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武汉科技大学 居住区规划试题集.docx

    • 资源ID:13770715       资源大小:44.95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武汉科技大学 居住区规划试题集.docx

    1、武汉科技大学 居住区规划试题集 试题纸 课程名称: 居住区规划 适用专业年级: 资源规划03 考生学号: 考 生 姓 名: 一、选择题(1-4单选或5-10多选) (20)1. 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C)A)1000-3000人 B)4000-6000人 C)10000-15000人1. 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B)A)1000-3000人 B)30000-50000人 C)100000-150000人1居住组团的人口规模为(A)A)1000-3000人 B)4000-6000人 C)10000-15000人1. 居住区的用地规模为(B)A) 10-35公顷 B)50-100公顷 C)250-30

    2、0公顷1. 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为(A)A) 10-35公顷 B)50-100公顷 C)250-300公顷1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为(B)A) 10-35公顷 B)4-6公顷 C)50-100公顷6. 居住区规划的分级要求依据是 多项选择(全选)A)使用的频率 B)人口规模 C)设施的效益规模 D)居民使用的便利服务半径和使用频率?2. 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并适宜生活的街道空间的D/H是BA)0.5 B)1 C)2 D)4 亲切的院落空间比例D/H是cA)0.5 B)1 C)2 D)4 6. 广场的D/H是DA)0.5 B)1 C)2 D)4 3居住小区级设施的空间距离服务半径是(A)A)400-500

    3、米 B)500-600米 C) 600-700米3居住区级设施的空间距离服务半径是(B)A)1000-1100米 B)800-1000米 C) 600-700米居住组团级设施的空间距离服务半径是(B)A)50100米 B)150200米 C) 400500米居住区级 8001000m 居住小区级 400500m 居住组团级 150200m4. 住宅院落空间一般应属于CA)公共空间 B)半公共空间 C)半私密空间 D)私密空间4. 道路应属于ABCA)公共空间 B)半公共空间 C)半私密空间 D)私密空间5以下属于外部空间的辅助构成要素的是 BDA)建筑物 B)院门 C) 高大的乔木 D)灌木7

    4、. 以下属于外部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ACA)建筑物 B)院门 C) 高大的乔木 D)灌木B)2、当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 )。 A85 B80 C75 D707. 宅间通路应计入 CDA)公共绿地 B)道路用地 C)住宅建筑用地 D)居住组团用地5宅间绿地应计入CA)公共绿地用地 B)道路用地 C)住宅建筑用地 D)居住组团绿地用地8. 居住区内的水泵房属于CD 现行规范与此出入,未谈到市政设施用地,市政设施属于公共服务设施 A)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B)住宅建筑用地 C)其他用地 D)住宅区总用地9. 居住区用地包括ABCA)住宅用地 B)公建用地 C)道路用地 D)

    5、其他用地9. 下面不属于居住区用地是DA)住宅用地 B)公建用地 C)道路用地 D)其他用地10住宅总用地包括(全选)A)住宅建筑用地 B)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道路停车用地 D)公共绿地 E) 其他用地49、城市住宅绿地率的控制,新区建设不应低于(C);旧区改造不宜低于()。 A45%;35% B35%;30% C30%;25% D28%;22% 38、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是指(A )。 A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的用地 B住宅基底 C住宅基底和四周用地 D住宅基底和四周4m以内的用地45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是( C) A 生活居住用地 B小区用

    6、地 C居住区用地 D 新村用地46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 (A )A7-9层 B10-11层C 1112层 D12-16层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 (A )A大于等于10层B大于等于12层C大于等于16层中高层住宅(79层), 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47居住区用地内,计算道路用地面积,下列哪项是不符合规定的? ( c )A 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B组团道路按路面宽度计算C 宅间小路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D居民小汽车及单位通勤车停车面积,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数规模,分为(ABC )级。 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 D居住楼E独立式组团 答案:ABC 解析:

    7、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数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其中,居住区是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1000016000户)相对应。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30005000户)相对应。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是指被小区道路分割,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3001000户)相对应。 例题21: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大中城市住宅一般以()层为主。 A、13B、36C56D59 答案:C 解析: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大中城市一般以56层为主,小城市以45层为主,在用地紧

    8、张的地方可适当建造一些高层住宅。 例题22:公共建筑定额指标包括()两项。 A、建筑面积B、用地面积C居住面积 D公用面积E、使用面积 答案:A、B 解析:公共建筑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项。公共建筑定额指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故称千人指标。民用建筑综合指标。民用建筑综合指标包括家属宿舍、单身宿舍和公共建筑三大内容。 例题23:住宅建筑净密度与()等有关。 A、房屋间距B、建筑层数C层高 D房屋排列方式E、房屋质量 答案:ABCD 解析:住宅建筑净密度主要取决于房屋布置在气候、防水、防震、地形条件和院落使用等方面要求,因此住宅建筑净密度与房屋间距、建筑层数、层高、房

    9、屋排列方式等有关,在同样条件下,一般住宅层数愈高,住宅建筑净密度愈低。102. 有关概念(人类住区日照间距城市居住区日照间距系数日照标准绿地率公共绿地环境指标配建水平千人指标住宅区社区人居环境)103. 居住小区规划中应如何考虑居民的停车问题104.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内容105. 用地平衡表及其作用106.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方法较以前有哪些改变,宜采取哪些具体措施111. 住宅区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12. 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及其在住宅区规划的作用113. 服务半径的定义以及设施分级、服务半径确定考虑的因素114. 住宅区路网布局时应遵循的原则115. 影

    10、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要素116. 人居环境设计的指向原则117. 城市规划、行政区划、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118. 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9.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有何问题,如何修编120. 社区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公众参与的作用121. 居住区规划现存的问题以及进行社区规划的必要性86.在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影响地块容积率的主要因素有( )。A现状人口密度 B,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C规划范围的基准地价 D地面建筑的质量E 城市景观的要求87.容积率与地块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建筑总面积、建筑基底面积等指标有密切关系,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些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A 容

    11、积率是地块建筑密度与建筑层数的乘积 。B 当地块面积不变时,容积率与地块总建筑面积成反比C 当地块建筑总面积不变时,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成反比D 在一定的容积率规定下,建筑层数与建筑密度成反比E。当地块面积与建筑层数不变时,容积率与建筑基底面积成正比88居住区用地范围内绿地率的计算,不应包括( )A 公共绿地 B、道路绿地C 屋顶绿地 D。单位所属绿地E。晒台绿地8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居住区规模划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规模,其主要依据是下列哪些因素?( 。)A 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要求B。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c 可与城市行政 管理 体制相协调D,考虑到水域、地形、

    12、地物等自然条件E 适应居民出行要求二、判断题 (10)1住宅区的道路分级主要针对车行道路(对)1 住宅区的道路等级是根据其宽度来确定的。(错)2城市居住区中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规模均根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进行配置。(错)3某些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比重可以适当降低。(对)3某些住宅区的绿化和公共绿地用地的比重可以适当降低。(错)4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越低,交通性越弱,通达性也越好(错)4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越高,交通性越弱,通达性也越小(错)5居住小区内的居住区级道路全部计入居住小区用地(对)5居住区内的城市级道路应计入居住

    13、区的总用地中(错)教育设施、交通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对)在住宅区的外部空间中,围合是采用最多的限定和形成外部空间的方式。(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根据我国不同的气候分区规定了相应的日照标准,同时还要求一套住房中必须有一间主要居室满足日照标准 。(对)日照间距的确定是以太阳的高度角与方位角为依据,利用竿影日照图的原理来求取的. (对)住宅区规划设计中考虑的自然通风是指如何将夏季的室外风引入住宅组群内和室内,同时还要考虑冬季的防风。(对)教育设施)、交通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对)例题20(判断):居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

    14、组成部分,人口一般以1015万人为宜,() 答案:错 解析:居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有其合理的规模。人口一般以35万人为宜,其用地规模应在50100公顷左右。 居住小区人口一般以1.01.5万人为宜,(对)居住组团人口一般以0.30.5万人为宜,(错)30.“小区规划”是在邻里单位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31.居住区、小区、组团的指标 32.居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平衡指标:居住区50-60%;小区5565%。公共绿地平衡指标:居住区7.518%;小区515%;组团36%。 33.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区多层住宅人均用地控制指标为2028M2/人,多高层为1726M2/人。居住小区多层住

    15、宅人均用地控制指标为2028M2/人,高层为1115M2/人。 34.居住区绿地最小规模居住级1.5M2/人;小区级1M2/人;组团级0.5M2/人。 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35.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最小规模居住区公园1ha;小区游园0.4ha;组团绿地0.04ha。 36.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米。 37.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38.当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应设不小于44米的消防通道。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16、39.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应设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不应小于2.5米,纵坡不应大于2.5% 40.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不宜大于120米,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12M的回车场。 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采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有挡土墙或护坡连接,并宜在踏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1. 2.住宅间距 3.建筑密度 4.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属于公共绿地 ?5.高层住宅的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应为3.5万平方米/公顷 ?6.居住区内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满足宽度8米;面积400平方米 7.居住小区道路控制指标为7-13% ?8.居住区级道路:其控制红线宽度不宜小

    17、于20米。机动车道路最大纵坡不得超过8%。 9.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 10.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11.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12.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 有出入口:组团路不应小于2.5m,小区路不应小于5.0m。 无出入口;组团路不应小于2.0m,小区路不应小于3.0m。 距山墙:组团路不应小于1.5m,小区路不应小于2.0m。 围墙面向道路:各级道路均不小于1.5m.居住区用地内道路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按

    18、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同级道路及其以下各级道路计算用地面积,外围道路不计入; (2)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3)小区路、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4)居民汽车停放场地,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5)宅间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面积。11.0.2.6 其它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规划用地外围的道路算至外围道路的中心线; (2)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其它用地,按实际占用面积计算。8.0.6.1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8.0.6.2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8.0.6.3

    19、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13.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以外 14.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起止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及小区路边1M;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角1.5M 15.居住区绿化率指居住区内各种绿地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16.居住区建筑密度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之比率

    20、17.居住区用地由住宅、公建、道路及公共绿地构成。 18.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有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设施。 19.居住用地选择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注意与工业、就业区的关系,尽量依托现有城区,注意保护文物,留有发展余地。 三 、名词解释(12)住宅区与居住小区住宅区: 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居住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

    21、聚居地。1居住区与住宅街坊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住宅街坊是指由道路所分割而形成的住宅用地,规模大小不等。住宅群落 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 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它的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 居住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

    22、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区用地与住宅区总用地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住宅区总用地:居住区用地加“其他用地”即为居住区规划总用地。服务半径-各项设施所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证后排的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日照标准:按某一规定时日住宅底层获得满窗的连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规定。2服务半径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服务半径是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间距离。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服务半径、使用频率等可划分为居住区、居住

    23、小区和居住组团三个等级。3公共绿地率与绿地率住宅区公共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公共绿地率住宅区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绿地率4容积率与建筑密度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平方米)容积率(建筑面积毛密度)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无单位),是一个反映单位用地面积上开发强度的指标。(万平方米/ha)建筑密度=总基底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万平方米/ha)住宅区建筑密度(毛)住宅区总建筑基底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住宅区建筑面积密度(毛)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公项)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率:住宅区绿

    24、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绿地率,住宅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间绿地和专属绿地。户室比:住宅区或住宅建筑内各种不同户型的住宅所占的比例。2.0.32a 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2.0.32b 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2.0.33 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绿地率总绿地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套密度住宅区住宅总套数住宅区总用地(套公顷)住宅区人口密度 (毛) 住宅区总人口住宅区总用地 (人公顷、万人平方公里) 住宅区人口密度 (净) 住宅区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人公顷、万人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住宅

    25、区绿地总面积住宅区总人口(平方米人)人均公共绿地住宅区公共绿地总面积住宅区总人口(平方米人), 人均住宅区用地住宅区总用地住宅区总人口 (平方米人) 住宅区建筑面积密度(净)住宅区某项建筑总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公项) 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平方米) 住宅区住宅用地容积率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平方米) 多低高层比例是指各类层数住宅的总建筑面积与总住宅建筑面积各自的比例。住宅平均层数是指总住宅建筑面积与总住宅建筑基底面积的比例。 四、问答题(40)简述居住区规划的内容v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v2确定规模

    26、,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据改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的数量);v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包括单身宿舍)、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v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数量(包括用房和用地)、分布和布置方式; v5拟定各级道路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v6拟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v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v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居住区规划的依据v根据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好综合的全面安排。v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文化、 经济生活水 平,v考虑居民的生活需要和习惯

    27、,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v注意 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居住用地的选择的原则 简述住宅区的组成(110. 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之间的关系)v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住宅区的组成不仅仅是住宅和与其相关的通路、绿地,还包括与该住宅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商业、服务、教育、活动、道路、场地和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空间分布上可能在该住宅区空间范围内,也可能位于该住宅区的空间范围之外。 v 住宅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

    28、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结论:住宅区的构成既应该考虑其物质组成的部分,也应充分关注其非物质的内容,居住区规划的分级的依据是什么-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所使用频率和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并考虑了居民的便利、设施设置和运营的经济性v住宅区的设施分级和布局的基本要求:住宅区的设施分级和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邻里交往的促进、资源的合理与有效利用和空间景观的塑造、同时也应与地方的文化传统所体现的景观风貌相结合,形成包含分级和布局内容在内的各类设施的系统结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布局在满足各自的时空服务距离的同时,以达到使居民有

    29、更多的选择性为目标。 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宜根据其设置规模、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服 务特性在平面上或空间上组合布置。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 方式合理布局。教育设施)、交通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各类教育设施应安排在住宅区内部,与住宅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相联系,并宜接近住 宅区的中心位置。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住宅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或结合,其位置和通路应 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住宅区的道路布局应以住宅区的交通组织为基础,充分考虑周边道路的性质、等级和线型以及交通组织状况,以利于 住宅区居民的出行与通行,促进该地段功能的合理开发,避免对城市交通

    30、的影响。 充分考虑其对住宅区空间景观、空间层次、形象特征的建构与塑造所起的作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的住宅区规划理论的背景和目的?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的住宅区规划理论是针对城市中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事故严重的状况而提出的,目的是使人们居住生活在一个花园式的住宅区内。1 简述邻里单位的原则邻里单位的原则: 1 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 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 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 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社区形成的基础-良好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的三个层次: v第一层次:邻居间知姓名和家庭


    注意事项

    本文(武汉科技大学 居住区规划试题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