别:编辑类分初级、中级、高级三种,即助理编辑(初级)、编

    13、辑(中级)、副编审(高级)、编审(高级)。技术编辑类分初级、中级两种,即技术设计员(初级)、助理技术编辑(初级)、技术编辑(中级)。校对类分初级、中级两种,即三级校对(初级)、二级校对(初级)、一级校对(中级)。(三)职业资格要求:详见第四章第四题(三)。(四)主要职责:1编辑类:(1)助理编辑:协助编辑进行工作。在编辑指导下,搜集整理有关学科的情报、信息,练习组稿。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协助发稿。检查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分担编辑室内其他工作。(2)编辑:搜集研究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设想,进行组稿。独立审读、加工整理稿件,检查图书成品。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撰写书

    14、讯、书评。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指导、培养助理编辑。(3)副编审搜集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工作的建议或方案。制定选题规划,指导有关编辑人员组织实施。担任重要书稿的责任编辑。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对有关图书进行评论。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或技术编辑学、校对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4)编审搜集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工作的建议或方案。制定选题计划和组稿计划,组织社会力量或有关编辑人员实施。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必要时对重点书稿进行审查、加工。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

    15、导和培养专业人才。副编审、编审履行复审或终审职责还须具有相应的行政职务,否则只能提出审稿意见,不能签发稿件。2技术编辑类:(1)技术设计员: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制设计,或插图、制图等工作。(2)助理技术编辑: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制设计,或插图、制图等工作。(3)技术编辑:承担书稿,尤其是重要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工作。研究选择特殊书稿的设计方案。解决有关疑难问题,指导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进行工作。3校对类:(1)三级校对: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校工作。(2)二级校对: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或复杂书稿的校对

    16、工作。(3)一级校对:承担各种书稿的校对工作。承担各种书稿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和付印样通读工作。检查各校次的校对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指导二级校对、三级校对进行工作。九、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内容和相关学科。(一学科性质:出版学是研究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为出版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出版学是行业之学,领域之学,其学科性质属于应用科学,不是基础科学。(二)研究对象: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出版物、出版业和出版物市场是出版学研究的三个重要范畴。(三)学科内容:1总体任务:在充分把握出版活动性质的基础上,研究出版活动规律。2具体任务(8项):(l)研究出坂物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特

    17、点及关系 (2)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3)研究编辑、复布屿发行之间的关系 (4)研究出版活动和社会的关系(5)研究出版物市场和出版物营销 (6)研究出版队伍的建设(7)研究出版业的管理和经营 (8)研究中外出版历史3相关学科:目录学、版本学、校助学、文献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最早在文章中使用“出版学”的事中国人杨家骆。4.开展出版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出版活动实践,才能树立正确的出版观念,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才能正确发挥出版工作者的智慧和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为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2

    18、)只有依靠出版学的学科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各方面对出版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并使出版专业人才的素养能够在持续、正规的培养中不断得到提高。 (3)只有对出版学有足够的理论兴趣,才能更加热爱出版工作,自觉地在出版业这个大学校里吸取丰富的营养,才有可能在出版工作岗位上不断成长,最终成为有精湛造诣的学者专家。 第二章 编辑概论一、“编辑”的概念和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一)“编辑”的概念: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最早的编辑活动是书籍编辑活动。(二)“编辑”的地位: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l)编辑工作对

    19、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晌(2)编辑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3)编辑工作对出版单位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二、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和编辑工作的特点、基本功能(一)基本环节: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期刊编辑过程中一般没有“签订出版合同”环节。(二)编辑工作的特点: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三)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1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 2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导引功能 3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三、对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能力和责任的要求。(一)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政治

    20、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知识广博、博中求专)、职业素质(职业追求、职业敏感和职业作风)(二)编辑人员的能力: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规范能力、加工能力和写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徒力编辑策划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是否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是否别处心裁,富有创新意识;是否熟悉出版实务,懂得经济核算;是否了解消费者,把握出版物市场变化趋势(三)编辑人员的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贵任、把关资任、宣传引导资任。四、编辑与作者、读者的相互关系以及编辑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一)编辑与作者、读者的相互关系:1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编辑离不开

    21、作者,作者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作者的劳动成果是编辑的劳动对象。作者也离不开编辑,没有编辑劳动的投入,作者的劳动成果就无法通过社会传播实现其社会价值对正当的、合理的、健康的需求,尽可能给以充分满足。2编辑与读者的关系: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读者是作者、编辑的劳动价值和社会作用的实现者“为读者服务”不意昧着编辑应该消极地迎合读者,编辑应该引导读者、提高读者,作读者的良师益友3编辑是沟通作者与读者关系的桥梁:编辑向作者及时传达读者的需求信息;编辑向读者及时发布凝结了作者大量劳动的出版物供应信息(二)编辑的作者工作:发现作者、选择作者、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为作者服务、维护作者权益。

    22、(三)编辑的读者工作:调查读者、为读者服务、认真处理读者来信五、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编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中国开始的最早以“编辑学”命名的专著,1949年在广州出版的李次民所著编辑学。六、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二)编辑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编辑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2研究编辑过程 3研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4研究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及其特点 5研究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6研究编辑历史第三章出版历史知识一、文字与文献载体的变迁(一)文字的产生与演变:1文字出现之前,记录信息的方法: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图画表

    23、意2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陕西西安半坡文化,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殷商时代甲骨文。(1)由表意图简化为约定俗成的象形文字,是汉字产生过程中的重要质变。(2)仓颉造字:说文解字叙、竹书纪年、世本作篇、荀子解蔽。(3)简牍相关:杀青、尺牍、版图、书札、篇籍。(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书籍载体由简帛向纸过渡的转折时期。3汉字字体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l)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2)从小篆变为隶书一一最大的一次变化,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3)从隶书变为楷书(二)文献载体的变迁1纸发明以前的文献载体:甲骨、青铜器、石头、简犊、嫌帛2简策是竹片,单片称

    24、“简”,多片竹简编连在一起称“策”版犊是木片,简称“犊”。3与简犊有关的图书术语:版框、行款、天头、地脚,卷、册、杀青、尺犊、版图、书札、篇籍4纸张的发明不晚于西汉时期,西汉古纸:添桥纸、金关纸、马圈湾纸。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制造出的“蔡侯纸”大大促进了纸张的晋及应用(1)由表意图简化为约定俗成的象形文字,是汉字产生过程中的重要质变。(2)仓颉造字:说文解字叙、竹书纪年、世本作篇、荀子解蔽。(3)简牍相关:杀青、尺牍、版图、书札、篇籍。(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书籍载体由简帛向纸过渡的转折时期。二、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1)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2)沈氏活版:

    25、玉堂杂记、近思录、小学、经史论说、泥板试印初编。(3)明崇祯十一年出现了用木活字排印的邸报。(4)清朝最大的一次采用木活字印书的活动是乾隆年间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主办人金简。(5)中国古代制作活字的材料有泥、木、铜、锡和陶瓷。(6)清代雍正年间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全部采用铜活字排印,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7)饾版后人称作“木版水印”,配套技术为拱花。(一)雕版印刷: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西安市出土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为唐初印刷品,不晚于公元690-699年韩国庆州佛国寺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印本,是公元702-704年的唐武周刊本(二)泥活字印刷: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宋代

    26、毕异发明的泥活字印刷的图书:宋朝周必大印刷的玉堂杂记,元朝姚枢印刷近思录小学经史论说,清代翟金生印刷泥版试印初编(三)木活字印刷:首先在西夏使用木活字印刷品:元代王祯,在公元1298年排印了放德县志最早系统叙述木活字印刷的文献:元代王祯作造活字印书法一文。我国报纸用活字印刷的开端:明代(公元1638年)用木活字排印的邸报。清朝最大一次采用木活字印书活动:乾隆年间,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种,主办人金简金简把这改印数活动写成总结,名为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该文内容比王祯的造活字印书法更为详明具体,是我国活字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四)铜活字印刷:明代弘治、嘉靖年间,江苏无锡、常州、苏州一带盛行铜活字

    27、印刷,其中,无锡华氏和安氏家族最为有名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明代华氏会通馆印行的宋诸臣奏议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一次的铜活字印刷:清代雍正年间出版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全用铜活字排印。(五)活字印刷的局限:活字印刷并未取代雕版印刷成为主流出版技术。原因如下:雕版可以收藏数十年乃至数百年,重印不难,而活字印刷每一次重印,都必须费工重排,在一次印数较少的情况下,反而不如雕版经济(六)套版印刷:“涂版”或“套色”:在同一块版上施以不同的颜色,一饮印成。“套版”或“套印”:将同一版面的不同颜色分别刻版、施色,分几次套印而成套版由涂版发展而来,版面色彩表现更细腻套版印刷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明代盛行的批点

    28、古书风气,促进了套版印刷的广泛应用套版印刷的广泛应用,是在明代后期明代的套版印刷,最著名的有吴兴的闺氏和凌氏阂、凌两家共刻印套版书籍117部,计145种(七)版画:明代,反映市民生活的戏曲小说风行,这些书都附绘木刻插图其中尤以徽州的刻工技艺最为出色代表作有集雅斋画谱、诗余画谱(八)恒版和拱花:1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蔡下来,刻成一块一块的小木版,逐色依次套印或叠印,最终形成一昆完整的彩色画图恒版印出的作品,颜色的浓淡深浅、阴阳向背几与原作无异。后人称作“水版木印”,至今仍发挥着作用2拱花:用凹凸两版嵌合,使纸面拱起,富有立体感3用恒版和拱花印刷的书籍:明末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明

    29、末颜继祖(字萝轩)出版的萝轩变古笺谱,清代芥子园画谱。(九)德国人约翰谷登堡在1445年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比中国毕异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晚400年。谷登堡的发明开创了近代机械印刷的新纪元三、我国古代刻书业及其编辑业务。(一)古代书籍刻印分类:官刻、私刻、坊刻、寺院刻书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只列分了前三种。1官刻:由国家机构出资或主持的图书刻印活动。(l)我国最早的官刻本:五化后唐,宰相冯道主持由官府刻印九经。九经在国子监完成,史称五代监本九经,它标志着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2)历代朝廷刻书的专门机构:宋代:国子监; 元代:秘书监的兴文署、艺文监的广成局、太史院的印历局、太医院的广惠局,以兴文署刻本

    30、最著名; 明代:国子监、司礼监的经厂,中央政府的各部院、都察院等机构也刻书; 清代:武英殿。 历代地方官府也刻书:南宋的各地公使库,元代各路濡学和书院,明代的藩王府,清代各官书局宋代大斌经、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明代十三经注硫,浩代古今图书其成等,都是鸿篇巨制,非政府之力不能完成。(3)官刻本特点:书品考究,字大行疏、开本阔大、纸墨精良、装演铺陈在内容上多以正经正史为主,强调教化功能(4)校勘质量方面,不同时期与不同机构差别很大:五代、两宋的监本,底本优良,校召赔湛明代的监本多用前代旧版,字迹不免棋糊,质贡不高,南监印书有“大花脸本”之称,北监本错误更多。明化经厂刻书,多出自太监之手,校勘不精,但明代藩府刻书则享有口碑,称为“藩刻本”.2私刻:士人学者以崇尚学问、文化推厂、知识传播为目的进行刻书活动,不以赢利为动机,图书质量较高。书籍的牌记多刊自家堂号、宅名或书斋名等(l)私刻本:唐代王玠刻印金刚经,五代毋昭裔刻印文选、初学记;宋代穆修刊印韩愈和柳宗元的全集,廖莹中刻九经,黄善夫刻史记


    注意事项

    本文(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