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期末考试整理.docx

    • 资源ID:13592014       资源大小:286.1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期末考试整理.docx

    1、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期末考试整理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遥感?广义上: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实际工作中,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范畴。狭义上:遥感探测地物基本原理: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egzlEkZ。x0lJ7NE。rxTJMDQ。现代遥感:特指在航天平台上,利用多波段传感器,对地球进行探测、信息处理和应用的技术。 电磁波的传输过程PxYBRXQ。SOt0ure。MDGVcH2。 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MR4gQja。im8FEKh。l0lzn

    2、rK。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遥感平台系统遥感仪器系统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用于地面波谱测试和获取定位观测数据的各种地面台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应用系统。ANSqre1。36CSQMz。fSzqGrw。 遥感应用过程1.问题声明(分析问题、假设建模、指定信息需求)2.数据收集(遥感、实地观测)3.数据分析(目视解译、数字图像处理、可视化分析、测试假设)4.信息表达(数据库、误差报告、统计分析、各类图件) 遥感的发展趋势 高分辨率、定量化、智能化、商业化第二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电磁波、电磁波谱(可见光谱)遥感之所以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电磁波来判断地物目标和自然现象,是因为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特征和

    3、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发射辐射特征。cGyrmKL。eHNx3MZ。D8lrVuM。电磁波是一种横波。电磁波的几个性质:一般的光探测器或感光材料只对光强度有响应,因而只能感受到光波场的振幅信息,对相位信息则无响应。干涉(interfere)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光/波相遇时,使某些地方振动始终加强(显得明亮),或者始终减弱(显得暗淡)的现象,叫光/波的干涉现象。KcYQalC。HLlT4mt。IHNEyuU。应用:雷达、InSAR衍射(diffraction)光的衍射(Diffraction)指光在传播路径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狭缝)时,偏离直线绕过障碍

    4、物继续传播的现象。eOp0Z4p。SoKm7GN。swbAC85。偏振(polarization)横波在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上,其振动矢量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偏振在微波技术中称为“极化”,一般有四种极化方式:HH、VV、HV、VH。应用:偏振摄影和雷达成像 电磁光谱:热辐射:物体受热后由于内部原子的复杂运动而对外发射出辐射并向四周传播,这种因热引起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并传递能量的过程称为热辐射。NYS5gVr。mwKU7E3。Vb8Zu0O。 发射率/比辐射率(据此对辐射源进行分类)发射率(emissivity):目标物体的辐射量与该物体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量之比。(光谱辐射比)据此对辐射源进行分

    5、类:绝对黑体、灰体、选择性辐射体、理想反射体(绝对白体) 黑体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普朗克(Planck)定律斯特藩-波尔兹曼(Stefan-Boltzmann)定律:用此公式概略推算出物体的总辐射能量或绝对温度。k9EsCMe。Tcssw48。HtRJyGB。 应用:热红外遥感。维恩位移定律:黑体的绝对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位移。 应用:选择遥感器最佳波段 特性:曲线互不相交,温度越高,所有波长上的波谱辐射通量密度也越大。在微波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温度的一次方成正比。KCkd6uL。YEvJUJB。6tJoRDx。 Radiant flux(辐射通量

    6、)、Radiant intensity(辐射强度/发光度)、Radiance(辐射亮度/辐射率)、Irradiance(辐射照度)、Radiant exitance/Radiant emittance(辐射出射度)wHqMYin。UK7AslZ。4HiAHsY。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量,也称辐射功率e(W)辐射强度/发光度:单位立体角的辐射能量Ie(Wsr1)辐射亮度/辐射率:单位投影面积、单位立体角的辐射通量Le(Wsr1m2)假定有一面源辐射,向外辐射的强度随辐射方向而不同,则在指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单位投影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即为辐射亮度。G9qbz5Z。MHNrWWW。qcLI

    7、fb8。辐射照度:入射到一个表面上的能量,也称入射通量密度Ee(Wm2)辐射出射度:从一个表面上发射出的能量Me(Wm2) 辐射温度、亮度温度辐射温度: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或等效黑体温度。qkET9gh。AlVH5Co。sM1Qvnt。由于一般物体都不是黑体,其发射率总是小于1的正数,故物体的辐射温度总是小于物体的实际温度,物体的发射率越小,其实际温度与辐射温度的偏离就越大。1hzT2Ge。gQo1Hby。uBBT1vy。亮度温度:若实际物体在某一波长下的光辐射度(即光谱辐射亮度)与绝对黑体在同一波长

    8、下的光谱辐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被称为实际物体在该波长下的亮度温度。简称亮温,可以通过反解普朗克公式获得。Tx0b8NN。8cUUijX。uEBUFDi。辐射温度与亮度温度的区别:辐射温度:所有波长的表征温度。亮度温度:特定波长的表征温度。在微波遥感中常用亮度温度,而在红外遥感中较多的用到辐射温度。 太阳辐射光谱的特点1.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大气上界的辐射特性与黑体基本一致。2.紫外到中红外波段区间能量集中、稳定;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波段等稳定辐射,太阳活动对其没有太大的影响。fDxeasO。ifGowDa。73Orcc6。3.海平面处的太阳辐射照度分布曲线与大气层外的曲线有很大不同,这主要

    9、是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Na2MY4D。nEJUi8G。EiHfxbH。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有哪些?瑞利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如N2,CO2,O3和O2分子等引起的。米氏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微粒,如烟、尘埃、小水滴及气溶胶等引起。无选择性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即对发生无选择性散射的波段,任何波长的散射强度都相同。由于云雾中水滴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大很多,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云都是白色的。V7spjqq。1tfSfnI。DDwoMSw。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影响自然现象:瑞利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波长更短的紫光、蓝光比波长更长的黄光尤其是红光散射

    10、更强。结果,使天空呈淡蓝色。实际上是所有可见光经过散射混合的结果,主要是蓝光和绿光。YVfEfvq。TcVOp4h。lFoq4oU。当我们凝视太阳的时候,没有发生散射的波长较长的红光和黄光直接可见,因此,太阳呈微黄色。 程辐射大气程辐射:从高空对地面进行探测的传感器,入射进来的除了有地表反射光和地表热辐射的光以外,还包含有在传感器视场内的大气的散射光。这种大气散射光称为大气程辐射。jm7iWZo。x9j7bPT。YHq87Ne。由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的散射光组成的,它们的光谱特性反映了大气的状态。 大气窗口0.301.15m大气窗口:这个窗口包括全部可见光波段、部分紫外波段和部分近红外波段,是遥感

    11、技术应用最主要的窗口之一。iojCGPy。bcFuEcT。d8adC4k。1.32.5m近红外窗口。3.55.0m中红外窗口。814m热红外窗口:透射率为80%左右,属于地物的发射波谱。1.0mm1m微波窗口。 地物的三种反射类型镜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当入射能量全部或几乎全部按相反方向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称为镜面反射2PXgOYn。NqDLFxe。MgsgYnt。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当入射能量在所有方向均匀反射,即入射能量以入射点为中心,在整个半球空间内向四周各向同性的反射能量的现象,称为漫反射。4KefsQJ。yiL7QwX。9

    12、pFB9VG。 朗伯体:一个完全的漫射体称为朗伯体(Lambertian)。从任何角度观察朗伯体表面,其辐射亮度都相同。6C5uFCF。thtWl2i。y1WqrJY。 判断:若表面相对于入射波长是粗糙的,即当入射波长比地表高度小或比地表组成物质粒度小时,则表面发生漫反射nSTZDJI。VTx7vNv。DLmkkVj。方向反射(Directional reflection):反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方向反射。镜面反射可认为是方向反射的一个特例。 植被、水、土壤的光谱特性(会画、会描述)植被光谱特性1.蓝、红波段为吸收带2.绿波段为弱反射带3.近红外波段有强反射带,但含水量造成反射吸收植被光谱特

    13、征:可见光波段(0.40.76m):0.55m(绿光)处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两侧0.45m(蓝)和0.67m(红)则有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的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的反射作用强造成的。WrHJHOI。T8wYbjJ。stC9Zmk。近红外波段(0.70.8m):有一反射“陡坡”,至1.1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独有的特征。这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响,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而形成的高反射率。5Bpglrj。fopM7Ee。TzYnIDg。中红外波段(1.32.5m):受绿色植被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下降,特别以1.45m、1.95m和2.7m为中心形成水的吸收谷。c0

    14、Ne2Yg。6Cis8tS。7zBC5ci。水体光谱特性:蓝、绿波段为反射带近、中红外波段为完全吸收带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波段,其它波段的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因此,在遥感影像上,特别是近红外影像上,水体呈黑色。wKV2stl。N3cdjDn。BenfGT7。但当水体中含有其它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的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土壤光谱特性: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通常,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此外,土壤类型和肥力也会对反射率产

    15、生影响。Hnb7qpu。TYSK2UY。pO9avUc。由于土壤反射光谱曲线呈比较平滑的特征,所以在遥感影像的不同光谱波段上,土壤的亮度区别不明显。第三章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遥感平台的分类(按高度、应用分) Landsat、 SPOT、 CBERS、MODIS系列卫星(轨道类型、回访周期、传感器、相幅大小、波段数、分辨率、系列星发射历史)ErJfxjD。7xX2NeK。Pnl71zp。 陆地卫星的轨道特点 常见的米/亚米级卫星及其空间分辨率第四章 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主动遥感、被动遥感主动遥感:先由探测器向目标物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目标物的回射。被动遥感:不由探测器向目标物发射电磁波,只

    16、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天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掸扫式(Whiskbroom)、推扫式(Pushbroom scanner)成像各自的特点掸扫式成像的主要特点:空间扫描通过扫描镜摆动在物方完成,总视场角大、像元配准好、光谱覆盖范围宽(可从可见光到热红外波段)。多用于航空遥感,其原因是飞行速度足够慢。对像元摄像时间短,进一步提高光谱分辨率和辐射灵敏度就比较困难。推扫式特点是:空间扫描由器件的固体扫描完成,像元的摄像时间长,这样系统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均可以得到提高;在可见光波段,由于CCD元件材料技术成熟,集成度高,光谱分辨率可以提高到1-2nm量级。1NdLMG0。eIIeDWq。YhUMEE

    17、1。 瞬时视场角(Instanteneous Field Of View,IFOV) 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成像光谱仪 雷达、雷达成像仪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雷达的工作原理:发射机产生脉冲信号,由转换开关控制,经天线向观测地区发射;地物反射脉冲信号,也由转换开关控制进入接收机,接收的信号在显示器上显示,或记录在磁带上。n3fh1xZ。lCABnmh。idFgihj。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传播。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

    18、雷达的方向,被雷达天线获取。Q3Gh2W0。zsE7fhx。NriFBMY。天线获取的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送到接收机,形成雷达的回波信号。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随着传播距离而衰减,雷达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所淹没。接收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机处理,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送到显示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mmqEtE0。ieqx2d5。7IQCd4I。雷达成像仪的特点:主动式遥感、雷达信号(距离、方位、相对速度、反射特性)、穿透特性、全天时、全天候 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分辨率、距离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利用天线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

    19、合成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 ,从而达到改善空间分辨率的目的。uvAfH1Y。3MYvzg9。Jy6AFYX。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过程:用一个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在移动中选择若干个位置,在每个位置上发射一个信号,接收相应发射位置的回波信号并记录下来,存储时必须同时保存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每个信号由于目标到飞机之间球面波的距离不同,相位和幅度也不同;ddyd8vQ。UaB4uAx。1RvqE9Y。如果把真实孔径天线划分成许多小单元,则每个小单元接收回波信号的过程与合成孔径天线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回波的过程相似;由接收信号形成的图像是相干图像,需经处理后,才能恢复地面的实际图像

    20、。y67Y49J。skvBDj9。Be2lYE4。距离分辨率(Range Resolution):在脉冲发射的方向上,能分辨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 特点:距离分辨率与距离并无关系; 可采用减小脉冲宽度(pulse duration)的方法改善距离向分辨率,但减小脉冲宽度是有一定限度的。lDrivMm。Dt2FRaO。vQ4GdDk。 目前通常采用脉冲压缩技术来提高距离分辨率。方位分辨率(Angular Resolution):指相邻的两束脉冲之间,能分辨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 特点:要提高方位分辨率,理论上可采用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加大天线孔径和缩短观测距离的方法;但三种方法,使用时均受到一定限制。

    21、可采用合成孔径技术来改善方位分辨率。W7xpyMd。znXJmhZ。kvQvjIJ。 成像雷达为什么要用侧视(side-looking)方式,而不是正视?1.侧视时,不同地物至雷达的斜距不同,微波返回的时间也就不同,因此记录的信号是可以分辨的;正视时,会存在斜距相同的不同地物,因此同一时刻会接收到不同地物的回波,这样就会存在混淆。WhFTwdt。EuMI3ZK。BW9bLpK。2.提高距离分辨率。3.覆盖更大的空间范围。 侧视雷达的几何特征(透视收缩、叠掩、阴影)比例尺:垂直飞行方向(y)的比例尺由小变大。透视收缩(Foreshortening):山体前倾,朝向传感器的山坡影像被压缩,背向传感

    22、器的山坡被拉长。CyLuU6S。Y7QcGYU。E2QPMtL。叠掩(Layover):会出现不同地物的重影现象。阴影(Shadowing):阴影区地物无回波信号。 SAR、InSAR原理SAR原理:通过安装在运动平台上的雷达天线不断地发射脉冲信号,接收它们在地面的回波信号,经信号的成像处理形成二维SAR影像,影像中的每一像素的幅度只与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有关。pxQLYUi。t764FGf。RCFOtup。InSAR原理:将SAR影像复数据(幅度+相位)推导出的雷达信号的相位信息作为信息源,进而获取地表的高精度三维信息nraDmz7。1wqDfEw。xOmu6j7。通过两副天线同时观测(单轨模

    23、式)或两次平行观测(重复轨道模式),获取地面同一景观的复数影像对。由于目标与天线位置的几何关系,在复图像上产生相位差,形成干涉条纹图(interferogram)。干涉条纹图包含了斜距向上的点与两天线位置之差的精确信息。iBoKS6g。NeycVlh。ZNVedgC。利用传感器高度,雷达波长,波束视向及天线基线距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精确地测量出图像中每一点的三维位置。quB8fPa。k9UXRKd。kJhEmcW。第五章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 多波段影像数据常用三种组织方式: 波段顺序格式(BSQ,band sequential)按每次一个波段的方式存储影像的信息。也就是说,首先存储波段

    24、 1 中所有像素的数据,然后是波段 2 中所有像素的数据,依此类推。5Lg3fWG。SeALtpo。N876OfA。 波段按行交叉格式(BIL,band interleaved by line)数据针对影像的每一行按波段存储像素信息。例如,有一个三波段影像,所有这三个波段的数据将被写入第 1 行,然后是第 2 行,依此类推,直至达到影像的总行数。5wph0dz。leW57Dd。7Vdwy2v。 波段按像元交叉格式 (BIP,band interleaved by pixel) 数据与 BIL 数据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像素的数据是按波段写入的。以同一个三波段影像为例,波段 1、2 和 3 中第

    25、一个像素的数据将写入第 1 列中,然后是第 2 列,依此类推。1bNEcTJ。y0WdPi8。KUqvLMv。 位深(理解、会用)第六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 遥感图像几何误差的来源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 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 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 地球自转的影响 几何粗纠正、精纠正几何粗纠正:也称为粗纠正,基于构像方程进行系统误差的改正。包括:投影中心坐标的测定和解算、卫星姿态角的测定、扫描角的测定E2JsT85。ClIcoYO。e0iPhax。遥感图像的精纠正是指消除图像中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

    26、它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像素坐标的变换,即将图像坐标转变为地图或地面坐标;二是对坐标变换后的像素亮度值进行重采样。pvUO88M。aj2Deoq。9IyPrHR。 几何纠正的步骤1.根据图像的成像方式确定影像坐标和地面坐标之间的数学模型。2.根据地面控制点和对应像点坐标进行平差计算变换参数,评定精度。3.对原始影像进行几何变换,像素亮度值重采样。 控制点的个数及选取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易后难顺序布点均匀布点同名地物、相对稳定的特征点、边廓点数量:理论值的6-10倍 灰度重采样方法校正前后图像的分辨率变化或像元位置相对变化引起输出图像阵列中的同名点灰度值变化。坐标值不为整数的像元灰度值取决于周围阵列点

    27、上像元的灰度值对其所作的贡献。mC5TxQv。1IOHWbh。EnmxzDG。最邻近插值法(Nearest Neighbor Interpolation):距离实际位置最近的像元的灰度值作为输出图像像元的灰度值。JYVt71H。THpDGNz。ecgly1x。特点:方法简单易用,计算量小,在几何位置上精度小于0.5个像元,但处理后图像的亮度具有不连续性,会产生锯齿(blocky)现象。bURcqhw。NtiBg8z。TQoeQle。双线性插值法(Bilinear Interpolation):其核心思想是依次在三个方向上执行线性插值。作为一个整体,其是二次的。CU2uL0W。F51FCiU。0

    28、tBWcNX。特点:图像亮度连续,几何上较精确,但具有低通滤波的性质,使图像变得模糊。双三次插值法(Bicubic Interpolation):用一个三次重采样函数来近似表示sinc函数。uw6uH9s。U9iwywS。zXkHsEu。特点:图像量度连续,几何精度高,较好的保留高频部分。但计算量大。 常用的几何纠正方法有哪些目前常用的纠正方法有多项式法、共线方程法和有理函数模型等。第七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 遥感图像辐射误差的来源及组成1.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2.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辐射误差;3.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大气校正)。 辐射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

    29、概念及关系辐射校正(Radiometric correction):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的过程。k06ETp9。GxxutmN。GfiesyQ。辐射定标(Radiometric calibration):指传感器探测值的标定过程方法,用以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OQlABdA。xjraJyL。Q3eXJ2H。大气校正:太阳高度角、地形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广义上,通过消除大气影响获得真实的地表反射率、辐射率及地表温度等物理参数的过程都叫大气校正。 大气校正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基于辐射传输模型(Radiative transfer models)的

    30、方法暗像元法(Dark Object Subtraction technique,DOS;Dark target approach)q1Nm2d4。nf6gPag。2yQNhBo。不变目标法(Invariable-object methods)直方图匹配法(Histogram match methods)其它方法,如大气阻抗植被指数法(Atmospherically resistant vegetation index,ARVI)、综合大气校正等s7c9Ct6。C7QSqKs。1Tcqns7。 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及其选择标准高度的空间均一性(相对像元大小);应位于一个足够大的区域的中心,以适应

    31、大量像元的采样,并最小化(由于光从外部目标区域的散射产生的)大气临近效应的影响;eEVFLUO。MFAtX0f。qbUCCxg。表面反射率应当大于0.3,以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并减少由于大气程辐射引起的不确定性;高度的光谱均一性,有助于减小地面光谱与卫星传感器光谱之间错误匹配的影响;地表特性(反射率、双向散射分布函数、光谱)应当是不随季节变化的,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这意味着这样的区域必须是无植被或少植被、无雪或少雪、无云天气较多,干旱区域往往更可能满足这样的条件;PAzkLw7。5WPtTsR。eBRvw5G。区域表面尽可能平面,并接近朗伯体表面;海拔至少1km(减少大气气溶胶的量并避免因预测气溶胶垂向分布带来的不确定性),远离海洋(减少大气中水汽的影响),远离城市和工业区(减少人为气溶胶的影响)。hYNuRGd。MWGAf5f。bBfVtY0。 直方图直方图:数字图像中各灰度级与其出现的频数间的统计关系,可表示为: 根据直方图进行图像增强的原理(理解、会用)图像增强:不考


    注意事项

    本文(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期末考试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