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docx

    • 资源ID:13695398       资源大小:24.4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docx

    1、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 名词解释:革兰氏染色、肽聚糖、磷壁酸、外膜、脂多糖、古生菌、假肽聚糖、L型细菌、球状体、异染颗粒、磁小体、羧酶体、菌胶团、栓菌试验、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孢囊、伴胞晶体、支原体、MLO、LPS、PHB、异形胞、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放线菌。2 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异同点。3 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以及影响染色结果的主要技术要点。4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如何区别芽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5 简述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机制以及与生产实践的关系。6 以细菌细胞壁为例,说明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的关系。

    2、7 比较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三种特殊细菌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点的异同点。8 比较G+与G菌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并解释可能的机制。9 比较真细菌和古细菌细胞壁结构和组分的主要差异。10 试解释G+与G-菌对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碱性染料敏感性不同的原因。11.为什么某些细菌的细胞周期中存在二套或多套的核质体?12.简述放线菌形态多样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13.有一不产孢的放线菌菌株,如何证明该菌株是放线菌而非细菌?14放线菌的孢子的生物学特性与一般细菌的细胞有何不同?有哪些生态学意义?15.菌毛和性纤毛有何不同,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16.简述细菌鞭毛的运动机制。鞭毛的分布有几种类型,分别各指一

    3、种细菌为代表来加以说明。17糖被的成分有几种代表类型?简述糖被的主要生理功能。18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抑制G细菌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但抗G的却较少存在,这是为什么?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 名词解释假菌、“92”型鞭毛结构、微体、膜边体、几丁质酶体、氢化酶体、芽体、单细胞蛋白、2m质粒、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假菌丝、子囊、子囊孢子、菌丝体、假根、匍匐菌丝、吸器、菌核、子座、子实体、担子、担孢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子囊果、闭囊壳、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锁状联合2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特征有何不同,为什么?3 细菌

    4、、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液体培养特征主要有哪些不同?4 真菌主要的有性孢子有哪些?简述其发生过程及生态意义。5 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细胞壁成分与结构的主要不同,如何制备相应的原生质体?6 简述担子菌锁状联合的形成过程以及生理意义。7 比较酵母的芽孢子、丝状真菌中卵孢子、结合孢子和子囊孢子染色体数目的特点。8 简述蕈菌子实体的基本构造以及发育的生活史过程。9 比较卵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生活史过程的异同点。10.在真菌系统发育框架中(安氏系统)简述酵母菌的分类地位。11.为什么子囊菌产生的子囊孢子通常是4个的?12如何区别具有菌丝样状形态结构的微生物是真菌或放线菌?1

    5、3许多真菌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各自的利弊是什么?14为什么许多真菌被限定在一个特定的生态位?15目前,仍有许多专家不承认半知菌合法的分类地位,你认为正确的吗?16来源于自然界抗生素中能抑制真菌的少而抑制细菌的多,这是为什么?17真菌的有性孢子多数于秋冬季形成,这是为什么?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1 名词解释病毒粒子、核衣壳、包涵体、空斑、嗜斑形成单位、多分子基因组、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裂解周期、效价、双层平板法、一步生长曲线、裂解量、前噬菌体、人畜共患病、双层盘结构、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2 真病毒有哪些基本形态?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3 烈性噬菌体裂解周期中是如何控制宿主而实现自

    6、己核酸复制与蛋白的合成的?4 试比较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的主要差异。5 简述一步生长曲线的主要内容及其生物学意义。作者在试验设计时是如何考虑试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6 现有一谷氨酸菌发酵液,怀疑为烈性噬菌体感染,请设计试验加以证明;并计算该发酵液中噬菌体的效价。7 为什么病毒粒子的数量要采用pfu为单位,双层平板法测定有何优点?8 简述溶源噬菌体溶源化的分子机制,为什么UV等理化因子能够诱导温和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9 比较动、植物病毒和烈性噬菌体在增殖中的不同点。10比较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结构和致病机制的不同点。11在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的病毒有哪几类?请各举一种代表说明其特点。1

    7、2根据病毒特点,讨论病毒的起源。13病毒、质粒、转座子之间有哪些可能的联系和生物学特征的异同?14比较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在进入宿主细胞方面的异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15如何证实病毒可以引起癌症?16何谓酵母蛋白sup35 ?在朊病毒研究中有何意义?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1 名词解释养菌、异养菌、生长因子、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寡营养、主动运输、基团移位、C/N比、组合培养基、脱水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富集、抑制性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2 列举一种微生物,说明化能自养菌的营养来源和能量产生特点。3 各举一种微生物,说明光能自养型和光能异养型微生物的

    8、营养来源和能量产生特点。4 根据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四种主要微生物的生物学和营养特点,各设计一种选择培养基。5 比较主动运输和基团移位营养吸收的异同点,并阐述其分子机制。6 何谓大肠菌群?以EMB培养基为例说明鉴别培养基在细菌学检查中的作用及其原理。7 培养基质的优化通常有那些方法?微生物产量的提高应特别注意哪些营养因子?8 基团移位的运输中有哪些酶的参与?哪些具有底物特异性?9 设计下列微生物的选择(或鉴别)培养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固氮菌、大肠杆菌、纤维素分解菌、海洋放线菌。10.培养基中通常加入如下这些物质,试说明其主要的作用:庆大霉素、两性霉素、多粘菌素、胆盐、

    9、孟加拉红、链霉素、重铬酸钾。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1 名词解释生物氧化、ED途径、KDPG、细菌酒精发酵、氧化磷酸化、氧化还原电位、无氧呼吸、氧化磷酸化效率、硝酸盐呼吸、硝酸盐同化还原、硝酸盐异化还原、反硝化作用、硫酸盐呼吸、发酵、同型酒精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混合酸发酵、丁酸发酵、丙酮丁醇发酵、V.P试验、Stickland反应、循环光合磷酸化、不产氧光合作用、紫膜、紫膜光合磷酸化、细菌视紫红质、两用代谢途径、代谢物补偿途径、乙醛酸循环、厌氧乙酰COA途径、生物固氮、铁氧还蛋白、固氮酶、异形胞、类菌体、豆血红蛋白、肽聚糖单体、Park核苷酸、细菌萜醇、次生代谢、组成酶、诱导酶、

    10、抗反馈调节突变、乳糖操纵子学说、反馈抑制、反馈阻遏2 比较硝酸盐呼吸等5种无氧呼吸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在工农业有何实践意义?3 简述ED途径的主要特点以及生物学意义。4 比较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的特点。5 微生物主要有哪些产能机制?各举一例微生物加以说明。6 为什么硝化细菌生长慢、培养较为困难?7 硝酸异化还原细菌与硝化细菌在营养类型、能量代谢等生物学特征有何异同?8 自养型细菌主要的CO2固定有哪些途径,举例说明。9 红螺菌属等光合细菌在污水处理和环境卫生中有哪些应用?为什么?10 共生固氮主要有哪些类型?试以根瘤菌为例,说明为什么共生固氮通常比自生固氮有更高的固氮效率?10.测定生物

    11、固氮活性有哪些主要方法?简述乙炔还原法的理论依据和优点。11.固氮酶在有氧下失活,为何多数固氮菌是好氧的?简述不同微生物的抗氧机制。12.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包括哪些主要阶段?说明溶菌酶、青霉素、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的抑菌机制。13.何谓二次生长现象,简述二次生长的机制。14.在谷氨酸的生产中,采用了哪些手段来提高谷氨酸的产量?15微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有何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16发酵产物能用于细菌的鉴定吗?请举例说明。17如何分离到用硫化合物为电子供体的化能自养细菌?对培养基有何特殊要求?18如果你分离到一株产氧光合细菌,它可能属于哪些类群?19各举一例,说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正负调控方式

    12、。与真核微生物的基因调控有哪些基本的不同?20紫膜在嗜盐菌中有哪些生理功能?简述其光合作用的机制。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1 名词解释 cfu、同步生长、生长速率常数、平衡生长、生长产量常数、单批培养、连续培养、恒浊器、恒化器、高密度培养、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厌氧菌、SOD、自由基、GasPark、曲、固体培养、固体发酵、灭菌、消毒、防腐、化疗、巴斯德消毒法、连消法、热死时间、热死温度、MIC、LD50、MLD、石炭酸系数、抗代谢药物、抗生素、效价、管碟法、纸片法、琼脂扩散法、广谱抗生素、2 单细胞微生物与丝状微生物生长曲线有何不同,为什么?绘制典型生长曲线为什么要取

    13、细胞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3 试举12例,说明典型生长曲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拟出具体的试验步骤。4 从图65中,试分析单批培养、恒浊培养、恒化培养生长曲线变化的特点。5 恒化器和恒浊器连续培养的细菌生长速率的特点有何异同?为什么?它们各有哪些不同的应用范围?6 为什么在大工业生产连续培养未能完全普及,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7 温度、pH等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最主要的机制是什么?8 给出下列物品可用于灭菌的方法和灭菌式:报纸、血清、塑料、离心管、移液管、无菌空间。9 设计一种分析细菌与氧关系的方法,并说明该方法的基本原理。10 举出3种厌氧菌主要的培养装置,并说明主要的工作原理。11.固体发酵

    14、和固体培养定义有何不同?已有许多证据表明固体发酵产量高于液体发酵,试解释可能的机制。12.试以磺胺及其增效剂为例,什么抗代谢类似物的作用机制。细菌出现磺胺耐药可能的机制。13、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抗菌活性的测定?各有何优缺点?14抗生素对微生物作用机制可分为哪些基本类型?各举一例加以说明。15简述微生物出现耐药的机制,防止或抗耐药的可能途径。第七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1名词解释表型、操纵子、质粒、超螺旋结构、严紧型复制、松弛型复制、附加体、PBR322、克隆载体、表达载体、穿梭质粒、双抗菌素选择标记、F质粒、R质粒、Col质粒、Ti质粒、细菌素、非选择性突变株、条件致死突变、基本培养基、完全培

    15、养基、补充培养基、夹层培养法、野生型菌株、原养型菌株、营养缺陷型菌株、碱基置换、点突变、同意突变、无意突变、阅读框、畸变、定位突变、转座、Mu噬菌体、Tn、光复活作用、暗修复、艾姆氏试验、剂量存活曲线、生长谱法、基因重组、DNA重组、感受态、转染、转化子、转导子、完全缺陷噬菌体、部分缺陷噬菌体、感染复数、完全转导、局限转导、低频转导、高频转导、双重溶源、溶源缺陷、温和噬菌体、接合子、Hfr菌株、HFT、部分双倍体、融合子、准性生殖、异核体、准性杂交、单倍体杂合子、基因工程、模式生物、基因工程、菌种复壮、ATCC、CCTCC、原种、冷冻干燥法。2比较病毒、细菌、真核微生物遗传物质存在形式和特点的

    16、异同。3质粒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同天然质粒比较,PBR322人工质粒在基因工程操作中有哪些优点?4如何证明质粒的存在,有哪些方法?5何谓突变率?设计一简单试验计算某细菌的自发或诱发的突变率大小。6何谓影印平板法、夹层培养法?它们在微生物遗传研究中有何应用价值?7在高紫外环境中经常容易分离到抗紫外菌株,请设计一试验证明抗紫外突变与紫外的存在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8何谓同义突变和无义突变,简述其主要机制。9以亚硝酸、5-BU为例,说明诱变剂引起直接置换和间接置换的不同机制。10简述吖啶类燃料引起移码突变的机制。11比较IS、Tn 和Mu噬菌体转座的特点。与转化、转导、接合等比较,其重组的机制有什么不同

    17、?12Mu噬菌体同正常的溶源噬菌体有何不同,如何证明某一转座现象是由于Mu噬菌体产生的?13紫外诱变的主要机制是什么?是比较光修复和暗修复的不同机制。利用紫外线用于诱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4为什么多数物理化学的诱变剂同时也是致癌剂?15试述用艾姆氏试验检测致癌剂的理论依据、方法和有点。16诱变剂诱变育种时应注意哪些技术问题?为什么说建立创新性的筛选方法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内容?17现因科研需要,请设计出从大肠杆菌中诱变筛选获得一株谷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18为什么遗传标记经常用双重营缺型菌株?指例说明营缺型在微生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19感受态因子主要包括哪些成分?简述它们在转化过程的主要作用

    18、。20哪些因素影响感受态的产生?如何调节使感受态出现?21比较完全转导和局限转导在媒介、转导频率、转导机制的异同点。22如何获得双重溶源菌?为什么说双重溶源是高频转导的先决条件?23如果用高感染复数的HFT裂解物感染相应的受体菌,其转导的频率如何?24为什么用Hfr菌株同F接合,很少得到F?初生F菌株与次生F菌株的遗传特征相同吗?25何谓接合中断法?简述用Hfr菌株绘制大肠杆菌染色体图的基本原理。26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过程;其成功的主要技术关键有哪些?27原生质体融合的重组机制是什么?基因重组是如何发生的?28基因改组(Genome shuffing)技术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有何联系和优点?

    19、29为什么说异核现象是准性生殖的先导?如何判断异核现象的存在?30比较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遗传重组的特点。31.以Escherichia coli、Streptomyces sp. 和Aspergillus sp. 为例,提出各自可能的短期和长期菌种保藏方式。32请设计一组试验,证明发生的在两个菌株之间的基因重组是转化、转导或接合?33如何判断一个重组过程是完全转导或局限转导?34R质粒上存在的抗性基因有的仅有单个抗性,有的却可达8个抗性基因。试分析多重抗性基因如何产生的?35菌种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减少菌种衰退?36以放线菌(或细菌)为例,说明菌种保藏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第八章:微

    20、生物的生态1名词解释寡营养细菌、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自净作用、nisin、极端嗜热菌、耐热菌、嗜极酶、极端嗜盐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益生菌剂、根际、PGPR、混菌培养、二步发酵法、根瘤、外生菌根、VA菌根、哈蒂网、蛭弧菌、专性寄生、兼性寄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细菌沥滤、BOD、COD、TOC、SS、DO、lux、异生素、共代谢、活性污泥、生物膜、完全混和曝气法、生物转盘法、沼气发酵、发光细菌2为什么用大肠菌群作为水体污染的指标?我国卫生部们对饮用水的大肠菌群有何规定?3何谓混菌培养,试以维生素C生产的“二步发酵法”加以说明。4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存在哪些共生关系?5简述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

    21、的作用。6简述微生物在硫素循环中的作用。7为什么说污水处理的主体是生化处理?8完全混和曝气法和生物转盘法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9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在污水处理的作用特点有何异同点?10微生物污水处理的原理是什么?11水体富营养法有哪些指征?指出可能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2城市垃圾生物处理主要有哪些方法?简述其工艺特点。13沼气发酵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主要有哪些微生物参加?14以解酚菌的分离和驯化为例,简述特种污染物降解微生物的常规分离方法?15发光细菌分类上包括哪些属的细菌?发光的原理及对毒物的监测机制是什么?第九章:传染与免疫1名词解释传染病、流行病、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22、、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毒素、鲎试剂法、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血脑屏障、血胎屏障、粒细胞、抗原递呈作用、细胞因子、补体、干扰素、TD抗原、TI抗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有丝分裂原、淋巴细胞、淋巴因子、变态反应、MHC、TCR、PHA、LPS、ConA、TH、TD、TC、SmIg、NK细胞、K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CD)、抗原、半抗原、抗原表位、抗原结合价、表面抗原、K抗原、O抗原、H抗原、交叉反应、抗体、抗抗体、单克隆抗体、Ig、APC、CD4、克隆选择学说、免疫耐受性、体细胞突变学说、杂交瘤技术、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免疫标记、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调节

    23、剂、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2病原侵入机体的繁殖和扩散可通过哪些酶来进行?这些酶在生物制剂开发中有哪些应用?3比较内毒素和外毒素的生物学特性。以沙门氏菌为例,说明细菌的毒力和侵袭物质的作用机制。4毒素(或病原)的脱毒处理常用有哪些方法?以破伤风杆菌感染为例,说明可能采用的免疫保护措施。5何为热源性物质?简述鲎试剂作用的机制。6免疫细胞主要有哪些类型?简述它们的起源和分化过程。7比较抗体、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K细胞、TC、TDYH以及IFN等细胞因子对靶细胞免疫作用的特点。8为何说巨嗜细胞参与了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反应?简述其主要的免疫功能。9补体有哪些生物血特性?简述其主要的免疫功能。1

    24、0干扰素有几种类型?简述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11简述炎症是如何杀灭病原体的机制。12细胞因子如何在免疫过程中起作用?试举例说明。13免疫应答有哪些主要特点?包括哪些类型?主要的免疫应答细胞有哪些?TD抗原和TI抗原产生的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14以IgG为例,说明该免疫分子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起源以及免疫功能的特点。15你是如何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16T细胞有几个亚群,各有哪些免疫功能?17简述细胞毒T细胞摧毁靶细胞的机制。18T细胞和B细胞有哪些主要的表面标志?举出23个例子,说明这些表面标志在免疫研究中的应用。19SmIg的主要成分是IgM和IgD,它们与体液中的IgM和IgD结构和功

    25、能有何异同?20何谓白细胞分化抗原?试举23例说明这些CD分子的来源。21以青霉素皮试为例,说明半抗原和完全抗原的特性。22何谓Vi、K、O、H抗原?23.何谓交叉反应抗原?简述用吸收试验提高反应特异性的抗体制备方法。24以IgG为例,图示并简述抗体的基本构造特点。指出抗原结合位点、补体结合位点以及抗原种属特异性相关的功能区。25抗体分类、型的依据是什么?比较5类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26产生TD抗体需要哪些免疫细胞参加?分别说明其功能。27再次免疫应答有何特点,其机制是什么?28简述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的要点;该学说是如何解释免疫识别、免疫禁忌和再次免疫应答的?29简述利根川进的抗体多样性

    26、遗传机制学说。30杂交瘤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主要技术关键。31制备抗血清时为什么要测定血清的效价?如何测定?32双向琼脂扩散法试验对两种抗原测定时可能产生哪些表观特征?为什么?33简述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和应用特点。34就你所知,乙肝病毒有哪些检测方法?试以ELISA方法,制定HbsAg的检测方法。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1名词解释分类单元、种、种名加词、典型菌株、模式种、双名法、型、菌株、俗名、系统分类、五界系统、三域学说、内共生学说、嗜极菌、伯杰氏手册、系统手册、Ainsworth系统、假菌界、传统分类、细菌自动化鉴定系统、(GC)mol、16SrRNA序列分析

    27、、解链温度、固相杂交法、细胞化学组分鉴定、细胞壁成分分析、DAP、枝菌酸、甲基萘醌、相关系数、树状谱。2种以上的分类单元分几级?试举一种微生物按7级单元排列。3什么是种?什么是新种?如何表示一个种和新种?4什么是学名?学名的命名和书写有哪些规范的要求?5种、菌株、菌种、纯培养的概念有何区别?6比较典型菌株与模式种的关系。7从二界系统、五界系统到三域学说的提出,论述生命科学技术对生物系统学研究的推进作用。8何谓三域学说?简述该学说提出的依据以及面临的挑战。9比较古生菌、细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10简述系统手册与鉴定手册的变化沿革以及系统手册二版(2000)的主要分类框架。11简述(GC)mol、16SrRNA序列分析、核酸杂交等现代分子分类的主要技术原理、试验方法以及具体鉴定中的判断标准。12何谓多相分类?为什么说DNADNA杂交是细菌种鉴定的金标准?13简述安氏分类系统以及安贝氏菌物词典八版(1995年)的真菌分类依据和框架。14放线菌细胞组分的化学分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简述细胞壁组分分析和全细胞糖类分析的分类方法和归类依据。


    注意事项

    本文(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