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1357999       资源大小:3.83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科学、幻想、小说,这个总结到是很直白啊。我个人认为他的第一属性是小说,文学范畴,他通过情节塑造人物;他也扎根于社会现实,展现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展现小说主题。其次是幻想与科学。关于科幻小说的定义,流传比较广泛的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科幻小说的本意本非科普,因此与科普类作品是由很大区别的。今天我们也可以根据本书来了解当时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水平。江苏省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徐杰老师在将名著引入课堂基于海里两万里名著导读的思考一文中这样总结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三个主要特点: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惊险离奇的情节以及英雄主

    2、义情怀。大家感情去可以搜一下这篇文章,可以说把名著导读在什么时候导,导什么讲得非常透彻。其中惊险离奇的情节和英雄主义情怀就对应了小说的情节、主题、人物形象等;而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对应了幻想与科学的绚烂色彩。 那么在指导学生阅读本书之前,您会读几遍原文?您希望孩子们读几遍本书呢?拿到作品,我们首先是一个纯粹的读者,读出自己对名著的感悟比XX来的人物、情节、主题分析强太多倍。教师不读书,貌似很难作为优秀的读书榜样来传递阅读的热情。我个人很喜欢用关键词来分享阅读感受。如果让您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本书或者分享你的阅读感悟,你会用哪些词?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海底旅行以及如许多丰富有趣的海洋知识,使得“海洋

    3、”成为我们解读海底两万里的关键词之一。据说凡尔纳对海洋有着特别的情怀的。当他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时,他就曾只身离家,打算乘珊瑚号海船出海当见习水手,不过后来被他父亲找了回来。在他37 岁的时候,他甚至购买了一艘旧船,以儿子的名字命名。38 岁的时候,他与弟弟搭乘大东方号海船出游,期间就创作了海底两万里以及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展示的海底奇幻美妙的风景不同的海域有各自的特点,还有一些特殊而有趣的海域:在孟加拉湾里他们发现犹如牛奶的“乳白色”的海,还有在海底火山喷发出遇到的沸水流,还有深潜一万六千米的海底。从苏伊士地峡中的海底通道居然能够从红海直接到达地中海。凡尔纳为我们展示了优美奇幻壮阔

    4、的海底世界。更不要说在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关于生物、物理、地理、数学、历史等知识,在海底探险的主线下一一呈现。大海是整个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作者也借书中人物之口述说了自己对大海的崇敬与喜爱。尼摩船长说:我很爱大海。大海就是一切!他呼出的气息清新纯净,它是无限的生命。第二个关键词我想是“探险”。在书中第14 章黑潮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是十一月八日,正午时分,我们的海底探险旅行现在正式开始。”这是尼摩艇长对阿罗纳克斯教授说的话。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作为叙述者的阿罗纳克斯教授登上鹦鹉螺号之前的海洋之旅。他先是在1867 年7 月3 日随亚伯拉罕。林肯号于纽约的布鲁克林码头出海,寻找传说中的速度惊人破坏能

    5、力超强的怪物,直到11 月5 日,他们发现了怪物并对其进行了攻击,11 月6 日夜里,阿罗纳克斯教授等三人被冲入大海,11 月7 日他们获救并进入鹦鹉螺号内部,第一次以陌生人的角度观察并描述了艇长。11 月8 日开始全面认识鹦鹉螺号并开始海底探险之旅。之后他们又先后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永海、大西洋、南极,最后在北极附近挪威海岸遭遇迈尔大旋流,结束海底探险之行。在书中最后一个章节尾声中,作者是这样写的“我在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在海底跑了两万里的大海大洋”。书中有明确记载的最后的时间是6 月2 日,鹦鹉螺号击沉了向他们发起攻击的不明国籍战舰。之后这次冒险航行又持续了十五到二十天,在他

    6、们逃离鹦鹉螺号的时候,潜艇遇到旋流,下落不明,行程终结。这样说来,阿罗纳克斯教授的海洋之行应该有十一个多月,而随着鹦鹉螺号展开的海底探险之旅应该是7 个多月。这个疑问我也没有解开。我手上有两本海底两万里,一本是商务印书馆的,一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译作者都是陈筱卿。就不太清楚这10 个月左右时间是怎么计算的。下一步我打算再找几个版本的译文来看看,进行一定的比较。很多老师在推荐外国名著的时候非常注重选择翻译的版本,好的译作能最大程度还原原作风采,不仅仅是翻译。随鹦鹉螺号进行海底探险的故事真是惊险离奇。全书一共有两个部分攻击47 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部分17 章是故事的序幕。813 章是初步了

    7、解鹦鹉螺号。14-24 章中海底探险就开始了。身着潜水服去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漫步,还有在托雷斯海峡搁浅,被土著人围攻。(你知道尼摩船长是用什么叫办法阻止土著人进入搁浅的鹦鹉螺号的呢将电流接到铁梯扶手上电击)些都是海底探险的初级阶段,主要还是在熟悉鹦鹉螺号的性能。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更加精彩的探险活动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印度洋锡兰到参观采珠场,为了救采珠人,尼摩艇长和内德兰德一起进行了一场惊险刺激的人鲨大战。深潜1 万6 千米的海底,去拍摄海底照片;这是对海底之旅的进一步深入。到了第二部分的十二章开始,经验与刺激接踵而来。屠杀抹香鲸的惊心动魄,被困南极冰墙时与死神擦肩而过,大战章鱼看到船员被章鱼勒

    8、的血肉模糊的心痛,直到击沉向鹦鹉螺号发动炮火攻击的不明国籍铁甲舰。这是海底探险的高潮部分。最后以遭遇迈尔大旋流告终。这样的情节设置也有点起承转合的意味。第三个词我想是“神秘”。鹦鹉螺号的诞生与命运始终笼罩在一层神秘色彩。反正看海底两万里这个故事总觉得和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不为世人所知;二、误入;三、完美;四、一不小心就消失的无隐无踪,就好像不曾出现过一般。首先是他的主人尼摩船长,就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在拉丁文中尼摩的意思是“不存在的人”。尼摩船长身份神秘,在海底两万里中他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他身材高大,自信坚毅,博学多才,性格中既有善良仁慈的一面,又有残忍冷酷的一面。甚至他的年龄都

    9、无法判断,只能说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他对侵略者有极大的仇恨。他说:我是个被压迫者,而眼前的是压迫者!全是因为它,我所喜欢的,我所热爱的,我所尊敬的一切的一切,我的祖国,我的父母,我的妻室儿女,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全都被毁灭了。但是他究竟是哪一国人,原著并没有写。这就是作品有意思的地方所在,作家刻意模糊了尼摩船长的相关信息,把这个悬念一直留到最后。很多故事在结尾的时候是要进行揭秘的,先作者恰恰拒绝揭秘,只借阿罗纳克斯教授之口,多次提出疑问,激发读者思考,假设、求证。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份悬念,居然在神秘岛第三部分第16 章得到了揭晓。尼摩船长原来是印度的达卡王子,他游历欧洲学习知识,回国后为推翻英

    10、国的殖民统治而斗争。起义失败之后于是建造鹦鹉螺号并远离大陆,但是却用自己在海底搜集的财富支持为争取独立而奋斗的国家。在这本书中居然还写到了阿罗纳克斯教授们是于6 月22 日逃离鹦鹉螺号的。这样看来就能理解尼摩船长心中不灭的复仇的火焰从何而来。但是仅仅就海底两万里而言,作者是做了精心的掩饰的,让你猜不透他的遭遇和内心。第二神秘的便是鹦鹉螺号被卷入迈尔大旋流究竟是无意之中还是有意而为?无从知晓,鹦鹉螺号最终何去何从?也无法知道。第三我个人觉得有意思的是船员们在艇上说的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从分辨国籍的语言。更增添了神秘色彩。第四,书中探访沉入海底的文明古城亚特兰蒂斯,因为这个古城到底在哪里,学届还在讨

    11、论中,但是他也走入凡尔纳笔下的探险活动中。最后还让人念念不忘的莫过于尼莫艇长手稿,它是艇长对海洋研究的总结,它签上了尼摩真实的名字,附有他的生平事迹,他将被放入不透水不沉没的容器中,扔进大海,随波飘走。这份神秘手稿究竟回流浪到哪里?上面又究竟写着怎样令人惊叹的故事呢?第四个词语我想说的是“融合”,在这部作品里,处处交织着科学与幻想的美妙融合。文章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幻想的浪漫瑰丽。用七个月时间乘坐潜水艇游遍各大洋,甚至从到达南极再折返到北冰洋,放在今天也是航海壮举,因此对于读者来说,海底探险之旅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新奇有趣脑洞大开的探险之旅。在比如这艘舰艇的动力来源于电,一切都是用电的。而电又是

    12、利用海水发电的。在第一部分十二章中又详细介绍。虽然我读了很多遍也没有弄明白海底煤矿和钠和发电之间的关系,但是我知道开发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水资源,就是到现在也是前景广阔的。书中提到的电灯,1979 年10 月才被爱迪生发明。鹦鹉螺号设施齐全,空间宽大舒适,安全性能极高,能躲避炮弹袭击,还有,他视野开阔,有双层水晶玻璃,便于观察海底奇观。这样的兼具功能和美感的设计,就是今天也是不可思议的。鹦鹉螺号海底深潜达到16000 米,目前载人深潜的记录是10910 米,是美国在1960 年创下的载人潜水记录。但是该潜水器驾驶空间直径仅为1.09 米。1868 年3 月21 日教授和艇长到达南纬90 度的南极,

    13、可是直到1911 年12 月14 日,人类才第一次踏入南极点。凡尔纳被人们称为是“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美国青年科学家西蒙莱克在1897 年建造亚古尔潜水艇,他曾经说“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飞越北极的海军上将,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等都曾从凡尔纳的小说中受到启发。有人曾这样评价凡尔纳,说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在他的作品中科学与文学巧妙的结合起来。他的想象,总是建立在充分的材料积累的科学考证之上,所以对科技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在他的陛下,海底探险之旅险象环生,情节跌宕起伏。海底风光奇幻美丽,海洋生物丰富有趣,无不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本书还处处流露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对环

    14、境的珍视,还有那些为了不幸的人留下的眼泪,对平等、自由、正义的炽热的渴望,给本书增加了温暖的色调。就连罗马教皇接见凡尔纳的时候都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文学性与科学性的融合,使得文章读起来真实自然,让人不自觉地便融入书中人物的见闻和思考中。这也许是这本书一百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广喜爱的原因吧。文中的四个人,你更喜欢谁呢?书中主要人物有四人,他们身份不同,性格迥异。阿罗纳克斯教授是故事的讲述着,孔塞伊是个影子一样的忠仆,尼摩船长作为鹦鹉螺号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个争议人物。其实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捕鲸手尼德兰德。他头脑冷静、机智灵活,虽然脾气有点暴

    15、躁,但是他也是一个非常仗义的人。他个性突出,鲜明有趣。作为职业捕鲸手,他首先对所谓的海上怪物是一种巨型鲸类的预测持怀疑态度的,他是第一个发现鹦鹉螺号的人,也是三个外来客中第一个登上鹦鹉螺号的人。文中的叙述者阿罗纳克斯教授对鹦鹉螺号以及海底探险是非常感兴趣的,我的仆人孔塞伊是个绝对听命于主人的人。而尼德兰德,则是一个野性十足,绝对受不了被监禁被约束的人。在文中尼德兰德只对两件事极有热情,一是逃跑,二是美食。当潜艇搁浅在巴布亚海岸,他还兴致勃勃上岸寻找名为面包果的美食,烤鸟吃,甚至还捉到一只野猪和十二只袋鼠,还打算就这样永远不要回到鹦鹉螺号去。他的存在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和生活化的色彩。他在这四人中

    16、最真实,更有血有肉。内德兰德就是这样一个很有趣、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一个人物。如果您感兴趣,可以找一找他和孔塞伊的谈话部分,一个热衷于将海洋生物分类,一个则不时点评他们好不好吃,美不美味。但是对于尼摩船长的血腥暴力,他是不认同的。在屠杀抹香鲸这个部分,尼德兰德说:我是个捕鲸手而不是屠夫。刚才的那一幕完全是屠杀。我宁可要我的捕鲸叉。可以看出尼德兰德对尼摩船长的冷酷任性的不满。接下来我们聊聊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目前不少教师在名著阅读的指导上是不大作为的,我也听过许多名著阅读指导课,几乎全是读书汇报课,阅读分享会。这只是课外阅读指导体系中的一部分而已。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有给学

    17、生一些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就指导的内容上看,阅读指导的时候可以从海底两万里的体裁特点和“快速阅读”的阅读方法指导为触发线,突出读好这一类书的方法指导。就指导的时间及目的来看,一般来说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又可以分为读前导读,读中指导,读后指导几部分。读前导读一般侧重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方法指导;读中指导侧重于整本书阅读时间的规划以及阅读督促;读后指导一般侧重于分享与展示,同时将粗读略读提升为分析阅读或者主题阅读。精致语文倡导者江阴教师发展中心徐杰老师还将名著导读课型设计为四类:引读课(陌生状态下的导读)。推进课,阅读过程中的交流和评价;提升课,初读结束后的总结与深化;重读课,名篇或选段精读。

    18、这四种课型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你也可以试试。阅读指导设计之前,当然你还要考虑学生阅读的现实情况。七年级学生阅读本书的有利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有利条件:小说的线索非常清晰明朗,四个主要人物身份迥异,个性鲜明,人物关系清清爽爽。与红楼梦的四大家族几世同堂,水浒传的108 将等作品的反复磅礴不同,本文的人物和线索真是简单明了,除了尼摩船长有点神秘有点矛盾外,其他的人物形象也都不难把握。海底惊险刺激的故事,海洋美景,海洋生物等等,都是能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最大的障碍在于:书里有很多关于物理、地理、生物、历史的知识,就不那么吸引人,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其中的数学物理知识比较难理解。文

    19、章借四人对话展现的相关知识一方面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丰富读者见闻,但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也冲淡了情节的紧张,打乱了原本叙事的节奏。就拿我家孩子寒假读镜花缘来说,李汝珍博学多才,经史百家音律杂艺无一不通,在小说中他就借人物之口时不时展示经史考证解读,医药占卜,对联酒令等等知识,一说就是很大一段很大一篇。我孩子就表示不太喜欢看,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就跳过去,你看,我们的孩子是很会跳读的,那是一种本能。海底两万里中也不免有这样让人总想跳过去的地方。此外尼摩船长的两面性,他的矛盾性,七年级学生也不一定能用辩证地理解他的仁慈善良与冷酷无情之间的矛盾。本册书的阅读指导还要贯穿“快速阅读”这一阅读方法的指导。

    20、这一点部编教材做了很好的指导:主要是:集中专注;默读,每分钟不少于400 字;视域要宽不指读不回读;抓住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适当跳读。以上四点其实速度的问题是很好解决的,孩子看得多了自然就快,提高速度是没问题的,关键是速度要快还要能抓住重点、要点。这就是需要教的了。很多孩子读完书不说自己读了什么,更不要提分享感悟提出问题,这都是没有抓住快读阅读的关键造成的。所以在阅读指导规划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现状和问题。对于这本40 万字的科幻小说,我预计用五到六周的时间完成阅读。前4 周用来初读,通读全书1 遍。后两周用来跳读和精读,跳读23 遍,精读部分章节。本书的读前导读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主要的教学环节

    21、是:作者及科幻小说相关知识介绍;学会阅读书目,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快速阅读指导及训练;公布集体阅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时代的人对凡尔纳的评价激发学生对他以及他的作品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了解科幻小说及其特点。学生对科幻小说是有一定了解的,很多孩子也很喜欢看科幻小说。比如我家孩子昨天晚上读三体都舍不得睡觉,我把书没收了他才睡下,今天早饭前还匆匆看了几页。我们也可以雨果奖、银河奖等科幻类奖项导入。第一环节可以共同读一读目录。读前沿后记和目录是我看书的习惯,教会孩子们阅读就是从这些细节做起的。指导学生读一读本书的目录,找出目录中的地名,在世界地图上大致标出这些地点,初步感受海底探险之旅经历的海域之广,行程

    22、之长。因为目录中有12 个章节涉及到地名。例如:太平洋、瓦尼克罗群岛、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极等等。完成这样漫长的海底探险,潜水艇需要很强大的动力,鹦鹉螺号以什么为动力,你能从目录中找到答案吗?可能是“电”“煤炭”。这时候可以阅读第十二章一切都用电了解鹦鹉螺号的电力运用情况。这个章节不长,内容不多。快速阅读第13 章“几组数字”,通过尼摩船长的介绍,你了解了关于鹦鹉螺号哪些方面的信息?鹦鹉螺号的外部形态(造型),重量,左转右转上浮下潜等基本操作;安全性能;建造过程及成本等。本环节既是快速阅读中要注意指导的“如何抓住要点”的方法训练,只要明确大致内容即可,不要对原理及文段做过多解读

    23、。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鹦鹉螺号基本情况,既训练要点概括,又激发他们对这个特别的潜水器以及他们的故事的兴趣。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第五章阿拉伯隧道。指导学生填写阅读记录表。边阅读边圈划重要信息:日期、地点、重大事件。2 月10 日 红海 捕杀儒艮2 月11 日 穿越苏伊士地峡 来到地中海这是阅读过程中梳理航海形成的重要环节。既要有一定阅读速度,又要及时圈化重要信息,及时概括要点。小结分享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进行阅读规划,指导填写阅为了保证阅读的进度一致,便于师生交流,所以读前导读阶段一定要约定好读书交流的时间节点。比如全书分四个星期读完第一遍。第一周读第一部分第一章到13 章;第二周读14 章到24 章;

    24、第三周读第二部分第一章到第11 章,第四周读完全书。阅读记录中要填写的内容是故事中的起止时间,途径的海域,海底见闻(大事记)即可。(附图)读中指导这一阶段侧重于阅读共同体的培养和阅读过程的监督。例如按时检查阅读记录,抽查学生书籍,看看是否圈化关于时间地点见闻要点等。杜绝不读原著,只读各类教辅及网络资料中的故事梗概的假阅读情况。利用课堂零散时间进行自由的阅读分享,交流读书方法以及阅读感受。在这一阶段中可以设计一些填空、选择等简易测试题,检测并激励学生的阅读。因为该阶段自由阅读的周期较长,所以教师要提前做好阅读规划,确定好监督与反馈的方式,促进阅读活动的正常持续开展。因为海底两万里虽然字数有40

    25、万字左右,但是他的主线清晰,人物少,文中涉及到的数学、物理等知识学生如果看不懂就可以跳读,这样一来阅读障碍和困难时比较少的。所以阅读推进是不需要做太多的引导的。利用课前课后的零散时间组织交流该阶段阅读填写的阅读记录表即可。我曾经带领一届学生阅读红楼梦,在将近一年的阅读活动中,我利用阅读课进行了很多专题讲座,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等。在阅读活动中,老师介入的部分多一点,用讲座的形式推进阅读。海底两万里相对简单,理清航海行程及大事记,感受人物形象特点即可。(鹦鹉罗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海底探险之旅,去了哪些地方,花了多少时间,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大事,一张时间简表就能列清楚。一边看一边记录

    26、,非常简便,大家请看我寒假里重读本书写的阅读记录表。)这一阶段的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要完成一项工作,就是根据自己填写的阅读记录表。绘制一张展现海底两万里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可以用线性结构,也可以用发散结构。个人认为绘制思维导图,是非常好的理清脉络的方法,阶段阅读成果也一目了然。评选优秀思维导图,点评并展示。读中指导完成。我不知道老师们喜不喜欢思维导图,个人觉得非常好用。我也给大家展示一个我绘制的鹦鹉螺号行程及大事记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对整本书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阅读记录表是零散的,而思维导图是对原信息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及分类整理的。就从单纯的记录着变成了规划者,对信息的整合使得

    27、他们对海里两万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第三部分就是读后指导。侧重于阅读的展示与提升。这是两种课型。上读后指导课一定要提前准备,提前公布任务,学生花一到两周时间带着任务跳读相关章节,或者精读某个章节。我会更大家分享这种课可以进行的活动,这种类型的活动读其它名著也可以用。但是具体到某一本书的读后指导的时候,你一定不要贪多求全,要学会聚焦。一种侧重于阅读成果的展示:绘制航海路线图,并利用地图向全班同学介绍鹦鹉螺号海底航行的过程。这里不仅是要求绘制路线图,更重要的是要能说,能用简洁的有条理的语言介绍航行的路线以及过程中的大事件。阅读整理表达。绘制鹦鹉螺号复原图,标注尺寸、特点、功能。请以尼摩船长的口吻向大家介绍鹦鹉螺号。要讲清楚鹦鹉螺号的外部结构、内部格局及陈设,工作原理等,学生就必须精读第十章到第十三章。同时情境的设计,还要求学生说话注意任务的身份性格。自主编写名著阅读测试题:填空、选择,交换测试题答题,互改互评。这样的活动最简单也最受学生喜欢,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讲故事比赛:讲述文中一个惊险的故事。例如在采珠场的人鲨搏斗;在大西洋里与章鱼


    注意事项

    本文(《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