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会计论文.docx

    • 资源ID:13811012       资源大小:53.67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会计论文.docx

    1、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会计论文论文分类号: 学校代码: 13681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 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 * * 学 号: * 系 部: 经济七系 专业班级: 会计1102 指导教师: 展翔 二一五年六月Title: Debt Restructuring Research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AbstractCurrentl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ver indebtedness project benefits become obstacles to business survival and deve

    2、lopment. According to rough statistics, the average debt rate up to 70%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me of which more than 80%, and some already are insolvent, much higher than the normal level of corporate debt management. If you do not take immediat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debt rati

    3、o, to achieve reasonable debt restructuring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 large number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ll be debt starv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re impossible. So,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indebtednes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top prio

    4、r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is issu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debt restructuring, first described the debt situation of SOEs and the causes of excessive indebtedness and serious harm; then proposed debt restructuring in four ways, namely the transfer of non-cash assets, the issuance of equity s

    5、ecurities, modify Liabilities conditions and combinations of the first three methods of their choice, and analyze business abroad have a problem in debt restructuring. Finally elaborated debt restructur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promote countermeasures. We hope this study can state-owned enterpr

    6、ises to implement effective debt restructuring play a reference role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Debt restructuring,The debt to equity swap题目: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摘 要目前,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目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据粗略统计,国有企业全国平均负债率已高达70%以上,其中有的超过80 %,有的已是资不抵债,大大超过了企业负

    7、债经营的正常水平。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实现国有企业的债务合理重组,大批国有企业将被债务困死,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均无从谈起。因此,怎么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围绕这个问题,根据债务重组的理论,首先描述了国有企业的债务状况以及过度负债的成因及其严重危害;然后提出了债务重组的四种方式即转让非现金资产、发行权益性证券、修改负债条件以及前三种方式的组合形式及其选择问题,并分析出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推动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相关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债务重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关键词:国有企业,

    8、债务重组,债转股1 绪论1.1研究的背景近些年来,每一轮经济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的更新,一方面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有企业或因历史遗留问题,或因墨守成规,没能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或因内部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外部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等,致使其盈利能力下降,资金回报率很低,甚至发生经营亏损,资金周转不灵,出现资金紧缺或财务赤字,难以按双方协定的日期偿还债务,并批量集中产生大量债务。这些债务往往成为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乃至国家和地区的沉重负担,与利税负担、冗员负担构成了“三座大山”,严重地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三者中,债务负担尤

    9、为突出。如果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其它举措,如产权结构转变、股份制改造、资产存量调整、产品方向转变、企业兼并和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等均难以进行。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对目前企业的资本金比较低、债务负担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要把它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清债务的性质和情况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有领导、有步骤地妥善处理。”那么怎么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呢?这不但是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目标的实现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制改组中,必须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重

    10、组。资产重组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最好的方式达到资产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让和组合,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和提高效率。通过资产重组清资划定股份,将国有企业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理顺,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要求和利益,增强企业活力,广泛集中社会资金,壮大企业资产实力,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资产重组在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方面,确实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差不多聚集了改革以来所碰到的与体制有关的所有深层次矛盾,资产重组推动了这些矛盾的解决,无疑也推动了我国改革进程。资产重组成为现阶段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最近几年

    11、是中国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步伐最快的时期。政府鼓励并支持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通过改制上市,重组合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之在市场行为中形成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集团。中国国有企业改制已取得重大突破,今后剥离不良资产进行资产重新置换是进行国企改制的大方向。1.2研究的意义对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从根本上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从而既根本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也保证了债权人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第一,资产重组从本质上看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次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并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不断的

    12、对整个现有资本结构进行改组,使资产质量达到最优化。因此,资产重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始终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第二,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任何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能够长期发展下去,都面临着一个持续不断重组的过程。许多企业在资产重组中,由于缺乏整体性战略规划,追求短期利益,使重组严重脱离企业经营战略方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构成不利影响。第三,本文主要研究企业资产重组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国家监管政策法规的要求,以企业经营战略理论为指导,描述了国有企业的债务状况以及过度负债的成因及其严重危害,对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

    13、推动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相关对策,为企业的资产重组提供理论帮助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2债务重组理论综述2.1企业债务的相关概念2.1.1企业债务的定义和特征所谓债务,是指基于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直接规定,在特定的当事入之间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企业债务则是以企业为一方或多方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多数表现为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企业债务包括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在现在承担的、需要在将来用企业的资产或劳务来偿还的各种义务。它是企业将来要放弃的经济利益,对这种义务的清偿将导致企业资源的外流。企业债务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债务必须是现时存在的义务,是由企业过去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所引起的

    14、,它具有商事性,主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生的合同之债;第二,债务必须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和责任,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的意志关系,企业不能或很少可能回避;第三,债务在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接受的经济资源来清偿,这种给付关系标的的实质是财产关系:第四,债务是能够用货币确切地计量或合理地估计的债务责任:第五,债务一般应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付日期,不存在没有特定主体的债务和永恒债务。2.1.2企业债务结构分析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企业债务的结构分类也不同。(1)企业债务的会计分类会计学上,根据“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孰短”的标准,将企业负债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进而将流动负债区分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成付

    15、帐款、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等会计项目,将长期负债区分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会计项目。会计学还按债务偿付的形式,将债务区分为货币性债务和非货币性债务。(2)企业债务的财务分类财务学上按债务期限长短将企业债务区分为三类:期限在1年内的,为短期债务:期限在2-5年的,为中期债务;期限在5-7年或更长的,为长期债务。这主要是考虑债务筹资与其所对应的资产的期限配比问题。短期债务融资一般只适用于营运资本的浮动部分和短期营业需求;中期债务筹资适用于购买大部分的厂场机器以及投资于永久营运资本部分;而长期债务筹资通常适应于寿命较长的生产性资产的投资。(3)企业债务的法律

    16、分类按照债务发生的根据,可区分为法定之债和约定之债。前者主要基于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和侵权行为而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债关系,而后者是指由各种合同所建立的债关系。企业债务主要是约定之债。约定之债中根据相关合同中是否确定双方无负债务,区分为双务合同之债和单务合同之债。前者指双方互相负有债务的债关系,任何一方既是对方的债权人,也是对方的债务人,后者则指仅一方当事人负有债务,而另一方当事人享有债权的债关系。2.2债务重组的相关理论2.2.1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

    17、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2.2.2债务重组的目标债务重组的目标,就是通过调整国有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促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优化国有资产结构,重建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使企业形成自我调整资产负债水平的机制,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2.2.3债务重组的原则(1)成本分摊原则对于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结合债权人实际情况,宜采取以下分摊方法:各级财政承担一块,将财政性的信用借款、部分税费转为国家资本金,借此端正财政行为;企业间分解一块,通过部分生产关联性较强的企业间债权转为重组企业的股权,或者吸引优势企业的间接投资,实现增资减债,形成企业间的相互持股格局;重组企业职工消化一块,动用呆

    18、账准备金,核销部分不良债权,折扣转让部分不良债权;资本市场承接一块,通过发行债券、设立投资基金,以及进行债权转让等方式,使重组企业的债务股本化。(2)制度创新原则在解决体制性欠债的同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利用债务重组的机会,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进一步理顺国家、银行、企业之间的关系,形成国家对企业的资本金注入机制和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权对资本的约束, 建立起企业内部资本与负债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负债约束软化的问题,消除企业过度负债的投资环境和制度基础。(3)体制内存量调整

    19、与体制外增量引入相结合的原则在国有企业,国家作为出资者,创办企业理应注入资本金,企业创办后,应建立资本金补偿机制,尽资本保全的义务。出资者在企业正常存续期间,无权以任何形式抽走本应作为企业资本补偿和资本储备的资金,企业职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应该为其形成一笔个人积累,用于其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活保障。这些该投未投、该补未补、该积累未积累的体制性欠账,事实上己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了国有资产。因此,拿出一部分国有资产存量解决历史性欠账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当然,仅靠体制内存量进行调整,最终将表现为企业国有资产绝对量的减少和国有资本金数量的削减。因此,引入非国有经济的增量参与国有经济存量的调整与重构是

    20、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这样,既减少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又分散了国有银行的经营风险。在非国有经济增量投入获取收益的同时,国有资产也会随之获得增值,国有企业也将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4)强化负债意识与挖潜增效相结合原则一是要加强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意识,加强负债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国有企业的前景和未来的偿还能力,选择合理的负债方式和负债规模。二是加强对负债的综合管理,实行贷款项目责任制,并且把新老债务分开。三是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围绕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大力遏制成本、费用上升的势头。四是要加大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国有企业

    21、技术进步速度,加大国有企业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增资、减债、分流、破产等形式,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素质,推进国有企业技术更新,增强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3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的成因及危害分析3.1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3.1.1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流动负债过度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和资产之比,公认的安全水平一般认为不超过50%。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1994年末,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9,若扣除实际损失和挂帐,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3。从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实际水平不仅高于非国有企业的整体水平,而且高于全部工业的平均水平。近几年,企业的流

    22、动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流动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即企业的生产周转资金几乎全部靠贷款。而平均资金利润率又极低的国有企业对还本付息的压力难以承受,亏损企业大面积增长,盈利企业也入不敷出。3.1.2企业偿债能力较弱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只有确保足够的偿债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可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衡量。(1)短期偿债能力。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为流动比率和遮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它是衡量企业短期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在当前及今后的营业周期内提供现金,偿付短期债务,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能力,一

    23、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大于2,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流动比率始终小于1,1997年为0972,属不良型的流动比率。这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几乎完全是靠流动负债支撑的,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短缺,如发生产品滞销,生产大于需求时,就会丧失短期的偿债能力。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和预付费用后的金额。该项指标与流动比率通常一起使用,以确切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在075以上为偿偾能力优良。根据调查表明,我国的国有企业的速动比率在60%左右,1995年为0 625,这说明,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和预付费用后,仍有49左右的资金缺口,那么,企业就会随时面对无力

    24、偿还到期的短期债务而被迫中断生产的窘迫境地。(2)长期期偿债能力。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土要是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一股认为,资产负债率低于50时,企业的经营是比较安全的。而我国现阶段的调查显示,国有企、批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5左右,远远高于5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当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时,企业就资不抵债,只能破产了。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这一指标反映企业的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当比值为1时,即反映企业当前获利水平仅够偿还银行到期利息,而无力还本:比值小于1时,则表明企业连利息都难以支付,更谈不上还本。一般认为,已获利息倍数

    25、不小于3时,企业才有充足的还本付息能力。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仅为1 4左右,远远低于3的标准,这表明企业的利息费用非常沉重企业的当期收益支付利息费用后所剩无几,根本无力偿还到期本金。以上情况说明,对于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来说无论是短期偿债能力,还是长期偿债能力都很低,已大大超过正常水平,国有企业的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和利息倍数,都低于国际通行的标准。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丧失了偿债能力,实际上已成为破产企业。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陷入高债务一高筹资成本一低利润一低资本储备一更高债务的恶性循环。这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3.1.3

    26、企业的负债结构不合理我国国有企业不仅负债规模大而且负债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负债结构是表明各种类型的债务在负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1)从偿还到期债务的时间上划分,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债务。长期负债则是指偿还期超过一年的债务。我国国有企业则主要表现在流动负债比重过大,长期负债比重偏小。一般而言,企业负债结构的合理程度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但就总的情况看,由于目前我国工业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时期,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任务较重,因此,长期负债在负债总量中应有一定的比重。雨从企业回避风险的角度出发,企业的流动负债不宜过高。(2)从不同债务的来源上划分,有向金融机

    27、构借款,向上级主管部门借款,向其他企业借款,向职工借款,欠财政利税,欠职上工资、福利等多种构成。其中向金融机构借款是形成企业负债的主要部分,占负债总额的80%。在企业债务结构中,财政的贴息借款和长期债券是可以不付利息或利息成本较低的债务,而对金融机构借款,其还款期限和应付利息都是通过协议签定的,债务人应按期偿还本息。如果向金融机构借款占企业债务总额的比重过大,将会加重企业财务成本,降低企业资金使用的流动性。在我国,对金融机构的借款主要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借款,银行己成为企业最大的债权人。3.1.4不良债务比重过高比不合理的负债结构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负债总额中不良债务的比重过高。不良债务从企业的

    28、角度讲,是指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和借款。从典型调查中,近几年,国有企业的负债总额中,有20%左右的不良债务。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偿债能力又较弱,且在企业负债中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已经处于过度负债的高风险经营状态如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3.2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成因分析3.2.1企业的自有资金缺乏,造成资本金投入长期不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即企业的收入全部交给国家,包括税收、利润,甚至包括设备折旧和大修理基金也交给财政,而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也都由财

    29、政拨付。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个人收入的剩余又转化为银行存款。因此,财政拨付出现了较大的困难,银行贷款就取代财政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资金提供者。从1983年开始,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改为银行贷款,企业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由于自有资金缺乏而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使这些本应由财政投入的企业资本金变成了企业负债。大多数企业自“拨改贷”之后就处于负债经营的状态,同时企业自身又盲目投资争项目,争贷款,进而造成资金缺口,使企业背上了重大的贷款包袱。以致在新建和改扩建企业的过程中,把贷款作为投入的资本,造成企业资本金的不足

    30、。3.2.2国有企业缺乏自我积累,造成资本金补充无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面临着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没有竞争力,不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同时,国有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又极低,除把实现的利润大部分上缴国家外,还要用于改善职工生活及福利,可用于生产经营和投资的资金有限。所以,当企业需要更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财政拿不出钱来,短期内企业又不可能积累起巨额资金,只好向银行贷款。近几年,国有企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进行扩大再生产,多数企业也都列入高负债经营行列。另外由于职工工资的刚性增长,只升不降,企业留利用于生产积累和发展的资金非常有限,致使人多数企业无力补充资本金。同时又由于资本市场发育缓慢,多

    31、数企业不能通过直接融资的手段注入资本金,造成企业资本金的补充无力,债务也就随之扩大化了。3.2.3资本和债务界限不清,债务偿还机制不健全在我国的传统体制下,主要借款方是国有企业,主要放款银行也是国有企业,二者的终极所有权都属于国家。所以借贷双方很容易被误解为同一所有者所属的两个不同核算单位之间的资金拆借。国有企业所需资金基本上靠银行贷款,由于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国家,靠贷款而实现的资产升值自然属于国家,但由于借贷的本质是所有者负债,所以债务实质上也是国家的,最终风险也是国家的,这就导致企业能受盈而不负亏,只有借款的积极性,而无偿债的积极性。对银行来说,自身的所有者是国家,放款对象又是国有企业,即使

    32、放款不能收回,资产也未向其他所有者流失,这样,债务和所有者的投资被混为一谈,从而出现“有钱用完,无钱借款,还贷下届”的现象,常常在借款时就没打算还贷,企业偿债的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造成企业的债务有增无减。目前来看,银企双方的自负盈亏机制和经营上的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仅使国有企业的负债过高难以缓解,而且盲目借债的严重后果也没有人真正去承担,最后只能落在国家头上。3.2.4政府干预过多,政企行为不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逐步有了经营自主权和一定的投资权,市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国有企业仍然受到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在现实的贷款发放中,项目由政府审批,贷款由政府协调。在这种隋况下企业借款,银行收贷,只能向政府负责,其结果是债务只借不还,风险无人负责。此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的加快,一些跟不上改革步伐的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弊病,或亏损,或濒临倒闭面临破产,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或其他条件的制约,政府常常利用行政手段指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实行政策“输血”,这些贷款主要用于支付工人工资,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会计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