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docx

    • 资源ID:13861857       资源大小:56.36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docx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第一章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概述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盖概念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类分为: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10大类115种。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作业环境中的物理因素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空气检测及有害物质的生物检测。空气检测生物检测定 义通过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的浓度,以评价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通过定期检

    2、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及其代谢物含量,以评价劳动者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对对健康的影响。测定对象样品:空气。对象:毒物。样品:生物材料。对象:毒物及其代谢物、引起机体的反应物。评价指标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职业接触生物限值优缺点1、 适用范围广,可测各种毒物;2、 操作较易、较快;3、 适用于评价场所空气质量,不能反映个体差异;4、 测定结果仅能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可能剂量;5、 一个毒物只有1-2个评价指标;6、 结果的解释明确。1、 适用范围小,可检测的毒物少;2、 操作较难,较慢;3、 适用于评价个体接触剂量,能反映个体差异;4、 测定结果能映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剂量,

    3、不能指明进入途径;5、 一个毒物可有多个评价指标;6、 结果解释需慎重。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类 1、评价检测 2、日常检测 (一)按照检测目的的分类 3、监督检测 4、事故性检测(二)按照检测方法及仪器类型分类1、现场检测A、检气管法注意事项:注意检气管的保存期限,不要用过期的气管;抽气体积要准确,最好用配套抽气装置;注意温度对某些检气管显色的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读数;应注意共存物的干扰。B、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对;应使用经过认证的仪器;是否是标准方法;现场共存物的干扰。C、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2、实验室检测(1)称量法:主要用于粉尘的测定。(2)光谱法:广泛用于金属

    4、、类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无机化合物以及部分有机物的测定,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登。(3)色谱法: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和非金属无机离子的测定,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一、项目委托检测机构根据检测项目来源、性质、检测对象和检测范围等,结合自身资质和技术能力,进行项目合同评审,接受来自企业客户、评价机构或者行政机关等的委托,双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二、现场调查(1)被调查单位概况,如单位名称、地址、 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等。(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3)生产

    5、工艺流程、原料投入方式、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4)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5)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6)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状况、个人防护装备及使用状况等。三、检测方案制订检测方案应包括利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对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和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样品采集两个方面的内容。方案应包括检测范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有害物质样品采集方式(个体或定点方法)、物理因素的检测时间和地点、化学有害因素的采样地点、采样对象、采样时间和采样频

    6、次等。四、检测前期准备(1)确定现场采样检测执行人员及各自任务分工。(2)做好采样仪器和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选择符合采样要求的仪器设备,检查其正常运行操作、电池电量、充电器、计量校准有效期、防爆性能等情况(3)做好采样设备的充电工作和流量校准工作。(4)准备采样介质、器材、材料及相关试剂,确保其质量完好、数量充足。(5)准备足够的现场采样检测记录单。(6)做好采样人员必要的个体防护和仪器设备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五、现场采样六、现场检测七、实验室检测八、数据处理九、报告编制十、报告审核签发第三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规与标准一、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1、全国人民代表大

    7、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相关行政部门制订颁布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目录、高毒物品目录。2、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或政府制定的法规及规章3、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 2 -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8、。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得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业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1-160.8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 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 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 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 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 部分:石棉纤维浓度,GBZ/T192.5-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 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189.1-200

    9、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 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189.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 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 部分:激光辐射,GBZ/T189.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 部分:微波辐射,GBZ/T189.5-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 部分:紫外辐射,GBZ/T189.6-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 部分:噪声,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 部分:手传振动,GBZ/T189.9-2007。工作场所物理

    10、因素测量第10 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 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T189.11-200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1997。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T173-200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 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 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 部分:高温,GBZ/T229.3-20

    11、10。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1 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GBZ/T210.1-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 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BZ/T210.2-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3 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T210.3-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GBZ/T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 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GBZ/T210.5-2008。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二、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及标准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

    12、肺病防治条例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4、各项标准基本内容第二章 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第一节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和任何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EL)是指对于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 PC-TWA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PC-TWA。工作场所是指劳动者进

    13、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工作地点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作业地点。第二节 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一、噪声二、高温作业 1、 超高频辐射 三、射频辐射 2、高频电磁场 3、微波四、工频电场五、手传振动六、采光和照明七、紫外辐射八、激光九、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十、体力工作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第三节 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定点检测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物质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或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或已知这些物质可产生相加作用时,则应按以下公式计算结果进行评价

    14、:C1/L1C2/L2.。CN/LN=1式中C1、C2、CN各化学物质所测得的浓度;L1、L2、LN各化学物质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比值总和小于1时,表示未超过限值,符合卫生要求,反之,不符合卫生要求。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第三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技术第一节 空气样品采集的重要性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检测包括空气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检测两部分。第二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技术一、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特征1、有害物质种类多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变化大(我国制定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中,70%以上的物质的接触限值10mgm3,最低为0.000510mgm3,最高可达18000 m

    15、gm3.)3、影响空气中有害物质状况的因素多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必先将采集的空气提交换算为“标准采集体积”,换算公式为:0=V1293(273+t)p101.3式中0-标准采样体积,;V1温度为、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 -采样点的气温,;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二、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1、气体和蒸气 雾2、气溶胶 烟 粉尘三、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一)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 1、直接采样法2、有泵型采样法(1)液体吸收法注意事项:1 根据待测物理化性质及其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正确选用吸收管和

    16、吸收液。2 要正确和准确使用采样流量。3 采样时间要准确适当,使用易挥发的吸收夜在高气温下采样时,采样时间不能长。4 吸收液用量要准确,采样过程中若有损失,采样后要补充道原来用量。5 吸收管与空气采样器的连接要正确,防止倒流,损害采样泵。6 采样前后要密闭进出气口,直立放置,防止吸收管破碎。7 采样后测定前,要用管内吸收液洗涤吸收管的进气管内壁34次,混匀后供测定。8 有的吸收液需避光保存,应注意使用条件和要求,保证吸收液的有效性。(2)固体吸附剂法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硅胶(极性吸附剂)。高分子多孔微球浸渍固体吸附剂 溶剂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 溶解吸型(3)浸渍滤料法注意事项;采集待测物的量

    17、:受浸渍滤料所浸渍的试剂量的限制,注意滤料的吸收容量,及时更换滤料,防止穿透。采样流量:取决于待测物和试剂间的化学反应速度,流量设置要合理,考虑环境中物质浓度,温、湿度影响因素,流量设置不能太小或太大。浸渍滤料法适用于空气中待测物浓度低或采样时间短的场所。(4)空气采样器3、无泵型采样法(扩散采样法)注意事项:(1) 采样前后要检查无泵型采样器的包装和扩散膜,是否有破损,若有破损者应废弃。(2) 在高浓度的待测物和干扰物环境中采样时,要缩短采样时间,防止其收集介质的饱和。(3) 应在有一定风速下采样,以防止“饥饿”现象发生。(4) 只能采集气态和蒸汽态物质,不能用于气溶胶的采样。(5) 采样前

    18、后要将无泵型采样器放在密闭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以防污染。(6) 采样后应检查扩散膜是否有破损或玷污待测物液滴,若有,则这种样品不能采用,应弃去。(二)气溶胶态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1、滤料采样法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滤料,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2) 选择质量好的滤料,孔径和厚度要均匀。(3) 采样过程中要防止污染。(4) 在高浓度的情况下采样要防止滤料的超负荷。2、冲击式吸收管法3、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三)蒸气和气溶胶有害物质共存时的采样方法(1)浸渍滤料法(2)聚氨酯泡沫塑料法(3)串联法(4)冲击式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

    19、规范一、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1)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2)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3)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4)哎采样的同时应做样品空白,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5)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采样器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6)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7)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8)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或高于35、大气

    20、压低于98.8kPa或高于103.4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9)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10)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11)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采样记录表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被检测单位名称、采样仪器名称、检测项目、样品唯一性编码标识、采样地点和日期、环境参数、采样流量和时间、两名采样者签字、被检单位陪同人签字等,特别要详细记录采样时采样点空气中待测物浓度的状况和劳动者接触状况。二、定点采样(一)采样点的选择原则(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2)

    21、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二)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1)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2)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13台设备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

    22、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上述第2条原则确定。(4)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5)劳动者是流动工作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6)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三)采样时段的选择原则(1)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3)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

    23、样日。(4)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三、个体采样(一)采样对象的选择原则(1)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2)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应列为采样对象选择范围。(3)选择的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二)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采样对象的数量(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劳动者时)劳动者数采样对象数3-526-103104采样对象的数量(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劳动者时)劳动者数采样对象数657-96

    24、10147152682750950-11四、三种容许浓度的检测样品的采集(一)最高容许浓度的样品采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浓度计算方式:CMAC=cv/式中CMAC-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浓度,mg/m3; c-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ug/mL; v-样品溶液体积,mL; 采样流量,min; t-采样时间,min。(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样品采集计算方式按上述公式计算,t=15 min.(三)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样品采集1、采用个体采样方法的采样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计算公式:CTWA=(cv/*480)1000式中CTWA -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

    25、/m3; c-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ug/mL; v-样品溶液体积,mL; 采样流量,mmin; 480-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以8h计,min。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计算公式:CTWA=(C1T1+C2+。+CnTn)8 式中CTWA -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C1+C2+。+Cn-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T1+。+Tn-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2、采用定点采样方法(1)劳动者在一个工作地点工作时采样,可采

    26、用长时间采样方法或短时间采样方法。(2)劳动者在一个以上工作地点工作或移动工作时采样,在劳动者的每个工作地点或移动范围内设立采样点,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每个采样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在每个采样点,应在劳动者工作时,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 min.五、采样记录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示例)原始记录编号: 第 页 共 页用人单位待测物检测类型评价日常监督采样依据采样介质采样仪器校准仪器样品编号采样编号采样地点生产情况、工人停留时间及个体防护措施仪器编号采样流量(min采样时间min温度气压kPa采样体积L开始:结束:开始:结束:开始:结束:采样人

    27、: 陪同人: 年 月 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示例)原始记录编号: 第 页 共 页用人单位待测物检测类型评价日常监督采样依据采样介质采样仪器校准仪器样品编号采样编号采样对象生产情况、工人停留时间及个体防护措施仪器编号采样流量(min采样时间min采样监控 温度气压kPa采样体积L前开始是 否后结束是 否前开始是 否后结束是 否前开始是 否后结束是 否采样人: 陪同人: 年 月 日第四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检测生产性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工作包括粉尘样品的采集和样品分析两个方面。第一节 采样基本原则一、 符合采样标准和规范要求二

    28、、 现场调查三、 测尘点的选择四、 采样时段的选择五、 采样时间的选择第二节 总粉尘浓度的测定一、总粉尘的定义总粉尘是指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二、方法原理空气中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空气中粉尘浓度。三、主要器材1、测尘滤膜2、采样器3、天平4、其他辅助四、样品采集现场采样按照GBZ159-2004执行(1) 定点采样: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短时间采样或长时间采样。(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于呼吸带高度以15-40min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15min.(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于呼吸带高度以1-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