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CL32出厂检验技术规则01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358515       资源大小:30.35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CL32出厂检验技术规则01文档格式.docx

    1、1.6.7前转向架轴支承间隙打开前转向架轴支承开关,间隙为10mm20 mm,左右对称。1.6.8工作小车轴支承 0.2 mm0.5mm下托梁不变形。1.6.9顶车油缸 能顶起车体 1.7前后车钩(整备时) 1.7.1车钩钩尾框 落到底(与托板无间隙) 1.7.2车钩高度为 88010 mm前: 后:1.7.3前后车钩高度差 10 mm 1.7.4车钩颈部与钩头(钩舌)中心高差5 mm 后:1.7.5车钩处于闭锁位置时,提钩链松余量90mml00mm(最大时) 1.7.6车钩颈部上部间隙 251 mm 1.7.7车钩最大摆角 +/-14 1.7.8车钩三态及防跳性能 正常1.8工作小车及其与主

    2、车架连接 1.8.1连接箱体上箱体滑块与主车架上横向滑动梁滑板前后、上下间隙之和12 mm1.8.2下箱体滚轴与作业小车纵向滑动梁滑板左右、上下间隙之和1.8.3工作小车车轴轴头箱悬挂单边间隙之和(运行状态) 纵向:3640 mm横向:2630mm纵向左:横向右:1.8.4工作小车车轴轴头箱悬挂单边纵向间隙(作业状态)1 mm1.8.5工作小车纵向移动行程 980mm1000mm1.8.6工作小车横向移动行程+/-185mm5mm1.9材料小车 1.9.1小车各部件 正确安装,无漏装件。1.9.2材料小车车轴轴头箱悬挂间隙之和为(单边)812 mm610 mm纵向前:横向后:1.10测量装置1

    3、.10.1各测量轮转动自如,径向跳动0.2 mm1.10.2抄平基准弦高2650mm5 mm两弦等高,保持水平。1.10.3两抄平弦间距 15005 mm 1.10.4D测点与前转向架中心间距离26001.10.5各测点间距离(各测点位置见D0932型捣固车测量装置示意图) 1.10.5.1R、F两测点间距离 12850 mm 1.10.5.2D、C两测点间距离 10050 mm 1.10.5.3C、B两测点间距离 4750 mm 1.10.5.4B、A两测点间距离 6050 mm 1.10.5.5A、E两测点间距离 4000 mm 1.10.5.6A、D两测点间距离 2085015 mm 1

    4、.10.5.7B、D测点间距离 148001.10.5.8ALC中输入的各测点间距离与实际距离一致1.11闸瓦间隙 8 mm10 mm1.12制动时制动缸行程前后转向架和工作小车:40 mm45mm前转向架:后转向架:工作小车:材料小车:30 mm35mm1.13手制动 工作可靠 1.14走行系统各部零件 安装牢固、可靠,全部 按规定扭矩扭紧,车底 各吊挂零件均焊接、安装到位并能正常使用。1.15整机零部件组装到位保险杆、门锁、扶梯、保护罩、开口销、螺钉、保险链(绳)、保护用橡胶型材等等。1.16司机室和顶棚 1.16.1前后驾驶室安装安装牢固、可靠,与车架间隙均匀。1.16.2驾驶室内部部件

    5、安装各部件应固定牢靠1.16.3座椅安装外观无损伤,功能齐全1.16.4车门及门锁车门开、关灵活;门锁可靠1.16.5噪声在开阔地带作业或运行,司机室门窗密闭时,司机室内稳态噪声应不大于80dB(A) 1.16.6司机室密封用工厂专用试验设备进行持续20min喷淋,无渗漏 1.16.7仪表盘显示司机室内,在日光直射或夜间关闭室内照明灯后,距仪表和指示灯500mm处应能读出仪表指示值和看清灯光显示。1.16.8雨刮器及喷水洗涤装置应动作灵活,动作范围满足运行及作业要求1.16.9前后司机室通话设备性能良好1.16.10顶棚安装左、右、高、低平整,连接间隙均匀,密封良好。2整机外观2.1车体及外表

    6、面各部按规定颜色上色,色调一致,美观大方,标志齐全。2.2各电器箱、仪表盘、驾驶室玻璃表面无明显刮痕和喷刷油漆 2.3组装焊件 焊缝牢固可靠、平滑。2.4整机油管、风管、电缆走向合理、美观,捆扎、固定牢靠、不产生相互摩擦。2.5漏油检查 各部无漏油现象 3动力传动系统 3.1发动机 3.1.1发动机油压 0.2MPa0.6MPa 3.1.2发动机温度 正常范围3.1.3发电机工作正常,报警指示灯正常3.1.4电流表 指示正值 3.1.5电压表 指示24V28V 3.1.6计时器 计时正常 3.1.7发动机转速:3.1.7.1带负荷时最高转速 230050 r/min 3.1.7.2怠速 100

    7、03.1.7.3作业转速 20003.1.7.4ZF换档降功转速 13001400 r/min 3.1.8转速表前后司机室的转速表读数差50 r/min 3.1.9起动、停机性能检杳起动次数不超过3次,起动、停机正常。3.1.10发动机预热检查 功能正常 3.1.11电伺服手油门调速性能能全程调速,柴油机运转稳定。3.1.12整机所有停机按钮 工作正常 3.1.13发动机启动互锁检查 3.1.13.1紧急停机按钮按下 起动马达不动作 3.1.13.2作业系统总电源开关打开起动马达不动作3.1.13.3ZF挂上任何档位 3.2ZF及走行 3.2.1工作装置锁定锁定状态时监视指示灯灭3.2.2机械

    8、液压走行转换 功能正常、指示正确 3.2.3机械走行封锁旁通 3.2.4双向换档测试(静态) 前后各档均能准确到位,变换离合信号G39锁定正常3.2.5动力换挡箱(ZF) 油压表油压压力0.91.2 MPa开关调为0.9MPa,ZF油压报警灯灭。3.2.6动力换挡箱(ZF)油温表3.2.7变换离合电磁阀测试各档位动作正常3.2.8ZF制动动力切断测试制动压力至280kPa,档位分离。3.2.9降功装置 动作正常 3.2.10换向功能 换向正确 3.2.11双向换档功能各档位均能按设计要求到位3.2.12制动灯ZF在任何档位,制动压力达50kPa时反向制动灯亮3.2.13作业走行和区间走行转换动

    9、作正常3.2.14传动轴安装状态检查角度正确,各螺栓紧固防松、黄油嘴齐全、方向正确,十字节注油充足。3.2.15传动轴运转情况 平稳、无异常摆动 3.2.16动力换挡箱、分动箱、车轴齿轮箱、作业减速箱油面到中位、无泄漏4气动和制动系统 4.1风源 4.1.1调压阀总风缸压力达70020kPa,溢流阀开启,总风通大气;总风缸压力降至62020kPa,溢流阀关闭,打气泵给总风缸充风,保证总风缸压力在62020kPa70020kPa之间。4.1.2风压报警 风压400kPa报警。4.2干燥器检查 4.3气动系统 4.3.1各测量小车垂直加载压力 15020 kPa4.3.2拨道测量弦张紧与松开工作正

    10、常4.3.3抄平弦张紧与松开 4.3.4枕端夯拍器锁定与解锁4.3.5起拨道装置解锁与锁定4.3.6捣固装置锁定与解锁4.3.7工作小车纵向锁定 4.3.8工作小车横向锁定 4.3.9工作小车锁定横梁升降4.3.10A点小车升降及锁定与解锁4.3.11B(R)点小车升降及锁定与解锁4.3.12M点(中抄平)升降及解锁与锁定4.3.13C点小车升降及锁定与解锁工作正常 4.3.14D(F)点小车升降及锁定与解锁4.3.15E点小车升降及锁定与解锁4.3.16排碴器升降及锁定与解锁4.3.17气喇叭 4.3.18自动捣固识别感应器升降4.3.19自动捣固识别感应器垂直预加载压力调节 1004.4制

    11、动系统 4.4.1总风系统泄漏检查总风压力达700kPa,风泵停转检查总风泄漏,3分钟内总分压降不超过20kPa。4.4.2单独制动性能4.4.2.1制动缸最高压力36010kPa4.4.2.2制动缸升压时间制动缸压力由0升至340kPa的时间4s 4.4.2.3制动缸缓解时间制动缸压力由最高压力降至35kPa的时间5s 4.4.2.4制动缸泄漏检查制动缸压力升至最高后小闸手柄移至保压位,3分钟制动缸压降5kPa4.4.3自动制动性能4.4.3.1均衡风缸升压时间均衡风缸压力由0升至 480kPa的时间5s7s4.4.3.2常用全制动时均衡风缸减压时间均衡风缸压力由500kPa降至360kPa

    12、的时间5s8s 4.4.3.3常用全制动时制动缸最高压力 340kPa380kPa4.4.3.4常用全制动时制动缸升压时间6s9s4.4.3.5常用全制动时制动缸压力由最高缓解至35kPa时问5s8s4.4.3.6紧急制动时列车管压力由定值排至零的时间 3s4.4.3.7紧急制动时制动缸最高压力 420kPa450kPa4.4.3.8列车管泄漏检查大闸手柄移至缓解位,1分钟后移至保压位,每分钟均衡风缸和列车管压降5kPa4.4.3.9大闸手柄移至制动位,列车管减压140kPa后,手柄移至保压位分配阀主阀排气口不得泄漏,3分钟制动缸压降5kPa。4.4.3.10紧急制动时制动缸升至最高压力的时间

    13、 6s9s4.4.3.11中继阀列车管截止阀:待制动系统充满风后,拉动列车截止阀控制阀的手柄,然后用大闸施行常用制动减压,观察列车管压力变化均衡风缸压力下降时列车管压力不下降4.4.3.12风制动与液压制动转换 在作业状态时,风制动压力降至100kPa以下,转变为液压制动。4.4.3.13辅助制动制动、缓解正常 制动压力340kPa360kPa 升压时问4s 缓解时间5s 4.4.4安全制动 4.4.4.1制动压力 40010 kPa4.4.4.2ZF末级离合器脱开时安全制动自动缓解4.4.4.ZF末级离合器挂上时产生安全制动作业主开关或机械走行钥匙打开时安全制动缓解4.4.5工作小车作业制动

    14、 4.4.5.1制动压力I 500 kPa 4.4.5.2制动压力II 200 kPa 5液压系统 5.1冷却系统动力换挡箱和液压系统冷却器应工作正常5.2自动温控系统的工况液压油温度达到40时温度控制阀开始工作5.3多点压力选择开关 5.3.1压力表开关1点 作业系统压力:14MPa (包括:拔道装置升降;夯实器升降;前后转向架及工作小车各支撑;工作小车驱动及加速;捣固装置升降;夹钳张合;卫星小车横移;捣固头内镐夹紧)液压制动压力:3MPa 5.3.2压力表开关2点外镐张开压力:15MPa 外镐夹持压力:8 MPa5.3.3压力表开关3点左侧捣固装置振动马达驱动压力:18 MPa5.3.4压

    15、力表开关4点右侧捣固装置振动马达驱动压力:18 MPa 5.3.5压力表开关5点 内镐张开压力:35MPa 5.3.6压力表开关6点夯拍振动及冷却风扇马达驱动压力:15 MPa 5.4作业走行泵补油压力 2.8 MPa5.5作业走行驱动压力 21 MPa5.6蓄能器充氮压力 8.5 MPa5.7空调驱动压力 25MPa 5.8工作小车加速油缸压力 4MPa6MPa5.9所有滤清器检查 当滤清器堵塞时报警指示灯亮5.10液压油缸运动平稳性 无卡阻和爬行现象6电气系统 6.1前端电源系统 6.1.1传感器电源 10V0.005V 6.1.2前端作业电源 15V0.1V 6.1.3ALC充电及供电电

    16、源 24V+4V6.1.4激光发射器充电电源 13.9V0.1V6.1.5激光接收器充电电源 6.1.6激光发射电源 12V 6.1.7激光接收电源 l0VO.005V 6.2ALC内各测点间距离输入与各测点间实际距离一致6.3前端抄平系统 6.3.1前小车在水平状态 表显示超高00.2mm 6.3.2前小车左超高100mm表显示超高-100mm0.5mm 6.3.3前小车右超高 100mm+100mmO.5mm 6.3.4ALC前端超高输出0前超高给定显示0O.1 mm6.3.5ALC前端超高输出150mm+150 mm0.1 mm6.3.6前手动超高输出00.1mm 6.3.7前手动超高修

    17、正输出前超高给定显示 10mm6.3.8作业区超高给定至前模拟板 极性、数值正确6.3.9前超高差指示 极性、数值正确 6.3.10超高方向选择向左/右前左/右超高指示灯亮6.3.11ALC基本起道量输出0起道量显示00.1mm6.3.12ALC基本起道量输出20mm 起道量显示+20mm6.3.13手动起道量输出00.1 mm 6.3.14手动起道量输出150mm 起道量显示150 mm6.3.15前总起道量给定0测量输出值0.01V6.3.16前总起道量给定150 mm 7.5V0.01 V 6.3.17前总起道量输出至左右起道板、工作小车补偿板 6.4前端拔道系统 6.4.1ALC拔道正

    18、矢输出0正矢显示06.4.2ALC拔道正矢右/左150mm 正矢显示150mm6.4.3前手动拔道正矢值06.4.4前手动拔道正矢右/左150mm 6.4.5手动前总拔道正矢值0 测量输出值:0.01V 6.4.6手动前总拔道正矢右/左150mm 6.4.7前总拔道正矢输出至拨道板、工作小车补偿板6.4.8前手动拔道偏移量0偏移量显示06.4.9前手动拔道偏移量右/左150mm 偏移量显示左右6.4.10前偏移量ALC输出 正常 6.4.11预加载方向选择向左/右左/右预加载指示灯亮6.4.12前拔道偏移量手动修正输出0 6.4.13前拔道偏移量手动修正输出10mm 偏移量显示10mm 6.4

    19、.14ALC系统偏差校正 0.005V 6.5激光准直系统(机械式激光适用) 6.5.1接收靶指在标尺0点输出值显示06.5.2接收靶指在标尺左100mm 输出值显示0.5 mm6.5.3接收靶指在标尺右100 mm+100 mm6.5.4接收靶指在标尺左140mm 电机锁定并显示-140 mm1mm 6.5.5接收靶指在标尺右140mm +140 mm6.5.6电机向左侧移动 左侧内外接收指示灯亮 6.5.7电机向右侧移动 右侧内外接收指示灯亮 6.5.8自动激光拔道接收靶随激光束左/右移动6.6抄平系统(于基准轨上检测) 6.6.1抄平系统电源6.6.2所有抄平值为0 抄平表针指在0位 6

    20、.6.3抄平传感器向上抄平表指向左,起道指示灯亮6.6.4抄平传感器向下 抄平表指向右 6.6.5抄平传感器零点检查(在基准轨上抄平系统处于工作状态)左右抄平表应指向零位6.6.6前超高差对应值检查。前张紧小车(D点小车)轮下垫20mm垫块,工作小车移至中间位置。在基准轨抄平系统处于工作状态6.6.7经补偿板处理过的前基本起道量对应值检查。F点杆下垫40mm垫块,前基本起道量给-40mm。6.6.8后超高差对应值检查。打开19b1,中摆M点轮下分别垫10mm垫块。6.6.95mm调零电位器 6.6.10沉降补偿 比例正常 6.6.11起道量给定3mm起道伺服电流100=15mA 6.6.12夹钳感应切


    注意事项

    本文(DCL32出厂检验技术规则01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