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0篇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13701694       资源大小:31.2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篇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1、10篇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0篇】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乏的贡献也很大。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这是当时世

    2、界上最先进的历法。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他制成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器械。只可惜这些精巧的器械,都没有流传下来。(1)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分别概述了祖冲之在_、_和_等方面的成就。 (2)本文的中心句是_。 (3)你还知道祖冲之哪些方面的发明创造?写一写。 【答案】 (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略 【解析】【分析】(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

    3、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一自然段。 (3)了解祖冲之的发明创造,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 故答案为:(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 (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4、 (3)“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月食的探索和研究。 【分析】(1)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3)体会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

    5、!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 辛劳_(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 【答案】 (1)和谐;辛苦(2)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月夜听眠曲。(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辛

    6、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和谐、辛苦 (2)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捐赠爱子器官,延续生命传奇

    7、小阎靖3岁被诊断脑部恶情肿瘤,他的生命即将被带走。他伟大的父亲决定,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父亲的大手握住阎靖的小手,对他说:“儿子,我和你妈救不了你,现代的医学也救不了你,我想把你的器官捐赠给正等待拯救生命的人,你要是同意就点头,( )不愿意就摇头。”孩子处于昏迷状态,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小阎靖内心灵魂似乎听懂了爸爸的意思,两行热泪顺着瘦弱的脸颊滑落下来。小阎靖临行前带着童真听完了妈妈最后一个故事,他走得那么安祥,只带走他枕边的小台灯,这只台灯将照亮他通往天堂的路。谁会把自己的灯借给你?谁的灯又能够温暖你?是小阎靖这盏灯,

    8、照亮了他人的生命。他的心脏在另一个身躯里鲜活跳动,他的肝脏在另一个人的身躯里新陈代谢,他的肾脏在另一人身躯里循环,他的角膜带给他人光明小阎靖,( )你走了,可你的灵魂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你依然鲜活地活在人世间,在你短短生命里程中体味生命的延续,写满了生命、生命、生命、生命更多生命的延续。(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小阎靖对于捐赠自己的器官的态度是( )。 A.不同意B.同意(3)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小阎靖的遗体捐赠包括:_。 (4)小阎靖的爸爸为什么决定捐赠小阎靖的器官? (5)读了短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1)如果;但;虽然(2)B(3)心脏、肝脏、肾脏、角膜(4)

    9、因为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5)我被小阎靖深深感动了,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在别人的生命中得到了延续,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处分句前后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处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但”;处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但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

    10、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谈自己的感想,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如果;但;虽然;B;心脏、肝脏、肾脏、角膜;因为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示例:我被小阎靖深深感动了,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在别人的生命中得到了延续,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

    11、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儿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 j)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

    12、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 晕)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sh s)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得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系_(x j)着 (昏 晕)_暗似_(sh s)乎 (稍 捎)_微(2)文中怎样描写小船的小?用波浪线划出。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 (4)解释划线的字。 颜色各异_

    13、 变化多端_ 或浓或谈_(5)读句子完成填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话采用了_的修辞方法。无论花朵的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这句话采用了_的修辞方法。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这句采用_的说明方法。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这话采用了_的说明方法。(6)写四个描写大海的四字词。 _、_、_、_(7)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答案】 (1)j;昏;s;稍(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3)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

    14、似(sh s)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4)不同;头绪;有的(5)设问;拟人;打比方;列数字(6)汹涌澎湃;大浪滔天;滔滔不绝;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奔腾不息)(7)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古人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游了外洞,我们就要坐船经过孔隙进入内洞。请各位游客格外小心,因为孔隙十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

    15、就在内洞里面拉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解析】【分析】(1)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

    16、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颜色各异:形容颜色各不相同,颜色繁多。异:不同。变化多端: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端:头绪 。或浓或谈:有的是淡的,有的是浓的或:有的。 (5) 现提出问题(怎样小的小船呢?)然后紧接着回答(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话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把“花朵的叶子”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洞口”比作“桥洞”

    17、,这句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一千或是八百人”。这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6)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7)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往往事先拟好文稿,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收到宣传效果。解说词帮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过程中加深感受,发挥视觉作用的同时发挥听觉作用。解说词是视觉感受的补充。 故答案为:(1)j、昏、s、稍 (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3)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

    18、sh s)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4)不同、头绪、有的 (5)设问、拟人、打比方、列数字 (6)汹涌澎湃、大浪滔天、滔滔不绝、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奔腾不息) (7) 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古人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游了外洞,我们就要坐船经过孔隙进入内洞。请各位游客格外小心,因为孔隙十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

    19、作人员就在内洞里面拉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设问、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

    20、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7)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解说词的能力。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渔夫和金鱼(节选) 从前,大海边泥棚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头子心地善良,老太婆贪婪狡猾。 一次老头儿出海,打上来一条金鱼。金鱼请求说:“您放了我吧,您要什么都可以。”善良的老头儿就说:“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 老头儿回家说到了打鱼的事。老太婆大骂:“我们那个盆太破了,哪怕去换个好点的盆也好啊!”老头儿来到海边。金鱼听了说:“老太婆会实现这个愿望的。”老头回去了,老太婆又破口大骂:“再去要个木屋!”老头来到海边,金鱼又答应

    21、了。可是,老太婆又要当个贵妇人。老头跪倒在海边。金鱼看到老爷爷的样子,答应了。 两周后,老太婆大叫:“我要做女皇。”老太婆要打老头儿。金鱼出于对老头的同情,又一次满足了老太婆。 没多久,老太婆又要做女霸王,还要金鱼亲自来伺候她。这次,金鱼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游走了。 老头回到家里,看到老太婆衣襟褴褛地坐在门前,而她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1)给下列语境中的“打”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击,敲,攻击;放出,发出;揭,破,凿开;捕捉,获取。打上来一条金鱼。_老太婆要打老头儿。_(2)从哪里能看出老头儿心地善良?在文中用“ ”画出来。 (3)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4)这个故

    22、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2)善良的老头儿就说:“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3)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不断提出要求,永无止息的人。我想用贪得无厌、凶狠粗暴来形容她。(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解析】【分析】(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品质。(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

    23、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善良的老头儿就说:“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不断提出要求,永无止息的人。我想用贪得无厌、凶狠粗暴来形容她。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6 按要求作文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

    24、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答案】我终于战胜了恐惧我是一个非常胆小的人,做什么事都害怕,但最令我害怕的事还是一个人睡觉。我都十四岁了,还是不敢一个人在床上睡个安稳觉。爸爸说我胆小如鼠,非让我练出雄心豹子胆不可,硬逼我一个人睡觉。父命难为,我只好乖乖听从。白天总是那么短,夜深人静的黑夜很快笼罩了整个城市,一种可怕的气氛立马充满了我的房间。又该轮到我做噩梦的时候了,迈着沉重的步伐,我上一个台阶就谨慎地环顾一下四周

    25、,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摸到了房间里的电灯开关,“啪”灯亮了,我重重地吁了一口气,用手抹去脸上的汗珠。我不敢耽误,三下五除二就躲进了被窝,免得越看越恐怖,睡都不敢睡。夜里特别静,即便是其他细微的响声也能听得更清晰了。我紧闭双眼,尽量让自己不去胡思乱想,耳边只有“哧哧”的闹钟声,一切符合正常,无异样。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我渐渐地意识迷糊了,一丝困意引我慢慢进入了梦乡。忽然,耳边传来一阵怪响,十分清晰。“哧啪啪哧”我仿佛走进梦乡的小路上迷失了方向,惊醒了过来。那响声又连续响了几次,断断续续的,我的心立马绷得紧紧的,头上一滴汗水落在枕头上。那令人心悸的响声仍然不放过我,不断地打扰我,刺激我的神经,我

    26、立马伸手去开灯,“啪啪”呀!灯怎么也在这个时候作弄我,不管我怎样用力按,它仍然不亮。我顿时眼前一黑,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鬼在作怪。我尽力克制住心中的恐惧,爬出被窝,静静地向那声音的来源处寻去,我的嘴唇在不由自主地颤抖。但我还是尽力向窗户走去,因为我听见那声音是从窗前传来的。我挪着碎步前进,站在窗口,我深吸了一口气,慢慢伸出手一拉玻璃窗,“哗”门拉开了,那声响急促地传来。我下意识地跳了起来,平静下来以后,我定睛一看,呀!原来是一只大甲虫,飞进窗台,出不去了呀,在尽力拍着翅膀。我终于如释重负,我把它捉住放出了窗外。回头去看,床头那有两个开关,有一个是没用的,我刚才是按了它呀。到头来,我是自己把自己

    27、吓个半死。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什么鬼神,天天晚上都能睡得象死猪一样了。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可也算是我战胜恐惧的一次伟大功绩吧。【解析】【详解】本题是半命题作文,这则作文由提示语和题目两部分组成。提示语是启迪思维,打开思路的重要部分。我们在分析提示语时很容易联想到我们身上存在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少爱心、不乐于助人、不体贴父母、不关心集体等。这样审题之后,写什么内容就可以心中有数了,即通过叙事写自己战胜某一弱点的过程,进步的感受等。注意细节的安排,这类作文最好以朴实的文字加以表现,从小事中反映大情感,大道理,写出事件的回环曲折,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在写

    28、法上,最好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描写的方法等突出主题;在表达方式上,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切记此文一道要写成记叙文。【点睛】半命题作文,补全题目常用方法: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7 请以“令我 的人”为题,然后写一

    29、篇以记叙为主的作文。要求:先写出完整的题目,可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的词语,如“尊敬、感动、喜爱、快乐”等。要求说真话,诉真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令我难忘的人这样一个深秋,天暗得早。小路上没有霓虹,只有广阔夜空中一弯清冷的月亮散发着幽幽的光,只有一阵冷风吹过,飘下满地的落叶,与风一同在街边旋转着。我就这样一直走着,一直低着头走着。直到我感觉到一丝微弱的亮光照亮了路,才缓缓抬起头来。前面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佝偻着。他背对着我,正咳得厉害,旁边是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地瓜炉子,火膛里闪着红光,上面用厚厚的花格子布捂得严严实实。等我走近了,那人才长

    30、舒了一口气,慢悠悠地转过身来。微弱的光下,他灰白色的头发稀疏而且乱七八糟,有点像鸟窝里的干草。沟壑纵横的一张脸,黑黝黝的。下面是麻秆儿一般粗细的两条腿。老人见我看他,也就盯着我,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忽然咧开嘴乐了:“同学,买地瓜不?”一口方言,听起来很温暖,我点点头,老人掀开花布,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看看四周,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何要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卖东西,他只是麻利地称着东西,笑而不答。直到有一天,我回来的稍晚了一些,远远地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孩站在老头的面前,仰头望着老人从炉子里挑出两个最大的地瓜递给他,小孩用衣服兜着冒着热气的地瓜飞快地跑向一个黑暗的角落,那里隐约躺着一个女人。就在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老人那日的笑而不答这个在我成长中最难忘的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生活有时也需要那么一点人情味,好让人们感到亲人以外的温暖。如果只有一味的冷漠,又怎能叫做生活呢?花落花开间,又过了几年。还是这样一个深秋,还是那个熟悉的角落,却再也闻不到地瓜的香甜,那对耐人寻味的母子不知从何时起,也不见了踪影,但多年前的那个佝偻的瘦小身影,那一口温暖的地方口音,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却让我难忘。现在,心中的这些记忆,即使在清冷阴寒的深秋,也仍会散发出丝丝温暖。【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10篇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