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单元 测量易错题整理.docx

    • 资源ID:13634720       资源大小:35.9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单元 测量易错题整理.docx

    1、第一单元 测量易错题整理 第一单元 测量易错题整理 一 : 第一单元 测量易错题整理1、把下列长度重新排列:8米 88分米 88厘米 88毫米 2、把下列数量进行分类,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厘米 40克 10千米 40吨 10分米 40千克 10米 10毫米 3、给下列动物按体重从轻到重排一排。小狗说:我重9千克。 马说:我重300千克。 小鹿说:我重25千克。小猴说:我重15千克。 大象说:我重3吨。 4、将下列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米 90厘米 90毫米 3分米 3毫米 5、 7000米+8000米=千米 1600千克-600千克=吨 3000米+2千米=米 2厘米-3毫米=厘

    2、米 毫米=毫米100厘米9分米 12分米+70分米100厘米珠穆朗玛峰高8848,电脑的液晶显示器厚度不超过5,豆芽高9。6、解决问题昆明距离大理348千米,小红早上8时从昆明出发,乘坐的中巴车每小时80千米,11时能到达吗?有50桶油,每桶重100千克,用限重5吨的卡车,能一次拉完吗?我们同学每人体重大约是30千克,100名同学能同时上船吗?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小明家离学校300米,小红家离学校500米,三个地方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离小明家

    3、有多少米? 二 :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自测题 41六下科学第一单元自测题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我会填空1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 _格罗斯泰斯特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 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增进视力的眼镜。早在 1000 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能把 物体的像 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2放大镜由 镜架 和 镜片 组成,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就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 小 。 3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彩屏的荧光点是由红 、 绿 、 蓝 三色组成的。 4昆虫的身体分为 头 、 胸 、 腹 三个部分,有 三

    4、对足,有 一 对触角,在放大镜下能看到它的眼是 复 眼,这种眼有 扩大视野 、更能看清目标的作用。在放大镜下还能看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蟋蟀的“耳朵”在 足的内侧 、蝴蝶翅上的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 的细毛。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触角 就是它们的“鼻子”。5我们把自然界中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晶体 ,它是从 溶液 中诞生或在一定压强 和 温度 下形成的。 617世纪,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用 两 片镜片,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_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在这种显微镜下,他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_ 毛细血管 里流动,发现了水中微小活泼的物体,这种物体就是人们常说的微生物 。

    5、7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 在复合显微镜下发现软木的“小房间”结构,并把它命名为 细胞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上的像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内表皮细胞 。一切生物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 细胞 。 8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气孔 ,那是植物进行 呼吸 作用、蒸腾 作用和 光合 作用的重要器官。 9微生物是一种 生物 ,它是由 细胞 组成的,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要靠 微生物 ,如果没有它,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10草蛉、七星瓢虫是 蚜虫 的天敌。人体白细胞是 病毒 、 细菌 的天敌。把人胰岛素插到细菌中,利用细菌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

    6、糖尿病 。11在人的感觉器官中,眼 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人的最高视力能看清 _1/5 毫米的微小物体, 放大镜 和 显微镜 的发明大大扩展了人类的观察视野,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二、我会判断1放大镜镜片面积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2透明的圆柱形、球形的器皿也有放大功能。3草履虫、喇叭虫、动物的卵、鸡蛋等都只有一个细胞。4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不可能完成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 5所有放大装置的共同特点都是“凸”和“透”。 6我没有发现土壤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所以它不是晶体。 7利用微生物提供或生产的食物对人来说都是有害的。8观察工具的发展经历了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

    7、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历程。9地球上至少存在着250万种生物。10蚜虫很小,至少要在5倍放大镜下才能看清它的肢体。 三、我会选择1下面物体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平板玻璃B水滴C玻璃球2下面的观察工具中,已经能把物体的像放大200万倍的是。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A相反B相同C无关4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镜片时,在界面处光线会。A反射B折射C沿直线传播5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杂交水稻的人是。A袁隆平 B巴斯德 C培根6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A动力学说B仿生学说C细胞学说7下面物品中,能放

    8、大物体像的是。A玻璃板 B玻璃管 C玻璃棒8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9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生物时,不宜采集的水是。A、池塘水B、井水C、纯净水110生物技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A、发现细胞B、发现微生物 C、克隆羊“多利”的诞生11在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25、40的显微镜下能看到被放大倍的物体的虚像。A、15 B、65C、100012人长得像父母、乌龟不能长得像天鹅,这是细胞的作用。A、繁殖 B、遗传C、免疫13雪花、冰晶都是角形。A、四 B、五 C、六四、我会观察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可以 物体 和人眼之间的距离不变, 放大镜 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

    9、晰;也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 ,直至图像大而清晰。在 放大镜下能看到一些物质的晶体:图A 是维生素 C 的晶体、图B是 碱 的 晶体、图C是 白糖 的晶体、图D是味精 的晶体。 2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一些物质的精细结构,下面图A是花粉管 、图B是 叶表皮上的气孔 、图C是 苔藓类植物细胞 、图D是 血液细胞 、图E是 大肠杆菌 、图F是 SARS病毒 、图G是青苔 。A3在显微镜下,我观察到 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 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还看到了一个个大液泡且中间有一个 小黑点。我把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画出来就像右图所示。 五、我会探究1在右图中指出显微镜相关部分的名称。 从目镜往下

    10、看,发现里面黑呼呼的,什么也看不 见,原因是 对光不好 ,应该调整 反光镜,使之 从目镜下能看到亮圈。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不能看到已经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央的标本玻片,原因是聚焦不好,2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是物体的倒立的像,原因是 _ 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过远, 应该 移动放大镜缩短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使之出现物体正立的像。 六、我会制作1我曾经制作过食盐的大晶体,我是这样制作的:把 不含盐粒 的 饱和盐水注入一个干净的玻璃杯内,设法用细线把一块食盐晶体悬吊在盐 水溶液中。在以后的过程中,注意随时 滤去溶液中的残留晶体 和随时添加饱和盐水 ,让这块食盐晶体自然

    11、生长,数月 后就得到了一颗很大的晶体。2我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我是 这样制作的:用滴管在干净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并用小刀在 内表皮上划“ # ”字。用镊子撕取这个字中间表皮, 并把它平展放置在干净载玻片中间的水滴中央。用盖玻片 倾斜 盖到标本上面。从标本边 缘滴一滴稀释的 碘酒 ,微微倾斜玻片,用吸水纸从另一 端吸掉多余的水。3我曾经制作过水中微生物标本,我是这样制作的: 取一些 _ 池塘 里的水,并把干 草浸泡在水中。用滴管取一滴浸泡了干草的水放在载玻片的中间 ,盖上盖玻片。再用吸水纸从盖玻片 的边缘吸去 多余的水分,以控制 微生物的运动

    12、 。七、我会解答1观察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观察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扩大了观察范围和领域,揭示了微观 世界的许多秘密。2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有什么重要作用?答: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2三 : 第一单元自我检测第一单元自我检测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是、菜q 脑su 罚chng 像xiu 、竹shi 异ch 生bi 佃t 、宿r 博yun 木j 笑shn 、蝉tu 呜yn 玉zn 歌l 、加粗字读音全都相同的是、倔迫大、儒整星、积动集、急凉迷、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古扑迹象卜问吉凶、预兆懊悔一掠而过、尘源遗憾绅

    13、士风度、沉淀莫名迷迷胡胡、加粗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甲人迹至、儒重、博菜、赏惧、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使我很不舒服,自从六年前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风卷起它们,把它们带到空中飞舞。、与原文不相同的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

    14、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弹琴,蟋蟀们在这里低唱。、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文学文化知识填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作者_,原名_,他是我国伟大的_、_和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_的生活,主要写了夏天的_;长妈妈讲_;闰土的父亲_。第二部分写_的生活,主要写了“我”问先生_;学生在书屋后面_;师生一同_;学生偷偷_。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_,作者_是_作家。丑小鸭的作者是_,他是_著名作家。本文的体裁是_。、用下列词语中的五个写一段话,要从色、形、味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字左右。碧绿紫红

    15、高大光滑肥胖轻捷臃肿酸甜_摆渡老人李文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

    16、把船晃过去。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床,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

    17、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望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

    18、:“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第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_、第段中加粗的词句表现了“我”当时_和_的心情。、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的形象。、“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

    19、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示例: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仿句:_题目:、感激、课堂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字。、文中不得写出真实的校名、人名。感激每当看见爸爸拖着那疲惫的身子在厨房忙碌,每当看见爸爸因为我学习成绩而高兴或伤心,每当看见爸爸为让我过得更好而四处奔波、节衣缩食,我就会感激地在心里说:“爸爸,谢谢您。”记得初三期末考试前夕,我为了能考出个较好的成绩,天天晚上开夜车,您就不怕累地在一旁陪伴我。我饿了,您给我煮鸡蛋;我渴了,您忙着给我倒水;我困了

    20、,您又赶紧取来清凉油帮我涂在太阳穴上。当我复习完,再看您时,您已困倦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爸爸,您知道女儿心中是多么地感激呀!记得您非常喜欢武打小说,有一次,您拉着我去书店买新出的武打小说。可是当您问完售货员价格时,您却黯然地摇了摇头。我可以看出您眼睛里那种对那本书的渴望,但是您却并没有将它买下,而是用买武打小说的钱买了一本女儿十分喜欢的书。当我问您为何不把武打小说买下时,您说:“看武打小说有什么用处?还是工具书比较有用,我闺女看了还能得到知识,多好。”您嘴里说看武打小说没用,但我第二天却看见您向楼上的叔叔借阅了这本武打小说,而且看得津津有味。爸爸,您为了女儿,舍弃了最爱的武打小说,您知道女儿心中

    21、是多么地感激呀。为了表现女儿的感激之情,女儿特地买了一本教按摩的书很快地把它学会,每晚都为奔波一天的爸爸捶捶背。突然有一天我发现爸爸的背竟像一张弓,这使我想到一首诗:爸爸是弓,我是箭,要想让箭射得远,弓就要拉得弯。是呀,爸爸为女儿默默奉献了青春,留下的是可怕的衰老。我揩去眼角感激的泪,决心一定要用最好的成绩报答爸爸。我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白天在校认真听讲,记笔记,晚上回来仔细地复习着,不敢有一点疏忽。当遇到困难时,我会对自己说:“爸爸在等着我的好成绩。”这样我就会顽强地战胜困难。终于在这次月考中,我排在全班第七,我看到了爸爸的笑。爸爸,您可知是我对您的感激鼓舞着我前进呀。爸爸,您把所有的爱都给

    22、了我,我将永远感激您。简评这是北京市一位考生的作文。本文扣住“感激”这个题目,真切地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由衷的感激之情,情文并茂,真实动人。首先,作者善于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真情。文中的“爸爸”没有为女儿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正是这些陪伴“我”读书、为“我”买书而放弃自己的爱好这些小事,真实地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爱。这样的父亲,怎能不使女儿感激呢?第二,语言生动形象,自然流畅。全文用第二人称的形式,仿佛与父亲面对面地交流,如话家常,自然亲切。文中多用整句,如首段,二段均使用了排比句,集中地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关爱。第三,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抒情议论恰到好处。全文在内容上基本分为两部分

    23、,一是写父亲对“我”的关爱;一是写“我”对父亲的感激。这两部分都紧扣题目,前者写出了为什么感激,后者写出了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激,两部分紧密联系,相得益彰。首段的抒情,既点明题旨,又是对下文的总领。结尾的议论、抒情,总结了上面的叙述,又再次点题,突出中心,深化中心。全篇叙议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 、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百草园景物美女蛇的故事教“我”捕鸟三味书屋“怪哉”事玩耍背书溜到小园里去玩 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安徒生丹麦童话、略、恶作剧河面结冰年老体弱这道题考查同学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孩子们下学挤着跃上船,使船超载;下雨天,孩子们迎风打伞,船被吹得好远,这些都是造成摆渡老人手

    24、忙脚乱,一番折腾的原因。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概括起来就是恶作剧。他们为什么要恶作剧,因为他们淘气、调皮。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是答好这道题的途径。、老人为失去可爱的儿子而深感痛苦,于是把父爱转移到“我们”身上,每天接送“我们”上学,所以觉得“心里好受些”。先要分析摆渡老人为什么心里不好受,再分析他这样做“心里好受些”的原因,这道题就能答得比较圆满了。第段中“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望和爱意”这句话,也提示摆渡老人“心里好受些”的原因。、愧疚 感激这道题考查同学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到鼻子发酸呢,难过的时候,感动的时候。“我”为什么而难过呢?为摆渡老人失去儿子而难过,为自己的恶作剧而

    25、难过,为自己不理解老人而难过。此时“我”的心情是愧疚。“我”又为什么而感激呢?为老人对我们的期望和爱意。、可笑可敬“可笑”一词在文中出现过,容易找准。后一空同学们可能会答“可爱”、“伟大”等词语,但是这些都不如“可敬”贴切。摆渡老人把自己对儿子的爱转化成对一代青年人的爱,这种爱是令人尊敬的,是伟大的。孩子们了解了老人,理解他的爱意,因而尊敬他,是合乎情理的。、例句:父母把儿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科学家把人类摆渡到万里之遥的星球。小小电脑把我们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米卢把中国足球摆渡到“世界杯”的绿茵场。这道题十分新颖,既考查联想能力,又

    26、考查表达能力,一箭双雕。答好这道题,要注意提示语,“摆渡”在这里就是“帮助”的意思。四 : 第一单元达纲检测第一单元达纲检测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默写。、子曰:“学而时习之,_?_,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_?”、子曰:“三人行,_。_,其不善者而改之。”、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阅渎下面文言文,完成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

    27、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解释下列加粗词。世耕未识书具 父异即诗四句日仲永环谒于邑人众人矣、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项是。、传一乡秀才观之、借旁近与之、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余闻之也久、翻译下列文言句子。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_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_、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题旨?_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28、: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写_,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内容?_、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对这段文字层次分析正确的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单元 测量易错题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