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资料.docx

    • 资源ID:13608142       资源大小:40.61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资料.docx

    1、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一、与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众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在表现农民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试结合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塑造与基本主题来加以说明。答:1、描写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没有做到的。2、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更进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以及所面对的矛盾。3、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

    2、”,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4、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直接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二、如何理解赵树理出现的文学意义。答: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这种“方向性”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都影响巨大。赵树理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特定的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在解放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民众在推翻了封建统治之后获得了初步的经济和政治的翻身之后,随即要求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比较通俗而又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艺术,呼唤贴近他们生活的能与他们气息相通的作家。赵树理以及大批实践了“赵树理方向”的作家适应了这种历史要求。这其实是新一代作家,

    3、这代作家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有着最亲切、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赵树理即是深深根植于农村,从思想气质到生活习惯都彻底农民化了的。赵树理追求大众化主要是出于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在要求,是与农民进行精神对话的内在需要,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够忠实的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的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农民所接受。这批作家首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三、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形式的创新,并重点说明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和改造。答:赵树理的小说多采用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以说唱文学为基础。1、赵树理小说扬弃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完整性的特点。2、把

    4、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和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3、语言上具有口语化特点,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一、简述40年代暴露讽刺小说的创作状况答:暴露讽刺小说的浪潮在40年代由张天翼带头掀起,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1、1938年张天翼在文学阵地上发表讽刺名作华威先生,并因而在国统区内掀起抗战文艺要不要暴露的长时间的争论。小说塑造了一个“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继华威先生之后,张天翼还写过谭九先生的工作和“新生”,一并收入速写三篇,另有长篇讽刺通话金鸭帝国。2、沙丁是抗战之后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之一,

    5、具有与鲁迅相似的沉重浓厚的讽刺美学风格。1940年写作的在其香居茶馆里是他的短篇代表作。另有“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个性给中国现代讽刺文学带来贡献。3、艾芜在抗战环境中消退了自己以往的浪漫风格,明显地转向了暴露和讽刺,主要作品有三个长篇春天落花时节故乡(合称丰饶的田野)。4、40年代的讽刺最后是由钱钟书收束的,作品有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二、评路翎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并说明其与胡风理论的关联。答:实践胡风派理论的特征1、用主观精神的“扩张”“拥入”客观世界,作品主观色调强烈,对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无意识世界的开掘深入。2、歌颂“原始的强力”,挖掘精神

    6、奴役的创伤。3、运用错综的表现人物心理深广度的写法,在掌握大起大落的心理节奏,处理人物心理波澜方面展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气质,显示了现实主义小说与世界文学的接轨。三、简述张爱玲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方面的现代性,分析其既通俗又先锋的创新性。答:1、张爱玲熟悉日益金钱化的都市旧家庭的丑陋。即华美的文辞来表现广港两地那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是她最主要的文学切入点,她从中卡闹了中国都市人生中新旧交错的一面,即城市生活方式已经发生现代的改变,但人们的习惯、观念仍然是传统的,她所提供的,正是处于现代环境下依然顽固存留中国式封建心灵的错位。 2、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张爱玲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女性所处

    7、的环境、所受的压力,有旧家庭内的冷漠眼光,有命运的拨弄,更有来自女性自身的精神重负。 3、张爱玲的写作中,既有传统的语汇和手法,也有意识的流动,她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使人物周围的色彩、音响、动势,都不约而同的富有映照心理的功用,充分感觉化,造成人物意象的丰富而深远,这明显留下西方现代派的先锋痕迹。而她构造故事,设置人物,又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从题目到叙述风格,都有极强的市井小说色彩。她的小说,使中国现代小说有了贴近新市民的文本,既是通俗的,又是先锋的,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四、结合作品分析钱钟书围城的多重意蕴答:1、对抗战环境下西式知识分子空虚、彷徨、无助的嘲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化”了的

    8、西方文化的再阐释,以及乱世中清醒知识分子的宿命感。小说塑造的男主人公方鸿渐,就是一个留洋归来知识分子形象,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国化”的特质,他的悲剧甚至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劣根在半殖民地土壤上结出来的恶果。2、对现代人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以隐喻展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生万事普遍存在的“二难”处境,就如“围城”这个题目,意义便在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五、对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成就与不足。答: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最大成就在于正确表现了农村的阶级关系,真实反映了生活固有的复杂性。与之相比,周立波暴风骤雨的主要弱点就在于把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一定程度上简单

    9、化规范化了。 2、暴风骤雨把生活的表现,也有自己独到的有点:全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富于农民情趣的有没活泼的生活细节,而这一切都出于单纯、明朗、加捏的语言形式。与之相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比较缺乏这样具体客观的场面、细节,而较多单调的缺少色彩的叙述,在表现生活本身固有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上,暴风骤雨是更见其长的。 3、在人物塑造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也各有特色。丁玲特别善于通过精细而富有历史深度与历史真实感的心理刻画,写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的复杂性。主要成功在于对农民形象的塑造。相比起来,暴风骤雨中的地主形象塑造的立体感不够,没有象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样着重于写农民

    10、在与地主斗争的同时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而成长,却是着重于农民积极分子阶级觉悟的觉醒上。 4、两部小说的文学语言各有特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语言细腻,有时失之沉闷,却也不乏优美的篇章。暴风骤雨则明快、洁净、富于地方特色,充满了农民特有的幽默感,但有些地方口语的运用也失之冷僻。 总之,丁玲是在坚持自己的文学探索精神的基础上,对农村的新世界投入深深一瞥;而周立波是试图站在民间的地位上,运用政策思想,“仿制”一个接近农民的叙述文体,得失成败都是很有意义的。第二十五章 艾青一、评析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答: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1、“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

    11、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2、“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命运的探索和关注。 3、“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二、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评析艾青诗的“散文化”主张及其对自由诗的形式创新。答:艾青是自由诗体的提倡者,他说自由诗体是“新世界的产物”,受格律限制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自由体的诗是带有世界性的倾向。艾青还专门提倡诗的“散文美”,认为“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它最接近口语,“新鲜而单纯”“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 艾

    12、青诗体的特点是,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既有变化里取得统一,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十三节,少则四行一节,多则十六行一节,少则每行两字,多则每行二十二字,全诗不押押韵,但每一节首尾句短而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基本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三、以新诗发展的大流向为考察背景,说明艾青在中国新诗变迁中完成的大综合任务。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一、名词解释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

    13、,以七月(1927年9月创刊)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芦甸、孙钿、方然、牛汉等。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七月诗派诗现实主义的自由体政治抒情诗流派。强调“突入现实”,追求作品的“大气”与力的风格,诗作情感浓烈,有艺术性。九叶诗派:40年代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为中心,辛笛、陈敬容、穆旦、袁可嘉、郑敏等九人形成的以现代主义为特色的诗派。1981年九诗人的诗歌选集九叶集,此后称“九叶诗派”。九叶诗派体现了现实、象征与玄学的融合,善于将丰富的意象与内在思想凝

    14、合,变主观抒情为戏剧性客观处境,语言含蓄。二、以穆旦为例,分析九叶诗派的创新性与反叛性。答:1、诗中的自我,不是传统的圆满、中庸、浪漫,而是现代式的困惑、分裂、破碎,处于矛盾张力中央的自我。 2、摆脱二元对立,采取怀疑眼光,“思维复杂化,情感疑虑化”。 3、以“非诗意”的日常词语表达深潜诗意,达到抽象化的抒情。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一、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艺术特色1、不依抒情见长,而重议论,有意回避热点题材,不为世上左右,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题。2、行文优雅怡裕,舒徐自如,虽有绅士和名士气,却还是让人读来感到亲切,可引发品尝人生诸多沉味。二、张爱玲散文的艺术个性1、无意深刻或要提供什么哲思,而只

    15、是将庸常的生活陌生化,让读者跳出来重新大量和体味人生。2、常有细节描绘的意象化,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喜欢不时插入议论,有意显示语言的机智。3、有意与当时的文学主潮拉开距离,只注重自我感觉,玩味庸常人生。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一、白毛女的艺术价值与特色。1、自觉借鉴、利用、改造民间艺术。2、将西洋歌剧形式与传统吸取手法结合。3、鲜明的革命主题与农民观众的审美趣味与习惯的完美统一。二、该书新文学第三个十年戏剧的发展脉络。当代部分第一三章一、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以后通称为“第一次文代会”。在会上,周恩来、郭沫若、矛盾、周扬等分别做

    16、了报告。第一次文代会后来被认为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在对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的总结和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学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这一性质的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制订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开始了当代文学“一体化”的进程,确定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2、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从建立中国模式的现代国家的思路出发,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学艺术的“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第一次文代会的结果和意义答:第一次文代会实现了过去被分割在不同地域的作家和艺术家的“会师”。 1、第一次文代会在后来被当作

    17、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在对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运动和创作的总结和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艺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这一性质的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制订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 2、第一次文代会开始了当代文学“一体化”的进程,确定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3、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它是国家和执政党对作家、艺术家进行控制和组织领导的机构。全国文联下属的各协会,也都先后成立。这些协会中,最重要的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这些机构的性质、形式、功能,既承接了30年代“左联”的

    18、经验,也直接从苏联作家协取得借鉴,作为全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对文学界进行思想领导的重要刊物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也在文代会后创刊。三、中国当代文学的50年代到70年代的批判运动主要有哪些?答: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理论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历史”不同阐释的合法性,二是文学创作的“修辞”性质和作家“虚构的权力”。 2、对萧也牧等的创作的批评。主要批评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等小说,其问题是“歪曲嘲弄了工农兵”,“迎合了一群小市民的低级趣味”。 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 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 5、文艺界的反右派斗争和对丁玲、胡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 6、196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

    19、十中全会上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1963年开始,在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领域开展全面的批判运动。四、50、60年代中国中心作家的文学性格是怎么形成的?答:1、从作家出身的地域,以及生活经验、作品取材等的区域而言,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中原的转移,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的出身,以及他们写作前后的主要活动区域,大都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即四十年代被称为晋察冀、陕甘宁、晋冀鲁豫的地区。 2、这一时期的“中心作家”的多数人来说,文学写作与参加左翼革命运动是同一事情的不同方面。文学被看作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明确的目标感和乐观精神,必然是他们作品的基调。

    20、3、这一时期作家的“文化修养”,也与“五四”及以后的现代作家有着不同的侧重。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大多学历不高,在文学写作上的准备普遍不足。 4、这一时期作家的经济收入问题,也是他们“存在方式”的重要部分,因为所有的作家都隶属于某一组织机构,都有固定薪俸,实质意义上的自由撰稿人已不存在。 5、文学政治关系密切,文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位置突出,使作家的社会政治地位比起三四十年代来说有很大提高。五、五六十年代作用文学内部分歧的性质、表现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分歧的历史评价。第四、五章 十七年诗歌一、结合诗作分析闻捷爱情诗的独特风格。 闻捷的爱情诗是“劳动和爱情的赞歌”,他善于抓住富于地方色彩和生活情

    21、趣的画面来展示人物性格,生动的叙述、热烈的抒情、鲜明的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构成了清新高雅,幽默含蓄,明快的艺术风格。 闻捷的诗作吐鲁番情歌、果子沟山谣都与新疆少数民族生活有关。1956年结集出版的天山牧歌中的诗作用牧歌的笔调来处理“颂歌”的主题,并发挥了闻捷长于“叙事”的艺术处理方法的才能。而在苹果树下为代表的另一些短诗中,作者则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首位相顾的结构,并在对“事件”、“细节”的单纯化提炼中来增加情感的表达空间。二、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艺术风格。郭小川在政治抒情诗在艺术上有两大特制:雄浑豪放、绮丽华美。1、雄浑豪放。(1)在题材的选择上具有壮阔多姿的时代风。(2)艺术想象大开大阔。

    22、(3)雄浑有力和谐铿锵的节奏旋律。2、绚丽华美。(1)独创“新辞赋体”,铺陈华美。(2)营造七彩的语言之宫,增强表现力。三、新辞赋体特征1、句式上集短为长,每节四行,一、三行,二、四行大体对称。2、押韵严格,停顿整齐,节奏鲜明,文辞华美。3、采用铺衬、排比、复叠、对偶等艺术手法咏物抒情,收到一咏三叹、情尽抒怀、层层渲染、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4、格调雄浑明朗,思想倾向明显,风格壮美而婉转多姿,在充满了激情般的波涛中,常奔涌着哲理和政论的磅礴气势。四、十七年诗歌的发展脉络 略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一、五六十年代小说题材的特定含义。答:题材的概念,通常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作家“选取他充分熟悉,

    23、透彻理解,他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溪,作为自己加工提炼的对象,这就是题材”;二是指可以作为材料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 五六十年代的题材主要值得后一个方面,带有很强的客观性。它被认为是关系到社会生活本质“反映”的真实程度,也关系到“文学方向”确立的重要因素。在左翼作家和文学理论家看来,选举何种生活现象作为创作的题材,关系到这种文学的“性质”。二、五六十年代小说题材状况有哪些特征答:1、题材是被严格分类的,作为分类的尺度,有社会生活“空间”上的工业、农业、军队、学校等;有时间上的历史题材、现实生活题材等。这一分类,在实质上包含着“阶级”区分的类别背景。同时,也表现了以社会群体的政治生活作

    24、为题材区分的根本性依据。 2、不同的题材分类,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即指认为他们之间的优劣、主次、高低。类别的严格区分,与等级上的清楚排列,是紧密相连的,出现了“主要题材”、“次要题材”。 3、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特有的题材分类概念,如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工业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军事题材等。这些概念强调的是这些领域的社会政治活动。三、五六十年代小说体裁的特征。答:1、五六十年代趋向关注小说的“两极”,即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则可能被看作是一种不稳定的体裁,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上,都没有受到重视。 2、对于长篇小说,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是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史诗性”是长篇的特点

    25、之一。在题材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 3、对于短篇小说,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他能迅速、敏捷的反映生活,在题材的处理上,短篇更多关注“现实”,关注行进中的情景和事态。第七章 农村小说一、十七年农村小说两个创作团体在创作上有何异同?答:十七年农村小说的两个团体是指两个有影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另一是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 柳青等更坚定的实行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决心,更重视农村中先进人物的创造,更富于浪漫的理想的色彩,具有更大的概括“时代精神”和“历史本质”的雄心。 如果说柳青等是乡村的“外来者”,那赵树理则更像

    26、“本地人”。他们的小说在关注咫尺农村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关注“新人”的出现和伦理关系的调整和重建时,柳青等更重视的是新的价值观的灌输,而赵树理则更为倾向于在农村的“传统”中发掘那些有生命力的素质。 但就小说而言,柳青等所借鉴的,是西方和我国现代小说中“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而赵树理更推重的是话本、说书等“宣讲”、“说话”的本土资源。二、简述赵树理小说大致经历的评价过程,以及在当下立场如何评价其文学史意义。答:赵树理小说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评价过程。 40年代周扬的论赵树理的创作系统的对赵树理的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赵树理的小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晋冀鲁豫文艺座谈会

    27、上,与会者同意提出“赵树理方向”,将之“作为我们的旗帜”。 进入50年代,文艺界对于赵树理的评价也有些犹豫不定,在继续把他作为一种榜样来推崇的同时,他的小说的“缺点”也不断被发现,批评家提出了赵树理“善于表现落后的一面,不善于表现先进的一面”的问题,并暗示他对创造新的英雄形象还缺乏自觉意识。三里湾“典型化”程度不够的问题被着重提了出来。 1962年,在政治、经济的“浪漫主义”的退潮中,文学界也有了“现实主义深化”的提倡者所发掘和重新阐释。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断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认为赵树理写了长期性、艰苦性,是现实主义的胜利。 文革前夕,文学界对赵树理的评价发生了重大转变:“近年来,赵树理同志

    28、的作品,没有能够用饱满的政治热情画出革命农民的精神面貌”,“大连会议不但没有正确指出这个缺点,反而把这种缺点当作应当提倡的创作方向加以鼓吹。”此后“文革”中对赵的激烈攻击,从“文学观”角度而言,并没有超越这一批判的范畴。三、十七年小说中,山西作家内部有哪些共同特点?答:十七年小说中,山西作家内部的共同性表现在: 1、地域的特征 赵树理、马烽等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也多取材于晋西北、太行山和太岳山盆地及汾水流域。山西乡村的风情民俗参与了他们小说素质的构成。 2、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 小说的艺术自足性受到怀疑,“不作旁观者”的文学主张,不仅是叙事意义上,而且更是小说“社会功能”上的。赵

    29、树理的“问题小说”的观念,他们关于写小说是为了“劝人”,能“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的预期,是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 他们认为生活的“本来面貌”,是以一个有先进思想的农民的眼睛的所见、所闻、所感。 4、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以便能让识字不多的乡村读者接受。第八章 对历史的叙述一、名词解释1、革命历史小说:1960年,矛盾在中国作协第三词理事会(扩大)会议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的概念。它不仅指红旗谱青春之歌这类作品,而且也包括写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生活动的六十年变迁(李六如)、大波(李颉人)等。不过,在50至70年代,说到现代中国的“历史”,指的大致是“革命历史”,

    30、而“革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80年代,有人提出“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它主要讲述“革命”的来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的。2、“三红一创”:指的是吴强的红日、梁斌的红旗谱、红岩和柳青的创业史。红日以撤出涟水莱芜大捷孟良崮战役来反映华东战场全局,其主要人物有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战士刘胜等。对战争生活有更开阔的展现,人物更加具有丰富性。红旗谱的主题是描写三代农民与地主斗争的过程,是对革命“起源”的描述,对农民革命和农民英雄性格在现代中国的“发展规律”的描述,有着某些“独特性”。红岩记录了渣

    31、滓洞监狱中的情况,其约十年的成书过程,是在当代文学“组织生产”获得成功的一次实践。它以对“革命”的更具纯洁性的追求,来实现对这一历史时间的“本质”的讲述。创业史的主旨是为了解释中国农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作者表现了不同心理动向的各阶层农民之间复杂的关系。3、保卫延安:是当代最早被评论家从“史诗”角度评价的长篇小说。冯雪峰称为“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以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运动战九里山阻击战沙家店歼击战等来展现了毛泽东运动战的军事思想。以对“战争全局”的把握来关照具体的、局部性的战争和人物的活动,是作者的总体构思。小说以单一的意识形态视角和持续的紧张节奏,来着力塑造周大勇、李诚、王老虎等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其情节起伏跌宕,紧张而富有戏剧性。在紧急的战斗氛围中刻画人物,通过行动来展开人物性格,对暴力的纪实性展现。4、百合花:写发生于前线包扎所的一个插曲。一个出身农民的军队士兵与两个女性“在激烈战斗时”的情感关系。它在50年代短篇艺术上所达到的示范性成绩;注重构思和剪裁,故事发展与任务刻画很好的结合,结构“细致严密”且“富于节奏感”,通篇一气贯穿,首位灵活前后呼应,也成功表达了一种“规范性主题”。5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