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文地理期末总结.docx

    • 资源ID:13723615       资源大小:57.4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文地理期末总结.docx

    1、人文地理期末总结1. 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2.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3.人文地理学传统: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传统4.发展过程(近代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1)德国:拉采尔(为人类地理学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地理环境决定论引入者)、赫特纳(区域学派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创始人),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区位理论学派

    2、),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2)法国:白兰士(创立人地相关学派)、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3)英国:麦金德、罗士培,在区域划分、土地利用调查方面影响大。(4)美国: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巴罗斯的人类生态学、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的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5)俄国:经济地理学大发展,取代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弱。5.人文地理学研究任务和社会作用:(1)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6.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三层:中心地区、外围区、边缘区)功能文化区: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迁移扩散

    4、: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 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a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 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协调论)b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当

    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实现了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5)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景观地球表层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 自然景观、人文/文化景观(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7.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结果)、人地关系论人地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8.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经验主义(归纳)、实证主义(演绎

    6、)、人本主义(人的主观性)、结构主义方法论(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 1.人口发展(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2.人口与地理环境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在人类形成的漫长历史时期,人类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强烈影响,在体质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白种人皮肤浅、鼻子狭长,黑种人皮肤黑鼻子宽,黄色人种皮肤黄中等鼻型)。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常用的生产工具、人口迁移、异族通婚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

    7、自己的需要,减轻了被迫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的压力。3.人种(划分标志)人种/种族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生物学范畴,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划分种族的标志(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等4.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反映一定区域内男女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年龄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构成与出生、死亡、迁移等过程有关)、文化程度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民族结构5.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8、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东部多,西部少;人口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各地区人口密度因地貌差异而变化。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提供可能性,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影响会变小)、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6.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点的行为(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大部分是短距离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具有阶段性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具有迁移性短距离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

    9、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迁移的主要方向从农业地区向工商业中心,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迁移距离越长,移民人数就越少-具体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等-城乡人口迁移的理论:推力-吸力理论-农村的推力包括:农村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中不断增加的成本、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就业不足现象等。-城市的吸力包括:较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可能。7.民族8.中国人口地理(一) 东密西疏的 基本格局(二)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三)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中国人口流动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滞留

    10、时间较长,而且越来越长已完成人口流动家庭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开始迈向第三阶段仍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但中西部吸引力在加强主要面临着社会和谐和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和二代农民工的问题。第三部分 聚落与城市地理1.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基本概念:人口集中的过程、城市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a.城市化阶段:形式城市化(外延)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功能城市化(内涵)城市生活方式、文化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b.城市化测度主要指标

    11、法(通过几个最具本质意义、最具象征性,而且便于统计分析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市化水平)土地利用指标:用土地利用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一定时间内非城市性地域转变为城市性地域的比率。人口指标:用人口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c.城市化进程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城心地区(立体发展)、中间市区(动态性)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工业的扩展、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郊区的城市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作物、劳动、土地商品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网络化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d.城市化机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

    12、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2.城市地域结构(1)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a.从防卫出发而选择区位:利用河流方面(巴黎、重庆)、利用海洋方面(半岛、岛与内港,天津的大沽口)、制高点和隘口(希腊雅典的卫城)b.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吸引范围和服务范围):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河流沿岸(修运河)、河口处(长江口的上海、珠江口的广州)2)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世界上 20位最大城市 ,有14个位于沿海地区3)城市与陆运的关系: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

    13、、航空发展(2)城市与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与城市、地形与城市(平原地区)、气候与城市(温带地区)水资源与城市(地面水、地下水、跨区域的引水、再生水,污水排放)、城市的生物环境3.城市体系(1)城市体系及其等级结构城市体系/系统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这些城市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等的交换。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系统的大小层序及职能作用的规律配置。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存在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它们按规模和职能有规律地排列和组合。(2)城市体系等级规律a.位序-规模律一个城市的规模与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的关系所存在的规律b.金字塔

    14、规律用图表示出来的城市数量随规模级而变动的关系,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少,规模小的城市等级城镇数量越多。c.首位城市法则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大部分城市人口,而且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4、聚落的起源与发展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工厂、房屋、道路、广场等) 聚落的类型:通常是按经济活动/职能和空间形态两大属性来划分 聚落功能 居住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聚落分类 城市、集镇(过渡)、乡村 5、城市景观和感知城市景观 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

    15、市城市建筑高度著名建筑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与特征 城市格局 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形成的风格城市感知 城市景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并不相同 1.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活动范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城市的接触面不同等,会对城市产生各自不同的印象 2.感知的城市景观(即印象)主要由路、界、节点、区和路标构成 3.规划应用:研究这些景观和感知之间的关系,会对改进城市建设起重要作用 6、中心地理论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层次越高,服务的覆盖范围越大,维持其服务水平所需的门槛服务需求也越大第四部分 农业的发展与布局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理论(1)重要作用:a、农业是粮食等基本

    16、生活必需品的来源;b、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c、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d、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e、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f、农业是出口物质的重要来源;g、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2)主要理论a.解决栽培植物的起源问题,目的在于寻找植物资源和建立基因库,以培育更多有价值的农作物。b.大起源中心c.大基因中心概念,将瓦维洛夫确立的8个起源中心扩大到12个d.人口压力模式与宴享模式e.最佳觅食模式2.农业景观(1)农田景观是环境的镜子a. 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b.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2)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P153

    17、.农业的发展与类型劳动工具特点主要类型原始农业(出现奴隶社会)体力 石头和木棍 简单铁制工具对土地进行轮作,“刀耕火种”热带地区还保留 传统农业(奴隶社会产业革命前)体力为主、畜力和简单机械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连续耕种中国传统农业、欧洲中世纪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美国殖民农业;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现代农业(产业革命后)机械化极大提高,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商品农业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园艺农业、大牧场4、现代农业又叫做商业农业:商品率高、劳动力少、单产高、生产规模大社会化程度很高1945年发生绿色革命,机械化、化学肥料以及新品种作物造成农业产量的大增

    18、。农业的最新发展包括:有机农业、转基因食品、垂直农业、立体农业。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对自然影响:受自然环境限制,可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对地形、植被、大气的影响-对社会影响:提供食品和服装,生产单位群体变小、促进家庭发展、聚居促进村落出现,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人类文明的出现:埃及、巴比伦、印度(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旱作的黍粟);墨西哥、玛雅和印加5.世界农业生产格局 粮食生产布局:小麦、水稻、玉米小麦(2000万吨以上):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水稻(2000万吨以上)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玉米(1000万吨以

    19、上) :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印度、法国、印度尼西亚 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棉花(500万吨以上) :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糖类:(甘蔗)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甜菜)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波兰饮料作物:(茶叶)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可可)非洲(咖啡)巴西、哥伦比亚 畜牧业生产布局肉类产量:美国、巴西、德国、法国、印度鸡蛋: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 牛奶:印度、美国、俄罗斯、德国、巴基斯坦、法国、巴西 羊毛: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伊朗 6.农业区位论 背景:企业型农业成立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目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第五部分 工业的发展与

    20、工业区位1. 世界工业的主要地带:(1)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苏格兰、荷兰、法、德、意大利。(2)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3)北美的工业区。(4)二战后,日本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业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消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5)拉美工业区(6)亚洲工业区(7)非洲工业区(8)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2.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资源条件(原料产品重量、新鲜)、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数量、质量、价格,环节分工)、环境条件、区域协作

    21、和全球一体化新变化:纺织和服装、钢铁、汽车、电子产业等全球产业转移(产业链转移)3. 工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普雷特的行为矩阵4. 工业的出现及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从纺织工业开始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和蒸汽机的出现后钢铁业、采煤工业、运输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在英国迅猛发展后通过几次工业革命迅速向欧洲、北美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发展。第六部分:旅游业发展及旅游地理(看书P289)1.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旅游业发展迅速、地位越来越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对旅游需求不断增长,由地理环境差异性而形成的旅游资源的互补性

    22、是旅游产生的重要条件。2. 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3. 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需要分析、旅游动机及其分类、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旅游者决策行为收集有关信息,根据主观偏好,作出决定、旅游者空间行为人们在地域上开展旅游的过程,以决策行为为基础,研究各种尺度的旅行模式。4. 旅游资源评价及环境容量: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有吸引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地-定地理空间上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基础设施及相关其他条件有机结合。旅游资源-(资源特性、旅游活动性质、综合资源特性和游客体验)和旅游地分类(旅游资源性质以及适宜旅游活动类型)旅游资源

    23、和旅游地评价:体验性评价(一般、美感质量评价)、技术性评价(气候、地形等适宜性评价)、综合性评估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基本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生态、经济发展、地域社会容量)、非基本容量(旅游合理容量和极限容量、既有容量和期望容量、与旅游活动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旅游容量的量测 旅游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超载与旅游的空间分流)5.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旅游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在一定地理空间上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地文化的要素:物质要素: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行为要素:旅游地的

    24、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等心理要素:旅游地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旅游相关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情操,旅游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自然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具有促进和限制作用注重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体现,设计与突出有自身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大众性:商品性和娱乐性,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需要雅文化的支持和引导,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综合性:以文化交流、文化消费为基础,包括多种形态的旅游资源,又借助于日益丰富的旅游媒体的综合性大众文化直观性:通过科技手段,将旅游地直观性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其外在的直观性特征结合起来季节性:6.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

    25、响:旅游业的经济特征: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品、零散的综合产品、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波动大、不可预测)旅游与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旅游与收支平衡(非贸易外汇收入,创汇能力强,扩大国际交流)旅游与就业(直接、间接,季节变化)旅游与税收(企业及个人所得税、进口关税、机场税、营业税等)旅游与经济结构,改善地区经济结构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过度超前发展、过分依赖旅游业、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2)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共生关系(: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保护旅游资源就是对潜在的旅游业投资,旅游刺激了环境保护,并直接提供经济手段进行实施

    26、)、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修复、改造、自然资源保护、行政和规划控制)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植物、野生动物、水、大气、地质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作用,也把有争议的东西传播开来.旅游和社会道德旅游与宗教旅游与语言旅游与健康:普遍动机是提高健康水平、旅游地公共卫生标准影响重大、旅游者传播疾病的可能(4)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影响文化变更的

    27、三个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文化移植理论,往往是较先进的文化影响较落后的文化)、社会进化进程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其成功与否和下列三个因素密切相关:游客、时间和空间及交流、文化经纪人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工艺品在与外界交流过程中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的变化:失去其传统的艺术设计形式、能成批生产的退化而简单的工艺品、技术高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的复兴7. 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A世界旅游资源亚洲:东亚(壮美的山水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东南亚(热带滨海滩岛与浓郁的宗教文化)、南亚(宗教文化)、西亚(宗教旅游)、中亚(伊斯兰文化和大漠草原风情)欧洲:世界著名的“”旅

    28、游区美洲:北美(现代化游乐场)、拉美(印第安文化与热带自然风光)非洲:北非(沙漠旅游)、南非大洋洲:原始的热带海岛风光与古朴的风土民情B世界主要旅游国家美国、西班牙、塞浦路斯、肯尼亚、中国第七部分 物质文化地理1. 生产文化地理:农业文化:采猎文化(采集、狩猎、捕鱼文化)、牧养文化(驯化、饲育、游牧文化)、耕作文化(旱田、水田耕作文化)、园艺文化第二、三产业文化:采掘文化、加工文化、服务业文化等2. 生活文化地理:按人的需要层次,生活文化可以分为基本生活文化和非基本生活文化。前者又可以分为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后者又可以分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岁时文化、游憩文化等。3. 民族与民俗:民

    29、俗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简称为民间流行的风尚、 习俗。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 。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民俗与环境民居: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饮食,服装。4. 建筑文化地理宗教建筑 政府建筑 工商业建筑 公共建筑 纪念性建筑等 国外:古埃及、古巴比伦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风建筑。国内:古典园林、皇室建筑第八部分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1.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1)印欧语系是

    30、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了欧洲、美洲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要包括两大最古典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和地域特点,分为8个主要语族,其中最重要的有4个: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和印度-伊朗语族。(2)汉-藏语系分布于中国及其附近地区。(3)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最早出现于现今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西边,南部与库尔干人住地相邻。后来分为北、西、东三支向外扩散;阿尔泰语分布西起土耳其,经高加索、中亚及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再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5)非洲语言(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该语系分布最为广泛,西起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到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中间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岛屿及有关地区。该语系又被称为南岛语系。2.文字本质特征与构成要素(1)文字本质特征: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2)字形、字音、字义是文字的三要素。字形是文字的特有要素,是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本质区别


    注意事项

    本文(人文地理期末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