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物复习提纲9.docx

    • 资源ID:13699197       资源大小:42.5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复习提纲9.docx

    1、生物复习提纲9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1、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和整个水圈。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新陈代谢等。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土壤等。(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5、生物对

    2、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等;蚯蚓还可松土;蝗虫啃食庄稼、蚁穴溃堤等。6、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林奈与生物分类(双名法)分类学之父;(2)进化性生物学阶段:达尔文与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3)实验生物学阶段:哈维与血液循环;(4)分子生物学阶段:沃森与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7、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实验。8、研究

    3、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实验法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9、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0、显微镜的结构:注意看书P3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收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少,细胞个体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少,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多,细胞个体越小。11、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与实际物

    4、体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物象是倒象。 12、动植物细胞结构(P43看平面图):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檫片滴生理盐水取材涂抹盖片染色(碘液);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檫片滴清水取材展平盖片染色(碘液)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膜:保护作用、物质交换(主要),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线粒体、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核: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贮存遗传信息。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13、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更

    5、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14、细胞分裂:(1)分裂规律: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个数为2n个。(2)分裂的特点: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15、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16、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骨骼肌、心肌

    6、。(3)结缔组织:骨、软骨、血液、脂肪、肌腱、韧带等。(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17、植物体的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嫩芽和根尖2)营养组织:根、茎、叶(3)保护组织:洋葱表皮、叶表皮(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18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19、光合作用: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目的:消耗掉叶片中的营

    7、养物质。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脱色: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染色:用碘液染色。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一是:(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二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反

    8、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场所:叶绿体)。20、呼吸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意义: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生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所以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主要场所:线粒体)21、吸收作用: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表面积。吸水失水原理: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9、;若土壤溶液浓度大于要毛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2、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增加大气湿度;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1%-5%留在体内或利用。 23、运输作用:水和无机盐由位于茎的木质部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由死细胞连通的。有机物由位于茎的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运输,由活细胞连成的。24、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种子的结构:有胚乳种子(玉米):和胚乳

    10、;(大豆):种皮、胚。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有胚乳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无胚乳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不处于休眠期。外在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又叫根毛区: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主要的部位)叶的结构(:表皮(角质层:不透水,气孔)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车间是叶肉细胞,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

    11、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肉细胞。花的结构: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组成,其中雄蕊、雌蕊是花最重要的部分,合称为花蕊。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它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人工传粉。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绿色开花植物有特有的双受精现象: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的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种现象称为双受精。果实与种子的形成(P119图6-14):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之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柱头、花柱等结构随之凋谢,而雌蕊的子房却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

    12、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壁: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25、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并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26、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沙漠。我国珍稀植物:银杉(植物界的大熊猫)、水杉、珙桐(鸽子树)、杪椤(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等。每年的植树节是:3月12日。三北防护林被称为绿色长城。三北是指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其中“三大产

    13、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贮备能源的是脂肪;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维生素既不能提供能量也不参与细胞组成。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淀粉遇碘会变蓝。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蛋和奶、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肥肉、花生、芝麻类和植物油。钙和磷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夜盲症-缺VA;坏血病-缺VC;脚气病-缺VB1;口角炎、皮炎-缺VB2;佝偻病、骨软化症-缺VD和钙 ;大脖子病-缺碘;贫血缺铁。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见书9页

    14、的图)。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物理性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淀

    15、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通过胆汁的乳化,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结构特点:1)长56米,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青少年

    16、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功能:运输氧。过少:贫血病。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有细胞核,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过多:炎症 .血小板: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少:流血不止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

    17、鲜红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最基本的血型系统: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AB型是万能的受血者,O型是万能的献血者。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提倡无偿义务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分布较深。出血:喷射状。急救:近心端止血(鲜红色);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有的浅,有的与动脉伴行,“青筋”就是静脉血管。出血:平缓。急救:远心端止血(暗红色);毛细血管:最薄、最小、最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五最)。出血:慢慢渗出。急救:消毒后包扎(红色)。判定:

    18、红细胞单行通过。心脏由心肌构成,可分四个腔,同侧心房和心室相通,心室的肌肉比心房发达、左心室的肌肉最发达。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保证血流的方向:瓣膜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4)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

    19、: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健康成年人正常值是:1217.3812千帕。 若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或舒张压超过12千帕,就为高血压;若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或舒张压低于6.7千帕,就为低血压。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脂肪38KJ/g,蛋白质23 KJ/g,糖类17KJ/g。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

    20、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的作用是: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 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由C型软骨组成。 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会厌软骨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见书55页的图)。 吸气:肋间外肌收缩 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 胸廓的横径加大 ;膈肌收缩 隔顶下降 胸廓的纵径加长 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肺的通气:外界与肺泡

    21、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实现方式:呼吸运动;肺的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CO2的交换,实现方式:气体扩散,结果:静脉血变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氧气和CO2的交换,实现方式:气体扩散,结果:动脉血变静脉血。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排泄)。粪便不是代谢废物(排遗)。人体排泄的途径: 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

    22、泄途径)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的功能 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书61、62页图 尿的形成 1) 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球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 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

    23、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 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 尿量多-肾小管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人的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它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功能。 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

    24、做出的规律性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结构: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控制。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由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控制。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的中枢,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眼球的结构书8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瞳孔控制光线,晶状体、玻璃体折射

    25、光线,视网膜成像(缩小倒像)。白眼珠-巩膜,黑眼珠-脉络膜。照相机的结构:光圈-瞳孔;胶卷-视网膜;暗室-脉络膜;镜头-晶状体。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远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后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镜矫正。 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锤、钻、镫)耳蜗(耳蜗内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冲动)位听视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耳的结构: 外耳(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送声波);中

    26、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听小骨:由锤骨,钻骨和镫骨组成听骨链 );内耳(耳蜗:含听觉感受器 ;前庭、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味蕾 。四种味觉及其最敏感的部位酸:舌的外侧,甜、咸:舌尖,苦:舌根。冷感受器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温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感受器的适应。 外分泌腺:有导管:唾液腺、肝脏、肠腺、胃腺、皮脂腺等 内分泌腺:无导管: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激素: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它们在血液中量虽少但作用非常显著。生长激素:垂体

    27、。幼年: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性激素:性腺。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幼年:不足呆小症(智力低下);成年: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少得地方性甲状腺肿,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措施:食盐加碘 、常吃含碘丰富的海带等海产品 胰岛素:胰岛 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糖尿病 身心健康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还应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及心理品质。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膳食合理、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吸烟主要危害呼吸系统,烟

    28、草中主要含有三大有害物质: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酗酒主要危害心血管系统。毒品损害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各种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蝇、蚤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3)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

    29、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除病原体(抗原) .免疫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三道防线)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动物的运动: 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水中动物: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

    30、狗、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飞行: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鸟类飞行的方式: 鼓翼飞行(基本方式)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是一种器官。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内层的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骺端软骨层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

    31、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大量出血);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骨的成分和特性:儿童少年期:有机物多于1/3,少于2/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期: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期: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弹性小,易骨折。骨的成分:水、有机物和无机盐。无机盐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质坚硬,人体内的钙约有

    32、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骨燃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盐;稀盐酸中溶解掉的是无机盐,剩下的是有机物。关节的结构:(书13页图15-12)。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脱臼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骨骼肌是一种器官,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三大肌群: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人体的骨骼分成中轴骨(颅骨、椎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复习提纲9.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