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测绘综合能力记忆点0827A5.docx

    • 资源ID:13711468       资源大小:76.96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绘综合能力记忆点0827A5.docx

    1、测绘综合能力记忆点0827A5* 请勿外传 *第1章 大地测量1. 大地测量任务:维持 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重力基准 四个基准,确定与精化 似大地水准面和地球重力场模型。2. 大地测量技术特点:高精度;长距离、大范围;实时、快速;四维;地心;学科融合。3. 大地测量系统与参考框架关系:大地测量系统是总体概念、大地测量参考框架是具体应用形式。四个系统: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深度基准、重力参考系统;对应三个框架:坐标参考框架、高程参考框架、重力测量参考框架。4. 坐标参考框架:参心坐标参考框架(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地心坐标参考框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5. 高程系

    2、统与高程框架:1985国家高程基准、青岛高程水准原点高度72.2604;正常高系统;高程框架:我国水准高程框架为国家二期一等水准高程控制网;高程框架两种形式: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控制网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6. 深度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7. 重力测量系统与重力测量框架:若干绝对重力点;若干相对重力点;若干条标定相对重力尺度标准的长短基线;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8. 时间系统和时间系统框架:世界时(UT):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原子时(AT);力学时;世界协调时(UTC);GPS时(GPST).9. 常用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高斯直角坐标系;站心坐标系;10. 坐标系统转换:

    3、大地坐标转换空间直角坐标;大地坐标转换高斯平面坐标;不同坐标系三维转换(7个参数,3个以上重合点)11. 传统大地控制网: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同测。我国天文大地网建立主要方法:三角测量 ;我国西藏地区天文大地网布设主要方法:导线测量。12. 三角网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具有足够的精度;具有足够的密度;具有统一的规格;(一般要求:1:5万测图,每幅图布设二等网点3个,平均边长13km,控制面积150km2;一般要求:1:2.5万测图,每幅图布设三等网点2至3个,平均边长8km,控制面积50km2;一般要求:1:1万测图,每幅图布设三等网点1个,平均边长2至6km,控制面积2

    4、0km2;)13. 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于1978年至1984年完成,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4. 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按照标称一测回方向标准偏差分DJ07(一等三角测量、天文测量),DJ1(一、二等三角测量),DJ2(三、四等三角测量),DJ6(地形控制),DJ30(普通测量)。15. 全站仪按照其标称精度测量标准偏差划分为四级,(0.5 1.0)(2.0)(5.0)(10.0)16. 水平角观测误差来源,人差、外界环境、仪器误差;观测方法方向观测法、分组方向观测法(观测方向多于6个)、全组合测角法。17. 三角高程测量通过两点间的距离和垂直角,利用三角公式推求其高差,确定待定点

    5、高程的技术和方法。18. 垂直角观测方法:中丝法(以十字丝水平中丝为准照准目标)、三丝法两种(以望远镜的三根水平丝一次照准目标)19. 影响三角高程测量的因素有:垂直角观测精度、测距精度、仪器高、觇标高量取、垂直大气折光系数。20. 三角高程对向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在最不利观测条件下为mk=0.025s.21. 导线是布设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方法之一,分一、二、三、四等,一等导线布设为两端有方位角控制的自由导线;二等以下都布设附合导线;特殊导线布设为一端有方位角的自由导线。22. 基准站网组成: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中心、数据通信网络。23. 基准站网分类与布设原则:国家基准站网(维持和更新国家地心

    6、坐标参考框架,站间距100至200km)、区域基准站网 、专业应用站网。24. 基准站建设:技术设计;选址;基建;设备组成25. 数据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产品服务系统;26. 数据通信系统:基准站网测试;基准站网维护。27. 卫星定位大地控制网: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A(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建立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B(建立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C(建立国家三等大地控制网)、D(建立国家四等大地控制网)、E(测图、施工控制网)。28. GNSS点选点与埋石:选点基本原则:点位布设均匀满足GPS观测和水准观测条件;得到土地管理者、使用

    7、者同意。选点基本要求:熟悉GPS观测、水准观测的测绘工程师和地质师。距离强功率发射源、微波通道、高压线距离不小于200m。29. GPS观测基本要求:4颗卫星、30s采样间隔、静态观测、截止高度角10,WGS84坐标系、世界协调时,观测时段B级(3 23小时), C级(2 4小时), D级(1.6 1小时) E级(1.6 40min)30. GPS观测方案: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观测模式;同步环边连接GPS静态相对定位观测模式; 31. GPS观测作业要求: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定向线应指向磁北,定向误差小于5;测前测后量取天线高,精确至1mm.32. 外业观测与技术总结:观测卫星总数、数据可利用率

    8、(80%)、多路径效应小于0.5m;技术总结:任务来源、内容、完成情况;测区概况;作业依据;采用基准;已有资料利用;仪器检验、质量控制、技术问题处理、存在问题和建议、提交成果。33. GNSS数据处理:数据剔除率不超过10%。复测基线长度较差,三边同步环闭合差、,独立闭合环、附合路线闭合差、,。34. 基线数据处理质量检核;基线分量及边长的重复性。35. GPS网平差顺序:提取基线向量(选取相对独立基线、应构成闭合几何图形、选取质量好的基线、选取构成边数较少的异步环、选取边长较短的基线)、三维无约束平差(判断是否有粗差基线、调整各基线观测向量权)、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指定平差基准和系统、指定起

    9、算数据、检验约束条件的质量、进行平差解算)、质量分析与控制(基线向量改正量、相邻点的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36. 高程控制网是指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网(布设原则:高级到低级、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一等水准路线环长(东部不大于1600km、西部不大于2000km)、二等水准路线环长不大于750km.37. 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38. 基岩水准标石应布设在一等水准路线结点处,点距每隔400km一座;基本水准标石应布设在一二等水准路线上及结点处,点距每隔40km,经济发达地区20至30km,荒漠地区60km;普通水准标石每

    10、隔4至8km,经济发达地区2至4km,荒漠地区10km。39. 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每天检校一次i角,气泡水准仪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校一次i角,作业开始后7个工作日内若i角较为稳定,以后每隔15天检校一次i角。数字水准仪每天开测前进行i角检校。40. 水准观测程序及基本要求:测前30min,应将仪器置于室外;设站时应用测伞遮光;迁站时应罩仪器罩,数字水准仪器预热不少于20次;三角架架设时两脚应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往返测测站数应为偶数,往测转返测时标尺应互换位置;41. 水准测量主要限差: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等;42.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仪器误差:(视准轴与水准轴不

    11、平行、水准标尺真长、水准标尺零点);环境因素引起误差(温度对i角影响、大气垂直折光影响、仪器脚架和尺台升降);观测误差(作业员整平、照准、读数,数字水准仪主要是对准标尺调焦误差)。43. 水准测量外业计算:外业数据检查;外业高差和概略高程表编算;每千米偶然中误差计算为高差往返不符值,R位测段长度,n为测段数;每千米全中误差计算,为经各项改正水准环闭合差;F为环周长,N为水准环数。44. 水准网平差:PVV=min,p=c/l距离定权,p=c/n 测站定权。45. 重力测量控制网:国家重力基本网(基准点、基本点、引点)、国家重力一等网(一等重力点)、国家重力二等点,国家级重力仪标定基线。46.

    12、重力控制网布设:基本网、一等网布设为环状;基本重力控制点在全国构成多边形,基本重力控制网点距500km,一二等重力控制点300km。重力标定长基线南北方向布设,每个基线点为重力基准点;短基线至少有一个端点与国家重力控制点联测,至少有一个为重力基准点。47. 加密重力测量目的:全国范围建立5分5分国家基本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精化大地水准面确定全国范围高程异常;为内插天文大地点垂线偏差;为计算国家一二等水准正常高系统改正。48. 重力基准点应建造永久观测室,规格不小3m5m,净高不小于2m。于重力基准点规格:1.2m1.2m1.0m,隔震槽0.1m,标石距墙大于0.5m。49. 重力基本点及引点标石

    13、规格:1.0m1.0m1.0m,机场附近,应远离飞机跑道及繁忙的交通要道,避开人工震源、高压线路及强磁设备。50. 重力仪:绝对重力仪FG5 激光落体可移动式绝对重力仪,标称精度为210-8ms-2;相对重力仪“拉科斯特”金属弹簧重力仪,标称精度为2010-8ms-2。(测前24小时通电 恒温,测前30分钟切段电源,换电池电源,并保障电池电压不低于11.5V,静置仪器测前必须晃动5min,或置于汽车上行驶 3min),作业前或作业期间需要定期(1个月内或长距离搬运后)对重力仪进行检验和调整。51. 比例因子标定:相对重力仪新出厂或修理过的重力仪必须进行比例因子标定,用于作业的重力仪每两年进行一

    14、次比例因子标定。52. 相对重力仪性能测试:新出厂和每年作业前的重力仪在重力仪检验与调整后,必须进行性能测试(静态测试(半小时一个读数、连续观测48小时)、动态测试(段差不小于5010-5ms-2、点数不少于10点,测回不少于3个、往返闭合差不小于8小时)、多台仪器一致性测试(一致性中误差应小于2倍联测中误差)。53. 绝对重力观测:仪器精度要求优于210-8ms-2,将重力值进行观测高度改正,分别归算1.3m处和墩面重力观测值。54. 相对重力观测:应进采用对称观测即A-B-CC-B-A,观测过程停放超过2小时应在停放点重复观测,每条测线要求24小时闭合,特殊情况可放宽至48小时55. 由地

    15、面点沿法线至椭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56. 参考椭球面与似大地水准面之差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的影响。58

    16、. 虚拟基站技术VRS技术和主副站技术MAC技术服务半径可以达到40km左右。59. 对于GPS B级网,采用双频GPS接收机进行测量,同步观测接收机数应大于等于4台60.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61. 加密重力测量测线中,当仪器静放3h以上时,必须在静放前后读数,按静态零漂计算62. 某GPS网同步观测一个时段,共得到6条基线边,则使用的GPS接收机台数为4台63. 一晴朗夏日,某一等水准面在北京地区观测,测段进行一半时,已经接近上午十点,此时,观测组应打间歇64.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反号按角度个数平

    17、均分配65. 国家测图控制网,投影面通常采用国家坐标系参考椭球66. 国家重力控制测量包括国家一等重力网、国家重力基本网、国家二等重力点67. 中国沿海地区深度基准目前采用的是理论最低潮面68. 坐标系统属于地心坐标系统的是ITRF、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69. 在测量工作中,作为基准面的是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平面70. 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确定待定点在某一参考坐标系中的高斯坐标,应与该参考坐标系中的原有控制点联测,联测的点数不得少于2个。71. 我国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地面点的正常高的起算面是似大地水准面72. 我国的水准原点、大地原点设在青岛 西安73. 通常所说的

    18、某山峰海拔高是指山峰最高点的绝对高程74. 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中,所利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分辨率不应低于3375. 在现代大地测量中UTC代表的时间系统是世界时76. 坐标系的描述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并指向北极77. C级GPS网最简异步观测环的边数最多不应超过6条78. GPS测定某点的大地高中误差为6mm,水准测定该点的高程误差为8mm,则利用GPS水准计算该点的高程异常中误差为10mm。79. 在测量上常用的坐标系中,大地坐标系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80. 在测量工作中,常常采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81. 国家等级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有由高级

    19、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82. 内业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椭球面和法线83. 外业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84. 不同大地坐标系统间进行相似变换,实现这一变换需要求解转换参数,平面坐标系统间转换求解转换参数的个数以及至少需要的公共点的个数分别是4、285. 利用GPS基线向量采用间接平差方法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需要1个起算86. 由高斯平面坐标计算该点大地坐标,需要进行高斯投影反算87. GPS卫星采用两个频率L1和L2的作用是削弱电离层影响88.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单一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按距离成比例反号分配89. 相对重力测量是测定两点的重力差值9

    20、0. 绝对重力仪的观测值是重力点的重力加速度91. 陀螺经纬仪测定的方位角是真北方位角92. 影响三角高程测量观测高差精度的有垂直角、斜距、仪器高、大气折光系数93. 基准站选址后提交成果有点位照片、选址点之记、土地使用意向书、实地测试数据和结果第2章 海洋测绘1. 海洋测量中,采用GPS进行控制测量时,海控一级点定位误差不超过20cm2. 海洋潮汐观测中,岸边水位站水位观测允许偏差为2cm3. 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规定,可直接用于测图比例尺为1:2000水深测量的平面控制点是海控一级点4. 航海图分幅时,图内海陆面积比例要适当,一般情况下,陆地面积不宜大于图幅总面积的1

    21、/35. 海洋测量中需要做以下改正姿态改正、声速改正、水位改正、吃水改正6. 我国海洋测绘深度基准采用的是理论最低潮面7. 海控一级点相对于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0.2m8. 海图制作现在一般分为编辑准备、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4个阶段。9. 电子海图物标由特征物标和空间物标组成。10. 海图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幅设计、海图的数学基础、构思海图内容、表示方法11. 海图要素综合内容包括水深、干出滩、助航标志及海岸线、等深线、海底底质、航行障碍物等。12. 航海图一般采用墨卡托投影13. 海图上灯高的正确含义是灯光光源中心的高度,一般自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14. 航海图一般采用黑、黄(

    22、棕)、紫、浅蓝四色印刷出版15. 海图内容的三大要素是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16. 一般主测深线方向应与等深线的总方向成9017. 目前海道测量平面控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GPS测量18. 海道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深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测定海底物质第3章 工程测量1.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规定,利用导线测量建立工程平面控制网时,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相应等级导线长度的07倍。2. 某丘陵地区工程测量项目,利用GPS拟合高程测量方法建立五等高程控制网。按技术设计,将联测四等水准点5个,新设GPS高程点15个。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

    23、6- 2007),对GPS点的拟合高程成果应进行检测,检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3. 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0.2m4.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ct2D,式中t2D为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5.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规定,测绘1:1000水下地形图利用GPS RTK方法进行平面定位时,流动站点相对于基准站点的作业半径最大不得超过10km。6. 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坐标轴方向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与设计所用的主副轴线方向一致7. 某地下管线测量项目共探查隐蔽管线点565个,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采用开挖验证方法进行质量检查,开挖验证的点数至少为6

    24、个8.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 3609.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规定,线路定测放线测量前,应对初测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测,检测点的比例应达到100%10. 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1/2500011. 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确定观测点布设位置,应重点考虑的是能反映建筑物的沉降特征12. 同一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度。13. 测量方法中,最适合用于测定高层建筑物日照变形的是实时动态GPS测量方法14. 利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精密工程测量时,为获得高精度的方向观测值,应当特别注意减弱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15. 对于地下管线测量的说法有

    25、地下管线图上需要表达除了管线点位以外的管线属性信息、地下管线图上管线点位测定的精度要高于一般地物点的精度、与地下管线关系不大的地物在图上可以删除16.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常采用的方法有导线、中线17. 评价控制网质量的因素有精度、可靠性、费用、灵敏度18. 验收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筑物外部轮廓线的测量、主要角点距四至的距离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测量19. 线路竣工测量的内容包括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中线测量20. 测量方法中,最适合测绘建筑物立面图的是地面激光扫描21.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纸质地形图的绘制”有关规定,对于“不依比例尺绘制的符号”,应保持其主点位置的几何

    26、精度22. 利用水准仪“倒尺法”放样隧道洞顶标高时,地面已知点高程为35.00m,待定点高程为38.00m。若已知点上水准尺读数为150m,待定点上水准尺的读数为1.50m。23. 地下铁道工程测量中,为建立统一的地面与地下坐标系统,应采取的测量方法为联系测量24. 地形图可以进行修测,但修测的面积超过原图总面积1/5时,应重新进行测绘。25. 规范规定,对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和埋深探查结果进行质量检验时,应抽取不应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1%的点进行开挖验证26. 变形监测中,布设于待测目标体上并能反映变形特征的点为变形点27. 可用于高层建筑物铅垂线放样的有激光铅垂仪法、光学铅垂仪法、全站仪弯管

    27、目镜法28. 平面曲线放样时需先测设曲线的主要点。属于圆曲线主要点的有直圆点、曲中点、圆直点29. 城市排水管道实地调查的内容有管径、埋深、材质、流向30. 工矿区1: 500比例尺竣工图测绘中,主要建筑物细部点坐标中误差不应超过0. 05m31. 陀螺经纬仪测定的方位角是真北方位角32. 与国家控制网比较,工程控制网的特点是点位密度大33. 某平坦地区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确定为1m,全站仪测图时,除应选择一个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外,尚应施测另一个图根点作为测站检核,检核点的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20m34. 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13km,工业场区宜为lkm,但

    28、一个测区及周围至少应有3个高程控制点35. 关于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的施测方法的叙述是,通常情况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可以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36. 关于地形图基本等高距、比例尺和地形类别三者关系的描述是测图比例尺越大,基本等高距越小;地形越复杂,基本等高距越大37. 市政工程施工设计阶段需要的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1:100038. 某丘陵地区1:1000地形测图基本等高距确定为1m,那么,图根控制点的高程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中误差不应超过0. 10m39. 对数字测图方法,对于1:500测图,每平方千米图根点的数量不少于64个

    29、40. 决定比例尺大小的因素包括地图精度、制图区域大小、测绘内容的详细程度41. 根据需要,在图上表示的最小距离不大于实地0.1m,则测图比例尺应选择1:100042. 测量误差影响的是测量数据,放样误差影响的则是实地点位43.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通常采用导线测量44. 对于两开挖洞口间长度小于4km的隧道工程,其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高程贯通误差,不应大于70mm45.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可分为模拟法和数字法两种。目前,地形图测绘主要采用数字法,属于数字法测图的方法有GPSRTK测图、全站仪测图、遥感测图方法46. 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包括放线测量、验线测量、验收测量47. 地下工程施工阶

    30、段主要的工作内容有放样出施工中线、地面控制和地下控制、放样出施工腰线第4章 房产测绘1. 房产测量主要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为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2. 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等。竣工测量不属于房产测量工作内容3. 房产测量成果包括:房产簿册,房产数据和房产图集。4. 房产测量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作为限差5.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25cm,最大误差不超过0.05

    31、m。6. 房产界址点(以下简称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不超过表 1 的规定; 间距未超过 50m 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1)计算结果。 表 1 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 单位:m界址点等级中误差限差一0.020.04二0.050.10三0.100.20D=(mj +0.02 mj D)(1)式中: mj相应等级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单位为m;D 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单位为m; D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量边长较差的限差,单位为m。7. 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房产面积的精度等级房产面积中误差房产面积误差限差一级(0.01+0.0003 S)(0.02+0


    注意事项

    本文(测绘综合能力记忆点0827A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