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及答案.docx

    • 资源ID:13825075       资源大小:40.79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及答案.docx

    1、部编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及答案部编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采撷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汪国真让我怎样感谢你)(1)依照前三句的句式,在横线上补写一句。_(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答案】 (1)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2)排比【解析】【分析】

    2、(1)此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解答此题,可通读上一诗节,找到表达句式上的特点。答案: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2)此题考查的是对修辞的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文段采用了四个“让我怎样感谢你”的并列性语段,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蜕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香mng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

    3、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ln滋润我们心田;_。亲爱的同学,闲遐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mngln香_甘_(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4)在中国,有一位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感动了无数人。请写出此书的书名。 【答案】 (1)茗;霖(2)蜕褪;遐暇(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4)傅雷家书 【解析】【分析】(1)根据“一杯”“香”可知是“香茗”;根据“甘”可知是“甘霖”。(2)根据“

    4、墨迹”可知是“褪去”;根据“闲遐的时候”可知是“闲暇”。(3)可以用“书信,像,书信,像”进行排比。(4)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故答案为:(1)茗;霖;(2)蜕褪;遐暇;(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4)傅雷家书【点评】(1)本题考查拼写能力。根据整个词语的意思联想具体汉字,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2)本题考查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根据句意的需要辨析重点字词。(3)本题考查对排比句式的理解、造句能力。需要注意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的联想。(

    5、4)本题考查对近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了解能力。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说的是傅雷家书。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

    6、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chu_兴思更胜一_瑰宝(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xng;筹;gu(2)清莲;清涟(3)说,表达;坚贞(4)引用;比喻 【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兴”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xng”;“筹”不要写成“畴”或“踌”等字,“瑰”应读作“g

    7、u”。 (2)“清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洁身自好,清正廉明。“清涟”,清水。根据语境,这里应为“清涟”。 (3) “以荷言志”意思是借荷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故“言”意思是说,表达。“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故这里“亮”的意思是坚贞。 (4)这段话引用屈原的离骚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等名句,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把描写荷莲的诗句比作是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xng ;筹; gu 清莲;清涟 说,表达;坚贞 引用;比喻【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能正确的拼读拼

    8、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9、。 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每一次跌倒,他们都会拍去我们身上的泥土;每一次失利,他们都会抚慰我们烦燥的内心他们的爱是夏日的凉风,是冬日的暖阳,是风雨中的港湾,是黑暗时的烛光。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充满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父母。即便是一张粗拙的贺卡,一个滞笨的动作,也总能让他们称心舒畅。(1)给划线的字注音。 _粗拙称心(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和_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 (1)zhu;chn(2)烦燥;烦躁(3)比喻;排比 【解析】【分析】(1)“粗拙”指粗疏拙劣,不精美,“拙”应该读一声;“称”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适合”的

    10、意思,应该读chn。 (2)“烦躁”指烦闷焦躁,“躁”应该是足字旁。 (3)从“是是是是”的句式可以看出,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父母的爱”比作“夏日的凉风”“冬日的暖阳”“风雨中的港湾”“黑暗时的烛光”,这是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 zhu ; chn 烦燥 ; 烦躁 比喻 ; 排比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区分。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把握

    11、,注意通读划线句子,明确所用修辞方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注意区分。5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pi矗立澎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12、 (3)本段文字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ch;湃(2)奔弛;奔驰(3)比喻;排比 【解析】【分析】(1)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注意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排除方言的干扰,尤其要注意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到一些形近字的写法。比如“矗”不要误读为“zh”,“湃”要注意笔画数。 (2)字形的辨析关键在平时的积累,要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细微差别,要注意根据字义和形声字的特点来辨析字形。“驰”指车马等奔跑,快跑;“弛”指松懈,放松。 (3)本段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13、,“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ch ; 湃 奔弛 ; 奔驰 比喻 ; 排比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的把握,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把握。 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区分。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注意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注意结合句意辨析。6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棵小桃树,阅读后,完成各题。 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甲)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

    14、感觉,像是_,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乙)笑着。(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灼(zhu) 薄(bo)B.灼(sho) 薄(b)C.灼(zhu) 薄(b)D.灼(sho) 薄(bo)(2)在“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中进行选择,填入文段(甲)(乙)两处。 (甲)_;(乙)_(3)文段中横线处所填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忧心忡忡的少女B.忧心忡忡的少男C.患了重病的少女D.患了重病的少男【答案】 (1)C(2)得;地(3)C 【解析】【分析】(1)“灼”的正确读音是“zhu”;“薄”是多音字,一般来说,用于书面语时读“b”,用于口语一般读“bo”,据此,“薄”在

    15、文段中的读音是“b”。故答案为C。 (2)在语句中,“的”一般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甲处,“似纸做的”是补充说明“单薄”的,所以应该选用“得”。乙处,“苦涩涩”是来修饰“笑”的,做状语,所以应该选用“地”。据此可作答。 (3)语句叙写的是“瓣片”,一般不能用“少男”来形容,应该用“少女”来形容。可排除掉BD两项。再依据“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和“苍白白的脸”,表现出来的像是一种病态;所以不能用“忧心忡忡的少女”来形容,用“患了重病的少女”更恰当。据此,答案为C。 故答案为:C; 得;地; 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语音

    16、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的积累,要养成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对课文中出现的字,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本题考查对结构组词的选择能力。结合语境和词性即可做出选择。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具体意义及常用用法,注意其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如果是关联词要掌握其固定搭配。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史铁生在双腿瘫hun后,脾气报怒无常而母亲憔悴的脸上经常现出央求的神色,那是一种痛爱;散步时,母亲的想法和儿子的意见有分q,我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定委屈儿子,那是一份孝顺;“我”变成一

    17、朵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那是一种依赖(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瘫hun _ 憔悴_ 分q_(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词,请找出并改正。 _改为_ (3)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憔悴:_(4)文中运用的修辞有_ 【答案】 (1)痪;cu;歧(2)“报怒无常”;“暴怒无常”(3)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4)排比 【解析】【分析】(1)考查重点字词字音。“瘫痪”是一种病症,注意偏旁为病字旁。“cu”的拼音注意i、u并列,声调标在后。“分歧”注意“歧”的书写,和 “岐山”区分。 (2)考查重点字词。“报怒”应该是“暴怒”。 暴怒:是指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 (3

    18、)憔悴:指形容人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4)考查修辞。“那是一种痛爱;那是一份孝顺;那是一种依赖”三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组成了排比句,所以用的是排比修辞。 故答案为:痪;cu;歧 “报怒无常;“暴怒无常” 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 排比【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字形和读音,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近字、同音字、形声字的辨析。 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词语的掌握,注意词语的多个义项,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19、 本题考查修辞的判断,解答此题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修辞的辨析。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铄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ch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蜷(_)起来 ch(_)立 咀嚼(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

    20、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文中“寒气逼人”中“逼”的意思是_,“不可捉摸”中“捉摸”的意思是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qun;矗;ju(2)闪铄;闪烁(3)逼迫;给人以威胁;猜测;预料(4)排比;比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易错字音字形。蜷 qun 形声。字从虫,从卷,卷亦声。“卷”意为“弯曲”、“折叠”。“虫”指身体细长的虫类如蛇。“虫”与“卷”联合起来表示“虫类弯曲或折叠身体”。本义:虫类弯曲或折叠身体。引申义:身子卷缩。本题易读错为:jun。ch( )立:高耸直立,笔直地直立,高耸。 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之意。故写作:矗立;咀嚼:用牙

    21、齿慢慢磨碎食物,读作:ju,易读错为:jio。 (2)“闪烁”的“烁”:从火、乐声,光亮的样子;铄:说文中解释为:铄,销金也。指熔化金属。故写“闪铄”应改为“闪烁”。 (3)寒气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强迫,威胁。 (4)“像像像像”连用四个比喻词“像”,可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分别把“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比作:春蚕在咀嚼桑叶;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山泉在呜咽;波涛在澎湃。 故答案为:qun;矗;ju; 闪铄;闪烁; 逼迫;给人以威胁;猜测;预料; 排比;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

    22、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考查词语释义。结合语境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他从不对我们说这些事的实话。 提取这个句子的主干为:_。(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

    23、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有_和比喻。【答案】 (1)他不说实话(2)夸张 【解析】【分析】(1)对于提取句子的主干,首先要明确句子主干是:主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宾语。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词是他;谓语中心词是不说;宾语是实话。据此作答即可。 (2)句中“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把眼光比作两把刀,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极言目光的厉害,运用的是夸张。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他不说实话; 夸张。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句的主干的提取,答题时注意语句的简洁性; 本题考查对语句修辞手法的考查,明白各种修辞手法诗答题的关键所在。10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

    24、下面的问题。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比喻。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2)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解析】【分析】(1)从题目看,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时候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实是诗人的错觉,夜晚下了一夜的大雪,早晨起来一看,到处银装素裹,树枝上也积满

    25、了雪,让人以为是春天里满树盛开的梨花,非常的美丽。因此这里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 (2)这是一首送别诗,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分析,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据此可概括出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

    26、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故答案为: 比喻。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 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点评】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辨析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

    27、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11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共设置了三道竞赛题和两个奖项。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_和_。 (2)请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并根据要求答题。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的意思。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

    28、儿密密层层、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翩翩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鸣耳的啼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儿的美丽与魅力。(3)你认为诗句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表现黄四娘家花儿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下面是一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重组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中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国学【答案】 (1)绝句;律诗(2)C(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四娘家花的浓密、艳丽与香气扑鼻,表现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以及他闲散、快乐的心情。(4)学习国学里的经典,继承传统中的精华。 【解析】【分析】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项有误,“留连戏蝶时时舞”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