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资源ID:13616176       资源大小:27.1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1、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察言观色谦逊蒂造菲薄B黯然泣下贸然部署恪守C桀骜不驯沧茫景仰阐述D陨身不恤厮打震慑辗转【解析】A项,蒂缔;C项,沧苍;D项,陨殒。【答案】B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

    2、己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解析】“南辕北辙”指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指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结合语境来看,所述关系不是截然相反,而是批判舍本逐末的行为,“南辕北辙”显然欠妥。“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殊途同归”与“异曲同工”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是“殊途同归”不

    3、强调结果的好坏;“异曲同工”偏重于收到好的效果。结合语境看,“殊途同归”更为恰切。“如履薄冰”和“如临深渊”都是指小心谨慎,存有戒心。但“如临深渊”词义较轻,只是接近危险,而“如履薄冰”指已处于危险之中了。结合语境看,“如履薄冰”更合适。【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车辆如万一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交通部门要及时在规定位置设置警告标志,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B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C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D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

    4、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解析】A项,“如”“万一”语意重复,须删去其一,且将“车辆”放在“如”或“万一”之后;C项,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应是“担任职务”;D项“生活用品”“床上用品”概念交叉。【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

    5、旅行时留下的记录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 BC D【解析】解题关键是在读懂语段的前提下,按逻辑关系判断。据题干“作品”一词可知与其衔接最紧密,陈述作品内容,总结作品特点,先介绍内容,再说特点,故在前。从事理逻辑又可以确定紧挨,由此可推知C项正确。【答案】C二、阅读鉴赏(3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在全世界上映后迅速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引发了人们探讨科幻电影乃至理论物理学的热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

    6、说,星际穿越上映后,就连在扑克牌桌旁边玩牌的陌生人都会过去找他询问有关虫洞和相对论的问题。观众对于其中涉及的有关物理学的疑问显然远远超过了对电影自身剧情的关注,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实地展现宇宙中各种奇妙的天体现象的电影,想要理解这部电影需要大量的物理学知识。与好莱坞经常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超级英雄不同,在星际穿越中,最后是几位理论物理学家拯救了全人类。其实,电影中运用的主要的情节与场景,例如地球上发生了无法挽救的灾难而人类必须移民外星,驾驶飞船穿越虫洞、进入黑洞、探索地外行星,以及在极端情况下人性的改变这些桥段在之前的很多科幻电影中早都被运用过多次,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

    7、使得星际穿越成为一部让所有人都开始讨论理论物理的电影呢?这就必须提到为这部电影设置物理学背景、使电影中几乎所有场景都有物理学的支持、使情节合乎科学原理的人加州理工学院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科幻作品中常有“软科幻”和“硬科幻”之分,“软科幻”通常涉及的科学理论比较少,只是需要设置一个幻想的场景即可,而“硬科幻”则更需要有实在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并且让科学理论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星际穿越因为有了来自各个领域专家的支持,硬到不能再硬。据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普雷斯基回忆,索恩为了设置电影中的科学场景,在加州理工学院召集过一些科学家进行研讨,与会者包括物理学家、太空生物学家

    8、、行星学家和心理学家。正因为有如此多的科学家的参与,才让星际穿越在物理学的约束之下不仅视觉效果惊人,描述宇宙中各种极端罕见的场景也更为准确。“黑洞”“虫洞”等物理学名词早已被大众熟知,并且进入了流行文化,星际穿越利用电影手法,希望尽量真实地展现这些场景。因此,电影中既包含了切实的科学发现和成熟的科学理论,也有基于目前理论所做的合理猜想和推测。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科幻电影,即使抽取出其中的科幻内容,仍然可以形成独立的、完整的故事;与此不同的是,导演诺兰希望星际穿越的故事可以自然地从科学理论中浮现出来,这使星际穿越完全无法与宇宙学理论和各种天体分隔开。为此,索恩还特地写了一本书星际穿越中的科学,讲述电

    9、影中的各种场景以及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节选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5下列有关星际穿越成为“现象级”电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实地展现宇宙中各种奇妙的天体现象的电影。B星际穿越引发了一场观影热潮,人们开始探讨科幻电影,为了能够理解这部电影,人们甚至专门去学习理论物理学。C人们发现,观众对于星际穿越中涉及的有关物理学的疑问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电影剧情本身的关注。D星际穿越这部电影上映后,就连在扑克牌桌旁边玩牌的人都开始向有关专家请教虫洞和相对论的问题。【解析】无中生有,“为了能够理解这部电影,人们甚至专门去学习理论物理学”在文中缺乏相关表述

    10、。同时并未引发观影热潮。【答案】B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星际穿越中拯救全人类的是几位理论物理学家,而非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塑造的各种各样的超级英雄。B星际穿越既包含了切实的科学发现和成熟的科学理论,也有基于剧情需要所做的大胆猜想和推测。C科幻电影可以分为“软科幻”和“硬科幻”,其中科幻场景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即为“硬科幻”。D星际穿越上映掀起的热潮,使得“黑洞”“虫洞”等物理学名词进入了流行文化,进而被大众熟知。【解析】B项曲解原意,“也有基于剧情需要所做的大胆猜想和推测”错,原文说的是“基于目前理论所做的合理猜想和推测”;C项偷换概念,选项中将

    11、“科学理论”偷换成“科幻场景”,对“硬科幻”的定义错误;D项逻辑混淆,“黑洞”“虫洞”等物理学名词进入了流行文化,为大众所熟知不是星际穿越引起的。【答案】A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星际穿越视觉效果惊人,描述宇宙中各种极端罕见的场景更为准确,这与诸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B星际穿越中“移民外星,驾驶飞船穿越虫洞、探索地外行星”等桥段,观众在之前的科幻电影中早已见过,并无太多新奇之处。C相对于星际穿越而言,星球大战阿凡达等影片涉及科学理论较少,即使脱离科幻内容仍可形成独立完整的故事。D有了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撰写的星际穿越中的科学作为支撑,使星际穿越这部电

    12、影蕴含大量科学理论成为可能。【解析】因果倒置,索恩的星际穿越中的科学是为了解读这部电影特地撰写的。【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22分)罗曼罗兰徐志摩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

    13、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

    14、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

    15、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

    16、醒活泼的世界。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17、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C第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解析】A“

    18、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错,从原文第段中“音乐便是他的生命”“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两句可知。E.“以音乐作品旁人的苦恼”错,文本第段主要表现罗兰劳瘁不怠,可见作者以贝多芬的话表现的是罗兰不懈努力的精神。【答案】AE9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整合能力。解答本题要立足文本,确定答题区域,分层概括。本题答题区域为原文第段,根据文章内容“音乐的天才”“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可概括出第点答案。根据“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

    19、的英雄”和第段中他自传里的话,可以归纳概括出第点答案。【答案】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10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6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题目出现在原文第段,而第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领作用,可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全文分层理解概括,并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文章第段与第段介绍了罗兰在音乐与文学人格方面的特点;文章第段侧面展现出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据此可以概括出答案。【答案】音乐

    20、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11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6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罗兰的成功与哪些“英雄”有关,都是怎样的“英雄”,作用是什么。然后结合事例分析,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即可准确解答。【答案】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

    21、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联系现实略。(此题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 (8分)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12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重点考查根据具体语境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考查重点是通过诗歌中人物的

    22、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及人物情感,理解作者刻画的意图。【答案】番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借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13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巧的分析。本题已经告知了诗歌使用的手法点面结合,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分析。面,是诗歌景物描写的背景内容,即“香红渐渐稀”的春天整体景象的描写。点,即具体部分内容的描写,在诗歌中就是“花褪雨,絮沾泥”,具体展现了春末的景象。点面结合,点与面相互映衬。诗歌写景,以景起情,可以丰富词作的情感内涵。【答案】“香红渐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

    23、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三、表达交流(9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每句不超过25字。(5分)有人曾问某位登山专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_,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被卷入洪流;_!除了登山,_。”【解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前后语句的意思。第一空可结合后一句“至于”思考得

    24、出应写“往山上走风雨更大”与之对应,结合后一句中“似乎安全”“活活淹死”可想到“安全”“无生命危险”等;第二空与前一句“逃避它,你被卷入洪流”形成对比关系;第三空是对该内容的总结、升华,应由“登山”类比到“人生”。【答案】示例: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迎向它,你却能生存下来。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意思对即可)15阅读下面图表,按照要求回答问题。(4分)春晖中学在学校读书期间对1 000多名在校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如下:中学生阅读方法调查结果方法随便翻翻了解大意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摘抄好词佳句能有选择性的精读、品读结果57%23%15%18%(1)从简明的语

    25、言介绍调查表所包含的信息。(2)从图表可知:_。(2)对所概括的信息进行简要点评。(2分)答:_。【解析】(1)读懂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重视数据变化,尤其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注意图标的细节即图表下的“注”。明确修辞要求和字数要求。表达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时,选词要准确。如“增长了、增加到”用倍数,“减少了、减少到”用分数。50%左右可说是近一半。5570%可以说是“大部分”。70%以上可以说是“绝大多数”。80%以上可以说“所有、约九成”等词语。(2)示例是从原因或方法角度阐发引申的,可不拘泥于

    26、此,其他如本质、根源、趋向、联系等角度阐发或引申均可。点评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答案】(1)春晖中学学生平时阅读时随便翻翻,了解大意的占57%,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的占23%,摘抄好词佳句的占15%,能有选择性的精读、品读的占18%。(2)示例:这说明中学生阅读能对文章的思想观点质疑,并提出自我独特见解的几乎没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是阅读习惯不好。四、写作(40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上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

    27、而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上过用场,它在我身上,已成了沉重的负担。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为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的深处自由来往。上帝忽然发现现场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是我的灵魂却可以飞翔,它带着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作指导】此则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蕴涵着一组对比上帝赐给了动物最珍贵的翅膀,它们中有的却把它浪费了;上帝没有赐给人翅膀,人类却有了“灵魂的飞翔”。这里的“翅膀”,比喻被忽视、被浪费的优势、有利条件等;而“灵魂的

    28、飞翔”(即提倡勇敢地“用心灵飞翔”)是题目的核心。具体说来,“天高任鸟飞”,“灵魂的飞翔”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摆脱束缚、自由自在地飞翔;此处,它还可与“超越”“开拓”等一系列概念相联系。从这些方面立意即可作文。【佳作展台】崇高的飞翔自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一粒梦想展翅高飞的种子便深深地埋入了骨髓。(一)势如斧削的悬崖上,最英勇无畏的他,面对金色的太阳,满怀憧憬,执著而又庄严,拖着缚上长长的羽毛的双背坚定地向着悬崖的边缘走去。山下,他的同伴们仰望着他们的英雄,静静地等待双脚已脱离岩石,他拍动“翅膀”此时,他感受到了恐惧,外加的翅膀难以平衡沉重的躯体,但他又为能像一只鸟儿似的飞翔而骄傲。地面,等待着他的是肉体的毁灭。面对这辉煌的失败,人们没有哀叹,没有怜悯,更没有嗤笑,有的只是深深的敬意,深深的思索(二)时空推移,苍茫的宇宙中,万物每时每刻都在运行和改变。但梦的精灵永远不会被如水的时光淹没。在时光孕育的岁月中,人类逐渐走向完善,走向成熟。在人类的天空中,第一只热气球童话般地腾空升起,几千年的梦想乘着热气球飞翔在广袤的天空,带着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放射出奇妙的色彩。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