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专版秋中考物理总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docx

    • 资源ID:13571135       资源大小:390.54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专版秋中考物理总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docx

    1、河北专版秋中考物理总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题型之一第32题课内实验1小明发现播放音乐碟时,用手触摸音箱感觉有微微的振动,而当音乐停止时,振动也停止他心想:声音的产生是否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把音箱平放,在音箱上面撒些细纸屑当音箱播放音乐时,纸屑上下跳动;而当音乐停止时,纸屑也停止跳动(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_答:说明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_(2)参照以上的实验,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声音的响度与某一因素有关?”猜想:声音的响度可能与_振幅_有关选用器材:_塑料泡沫、鼓、鼓槌_设计实验:_把塑料泡沫捏碎后放在鼓面上,

    2、然后逐渐加大敲击鼓面的力度,观察塑料泡沫的跳动高度_现象:_敲击鼓面的力越大,塑料泡沫跳动越高,此时听到的响声越大_结论:_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_2如图所示,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1)为了能更准确地测出小铁块摆一个来回的时间,测量方法是:_测量小铁块摆动50个来回(或多次)的时间,然后取平均时间_(2)猜想:小铁块摆一个来回的时间可能与_绳的长度(或摆动幅度、小铁块质量等均可)_有关验证方法是_多次改变绳的长度,保持其他因素不变,重新测量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与原来的时间相比较,说明有无关系_(3)小铁块从下向上摆动的过程中,它具有的_动_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请

    3、你利用一把mm刻度尺,再添加一种器材,测量细铜丝的直径(1)需添加的器材:_铅笔_;(2)测量方法(也可以画图说明):_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用刻度尺测出线管的长度L_(3)计算铜丝直径的方法:_细铜丝直径为L/n_;(4)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_测量长度时会有读数误差(或细铜丝各圈之间有间隙等)_4现有一根铅笔(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和一个一元硬币(放在铅笔的一侧)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在不用身体接触硬币也不用其他工具的情况下,让硬币移动到铅笔的另一侧操作方法:_在硬币上方向着铅笔沿水平方向吹气_实验现象:_硬币翻过铅笔_实验中涉及的物理知识:_空气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_请列举生活

    4、中相同的物理知识的应用:_飞机的机翼_,或汽车的尾翼等(答案合理,即可给分)_5制作简易液体压强计(1)一个空的塑料药瓶,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将它竖直浸入水中,发现橡皮膜向内凹陷,这是由于_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于瓶内气体压强_(2)把简易液体压强计慢慢放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一次瓶口朝下(如图乙),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图_乙_中橡皮膜凹陷程度更大,说明_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_(3)假如上述实验中,橡皮膜凹陷程度相差不明显,应怎样改进实验:_增大图乙实验橡皮膜所在位置的深度(或其他合理答案)_6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检验“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器

    5、材有:橡皮泥,烧杯、细线、水(1)若要完成实验还需添加的器材:_弹簧测力计_(2)实验方法:用细线拴上橡皮泥,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_使橡皮泥缓慢地完全浸没在水中_,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1;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复上述步骤,测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2.(3)分析得出结论:若F1_等于_F2,则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跟固体的形状无关;若F1_不等于_F2,则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跟固体的形状有关7小明做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关系的实验,实验如图所示,器材:一个小金属球m1,一个大金属球m2、细线、一个小木块他要完成整个探究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其操

    6、作为让金属球m1和m2分别从_相同_(填“相同”或“不同”)高度下落,观察金属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步骤二: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其操作为:_让金属球m1(或m2)从不同的高度下落,观察金属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_实验结论:_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_小明得出实验结论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一样大吗?小明收集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如表所示),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表中数据,在“质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中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的是_速度_一些物体的动能行走的牛约60 J跑百米的运动员约3103 J飞行的步枪子弹约5103 J8.(2018邯郸二模)用

    7、长木板、长方形木块(不同侧面共有3个圆环)、弹簧测力计设计实验来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1)操作步骤:_将木块分别平放、侧放、立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们分别沿水平长木块匀速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_(2)实验中主要观察和记录:_不同放置方式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3)若_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相同_,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若_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都相同_,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9(2018沧州新华区模拟)现有空开口的矿泉水瓶,一盆水,请你使用这些器材用实验证明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面都有压强(1)需要增加的器材或工具是_钢针_

    8、(2)该器材或工具是用来_在矿泉水瓶的不同方向扎小孔_(3)你的实验步骤是(可画图说明)_用钢针在不同方向扎一些小孔,将矿泉水瓶压入水中_(4)实验现象是_在不同方向的小孔均有水流入瓶中(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但需使用矿泉水瓶,不能使用压强计、压力传感器等测量工具)_10(2018唐山丰南区三模)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做了如下探究:(1)实验过程中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电子测力计水平拉伸,则墙对弹簧的拉力与电子测力计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_平衡力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如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

    9、3456甲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乙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_正比_(3)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则精度较高的是_A_(填“A”或“B”)测力计(4)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原长的关系:_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_题型之二力学实验类型1测量

    10、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实验器材】小车、_刻度尺_、_停表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测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s/cm4556101时间t/s3.02.85.8平均速度v/(cms1)_15_20_17.4【实验分析】(1)小车全程是做_变速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

    11、减小_(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类型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2018张家口桥东区模拟)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_速度_相同(2)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越远_(3)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匀速直线运动_(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家的_推理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拓展】(5)如果要测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正确做法是:_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小车

    12、在毛巾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_(6)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_W2(填“”“”或“”)类型3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2018乐山)在学习摩擦力时,小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他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次数接触面压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木板面4 N0.6 N2木板面6 N0.9 N3毛巾面6 N3 Na.如图甲,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b如图乙,在木块上加一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c如图丙,在木板上铺

    13、上毛巾,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间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1)以上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二力平衡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在第1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为_0.6_N,若拉力增大到2 N,木块做加速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为_0.6_N.(2)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结论:_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_(3)比较第2、3次实验得出结论:_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_(4)如图丁所示,小强还利用图中器材来测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水平拉动木板向右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

    14、,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_等于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向是_水平向右_4(2018秦皇岛海港区模拟)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图甲图乙(1)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木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沙和桶_的重力(2)在木块上放上砝码时,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木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_压力的大小_有关(3)拿掉砝码,在木板上铺毛巾,也需要装入比(1)中更多的沙子,木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_有关(4)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不

    15、能随意改变拉力的大小_【拓展】若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使木块从木板上滑下,再用频闪照相机记录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 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分析照片可知:木块下滑时受到_非平衡力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的作用木块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_0.03_m/s.类型4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5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钩码的数量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

    16、,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不能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将小卡片剪开_(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A_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类型5测量物质的密度6(2018重庆A卷)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1)在实验室,小微把天平放在_水平_

    17、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右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43.4_ g.(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_2_ cm3,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_相平_(填“相平”或“不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18_ cm3.(4)实验后,小微发现使用的20 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偏小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

    18、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140 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_2.8_ g/cm3.7(2018保定莲池区模拟)小明同学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甲所示,选择一根杠杆,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 cm位置处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20 g、容积为50 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 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1)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需将平衡螺母向_左_(填“左”或“右”)调节,测量液体密度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

    19、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2)该“密度天平”的“零刻度”应标在支点O的右侧_24_cm处(3)若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3 cm处,则此种液体的密度_0.9_ g/cm3.(4)若想增大此“密度天平”的量程,可以采用_增加杠杆的长度(或增大钩码的质量)_的方法【拓展】若杠杆足够长,用此“密度天平”还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先在容器中加满水将待测固体轻轻浸没在水中,溢出部分水后,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钩码离支点O的距离为56 cm;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待测固体的体积_20_cm3.则此固体的密度为_6.5_g/cm3. (已知水1

    20、 g/cm3)类型6有关压强的研究8小丽做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本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转换法_和_控制变量法_(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A、B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_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_;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B、C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_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_(3)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这是利用了_增大受力面积_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_减小受力面积_来

    21、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9(2018邯郸一模)探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如图所示,将圆柱体B(B水)竖立在圆柱形容器A的水平底面上向容器A内缓慢注水,同时记录注入水的质量m、所对应的水对容器A底面的压强p和水深h,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 cm2,回答下面的问题(g取10 N/kg):次数123456m/g1 0002 0003 0004 3005 9007 500p/Pa4008001 2001 6002 0002 400h/cm4812162024(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_成正比_(3)分析比

    22、较实验数据中p和m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受到的重力大小_无关_(填“有关”或“无关”)(4)圆柱体B的底面积_150_cm2.【拓展】若圆柱体B的体积为2 800 cm3,则圆柱体B重为_21_ N, 密度为_0.75103_kg/m3.(g取10 N/kg)类型7浮力的相关实验10(2018保定三模)小明想“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两个分别装有水和盐水的烧杯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分析图中的_甲、丙、丁_三幅图, 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金属块全部浸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_

    23、4_ N, 金属块的密度是_1.25103_kg/m3.(g取10 N/kg)(3)用图中的实验数据算出盐水的密度是_1.1103_kg/m3.(4)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_没有控制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相同_【拓展】当上述(4)中的密度为1.1103 kg/m3的橡皮泥分别漂浮和沉底时,水对烧杯底的压力变化了0.03 N,则橡皮泥的重力是_0.33_N.11(2018达州)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

    24、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1.6_ N.(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无关_(填“有关”或“无关”)(3)在第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1.6_ N.(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

    25、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_F浮G_(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_160_Pa.(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 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 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_8103_ kg/m3.类型8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12(2018石家庄新华区模拟)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AmBmC,hAhChB.(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B_ (填序号)A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

    26、能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D木块的动能(2)使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 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速度_的关系(3)小华同学通过比较图1中乙、丙两图,得出“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小丽认为小华的这一比较过程存在错误,你知道错误是什么吗?_没有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_(4)在做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C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C球相对于

    27、A球_静止_, 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拓展】完成实验后,同学们还联想到以前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下滑,在不同的表面看滑行的距离远近(如表),最终停下来后,小车在三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_相等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小车进入水平面时机械能相等,克服摩擦力做功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最终小车机械能均为零,所以三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_表面毛巾棉布木板摩擦力最大较大最小小车运动距离最近较远最远类型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3(2018唐山古冶区模拟)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若杠杆左端下沉,可调节左端的平衡

    28、螺母向_右_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_3_个相同的钩码(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变大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_(4)探究过程中,如图丙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 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F和的关系图线如图丁,则图丁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_反比_,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29、,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0.2_m.类型10测量机械效率14(2018张家口宣化区模拟)小明和小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如下表所示是实验测得的数据,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甲_图所示的装置做的实验,请将表格中所缺数据补充完整物理量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钩码重G/N4464钩码上升的高度h/m0.10.10.10.1绳端拉力F/N4.01.44.04.0绳端移动距离s/m0.20.50.20.4机械效率50%57%75%25%(2)通过实验1和实验4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低_(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增加重物_可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如果要比较绳子不同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可选用乙图和_甲_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专版秋中考物理总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