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称政治考试复习题第一部分电子版.docx

    • 资源ID:13579267       资源大小:42.71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称政治考试复习题第一部分电子版.docx

    1、职称政治考试复习题第一部分电子版(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选题1、 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B马克思主义哲学)2、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与时俱进)4、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C实践)5、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6、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B唯心史观)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D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8、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

    2、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9、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C劳动价值论)10、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C无产阶级)11、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又成了时尚”这一现象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2、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3、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4、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

    3、想是(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多选题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2、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属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有(B圣西门和傅里叶C黑格尔和费尔巴哈D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3、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因为他们独创了(B剩余价值学说C历史唯物主义)4、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4、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单选题1、被称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3、对事物用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4、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

    5、,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时代表了一种典型的(D朴素辩证法观点)5、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已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朴素唯物观点)6、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7、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B唯心主义的观点)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时(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0、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B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11、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6、,这是(D形而上学的观点)。12、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D坚持科学的实践观来解决哲学基本问题)1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贡献是(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16、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1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是通过(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A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9、美术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去户外写生,大家在凤凰古城的山城上,描绘眼前古城山水的美丽风景。学生们给出的画作各不相同。老师点评说,面对同样的

    7、景物,我们画出不同的意境,表达各自的感受,这就是艺术的基本原则,这里体现出的哲学道理是(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20、意识从起源看,它是(C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1、毛泽东同志有句话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传,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指的是(A时间的唯一性)22、毛泽东同志1958年的送瘟神诗句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该诗句反映了事物的(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23、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2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理解,正确的有(C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2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

    8、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观点在于(C世界本原问题)26、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的实践形式是(D科学实验)27、古代人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操纵自动化机器生产,用电脑遥控指挥道路交通,这显示了实践的(C社会制约性)28、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9、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实践)30、社会生活的本质是(C实践)31、工程师先在头脑中构建出大厦,接着画出工程设计图,然后由工人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意识转化为物质)32、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其中包含的含义有(A人类社会

    9、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33、西方有个故事:一个将军因为缺了个钉马掌的钉子,后来因此掉了马掌,掉了马掌的战马在战场上跌倒了,这种情况下将军被敌军杀死,而这个将军的去世又影响了整个战局,最后导致了整个国家的灭亡。这个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34、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市场上的木材的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20万美元。这种算法强调了(B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3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36、有这样一则古代故事:“荆

    10、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流水。漉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有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天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该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世界时不断变化永恒发展的)37、在十九世纪初,火车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收到了人们的质疑。那时候,马车比火车跑的都要快,人们往往讥笑火车的低速度。但是到了20世纪之后,火车早已战胜了马车,成为人们主要的运载工具之一。火车战胜马车的哲学依据是(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38、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39、唯物辨证法所理解的发展的实质是(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11、事物的灭亡)40、唯物论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C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4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42、辩证法德实质和核心是(C对立统一规律)43、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引述列宁的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于(D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4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区别是(C是否承认矛盾)45、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D同一性和斗争性)46、“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告诉我们(C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因素)47、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下列对“和”与“不同”的理解正确的

    12、是(D”和”是指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4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9、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哲学原理依据是(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50、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方法是(D矛盾分析法)51、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但是在1927年实际上就已经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一部分人民已经率先获得了解放。那么1927年在解放区实现的是(C局部性部分质变)5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该变化(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5

    13、3、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度”是指(B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54、让一部分人通过城市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质量湖边规律关于(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55、下列关于“过犹不及”的正确理解是(A体现了质量互变的客观规律)56、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出,对待本国传统观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辩证否定观)57、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主张是(D否定是绝对的,不包含肯定的否定)58、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C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59、雪莱有一句话脍炙人口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

    14、言提现了(C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6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61、有人认为:“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这些是关于因果关系的错误观点。因果关系,正确的理解包括(B原因和结果是客观世界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62、以下关于假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假象是对事物本质歪曲的反应)63、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64、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A铁杵磨针)65、“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中,某些生产队甚至汇报说水稻亩产达到十几万斤。改革开

    15、放后,水稻专家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实现亩产过顿的目标。2003年我国培育出了900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说明(D“亩产900公斤”是朝着“亩产过顿”目标发展过程中又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66、我国制定2015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D现实性)67、揭示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范畴是(C原因和结果)68、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式的逻辑过程的起点是(D思维抽象)69、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方法)70、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71、有人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造人”。这是

    16、(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72、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73、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C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74、“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没有包含的哲理是(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7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C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7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D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多项选择题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原因包括(A该问题是人类认识和

    17、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B该问题是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C该问题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D该问题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2、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论)3、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C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D存在就是被感知)4、 唯物主义的具体形态有(B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现代辩证唯物主义)5、 我们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在内容上实现了(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18、的统一C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7、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A本质规定C唯一性D最高共性)8、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但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定义存在差异。二者对“物质”范畴的认识是(A抽象和具体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9、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理论意义是(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违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10、 实践是客观物质活动,这体现在(A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客观的B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C实践活动

    19、本身和结果是客观的D实践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11、 中国有句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说明了(A人的意识具有主观差别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又不同的反映D人的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12、 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A从反映特性到刺激感应性B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C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13、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A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B要以一定的只是储备为基础C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D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14、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A不是

    20、纯粹的生物过程B社会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人类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社会)15、下列正确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是(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C“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16、下列各项说明或体现时间唯一性的有(A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B失落的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C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7、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将二者分割开来所导致的错误有(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18、辩证唯物主义在运动和静止问题上的看法有(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19、“

    21、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0、下列有关时间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时间和认识活动的人B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C主体能够认识、利用、改造和欣赏客体D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所有活动)21、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实践是(A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B人类最基本的活动C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D人与人之间互换其劳动的过程)2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B人类有意识的活动C人的

    22、存在方式D人类社会的基础)2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A生产实践B社会实践C科学实践)24、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A国家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B阶级斗争D化学家进行化学实验)25、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的特征有(A客观物质性B社会历史性C直接现实性D自觉能动性)2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具有特别寓意的福娃,它们是由人们创造性地设计出的现实中原来并不存在的东西,但其设计原型是大熊猫、燕子、藏羚羊、圣火、鲤鱼。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过程表明(A人类可以把某些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B构思的东西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物质原型)27、联系的特点有(A客观性B具体性C中介性D普

    23、遍性)28、辩证法的“过程论”的观点认为(A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C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2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A它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C它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D它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0、下列选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31、下列选项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有(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B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人民内部的各种意见分歧D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议)3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

    24、个成语所蕴含的哲理是(B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33、矛盾的解决方式主要有(A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B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C矛盾双方同归于尽D矛盾双方融成一个新事物)3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关于“和谐”,以下正确的论断是(A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B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C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D和谐的本质是协调事务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务发展的状态)35、下列格言成语体现了矛盾规律的有(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36、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发达国家和发

    25、展中国家既有相互的需要,又存在着各方面的冲突,既有相互的合作,又存在相互的斗争,这说明(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矛盾的双方B矛盾具有普遍性D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37、有论者谈到工作的方法,形象地以弹钢琴为例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这说明了(A对待工作要有主次,有重点B对待事物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对待问题要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38、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理解正确的有(A它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B它在一定条件下向普遍性转化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均有其特点D人的认识从矛盾特殊性

    26、开始,科学认识就在于把握矛盾的特殊性)39、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40、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根本原因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A自我完善的过程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4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做实验时,突然发现电流的变化引起磁针的偏转。他抓住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规律,为后来发明电动机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事例说明(A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B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

    27、性)43、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的词句中想象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当年诗人的想象变成了现实,这个例子说明(B人们通过实践可以将意识变成客观现实D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44、关于现象和本质,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B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要通过现象发现本质C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D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45、在辨证思维方法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的要求有(B逻辑的顺序必须以历史的顺序为基础C逻辑是历史的抽象与概括D逻辑的顺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历史的顺序不一致)46、辨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C从抽象上升到具

    28、体D逻辑和历史相一致)47、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一命题表明(B人的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D人类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48、我国科技人员经过艰辛探索,于2005年成功发射了“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这说明(A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把握的C主体具有能动性D价值实现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49、下列关于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有(A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以一定的现实目的作为核心,以实现自身为归宿,并力图使外部世界按自身的尺度发生改变B主观能动性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决

    29、定性前提,而且对物质的创造过程起着重大的作用C人的 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物质活动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实践具有主体意识性)50、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C发挥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51、下列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述有(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D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52、在实际生活中,下列说法会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是(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D“宁可误一年,不冒一分险”)53、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尊重规律为借口,不敢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B贬低

    30、或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D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单项选择题1、 认识的主体是实践中从事活动的人。认识主体的本质属性是(B社会性)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客体”概念是指(D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3、 实践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指(D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4、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C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5、 马克思有句名言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31、”这说明(A人的认识和能力差别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6、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C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7、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8、 “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D实践的需要时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9、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

    32、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C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10、 有思想家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说明(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1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2、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像一块白板,没有任何先天的观念,一切观念都是从后天获得的,是从经验得来的。这种观点的哲学倾向是(C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13、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由变化无常的具体事物构成的可见世界不是真实的,只是一件的对象;由永恒不变的理念构成的“可知世界”才是真实的,是知识的对象。这表明柏拉图的哲学倾向是(B唯心主义先验论


    注意事项

    本文(职称政治考试复习题第一部分电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