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医诊断学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

    • 资源ID:13674983       资源大小:33.23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医诊断学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

    1、西医诊断学学习心得修改版第一篇:西医诊断学学习心得西医诊断学学习心得1最好在学过了正常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学后,再来学习诊断学基础。西医学的各门为加深对诊断学基础的理解,课余时间还应对前期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复习,以达到基础与临床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目的。2学习过程中须补充某些基础知识的不足。因为诊断学基础是建立在如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上的。即使考过了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后,要学习诊断学基础也还没有生物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考试后,再来学习西医课程,他们很多时候把记中药药性、方剂歌诀的方法来学

    2、习西医课程,这是一个学习方法上的错误。因为诊断学基础似乎还没有现成的歌诀。学生应当根据大纲要求,识记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领会的内容应当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帮助理解;应用的内容应当真正会应用。读书的时候,变记住“是什么”为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能读出课本中字面上没有但实际上包含有的意思,那就更上一层楼了。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诊断学基础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要记住的名词概念、参考值、临床意义就相当多,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感到困难。有的学生习惯于把一本书读完后,临考前再来抓紧时间复习,然后应考。这种办法对付某些内容少、自己熟悉的课

    3、程是行之有效的,可对付诊断学基础的考试却不行。学习时应当分阶段学习,学习完后先总结归纳,然后做每章后面的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熟悉程度。如果能够达到大多数练习题都对,则需要找出题做错的原因,然后继续学习下一章。如果多数练习题都做错或者虽做对但是不知道对的道理,则应当重新学习直到完全弄懂为止。每一篇学习结束后应当有小结,抓住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临考前再来一个总复习,这样考及格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5学习诊断学基础的另一特点是必须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大量的体格检查法,而这些方法和众多的体征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掌握的,它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也是艺术性的。为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法,必须在自己

    4、身上或同学之间反复练习正规、系统的检查法,熟能生巧、学有所成。只有熟悉了正常状态后,才能更好地认识病态变化;正常与异常比较,使知识巩固、理解透彻、体会深刻。诊断学基础的教学方式与基础课有很大不同,除课堂教学、实验课外,大量的教学活动应在医院中进行。例如,病史采集,肺部哕音、心脏杂音、肝脏肿大、脑膜刺激征等众多的体征只有从病人身上才能真切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当然,有临床医师言传身教,对上述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法和体征可能会有更加深刻体会。如不具备这些条件,也可以买相关的体格检查图谱、录音、录像、光盘等资料,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6学习诊断学基础,除必须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

    5、序外,还必须善于同病人交往,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因为病史采集、各种体征都要从病人身上去体会,这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而病人常常不愿意让见习、实习的学生给他作检查。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与病人的关系,即使有老师带着去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病人也会拒绝见习医生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因而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只要我们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关心体贴病人,同情和爱护病人,以此为出发点,就一定能处好与病人的关系。在体格检查、诊疗操作等过程中,切勿增加病人的痛苦。7以学习教材为主。要对教材仔细阅读,对大纲中要求识记、领会、应用的内容一定要认真识记、领会和应用。对不懂的部分,尤其是辅导

    6、丛书上指明的重点内容应当对照教材阅读,因为这些内容都可能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依赖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当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抓重点,更不能把精力放在猜题、押题上。 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一套较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没有比较有把握的成熟学习经验,上述方法不妨一试。每一个正确的认识都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7、”的过程,临床医师必须在反复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技术,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理论、新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在学习方法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断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戴万亨)第二篇:西医诊断学学习心得诊断学学习心得诊断学在医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学好临床各科的基础。杨老师上课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基本每节课都能让我基本记住这一节的知识点,这完全要归功于杨老师的“被得病”的讲课方式,杨老师上课喜欢拿坐在前面的同学打比喻,更喜欢以生过此病的同学为例,这让我记忆深刻,比如

    8、几个阑尾的同学,有哮喘病的同学,所以课后我们都会津津有味的讨论,今天你是水肿啊,我是梗死啊,他是肾小球肾炎啊,在这种方式下我觉得有助于我们的记忆。当然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杨老师不止一遍提醒我们这本书最少要看3遍,确实书本还是最基本的,在把知识点牢记的同时我们还要有所拓展,有个笑话说的好,病人不会全是得了重点的疾病,病人来了之后你还让他们回去变成重点的来找你?!而且什么叫重点,整本诊断学的书都是重点。怎样去加深理解呢,我觉得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以致用,这两年来我利用节假日、出去义诊的机会跟在医生后面抄抄方、打打下手,在没有学习诊断学的时候我都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观察病人,望闻问切,学完诊

    9、断学之后,我发现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诊断一个病人,大多数时间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也有些时候是不同的,而往往是那些结论不同的时候收获才是最多的。另一方面是亲朋好友的询问,他们问你的时候你又不好意思说不好,更加不能随随便便的乱说一通,所以这也是推动我前进的一大动力。实践也是相当重要的,诊断课的课程里有较多的实践课,课上老师找同学上来当模特,示范完毕之后同学两两之间进行操作,按照操作手册一一进行,遇到争辩的时候先两人讨论讨论,最后再去询问老师。我在实践操作的时候,一边观看操作手法的视屏,一边进行操作,另一边注意指导手册上的要求,一步步的来,要求质量过的了关。最后基本操作都熟悉的时候,按照指导手册后面的练

    10、习题,一项一项有次序的进行,遇到不会的就勾下来,重点记忆。当这些都完成之后,再回过头来,以没有学过的心态把指导手册从头到尾在好好的研究研究。诊断学是一门终身需要学习的课程,杨老师也说了在我们见习完毕之后,要以一位病人为模板,让我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检查,我们要学好诊断学这门基本而又重要的课程。第三篇:西医诊断学重点总结.pdf西医诊断学重点总结.pdf 西医诊断学重点总结.starScore,.starMaskdisplay:inline-block;height:12px;overflow:hidden;font-size:0;background:url( repeat-x.starSco

    11、rewidth:75px;background-position:0 -12px.wenkuTypedisplay:inline-block;margin-right:5px;vertical-align:top;width:16px;height:16px;background:url( no-repeat 0 -544px.DOCTypebackground-position:0 -544px.PDFTypebackground-position:-32px -544px.PPTTypebackground-position:-64px -544px.XLSTypebackground-p

    12、osition:-96px -544px.TXTTypebackground-position:-128px -544px 西医诊断学重点总结_XX文库 评分:4/5 4页 帮助 全部 DOC PDF PPT XLS TXT XX阅读 西医诊断学重点总结 贡献者: cuijinliang675 蜻蜓点水 一级 西医诊断学 10人评 5页 西医诊断学1 10人评 2页. 2011-12-10XX快照2012年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pdf 全文免费在线看.2012年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pdf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次,您. 2010年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

    13、ppt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2013-2-15文化 - 道客巴巴 第四篇: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汇总西医诊断学大纲梳理 第一单元 症状学 细目一:发热 一、病因:(一)感染性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皮肤散热减少、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二、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临床分度:(1)低热:37.5-38;(2)中等度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以上 (二)热型(掌握)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14、,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三)伴随症状:1、伴寒战: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疟疾等。2、伴意

    15、识障碍: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3、伴咳嗽、咳痰:多考虑肺、支气管症状。4、伴腹泻:考虑肠道感染,如肠炎、痢疾等。5、伴尿频、尿急、尿痛:常考虑尿路感染。6、伴皮疹、7、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8、伴眼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细目二:胸痛 胸痛的部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常牵涉至左肩背、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及小指。食管。膈和纵隔肿瘤的疼痛位于胸骨后,常伴进食或吞咽时加重,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和肺梗死的胸痛位于患侧的腋前线及腋中线附近。 细目三:腹痛 腹痛部位: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16、、急性胰腺炎疼痛多在中上腹部;肝胆疾患疼痛位于右上腹;急性阑尾炎早期疼痛在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小肠绞痛位于脐周;结肠疾病疼痛多位于下腹或左下腹;膀胱炎、盆腔炎及异位妊娠破裂,疼痛在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后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则为全腹痛。剑突下钻顶样痛是胆道蛔虫梗阻的特征。肝癌疼痛多呈进行性锐痛。慢性肝炎与淤血性肝肿大(如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多为持续性胀痛、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伴腹肌或板状腹,提示为弥漫性腹膜炎。 细目四:咳嗽与咳痰 1、咳嗽性质:(1)干性咳嗽 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轻症肺结核、肺癌等。(2)湿性咳嗽:常见于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17、扩张、肺炎、肺脓肿、空洞性肺结核。犬吠样咳嗽多见于喉头炎症水肿或器官异物。带有鸡鸣样吼声常见于百日咳。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

    18、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

    19、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

    20、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一、血常规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1、减少贫血 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1、中性粒 (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

    21、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3)核象: 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2、嗜酸粒 (1)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皮肤病)寄生虫病; 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2)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3、嗜碱粒 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淋巴细胞 (1)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某些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5、单核细胞增

    22、多:生理性; 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 (2)损伤及坏死,心梗(3)恶性肿瘤 (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

    23、3 疮,肾炎,肝硬化)(5)贫血 二、骨髓检查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三、血小板 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四、肝脏病检查(一)胆红素 血清 尿液 粪便 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尿胆原 尿胆红素 颜色 粪胆原 溶血性黄疸 轻度或正常 强+ 加深 增加阻塞性黄疸 轻度或正常 + 变浅或灰白色 或消失 肝细胞性黄疸 +或

    24、 + 变浅或正常 或正常(二)血清酶 1、转氨酶AL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1)肝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以ALT升高明显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 肝硬化(终末期):正常或降低 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2)心梗:68小时 AST增高2、碱性磷酸酶(ALP)增高:胆道阻塞急慢性肝炎 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3、-谷氨酰转移酶(-GT)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4、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急性心梗; 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

    25、、血清尿素氮(BUN) 3.27.1mmol/l 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2、血肌酐(Cr) 88177 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80120 4 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二)肾小管功能 1、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 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低比重尿 2、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 2231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六、生化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TC) 2.96.0 血清甘油三酯(TG) 男0.441.76;女0.391.49 血钾 3.55.1 血钠 136146 血氯 98

    26、106 血钙 2.252.75 七、免疫学检查(一)免疫球蛋白 IgM单独明显增高巨球蛋白血症(二)补体C3 增高: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肝癌)减低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依据(三)感染免疫检测 1、抗链O (ASO) 增高:提示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一定是近期感染的指标 2、伤寒与副伤寒检查 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固子(RF)检查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

    27、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2、癌胚抗原(CEA) (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升高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 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盐类结晶尿(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

    28、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 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四)管型 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有病变。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5、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九、粪便 水样或粥样稀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米泔样便霍乱 鲜血便肠道下段出血(痔疮,肛裂)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灰白色便阻塞性黄疸 细条状便直肠癌 绿色

    29、粪便消化不良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黑色痰矽肺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一、常规导联 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左心室V1、V2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3、V4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V5、V6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二、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轴:0+90之间 心电轴轻中度右偏:婴儿,垂位心,肺气肿,轻度右室肥大心电轴显蓍右偏:右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电轴轻中度左偏: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大电轴显著左偏:左室肥大,左束支前

    30、分支传导阻滞 三、心房肥大(一)右心房肥大 1、P波高尖,电压0.25mV,在II、III、aVF导联最突出 2、V1导联上,P波前部高尖 (二)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宽0.11s,常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I、II、aVL)2、V1导联上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变宽 (三)双房肥大异常高大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四、心室肥大(一)左室肥大 1、左室电压增高:RV52.5或RV5+SV13.5(女)4.0(男)2、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达0.10.11s 4、在以R波这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二)右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改变:RV11.0,RV1+SV51.2,RaV


    注意事项

    本文(西医诊断学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