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年高考09年高09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docx

    • 资源ID:13533057       资源大小:33.4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年高考09年高09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docx

    1、历年高考09年高09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 . 。 . .2009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指导与训练一:灵活转化所学历史知识一扩大转化(等同替换)把课本上学的特殊性知识或具体性知识要会转化为一般性知识。 一类重要的历史问题一定要记准一个问题 要学会用熟悉的历史知识推导不熟悉的同类历史知识。用中国古代史知识推测同类问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反之亦可;用中国史知识推测同类问题中世界史知识,反之亦可。例:秦朝统一的原因:)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嬴政

    2、掌权后,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分析统一原因模式:1、经济2、政治3、思想文化4、民族、地区联系5、核心力量6、领导者练习:、回答元朝实现大统一的历史原因。、归纳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回答美国建立的原因。4、谈谈青藏铁路建成的意义。二、缩小转化(平行替换)把课本上学的一般性知识或普遍性要会转化为特殊性的具体化知识或区域性知识 比较两个历史问题的相同点只需抓住一个历史问题 回答区域性问题想全局。例: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50周年。请回答党和政府在建国后是如何重视和加强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的?有什么重大意义?三、反向转化(逆向替换)把课本上学的有关历史知

    3、识学会反面想例: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时期,请你分析其分裂原因。指导与训练二:如何解答材料问答题(一)解题步骤:读、审、答一、读题:先读问题,带问题通读材料,做到“四读”读题要求:全读、分层读、多读、针对问题读,领会材料与题意。1、找出几则材料的中心或线索;2、画出与提问相关的词和句。3、找出材料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 4、特别注意引言和出处。二、审题:“四审”1问答题的结构。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角度、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

    4、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例】1、概括 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例】2、依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地位及中国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2审题:四审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审清中心项; 第二:审清提示项,确定答题的方式方法;第三:审清题干的限定项,确定答题时

    5、、空、其它限制;第四:审清求答项,确定答题的内容;三答题:四化:规范化、条理化、要点化、具体化第一,规范化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答案内容:核心知识;答案结构:史实结论(评论)。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

    6、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

    7、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第二,条理化:写清求答中心词,交代清楚;第三,要点化:把答案分成多个要点,每个要点前面有数字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使评卷人一目了然。第四,具体化:要尽可能使用课本上的规范化语言、标准化说法,少使用大而空,不着边际的话,紧扣题目要求,紧抓课本说法上的关键词、关键句子。练习一. (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

    8、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1

    9、)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76.解析:(1)本问考查的是考生识图的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所给地图作答即可。(2)解答原因时注意对材料的分析,可从燕京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以及上京在统治方面的弊端等方面作答。解答影响时可从对社会发展、民族融合以及迁都之后对北京地区的影响、对以后历代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76答案要点:(1)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2)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

    10、利,文明程度较高。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练习二.(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

    11、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北宋“积贫”原 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 因。(2分)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

    12、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77答案要点:(共10分)冗官。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人大为增加。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指导与训练三:原因、影响分析与评价(一)原因分析方法指导一

    13、、命题用语解释:1、背景要素:原因类1)根本原因: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2)直接原因:又称近因。3)主要原因: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针对次要原因而言。4)主观原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5)客观原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2、背景要素:目的和条件类1)、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也是主观条件。可参照原因来分析。2)、条件:也可分

    14、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二、几种常见的历史原因分析方法1、根本原因1)、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2)、生产关系层面的从生产力入手3)、上层建筑层面的从经济基础入手4)、社会意识层面的从社会存在入手5)、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2、具体原因例:1、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 生产力因素2)生产关系因素3)上层建筑因素4)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交流)5)社会环境因素6)地理条件因素例:2、分析中国古代发展的原因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民族关系4)、对外关系5)、前代的基础例:3、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1)、经济因素 2)、政治因

    15、素3)、思想文化4)、民族、地区关系5)、核心力量6)、领导者素质例:4、分析改革成败的主要原因1)、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2)、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4)、看国际环境5)、看改革者的素质例:5、分析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原因1)、看性质2)、看领导3)、看斗争主体4)、看其它因素例:6、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经济是否发展繁荣,生产工具是否有新的发明;2)、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3)、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发展;4)、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5)、文化交往因素:民族间、中外间经济文化交流发

    16、展因素。6)、文化的连续性7)、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二)影响分析方法指导1、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积极意义、消极意义);、对古代史历史事件:一般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五方面分析影响。、对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事件:国内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国际影响。、对世界近现代史历史事件:对本国政治、经济的影响;或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影响;对他国的影响;对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影响。(三)评价人物、事件方法指导1、评价要素1)性质:是指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特点、根本属性。2)实质:即本质,是历史事件不易改变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质。3)特点:是人或事物所

    17、具有的独特的地方。4)意义:指事物的价值和作用。包括作用、影响、经验、教训2、评价标准:生产力标准、评价方法:1)辩证评价,两点论,重点论;2)按时间分时期评价:前期、后期。(四)历史地图、图片、图表型题目解题指导1、据史读图,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2、据图说史,根据地图复述教材内容,借此检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3、以图释文即利用地图,对教材文字内容进行诠释和说明。4、以图补文,充实教材的文字叙述,启发思维图片:借助图片研究事物的特征、规律、或联系。第一步:审。一审图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审注,注是对图的补充或解释;三审问寻找答题的方向

    18、。第二步:比。即对图片的内容或横或纵向比较、分析、找出规律。第三步:联。注意图与图的联系,图与教材的联系。第四步:答。答案来源于课本和材料。表格:借助数字信息,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灵活运用、逻辑推理能力第一步:看。一看时间、空间;二看反映的问题;三看提示语。第二步:分析比较。分析比较表格上下左右数值的变化,分段找规律或反映的现象,进而分析其原因。第三步:联系。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课本知识相联系,体会材料的喻意。第四步:答。综合判断,简明答题。(五)小论文题解题指导这一题型的测试功能主要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论文题有的属于大跨度、高概括的叙述型,有的属于小切

    19、口、深挖掘的分析型,还有比较、评述等。无论什么样的论文题,首先必须正确审题,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论述项目和对象。对叙述型强调进行系统的归纳并得出正确结论;对分析型要注意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特点、性质、作用、结果、教训等;对比较型则应先弄清题目的比项,而后将比项双方的史实进行归类、提炼、分析,得出结论;对评述型的解答,应该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叙述和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先叙后评,也可夹叙夹评,评从述出。除此,在写作时,必须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的特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切忌空发议论。例:1(2007上海历史)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

    20、0分) “1860年代的诞生”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其中一位政治家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1在撰写小论文之前,先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史实。(6分)2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

    21、、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等展开论述。(24分)注意: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4叙述要清晰连贯5文字要通顺流畅指导与训练四:认识启示题命题特征: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通常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为提示语。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识水平、历史感悟能力。1、“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回答“启示”,就答“经验与教训”。2、谈“认识”,有如下几情况:(1)对问题的总体掌握,实

    22、际就是对教材知识、所给材料的高度概括;(2)对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对这类“认识”教材中往往有现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时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关评述,然后再依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5)经验教训、启示。答题技巧:(1)对前面几问答案进行总结,分为“好”“坏”两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2)提炼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3)结论指向现实,优先考虑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不就事论事,要有理论指导意义。(4)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把“坏”

    23、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5)思维开放:一个历史事件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造就,因此,启示可从多角度回答,如原因、条件、时间、人物、影响等,只要合情合理,均可得分。注意事项:(1)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2)对问题的分析评价,只需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4)通过问题对

    24、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得出与现实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认识启示题,一般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例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时,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1601年时,中国内地已有250个天主教徒。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材料二 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

    25、1644年被顺治帝授以钦天监监正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等传教士阴谋不轨,并攻击明宪历(清当时使用明宪历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被捕入狱。1668年康熙帝亲自处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明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6分)据此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2分)(3)从以上材料所述中,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6分)参考答案:(1)特点

    26、:首先在社会上层传播;采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2)基本态度及评价:极力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反对中外文化交流;是盲目排外的思想。实质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碰撞。(3)认识:西方人当时在中国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只是作为传播宗教的一种手段;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守旧意识的抵制,传播非常艰难(充分利用材料,与第问作答);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具体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讲解:认识的前两点实际就是对材料一、二的概括提炼,只有在对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第三点,是认识的难点,但这一点十分必要,因为,我们得认识的目的,就是用以指导现实中的实践活

    27、动,只有通过由具体到一般的理性认识,才能起到这一作用。当今,科学技术的传播虽然不会遇到如明清时期一样的情况,但是现实中仍有阻碍科学技术推广与发展因素,也是不可否认的。提高水平靠实战,给你几题练一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

    28、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胡要价格等等,伪字随处可见。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之势,恰恰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的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摘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苏州风俗,全是一团虚哗,只就那拳头大一座丘山,便有许多作怪即使开着几扉板门,卖些杂货,或是吃食,远远望去倒也热闹齐整。仔细看来都是有名无实的。一半是骗外路的客料,一半是哄孩子的东西。 摘自

    29、豆棚闲话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哪一历史现象?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三说明明朝苏州的商品经济存在哪些问题?(3)谈谈你对以上两种经济现象的认识。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积累率是242;1958年到1960年三年,积累率分别达到339、439、396。从1957年到 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工业内部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产量时间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减少1958年4000亿斤1959年3400亿斤600亿斤1960年2870亿斤530亿斤1961年2950亿斤 材料三 1962年工农业生产简表农业总产值粮棉工业总产值钢煤原计划(百分数)比上年增长8.5%3216亿斤2200万担比上年增长5.7%670万吨2亿吨实验达到百分数比上年增长11.6%3400亿斤2400万担比上年增长5.7%720万吨2.17亿吨请回答:(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现象?其原因何在?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经济建设上应注意哪些问题?3阅读下列有关美国经济崛起的材料;材料一 美国东靠大西洋,南靠大西洋的墨西哥湾,西靠太平洋,北面还靠加拿


    注意事项

    本文(历年高考09年高09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