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专用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docx

    • 资源ID:13549103       资源大小:280.3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专用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docx

    1、江苏专用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第6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江苏考试说明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2)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知识点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原因(1)既定国策: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2)转嫁危机:转嫁世界性经济危机给日本的困境。(3)可乘之机: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2.罪行表现(1)军事侵略: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烧杀抢掠: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2、3)殖民统治: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汉奸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知识点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原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2.表现(1)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东北军民: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3)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4)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发动“一二九运动”。(5)国民党爱国官兵1932年,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抵抗。1933

    3、年,安德馨率全营300官兵在山海关力战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喜峰口附近英勇抗击日军。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知识点三全民族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背景(2)经过(3)意义: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2.国共合作抗日抗战史实特点、结果(意义)正面战场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敌后战场徐州会战(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陕甘宁边区政府

    4、在延安成立;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知识点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共“七大”: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3.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4.意义(1)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2)洗雪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

    5、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考向一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史料二“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蒋百里论抗战史料三1938年3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

    6、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1.史料一中“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体现了抗日战争的民族性,揭示出抗日战争是一场广泛的民族战争。2.史料二信息“持之以久”和“一线”“二线”相配合,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持久、两个战场相配合的特点。3.史料三信息“加强军队、充实民众武力、训练华侨、援助各地抗日武装”等,揭示出国民党主张全面抗战和积极抗日的决心。1.依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线”与“二线”各代指什么?提示:“一线”代指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二线”代指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7、2.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虽然抗战积极,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多次会战,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失败”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观原因: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客观原因:日军装备精良,准备充分。史论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6)中国的抗日

    8、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命题分析考法1通过地图、漫画、遗物、绘画等多种形式考查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社会各阶级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解答时注意抓住有关时间、事件、人物、地点等有效信息。考法2从民族利益角度认识国民党抗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解题时要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进行评价。考法3从民族复兴角度命题。抗战胜利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提高了国际地位,如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贸易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解题时可从民

    9、族精神和国际地位等方面思考。1.(2017江苏淮安质检)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解析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构筑防御工事,结合背景,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答案B2.(2016江苏盐城模拟)蒋介石在1937年10月31日的日记中写

    10、道:“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B.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开始转变C.表达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D.台儿庄战役增强了抗战信心解析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时间早于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之中,其条件之一就是国民政府转变对日侵略政策,故B项错误;“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表明蒋介石期许在抗战

    11、中保全国格、保存中华民族,故C项正确;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史料研读史料一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史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抗战胜利60周年胡锦涛讲话史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

    12、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1.史料一信息“亡国灭种的危机”“民族自觉性的开端”体现了全民族的觉醒、全民族的抗争,是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关键因素。2.史料二信息“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表明国共合作抗战是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3.史料三信息“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原子弹”“苏联红军参战”分别指出了美国海军优势与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是打败日本的因素,但这几种观点均是片面的,抗战胜利是各种因素共同努力的结果。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体现“民族自觉性”的突出表现。提示:19

    13、37年9月,以国共两党为核心,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2.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表达观点的不足之处。提示:史料三观点忽视了中国军民艰苦抗战的重大作用。中华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根本保证,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援是外部条件,对中国的抗战胜利起促进作用。史论归纳对比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角度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战争领导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太后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民众动员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只有部分清军进行抵抗中共实行充分发动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14、战略战术李鸿章实行避战自保、消极迎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且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国际环境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国抗战得到苏、美等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命题分析考法1从中共政策调整的角度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如2015年重庆文综第7题,举中共中央的八一宣言相关政策主张,体现了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日胜利的根本保证。考法2通过文献史实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外部援助因素。如2014年课标全国卷第30题,以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均在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体现

    15、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抗战胜利,争取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援助。1.(2015江苏单科,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A项错误。题干时间表明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的初期,即防御阶段,而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是在抗战中后期,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初期,虽然国民政府组织了多次重大战役,但国民党军队无力阻止

    16、日军进攻,故C项错误。“新气象”指的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故D项正确。答案D2.(2012江苏单科,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解析“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原因是“国家又濒于危亡”,A、C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直接导致国民革

    17、命运动的失败,D项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可乘之机,都反映的是国内矛盾,与国家危亡没有直接关系。B项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题意。答案B考向一七七事变与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1.(2017江苏南京摸底)申报刊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致江苏省政府的电文:“日来贵省沿京沪路密迩本市各县之居民,纷纷迁入我市,冀免战祸。惟是本市人口膨胀则粮食亦必发生恐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卢沟桥事变爆发 B.南京沦陷C.八一三事变爆发 D.九一八事变爆发答案A2.(2016江苏苏北四市模拟)下图是吉林省档案馆收藏的日本昭和12年(1

    18、937年)12月2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奈良版)。其标题有:南京总攻击观战记、情思远飞故里举杯共忆苦战、悼念战友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等。这些报道()美化侵略行为颠倒战争是非否认屠杀暴行助长侵略气焰A. B.C. D.解析情思远飞故里举杯共忆苦战、悼念战友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反映了日本否认战争的侵略性,否认屠杀行为,助长侵略气焰,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考向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2017江苏苏州调研)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

    19、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个纲领()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放弃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C.表明了抗战初期政府积极抗日的决心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时间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纵观整个抗日战争,国民党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故B项错误;抗战建国纲领说明国民政府表现出了比较积极的抗战决心和意志,故C项正确;“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在太平洋战争和入缅作战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三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4.(2017江苏扬州模拟)1937年

    20、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A.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解析材料“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表明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长达三个多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故B项正确。答案B5.(2016江苏苏中四市模拟)下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A.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B.抗战初期正

    21、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C.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解析根据地图信息,如“太原”“忻口”等,似与太原会战有关,但战场范围远超出山西,故A项错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大捷,但不在华北,故B项错误;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根据地图信息,可知是华北大范围的交通破袭战,故C项正确;1937年淞沪会战激战三个月,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6.(2017江苏扬州模拟)1945年8月6日和9日,

    22、两枚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瞬间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对投放原子弹的意义,至今仍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下列对此事件看法明显偏颇的是()A.原子弹的投放与结束战争密切相关B.战争加害国的受害民众不值得同情C.这是一种对非战斗人员的伤害行为D.造成战争中大量平民被屠杀的惨剧解析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爆炸,加速了二战的结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广岛、长崎因受原子弹爆炸,瞬间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加害国的受害民众值得同情,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原子弹爆炸也是一种对非战斗人员的伤害行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原子弹爆炸瞬间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包括大量平民被屠杀,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23、B7.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解析据“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材料所指事件为抗日战争时期,据“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可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答案D8.(2017江苏如皋模拟)“自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以来,民族主义成为拯救国家危亡的一

    24、种途径,在学术层面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更逸论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推广给全国民众。直到_爆发后,形势才出现彻底扭转,空前的团结使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终于成为全国民众认可的精神坐标。”材料中空缺部分是()A.鸦片战争 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解析梁启超是19世纪末维新派的代表,与鸦片战争不符,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军阀,反帝反封,不符合民族主义,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团结一致抗战,故C项正确;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内战,不符合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C9.(2016江苏扬州模拟)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

    25、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力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此外还有20万到70万的驻东北关东军。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

    26、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材料四现代化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在战争状态下,现代化的走向便不可能完全按照通常的经济规律运行。由于中国大部分在战前较为发达的地区多处于日军的占领之下,被纳入了日本占领当局“以战养战”的战时轨道。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2)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与材料一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3)材料四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贡献: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中国为同盟国提供大量战略资源。关系:因果关系。(3)影响: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4)理解: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但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和代价。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专用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