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docx

    • 资源ID:13757134       资源大小:24.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docx

    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课时培优训练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马 说 韩 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千金市马骨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

    2、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节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注】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词的意思。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今王诚欲致士()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托物寓意是

    3、古人写文章常用的写法。【甲】文中作者以“千里马”寓_,以“食马者”寓_。 (4)【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述其不同之处。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4、_才美不外见 见:_执策而临之 执: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千里马的重要性。B.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直接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C.本文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D.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

    5、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

    6、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虽有千里之能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B.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D.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若见而不收养 (2)用“/”给下面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A.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B.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C.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D.村陌有犬为人

    7、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4)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_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_的主旨。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8、“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画线字在文中的意思。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_才美不外见 见: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_执策而临之 临: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本文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是_,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填空)。 (4)“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文章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9、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人基能驭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唐太宗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骏尾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食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节选自张鷟朝

    10、野佥载)【注】敕:帝王的诏书命令。挽硙(wi):拉磨。齿口并平:指马老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才美不外见_执策而临之_鬃曳地_食以钟乳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帝得之甚喜。 (3)【乙】文体现狮子骢有“千里之能”的句子是:_。【甲】【乙】两文既谈“千里马”,也论“伯乐”。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伯乐”的重要性。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11、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一食或尽粟一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句揭示出了千里马被

    12、埋没的根本原因。C.本文结构十分精巧。先从反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正面展开议论。D.文章托物寓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控诉,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参考答案1.【答案】(1)同“饲”,喂,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同“返”,返回,招引、招揽(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尚且愿花五百金买来一匹死马,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定认为君王是有能力买千里马的。(3)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4)【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礼遇、任用,最终不能“

    13、以千里称”。【乙】文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得以脱颖而出。【解答】(1)句意: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食:同“饲”,喂。句意: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句意:(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返回来向国君复命。反:同“返”,返回。句意:现在大王真的想要招揽人才。致:招引、招揽。(2)第一个“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第二个“其”:表推测,恐怕。知:认识。且:尚且。况:何况。以:认为。市:买。(3)阅读【甲】文,理解文意。作者将“伯乐”比作识人才的人,将“人才”比

    14、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文章无一字直接说到人才,却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人才有志难申的愤懑不平之情,嘲讽和鞭挞了统治者不能知人善任,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4)阅读两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甲】文中,根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其真不知马也”可知,“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乙】文中,根据“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知,“千里马”因为君主的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得以脱颖而出。2.【答案】(1)有时,同“现”,表现,显现,

    15、拿,握(2)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不能办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3)C【解答】(1)句意: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或:有时。句意: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表现,显现。句意:拿着鞭子面对它。执:拿,握。(2)且:犹,尚且。等:一样,相等。安:怎么。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以:按照。食:名词用作动词,喂养。(3)A项,“强调千里马的重要性”错,应为“强调伯乐的重要性”。B项,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项,“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错,

    16、应为“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发现人才的人”。故选C。3.【答案】(1)C(2)D(3)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4)托物寓意(托物言志),关爱动物,善有善报【解答】(1)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项,代词,指马;代词,指狗的生死。C项,均为连词,表转折,但是。D项,通假字,同“现”,显现;动词,看见。故选C。(2)“为所”为固定结构,表示被动,中间不应断开,可排除C项;“张元”为后句主语,应在其前断句,可排除A、B两项。故选D。(3)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为.所:被。啮:咬。仆:倒下。(4)通过阅读理解两文可知,

    17、【甲】文中用“千里马”比喻人才,用“伯乐”比喻贤明的君主,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记叙了张元救助了被遗弃的狗,最后狗救了他叔父的命报恩的故事,表达了对动物的关爱,也揭示了善有善报的主旨。4.【答案】(1)同“衹(只)”,只、仅,同“现”,犹,尚且,通晓,面对(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3)托物寓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解答】(1)句意为: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祗:同“衹(只)”,只、仅。句意为: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见:

    18、同“现”。句意为: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且:犹,尚且。句意为: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句意为: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临:面对。(2)且:犹,尚且。安:怎么。第一个“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3)通读全文,明晰文意可知,作者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文章无一字直接说到人才,却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人才有志难伸的愤懑不平,嘲讽和鞭挞了统治者不能知人善任,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文章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则点明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4)通读文本可知,文章第一

    19、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结尾时,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惜与不平,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据此概括作答即可。5.【答案】(1)通“现”,显露,面对,拖,同“饲”,喂养(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唐太宗得到它非常高兴

    20、。(3)朝发西京,暮至东洛伯乐重要,因为没有伯乐的话,那么千里马的才能(人才)就会被埋没,成为普通的马,累死在工作岗位上。【解答】(1)句意:才能和品德不表现在外面。见,通“现”,显露。句意:握着马鞭面对着它。临:面对。句意:马鬃拖到地上。曳:拖。句意:用钟乳喂养它。饲:同“饲”,喂养。(2)第一个“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甚:非常。(3)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朝发西京,暮至东洛”意为早上从西京出发,晚上到达东洛。“西京”到“东洛”路途遥远,却能早上出发,晚上到达,体现狮子骢有“千里之能”。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甲】文“世有伯

    21、乐,然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千里马就“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可见伯乐的重要性。【乙】文“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马见到唐太宗才脱离了被埋没的命运,才华得以展现,可见伯乐的重要性。6.【答案】(1)吃,通“现”,显现,变现,用马鞭驱赶(2)只是在奴仆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 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C【解答】(1)该句意思是: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食:吃。该句意思是: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见:通“现”,显现,变现。该句意思是: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策:用马鞭驱赶。(2)祗:同“祇(只)”,只、仅。只是。奴隶人:奴仆。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槽枥:马槽。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等同,一样。安:怎么,疑问代词。(3)C项,应为: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