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六上第五单元 精品.docx

    • 资源ID:13560155       资源大小:23.2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六上第五单元 精品.docx

    1、六年级语文教案苏六上第五单元 精品16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背诵古诗导入我们经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1、简介陆游。2、解题,释题。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

    2、聿。3、初读指导。(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4、理解前两行诗句。(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始:才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

    3、实践。(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1)、听录音。(2)、自由练读。(3)、指名读e评价e再读。(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4)、齐读。(5)、指导背诵。三、作业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有感情地朗读。2、背诵古诗。二、学习观书有感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出示投影片:自学提纲:1、读一读,想一

    4、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记下不懂的问题。2、交流自学情况。(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边读边理解边想象。质疑-解疑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

    5、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3)指名读。(4)练习背诵。三、学习本课生字。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2、正确书写: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3、练习书写。四、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和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2、请二、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默写课文。17夹竹桃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

    6、者对纪传体的喜爱之情。第四、五自然段写纪传体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一、导入1、板书课题:17、夹竹桃,齐读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

    7、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二、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2)说说词语意思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乍起:刚刚开始。韧性:柔软而结实。(3)指名读课文三、理清课文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四、作业1、课作:描红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第二

    8、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2、讨论,交流:(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学习第5自然段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月光下的夹竹

    9、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3、默读,思考:(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5、小结: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6、练习朗读。学习第4、3自然段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10、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自由读,交流,出示:(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

    11、,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6、指导朗读7、小结: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8、练习背诵学习第1、6自然段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三、作业1、抄写词语2、造句:无不(无时不,无日不,无人不,无法不)无不附板书:韧性17、夹竹桃值得留恋和回忆爱上了夹竹桃幻想18灰椋鸟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

    12、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教学重点、难点能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15、灰椋鸟2、点明:灰椋鸟,鸟夫人一种,喜欢群飞,食种子和昆虫。二、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组词。(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偶然: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发生的。郁郁葱葱:本课指竹林苍翠茂盛。排空而至:本课指许许多多的灰椋鸟一个挨一个排满了天空飞来了。倾诉:完全

    13、说出。栖息:停留,休息。呼朋引伴:呼喊,引导同伴。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自读课文,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读一读。2、指名读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3、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一(1、2):写“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准备观看灰椋鸟归来。二(3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三(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四、指导书写,布置练习1、指导书写,完成文后习题2。2、抄写习题3中的词语。第二课时一、讲读第一段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3、“我”和同伴准备在什么地方观看灰椋鸟归来的情景?4、齐读第1、2自然段。二、讲读

    14、第二段1、默读本段,思考:(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这一段的35主要写了什么?2、讨论:第三自然段:写灰椋鸟开始归林了。第四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第五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后的情景。3、“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在很幽静的林内,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当我们忽然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喜)4、我们惊喜的心情,特别从哪些词里反映出来?(忽然、翘首遥望)5、指名读,读出“我”和同伴惊喜的心情。6、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灰椋鸟归林的?(时间顺序)(2)这样的顺序体现在这样几组词上:填空: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

    15、“_”。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3)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4)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7、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1)指名读。(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瀑布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

    16、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指名读,展开想像,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三、指导背诵第二段。帮助学生弄清这一段的层次,再让学生明白第一层的叙述顺序。四、作业背诵课文35。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第三课时一、讲读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2、出示“我”的感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1)“我”的感想包含几层意思?(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

    17、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二、总结课文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1)背诵第二段。(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三、朗读课文板书:15、灰椋鸟辛勤劳动,植树造林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几分钟排空而至场面壮观不愿过早安眠喧闹爱护鸟类,爱护自然19暴风雨教

    18、学目标:1、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认真阅读。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揣摩文章的思路。教学重点:在熟读、欣赏的基础上,达到熟背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夏季暴风雨前后的景色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分小组进行学习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思考讨论:(1)每一段的主要内容。(2)写作顺序。3、检查第一次自学情况:(1)每个小组成员任选一部分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后评议。(2)讨论每段内容:暴风雨之夜的情景(时间先后顺序)黎明雨过天晴的景象(由近及远)4、第二次进行小组学习:要求:这一次主要是品位、感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下几点在讨论时师注意点拨:)第一自

    19、然段写雨前,突出“闷热”“闪电”“雷声”雨来时的势头。“瓢泼”“撕开”“倾注”等写出了雨势之凶猛。写狂风声音力量(震撼人的心灵)写雨(有何不同?)由惊恐放松、舒展。将雨后的景色与雨前相比较来学习,讨论5、进行朗读比赛:小组开展自读比赛,读好每一句话。(根据课文景物环境氛围和人物心情的变化,采用合适的语调)班级比赛,每小组推出一名代表。6、作业背诵文中的优美语句。阅读一篇同类文章。习作5教学要求1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2运用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逐步养成查阅资料、观察事物的习惯。3在实实在在的训练过程中,学习将查

    20、询的资料与观察所得整理成文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难点:指导学生将查得的资料,有选择地、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作前准备1布置学生观察、查找资料2作菊花幻灯片或图片。指导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金秋时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五彩纷呈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姿,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去参观菊展,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看着千姿百态的菊花争奇斗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令我们自豪的是,菊花的故乡就在我们中国。今天,我们好好地了解一下菊花,写一写菊花。二组织讨论,明确写法1自由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2

    21、同桌讨论交流:本次习作要写什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3师引导学生归纳写作要求:(1)查阅资料,弄清菊花原产于哪个国家,人们根据花瓣、花型把它分成多少类、多少型?你认识几种菊花?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的花瓣、花型有什么特点?(2)按上面问题的顺序写。(3)选择自己熟悉的菊花写,要有详有略。三指导观察图片1出示:银针、苍龙爪;狮子须、紫矛、金绣球、鸳鸯菊等几种菊花图片。2观察思考: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和姿态怎样?3同学们还认识哪些菊花,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三交流查阅资料情况。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哪些关于菊花的知识?2阅读。教师将关于菊花的参考资料印发给学生阅读。菊花,原产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栽培名花之一。传至国外后用为世界著名花卉。菊花以扦插繁殖为主,亦可嫁接,育种可用种子繁殖。菊花的品种多达数千种。1982年中国菊花学术讨论会将菊花分为5类30型,5类即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畸瓣类和桂瓣类。花型也多种多样,有宽带型、荷花型、莲花型、球型、松针型、垂丝型等。3讨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菊花的哪些知识?五、练习说话1按问题的顺序,说说你对菊花的了解。2同桌互说。3指名学生说,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说好菊花瓣、花型的特点。六、学生写稿,教师巡回辅导,指导学生准确用词七、评讲1指名学生谈自己的习作,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并给予评点。2学生对照习作要求,修改习作。八、誊写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语文教案苏六上第五单元 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