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单元质量检测docx.docx

    • 资源ID:13781940       资源大小:170.0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单元质量检测docx.docx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单元质量检测docx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四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为了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消防人员用大量的含氯制剂对灾民居住环境进行了消毒,其中“84消毒液”成为明星消毒液“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A氯气 B次氯酸C次氯酸钙 D次氯酸钠解析:本题考查次氯酸的消毒作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消毒原理是利用其水解生成的次氯酸进行杀菌消毒答案:D2有以下报道: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

    2、,各地都在发展使用乙醇汽油“十七大”报告中将节能减排作为环境建设的目标为了贯彻“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市部分公共汽车将改用电力驱动2008年元月为了抗击雪灾,很多地方采用了撒CaCl2的方法进行融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可以缓解能源危机B节能减排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C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2DCaCl2能融雪是由于它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氧化碳并不是污染物,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氮氧化物等;CaCl2能融雪是因为它溶于水后可以降低水的熔点答案:A3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A水玻璃 B硅芯片C

    3、黏土 D普通水泥解析: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普通水泥主要原料之一为黏土,黏土中含有硅酸盐,而硅芯片中不含硅酸盐,其中含硅,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选B.答案:B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会降低,但前者是因为吸水,后者是因为挥发,A错;氯水和活性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前者是因为含有强氧化性物质次氯酸,后者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B错;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均会变质,前者是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

    4、生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又分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后者只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强酸制弱酸(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错;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都是发生了加成反应,正确答案:D5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 DO2、SO2、H2O解析:B项,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中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A6(2009惠州高三调研考试)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 (“”表示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选项ABCDaNaOHHNO3HClSbNa2CO3

    5、NOCl2SO3cNaClNO2HClOH2SO4解析:该题考查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应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同时注意物质间的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物不同A中2NaOHCO2=Na2CO3H2O,Na2CO3BaCl2=2NaClBaCO3,2NaCl2H2O2NaOHCl2H2;B中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C中MnO24HCl(浓) MnCl2Cl22H2O,Cl2H2O=HClHClO,2HClO=2HClO2;而D中S与O2只能先通过一步生成SO2,SO2再经催化氧化才能生成SO3,故选D.答案:D7(2009中

    6、山模拟)某炼金厂的废水因连降暴雨而溢出,导致河水严重污染,炼金废水中所含CN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与Br之间,HCN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BCN可被Cl2氧化成(CN)2C在水溶液中(CN)2可被F还原DHCN的电子式为HNC解析:HCN的电子式为HCN,所有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HCN为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CN还原性介于I和Br之间,所以有关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2Cl2Br2(CN)2I2,所以Cl2可将CN氧化成(CN)2,但(CN)2不能将F氧化答案: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材料广泛应用

    7、于光纤通讯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项,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B项,石英SiO2不能和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C项,瓷盘是硅酸盐制品,水晶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制品;D项,粗硅制单晶硅的反应为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答案:A9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3,发生反应NOxNH3N2H2O来治理污染现有NO、NO2的混合气体3 L,用同温同压下3.5 L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

    8、21C13 D14解析:设NO和NO2的体积分别为x、y,则有:6NO4NH35N26H2Oxx6NO28NH37N212H2Oyy,解得则答案:C10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SO、Al3、I、Mg2、Na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体冒出;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Al3、Na、SO、IBMg2、Na、CO、BrCAl3、Mg2、I、SODAl3、CO、Br、S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溴水为橙色,氯水

    9、可以将SO氧化为SO,由实验可知溶液中有Br和CO;CO和Al3、Mg2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没有Al3、Mg2;由实验可知原溶液中没有SO;由实验可知原溶液中没有I.答案:C11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解析:本题考查了环境保护知识D项中由于电镀废液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不能仅仅是中和后就直接排放,即选D.答案:D1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实验现象原因分析A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0、硫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具有臭味B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显强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其褪色C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D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SO2的还原性及H2SO4(浓)的脱水性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水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无色的溴化氢与硫酸,这里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其漂白性答案: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

    11、3不是SiO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B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C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SiO2的俗名叫水晶解析:酸酐与溶不溶于水无关;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弱;SiO2与Na2CO3的反应实质是由不挥发性的酸制挥发性的酸;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并不是SiO2的俗名答案:B142007年6月,我国太湖流域发生水体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对太湖流域进行环境治理下列对环保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是()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有关,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严

    12、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入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A BC D解析: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可降低氮氧化物、CO及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SO2有毒,不能用于漂白食品;Cl2能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毒性很强的含氯有机物,从而对人体有害;富营养水能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答案:C15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往甲中通适量C

    13、O2有利于(NH4)2SO4生成B生成1 mol(NH4)2SO4至少消耗2 molNH3CCO2可被循环利用D直接蒸干滤液能得到纯净的(NH4)2SO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艺流程图的识别和判断CaSO42NH3CO2H2O=CaCO3(NH4)2SO4,(NH4)2SO42H2OH2SO42NH3H2O,加热硫酸铵溶液,可挥发出氨气答案:D16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下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Cl

    14、2具有还原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C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KI淀粉溶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解析:A项说明Cl2具有氧化性B项是Cl2先与H2O反应生成了有漂白性的次氯酸C项是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具有酸性,HClO具有漂白性D项的反应为Cl22KI=2KClI2,说明Cl2具有氧化性答案:D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8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图类似奥运五元环,表示A、B、C、D、E五种化合物,元环交叉部分代表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且每种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

    15、成A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均与硅烷(SiH4)分子的电子数相等,B不稳定,具有较强氧化性,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具有还原性,且常用作航天器的燃料;C能发生反应: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D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所含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电子数之比为32.(1)B的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D的化学式为_(2)A、B、E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名称为_(3)B和E反应可生成单质G和常见的液态化合物H,写出化学方程式_(4)写出C符合“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因为A是可燃

    16、冰的主要成分,故A为CH4;硅烷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H2O2具有氧化性,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相对分子质量为32的有:O2、S、N2H4等根据五元环推知,A为CH4,B为H2O2,C为SiO2,D为Si3N4,E为N2H4.两种化合物在高温下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在中学化学中符合条件的有:制普通玻璃的化学反应原理答案:(1)H2O2HOHSi3N4(2)氢(3)2H2O2N2H4N24H2O(4)Na2CO3SiO2Na2SiO3C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8(8分)当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是否卫生也受到社会的关注专家介绍,正规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材料都是质地较好的木材,不用特殊加工但

    17、是很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劣质木材为了使筷子看上去白一些,他们常用硫磺进行熏蒸漂白,结果造成SO2含量严重超标,同时硫磺中含铅、汞等重金属,也会对人体造成铅中毒或汞中毒(1)“硫磺熏蒸”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用水浸泡可降低SO2的含量试说明SO2易溶于水的原因_(2)减小毒筷毒性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SO2的含量为研究SO2的溶解性质,某学生做如下实验(如图):集气瓶中收集的是SO2,瓶塞系着瘪气球,向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现象是_为比较SO2和CO2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某学生采取同样的装置和操作,能说明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2的实验现象是_某学生取出瓶中溶液,

    18、将其滴入品红溶液中,充分振荡后,实验现象为_;接着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实验现象为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1)SO2易溶于水是因为“相似相溶原理”(2)SO2的水溶液是亚硫酸,具有一定的酸性,所以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是不褪色,由于SO2易溶于水,所以一旦瓶中SO2大量溶于水中,气球必定会鼓起来,而CO2只是能溶于水,所以从气球膨胀的程度即可比较二者溶解性的差异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加足量氯水能氧化SO2、漂白石蕊试液和品红溶液答案:(1)SO2是极性分子,所以易溶于极性溶剂水中,且SO2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2)紫色石蕊试液

    19、变红,气球膨胀起来SO2溶解时气球的膨胀程度大于CO2溶解时气球的膨胀程度品红溶液褪色,溶液显浅紫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SO2Cl22H2O=H2SO42HCl19(10分)(2009广州普通高中综合测试)溴酸钾(KBrO3)为白色晶体,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分析试剂,加热到370时分解为溴化钾和氧气生产溴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1)“合成”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复分解”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上述流程中第二次过滤滤出的固体主要成分是_(4)“趁热过滤”过程中“趁热”的原因是_(5)溴酸钾具有毒性,食用少量即可引起呕吐和肾脏的损伤然而美、日等国

    20、都允许在油炸薯片中添加一定量的溴酸钾,以改善薯片的口感我国也曾允许用作烘焙面包的添加剂,但已于2005年7月开始全国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溴酸钾.2007年,一批来自美国的油炸薯片在珠海口岸被我国有关部门检出含有溴酸钾而被禁止入境从化学原理分析推测,有关国家认为在油炸薯片中添加溴酸钾安全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而我国认为不安全的理由是_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工艺流程可知在“合成”过程中即生成了溴酸盐,再结合反应物及氧化还原的知识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MgOBr25Cl2=Mg(BrO3)25MgCl2,反应中氧化剂为Cl2,还原剂为Br2.“复分解”过程中生成KBrO3,所以化学反应为2K

    21、ClMg(BrO3)2=MgCl22KBrO3.这样将MgCl2过滤,滤液中主要为KBrO3,为防止KBrO3结晶析出,故趁热过滤依据信息知在370时KBrO3分解为KBr和O2,所以有些国家认为可以在油炸薯片中添加KBrO3,但我国认为油炸或烘焙的温度条件下不能保证KBrO3完全分解而将其禁止入境答案:(1)Cl2Br26MgOBr25Cl2=Mg(BrO3)25MgCl2(2)Mg(BrO3)22KCl=MgCl22KBrO3(3)MgCl2(4)防止溴酸钾结晶析出(5)2KBrO32KBr3O2油炸和烘焙的温度条件不能保证溴酸钾完全分解20(7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转化

    22、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b)反应、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请按要求填空:(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C的结构式为_;H的化学式为_(3)写出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化合物J的化学式为_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是E.由于B、C、D是非金属单质,且其中A不是气体,结合“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不难推出E为SO2,

    23、A为S,B为O2;再根据“反应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及“FK”,且“K是常用的氮肥”可推出F为NH3,则C、D为N2、H2;再结合“JC”和“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可推出C只能为N2,J为N2H4;又根据“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可推出L为NaClO.答案:(1)2NH3H2SO4=(NH4)2SO4(2)NN(NH4)2SO3或NH4HSO3(3)ClOSO22OH=ClSOH2O(4)N2H421(10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b甲分

    24、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1)X的电子式是_(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_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_(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解析:短周期除惰性气体外的气体单质有H2、N2、O2、F2、Cl2.由已知a知X为N2,由b知,甲为NH3

    25、,乙为HCl,丙为NH4Cl.(1)一定要从化学键的形成角度掌握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如N2、CO2、CH4、NH3、H2O、Na2O2等(2)NH3的收集应是向下排空气法NH3的制取用铵盐与碱反应,但铵盐一般不用NH4NO3,防止爆炸碱一般用Ca(OH)2,不用NaOH,因NaOH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太强要注意“”(3)P与Cl2反应生成PCl3和PCl5,PCl3的电子式为,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所以丁为PCl5.(4)由“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及质量守恒定律共同得出n molPCl5与n molNH4Cl反应生成4n molHCl,由质量守恒定律知所求物分子中P、

    26、N、Cl的原子个数比为N(P)N(N)N(Cl)112,所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2,二者结合得出未知物的化学式为P3N3Cl6.答案:(1) NN(2)NH4Cl和Ca(OH)2NH3H2ONHOH(3)PCl5(4)P3N3Cl622(9分).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请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在方框内画出用该方法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仪器可重复使用,固定装置不必画出).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产品(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_.(2)硫酸溶液过稀会导致_(3)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4)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5)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_(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单元质量检测docx.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