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题讲与练.docx

    • 资源ID:13728939       资源大小:21.6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题讲与练.docx

    1、四川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题讲与练古诗阅读题讲与练李仕才一、知识梳理1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情感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情感的载体。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景物、社会事物、人物形象、历史事实等。诗中人物形象包括作者本人和塑造的人物形象。鉴赏意象就是分析诗中的景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所含有的情感,或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2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引发的想象中的形象的总和。鉴赏意境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并准确概括画面的整体特征,并弄清画面中含有的思想情感。概括画面的整体特征的术语主要有“恬淡闲适、恬静优美、明净绚丽、华美

    2、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浑开阔、萧瑟凄凉、孤寂冷清、寂静肃穆”等。3古诗表达技巧可分为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和结构手法等。描写手法包括对比、衬托、渲染、烘托、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以景结情、用典、抑扬等;修辞手法除考纲规定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九种外,试题中常考查的修辞还有列锦、双关、互文、比兴等。结构手法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重章叠句、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起承转合等。4古诗句中的关键字主要有三类:(1)动词、形容词

    3、(包括活用的形容词),还有少量的副词和数量词;(2)运用了通感、比拟、夸张、双关、叠音等修辞的字;(3)五言律诗以句中三、五字为主,七言诗以句中二、五字为主。鉴赏关键字就是结合全诗和该字所在的诗句从描写景物、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结构照应、手法运用等角度来分析该字的表情达意的作用。5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类型主要有热爱自然、悠然闲适、洁身自好、坚贞自守、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知音难觅、怀才不遇、建功立业、依依惜别、思乡念亲等。二、题型分析1994年高考全国语文卷开始命制古诗阅读选择题,19942001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都是以单项选择题考查古诗阅读。直至2017年高考古诗阅读题改为1道多选题+1道简答题

    4、形式,开始以5选2的多项选择题考查古诗阅读题。古诗阅读的选择题在命题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答案要求选择“不恰当”项;二是命题角度紧扣考纲中古诗鉴赏的两条要求,从形象(意象和意境)、语言(关键字和语言风格)、表达技巧、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等五个角度命题。三是设置错误项的方法相同。现在举例分析常见错误类型。1误解词义(1)(2018年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

    5、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此题答案是B项,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颈联中“穷”字并非指生活贫穷,而是“困窘,不得志”意,“屈穷”是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此题考查的单音节古今异义词,设置错误的方式是以词的今义释古义。2曲解句意(2)(2018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

    6、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此题答案是D项,“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并不是指烛光纵横。3略去深意(3)(2017年全国卷I)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

    7、耗,赖有群公鉴裁精。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E项将“赖有群公鉴裁精”按字面意思理解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实际上全诗透露出的是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这句话言外之意应理解为作者对考官的叮嘱,意思是我们这些主考官可要认真履行为国选才责任,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

    8、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选项只分析出诗句的表层意思,而忽略了其深层含义和情感。4手法有误(4)(2001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注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了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

    9、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此题答案是C项。C项说这首诗“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不恰当。诗中尾联用了“比”字将离别之泪与雨丝融在一起,诗人的离别愁绪喷涌而出,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此项将直抒胸臆误解为间接抒情,是手法判别错误。5误定情感(5)(2013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

    10、衣可同调。注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此题答案是B项。“后世仰末照”中的“仰”是“敬仰”意,所以“被后人渐渐遗忘”把意思说反了。6误评风格(6)(2011年上海春招卷)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问题。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

    11、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偃蹇:高耸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先是“我”对“青山”说,然后转换成“青山”对“我”说。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C下阕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作者吟诵离骚,夜深未眠。D这首词情辞宛转,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赏心悦目。此题答案是D项。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中原,却屡遭投降派排斥和打击,不为朝廷所用,不得已闲居乡里。作者借读离骚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因此选项的“格调清新,赏

    12、心悦目”的评价有误,应该说本词忧愤深广,含蓄蕴藉。三、解题指导(7)(199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解答古诗阅读选择题要采用排除法。具体分三步:第一步:通读全诗,从句意上

    13、整体感知诗的意思。杜甫漫成一首写夜泊江边之景。全诗大意是: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第二步:阅读各个选项,抓住关键词弄清每个选项的命题角度。选项的命题角度有意象、意境、关键字、语言风格、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结构等七个角度。(7)题的A项中三句都提到“月”这一意象,表明此项命题角度是意象。B项中关键词“意境”提示本项命题角度是意境。C项中的“静”“动”和“对比”三个关键词提示本项命题角度是表现手法。D项中“透露诗人对的

    14、向往”表明此项命题角度是思想情感。第三步: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判断选项是否有误解词义、曲解句意、略去深意、手法有误、误定情感、误评风格等错误。此题答案是C项。C项中“风灯”是一种有罩子能防风的灯,不是“江风吹打桅灯”,根据上下句对仗也要判定“风灯是”名词(从这个角度看,也是在考对偶修辞)。而且这一句也是写静的,因此说这一句与第一句的“静”对比鲜明也不恰当。所以此项既误解了词义,又错误判定了表现手法。【巩固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

    15、样子。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参考答案:A(第二句开头“往岁”二字点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往事,是虚写;选项中的“新月初现的黄昏”是第八句(末句)所写的“今夕”的眼前之景,是实写。A项把虚写之事理解为是在实写的眼前之景下发生的,错误嫁接了虚实写法,所以A选项不正确。)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

    16、,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鵷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鵷(yun)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参考答案:A(“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错误。开头四句写诗人登临所见之苍凉萧索秋景:茫茫天地间,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奠定了全诗悲凉低沉的基调。)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题讲与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