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版本.docx

    • 资源ID:13735352       资源大小:110.53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版本.docx

    1、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版本第1课 爱满天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教材分析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第二部分句幅扩

    2、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国而纵情放歌。末尾的4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贯的上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歌曲的最高音,将歌曲推向高潮。第三部分。这里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风格,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3、。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

    4、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二、教学小结 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

    5、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 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

    6、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 (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

    7、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

    8、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 (2)听行进主题。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 (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

    9、作感受法欣赏这一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 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 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

    10、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卢沟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卢沟谣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

    11、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3.过程目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2、,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五、教学过程一、音乐知识复习节拍练习 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X X X X X X XX XX X X X (1、学生试拍2、指生拍掌声鼓励) 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四拍,试拍读)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看来大家的音乐宝库中积累了很多的“珍宝”,

    13、希望今天的音乐之旅能更加充实你的宝库。二、学习新歌1、初听感受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崎岖,一边是和平的坦途。八百年风雨迷障,积淀了沧桑绘制庄严。它就是“卢沟桥”(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 好听吗?( )2、按节奏读歌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3、再听歌曲 接下来,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来欣赏卢沟谣,听完请大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谈一谈你对歌曲的理解?(看谱欣赏)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 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谁能告诉大家你的理解?你觉得歌曲

    14、的速度怎样的?(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一开始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从歌曲中的速度提示语:稍慢、渐慢(板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那么歌曲速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力度、情绪随之的变化呢?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的演唱,听完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4、师范唱师范唱,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学生描述:力度有时强有时弱,一开始很柔和,很优美,试着哼一哼。后来变得强了,、)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歌谱中的力度记号也印证了我们的结论。mf在歌曲中表示中强,f表示强,ff表示特强(板书)结合本首歌曲,在mf处我们要唱的柔和、柔美。f处要唱的坚定有力量。ff要唱的振

    15、奋激昂。5、歌曲学唱构成音乐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连的,速度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力度、情绪等要素的变化,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变化用你的歌声表现出来。6、分段学唱、重点乐句教唱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走进卢沟桥,走进那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抗战、保家卫国的历史。(1)、学唱第一段:跟录音完整演唱,这一段向我们展示了卢沟桥的美景,(演唱的美一些,从你的声音里老师仿佛看到了卢沟桥边水草荡漾,河面上波光粼粼) 800年来卢沟桥坚固依旧,陪伴一代代人的成长。请同学们用歌声表现。卢沟谣的景色美不美?( )这样的美景在我们家里,在我们中国,你自豪吗?一个声部的声音不足以表现这种感情,所以这里出现了合唱,

    16、二声部比一声部要低一些。师范唱。跟老师来唱一唱二声部,(唱谱唱词相结合,重点放在6、4的感受上。选一组同学于老师同唱二声部,一声部交给另一组同学,谈谈唱合唱的感受,声音要和谐,不能太大声,兼顾两个声部),同学们唱的太好了,在完整演唱的时候,要把这一句合唱给表现出来。完整演唱第一段。师小结:卢沟桥的景色非常美,你们的歌声也非常美。(2)、学唱第二段 在这一句出现了: :,它的名字“反复记号”它表示“在反复记号里面的歌词,要唱两遍”面对列强的侵略我们感到、中国人在这时变得、英勇坚韧的中国人啊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保卫了我们大好的河山。中国人是怎样的?你怎样演唱?恩唱不上去,唱不上去怎么办?跟老师学啊

    17、(深吸一口气,保持住、声音不用太大)来试一试。(3)、完整演唱请同学们用你的歌声表现卢沟谣三、拓展卢沟桥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财富,发生在卢沟桥上的故事依然荡气回肠。老师带来了和卢沟谣有关的一些资料,请同学们边听边来了解。希望对历史的了解、感悟,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表现卢沟谣这首歌。你觉得你能唱好吗?你觉得唱好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回答,声音好听,整齐,情绪,力度,表情、动作、)好,下面就按同学们说的标准,我们1、2组来和3、4组的同学比一比,看那一边的同学能更好的表现歌曲。 师生共同评价,我觉得大家的歌声都很美,真是谢谢大家的歌声,能把这首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卢沟桥代表了中国精神

    18、,可是大家知道吗?中国文明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的中国人,坚韧不屈,奋勇前进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的: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2、才能目的: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才能。3、情绪目标:酷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萌发做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自满感。二、教学重点 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三、教学难点 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四、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歌词卡片、小奖品、音乐课件。五、教学办法 重

    19、要采用形象直观性、体验性、探究合作性、综合性教学法,使技巧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串于音乐实践中,让学生在快活中学习。六、教学手段 采用听歌曲、看影片、说感受、小组赛、编动作等手腕相联合的办法来感知音乐。七、教学思路 抓住学生的好奇、好动、形象直观思维强的年纪特点和注意课堂上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八、教学组织与情势面向全部学生、小组合作、重视个性发展,以激励和表彰为主,以提示和辅助为辅,加强孩子们的自负,进步他们的学习热忱。九、教学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自动发展,致力应用现代信息技巧优化课堂教学,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盛多彩,领导学生自动参与音乐实践,尊敬

    20、个体对音乐的不同体验和学习办法,以进步学生的审美才能,发展学生的发明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毕生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本。 十、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二、导入新课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问:孩子们,这是什么?谁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们的祖国?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问:你是怎么找到的? 师:是啊!我们巨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观赏祖国的风光吧!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

    21、(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问:我们的祖国漂亮吗?我们的祖国强盛吗?你们爱祖国吗?三、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师:请你们跟我一起把我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唱出来吧!1、老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范唱课题。2、老师领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热)。师:谢谢孩子们深情地歌颂。听,有一位小朋友用小蜡笔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四、凝听歌曲,突破难点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凝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境是怎样的? 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四位孩子依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

    22、打节拍.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师:谢谢四位孩子献给我们的画,也谢谢你们整齐地为我伴奏。我来测试一下你们听得认真吗?我怎么唱着问,你们就怎么唱着答。、采用师问唱生答唱的情势学唱第三乐句。(如:画什么?长在哪里?)五、学唱歌曲师:你们有没有信念分小组闯关竞赛把这首歌完全地学会呢?闯一关小组就奖贴一颗星。第一关:边听歌曲边拼贴歌词。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师:第二关:边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略的舞蹈动作。2、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同时各小组边聆听边试编动作。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

    23、师:第三关:边聆听歌曲边学唱本小组的乐句。4、边放歌曲,小组边聆听边学唱乐句。5、各小组汇报师画着图形谱加以领导,其余小组在聆听中心里学唱。问:你们在学唱歌曲时发明了哪些处所不要唱?6、让学生答复从中初步认识前奏、间奏、尾奏。问:老师刚才在教你们歌唱时手一会上一会下知道手在上代表什么?手在下代表什么? 师:第四关:边哼唱歌曲边划着图形谱.6、学生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范唱完全歌唱一遍歌曲。7、全部学生站起来合伴奏有情感地歌唱歌曲,课件播放歌曲MTV伴奏。师:孩子们,庆祝你们闯关胜利,你们真棒!为了庆贺你们的胜利,我和你们一起合着歌曲唱起来跳起来。8、老师生一起合着歌曲边跳边唱,课件播放

    24、歌曲MTV。六、知识扩大,情感升华师:在我们生涯中还有很多歌唱对祖国的爱的歌曲,我们一起去听听吧!1、用课件播放歌曲娃哈哈,学生观赏。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全称叫什么?2、用课件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学生欣赏。问:中国的首都在哪?中国第一位领袖是谁?3、用课件播放歌曲中华国民共和国国歌前奏。问:这是什么歌?问:当我们听到国歌时该怎么做?生答:立正站好、行队礼师:听,国歌还在响,孩子们拿出的举动来做个爱国的孩子!4、持续完整地播放歌曲中华国民共和国国歌,课件有升国旗的场景,请求所有在场的人都起立行礼。七、课堂延长师:谢谢酷爱祖国的孩子们!请你们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唱一唱歌唱祖国、热爱祖国的歌

    25、曲。八、课堂小结孩子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觉得自满自满吧!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最后学生合着伴奏唱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出教室。 第2课 美妙童音猜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聆听猜调2、用各种演唱形式创编场景表现猜调二、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2、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四、教具准备课件、云南服饰、猜调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

    26、、组织教学(播放幻灯片1)师生问好二、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台湾民歌摇船调那么今天刘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进我国的西南边陲,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播放幻灯片2,点击左下角的声音)(在慢速度猜调的音乐背景下,简要介绍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师: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云南,那是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是一个神仙都向往的彩云之地。在去年校运会的时候,我们学校舞蹈队的同学表演的孔雀舞就出自云南。我们现在听的这首歌,就是云南地区一个非常著名的歌曲,我们用心的听听,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三、欣赏猜调1、初听猜调师: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呀?速度越来越快了真棒那么你们觉得唱这首歌

    27、的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开心非常好师:真是首有趣的歌曲。2、复听猜调师:那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听老师演唱一遍,听听这首歌曲到底都说了什么?(听老师唱)(点击第二张幻灯片右下角的声音)谁听出来了?举手来告诉老师师:听的真仔细,我们一起翻开书本第16页,看看同学们都说对了没有?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把歌词念一遍。(填歌词,念歌词,解释云南特色语言“称水为海”,街念该。)刚才,我们听了2段的歌词,老师把第三段的歌词留给大家,你们也来猜一个吧。(播放幻灯片3填歌词)我们刚才经过了念歌词,填歌词,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第一段都是什么呀?问句第二段呢?答句。那么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生:问答歌(对歌

    28、)师:你们太棒了。1)找特点师:刚才我们说了,这是首很有趣的问答歌,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找出你们觉得最有趣、最有特点的句子。(播放幻灯片4)2)说特点(学生说一个特点,就把准备好的对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开头“小乖乖”,声音高,带有呼唤性,吸引对方的注意 问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快,因为想考倒对方 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越来越快,表现自己思维敏捷,没有被人考倒 结束句衬词,具有地方特色,装饰音的加入,表现了对歌者得意的表情 “我们说给你们猜”中“说”的下滑音(做好板书“小乖乖”、越问越快、答得也快、结尾下滑音、“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跟进解释)(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说)师: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老

    29、师刚才也找到了老师觉得有趣的句子,老师觉得有趣,你们发现了吗?3)试着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特点(播放幻灯片5,特点)师:老师把同学们和老师找出的特点总结了下,这么多有趣的特点,大家试着唱一唱好吗?(唱的时候注意提示和末尾的装饰音。)老师弹琴,学生唱3、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播放幻灯片6,谱)师:我们都知道,这首歌曲是一问一答,问答歌的形式,那么同学们想想,这样的问答歌我们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呢?生:对唱师:对唱?恩,这方式不错,那谁来问谁来答呢?(学生举手)师:那刘老师提个建议,男生先问,女生回答好吗?(跟琴演唱第一段对唱形式)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那自问自答可以吗?生:可以师:那

    30、我们也来试一试吧。生齐唱师:同学们刚才分段用2种形式演绎了猜调,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的表演唱,我们看看,他们都用了什么形式?(听合唱版本,播放幻灯片8)师:你们跟他们想到一块了是吗?猜调是儿童的猜迷歌,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这首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幽默诙谐的云南童谣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孩子们问答对歌的活动情趣。4、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师:通过刚才的聆听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歌曲猜调都很熟悉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2段用树叶、古筝演奏的猜调,相信又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播放9)师:听了这些,你们一定对这首歌曲的了解是不是更深一层了呢。四、拓展师:其实对歌的演唱形式在民歌中是经常能听到的,这种形式也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戏曲作品、影视作品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的歌曲片段,去领略另一种独特的味道吧。(播放10)聆听不同地方的对歌:对花、打猪草、刘三姐片段等,扩大学生对对歌形式的了解。 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师即兴表演木偶,初步聆听音乐片段乐教学流程图 关于作曲家


    注意事项

    本文(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版本.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