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1套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完整教案打印版word版.docx

    • 资源ID:13516346       资源大小:378.06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1套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完整教案打印版word版.docx

    1、21套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完整教案打印版word版1.1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一、教学目标:1、认识区别我们身边 常见的动植物,制定可行的观察计划。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描述身边的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3、培养学生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四、教学难点: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我们身边动植物的类别和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

    2、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这些生物包括哪些呢?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二)讲授新课探究一: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本植物都有哪些?1、分析课本中的内容,对身边的植物怎么进行分类的?2、生活中哪些植物属于乔木,哪些属于灌木,哪些属于藤本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讲解:观察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植物,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

    3、植物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等。常见的槐树、银杏等属于落叶乔木,松树、柏树也多是乔木,苹果树、柑橘树等也是,还有道路两旁的杨树、悬铃木都是乔木。常见的月季、牡丹等就属于灌木。在生活中的牵牛花、紫藤就属于藤本植物。菊花、百合、凤仙属于草本植物。并结合图片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探究二:大自然界中的动物分为哪几大类?1、 观察教材中3页的图,回答问题:(1)这些动物中哪些属于脊椎动物,哪些属于无脊椎动物?(2)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中哪些是家禽,哪些是家畜,哪些是宠物?讲解:观察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家禽有鸡、鸭、鹅等。家畜有牛、马、羊、猪等。宠物有猫、狗、鱼等。结合一些图片讲解我们

    4、身边的动物的分类,重点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怎么区分。提问:给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应该是哪类动物。活动:观察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和动物。(三)知识运用1、下列哪一种动物不属于脊椎动物( )A、燕子 B、蜘蛛 C、青蛙 D、大象2、下列哪一种属于灌木植物( )A、月季 B、牵牛花 C、杨树 D、菊花(四)归纳小结学完本节课后,你知道身边的植物和动物都是怎样分类的吗?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五)随堂检测1、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长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命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非

    5、生物对外界反刺激没有应2、乔木具有( )特征.A、明显的高大主干 B、没有明显的主干C、茎长而不能直立 D、茎多汁,较柔软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青蛙 B、喜鹊 C、蟾蜍 D、大鲵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第6页习题:1、观察一种开花的植物,尝试画花的简图。2、观察一种动物,说说它与其他生物有什么关系。八、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注重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注重生物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淋漓尽致的展现。学生自己动眼观察、动手解剖,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想象,推理,充分给与了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让学生

    6、体验知识的过程,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感受到身边的植物和在动物带来的愉悦,科学教育和美育情感教育浑然一体。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2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一、教学目标:1、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2、参与霉菌培养和观察过程,以及通过对蘑菇的观察,初步训练实验观察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资料,训练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四、教学难点: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五、教

    7、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从而引起本节内容:微生物。大多数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与人类关系密切。(二)讲授新课探究一:我们身边的细菌和病毒有哪些?1、观看课本8页中的图片,分析哪些是细菌,哪些是病毒?2、细菌和真菌有哪些特点?3、细菌和真菌会导致人类患哪些疾病?讲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和病毒对人的影响体积存在导致人类患传染病细菌个体微小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肺结核、破伤风、伤寒、细菌性

    8、痢疾等真菌比细菌还小可侵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人,自然界分布广泛流感、乙型乙肝、狂犬病、艾滋病等细菌并不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有些还是有益的,现在随着对微生物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细菌和病毒的利用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人体肠道中的某些细菌能协助人体消化食物、生产食品和调味品、制造酸奶、泡菜、醋等。探究二:我们身边的真菌有哪些?1、观察教材中9页的图,回答问题:(1)真菌分为哪三类?(2)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关系?讲解:在生活中真菌常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酵母菌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但生活中的蘑菇、木耳、灵芝属于大型真菌。三种真菌的区别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些真菌有致病

    9、性,有些真菌是对人类有益的,人们在食品加工、抗生素制造、饲料生产以及酿酒等方面广泛应用,还有些真菌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活动:观察我们身边的真菌。(三)知识运用1、橘子腐烂后,出现一些青绿色的霉,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扫帚状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毛霉2、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通常分为 、 、 等。(四)归纳小结学完本节课后,你知道身边的其他生物还有哪些吗?(五)随堂检测1、存储的橘子长“毛”了,判断该“毛”属于( )A、霉菌 B、大肠杆菌C、乳酸菌 D、葡萄球菌2、青霉素是由哪种生物所产生的( )A、曲霉 B、青霉C、酵母菌 D、根瘤菌3、食物腐败主要是由什么物

    10、质引起的( )A、细菌和真菌引起的B、食物本身产生的一种可导致食品腐败的物质造成的C、盐放多了导致腐败D、阳光照射多的原因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第10页习题:1、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是( )A、大肠杆菌、银耳 B、酵母菌、黄曲霉C、青霉、流感病毒 D、灵芝、乳酸菌2、储存的橘子长“毛”了,判断该“毛”属于( )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葡萄球菌八、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注重生物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淋漓尽致的展现。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了解身边的其他生物及其他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探

    11、究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3 认识生物圈一、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四、教学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提出问题: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人类为什么离不开新鲜的空气?从而引出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属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二)讲授新

    12、课探究一:生物的生存要依赖环境吗?1、 观看课本11页中的内容,分析生物依存的条件包括什么?2、 生物是怎么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的?3、生物是怎么影响着环境的?讲解: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生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生物普遍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例如:北极熊生活在冰于雪地中,金刚鹦鹉生活在热带雨林里,在我国,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竹林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生物的生存也影响着环境。例如,土壤不仅包括无生命的土粒沙砾,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大量生物。细菌和蚯蚓等生物对改善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起着很大

    13、的作用。探究二:生物与环境怎么组成生态系统的?1、阅读教材12页,分析什么是生态系统?2、列举生态系统的种类有哪些?讲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了生态系统。在生活中有很多生态系统,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探究三: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吗?1、 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讲解: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粮食等来自于植物,煤、石油等来自于古代生物。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昆虫传粉、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防

    14、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三)知识运用1、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2、生物不仅能 它们的生活环境,也能 着环境。(四)归纳小结学完本节课后,你知道了哪些生态系统?(五)随堂检测1、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鸽子 B、一片森林C、一块农田 D、一个池塘2、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为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素有“鹤乡”的美称,区内芦苇沼泽广布,环境优美,它属于(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3、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A、生物圈B、宇宙C、太空D、地球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第14页习题:1、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

    15、的是(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2、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八、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注重生物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淋漓尽致的展现。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了解身边的其他生物及其他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1.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2、能够了解生物学的多种研究方法。3、能够简要的说出观察法

    16、和实验法的研究过程及特点。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四、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观察法和实验法,并能够运用它进行生物学的简单研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提出问题:下面的三种生物学仪器分别是什么?都有什么用途?从而引出观察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且可以借助以上的仪器来观察。(二)讲授新课探究一:观察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吗?3、 观看课本18页中的内容,分析这三种仪器分别叫什么名字?4、 这三种仪器的用途?3、课本中的人物是谁?讲解:1、学生思考自己所知道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并选取个别代表来陈述自己知道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最后

    17、老师总结强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观察法和实验法。2、教师展示一些生物学观察仪器的图片,有显微镜、望远镜和放大镜并放出关于利用他们观察的生物的状态,让学生来思考观察法的定义。最后由老师明确观察法的定义:观察法是指人们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3、老师通过讲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来陈述这是一个观察法运用的实例,李时珍通过仔细观察药物的状态来绘制药物的形体给后人带来了福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观察法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最后总结运用观察法要注意:观察目标要明确,观察计划要周全,观察过程要有序,条理清晰,观察记录要详实准确,态度要认真。这样才

    18、能全面,准确的观察生物现象,进而认识生物的本质和规律。4、弗莱明运用实验法发现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的过程。探究二: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吗?1、阅读教材21页,图片中的人物是谁?2、什么是立足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讲解: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方法。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实验法。弗莱明观察到在绿色霉菌的周围形成了抑菌圈,原来生长的细菌竟然消失了。随着绿色抑菌圈的扩大,培养皿中的细菌在减少。培养皿中绿色的霉菌就是在发霉的橘子皮上经常可见的青霉。并从青霉中提纯青霉素,作为高效的抗菌素。救治了众多被细菌感染的患者。学习活动:应用实验法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

    19、影响目的与要求:尝试应用实验法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材料器具:鼠妇、培养皿、黑纸、硬纸板 方法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2) 提出问题;(3) 作出假设;(4) 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三:生物学研究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吗?3、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还有哪些?4、 生物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什么?讲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还有很多,如调查法、文献法等。调查法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应用调查法进行生物学研究时,需明确调查目的,制订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时要科学地选取调查样本,客观地进行调查,如实地进行调查记录。有时还要进行教学统计。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常常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其中实验法通常是不可缺少

    20、的。(三)知识运用1、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 )A、验证性实验 B、不断重复科学的实验C、科学探究活动 D、以上三个都不是2、进行科学探究时,首先要做的是( )A、作出假设 B、表达交流 C、实验 D、提出问题3、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是 。(四)归纳小结学完本节课后,同学们了解了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五)随堂检测1、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A、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B、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C、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D、得出正确的结论2、科学探究中,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A、观察、调查 B、调查、收集证据C、制定计划、实验计划 D、在实验中进行操作

    21、实验3、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1)要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应采用 法。(2)要了解马与驴在外形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外,应采用 法。(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 法。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第26页习题:为了研究光地大豆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下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实验条件设计如表,在实验中设计有一处错误,应该改为( )A、乙花盆放到光亮处 B、甲花盆放到黑暗处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同时

    22、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过程中,即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感性认识,又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知识的情感。2.2.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常用工具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识别中学生物学常用的解剖器。2、使学生能够规范的使用生物学常用的解剖器。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解剖器的正确持法四、教学难点:解剖器的使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PPT上展出图片,叶子怎么变成其他图形提问:同学们,最近老师遇到一个小难题,看看我手中的这片叶子,我想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向里面掏个洞,可是这么不规整的叶片,我该怎么办

    23、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同学们会规范地使用解剖器吗?5、 观看课本27页中的图片,分析这几种仪器分别叫什么名字?6、 这几种仪器的用途是什么?3、如何使用仪器?讲解:过渡语: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方法都很棒,要想使这些方法取得成功,我们必须要借助一些工具,刚才你们也提到了,譬如剪子、刀,这些工具在我们生物实验课上也是经常出现的,我们叫它解剖工具。1、 同学们自学27页课本中解剖器的规范使用方法,认真看图、记录,自己亲自拿着解剖器对着图试一试,教师对部分同学纠正,两个同学一套用具,注意解剖的用途。提问:各种解剖器的用途?2、同学们上来操作演示给大家看,找下面的同学挑出使用的错误。3

    24、、让学生们练习切成各种图形。探究二:如何规范地使用显微镜?1、阅读教材30页,说出显微镜都有哪些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讲解: 1、提取安放:提取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安放位置: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5厘米。2、 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 调节光线:选最大光圈对准通过孔,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视野为止,并用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4、 安放玻片:将玻片标本插入压片夹后部的空隙处,用双手将玻片轻缓前推,使标本正对通光孔。5、 调焦观察:双眼注视物镜,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左眼看目镜,旋转细准焦螺旋,

    25、使镜筒徐徐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通过细准焦螺旋微调,使物像清晰。6、 移动玻片: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把住载玻片两端轻轻移动,使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7、 观察玻片:取下玻片,换上青霉永久玻片,用手前后左右移动玻片,找到视野中特点明显的结构,仔细观察青霉。8、 复原放回:取下玻片,放回原处,用纱布擦拭载物台、镜筒、反光镜等。转动转换器,使物镜朝向前方;转动反光镜,使其竖立中央;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到最低点,将显微镜放回原处。(三)知识运用1、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A、右上角 B、右下角C、左上角 D、左下角2、下列探究器具中哪个属于计量器具( )A、量筒 B、

    26、试管 C、解剖刀 D、酒精灯3、解剖剪的用途是 。(四)归纳小结学完本节课后,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生物学实验的常用工具?(五)随堂检测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高倍镜观察时,可随意调节粗调节器B、在解剖鲫鱼时,沿侧线将鱼腹腔剪开C、膝跳反射实验是探究反射弧结构的方法之一D、测量体温前可以喝杯开水,然后马上测量2、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所用仪器和工具的一组是( )A、手表和打火机 B、显微镜和放大镜C、汽车和录音机 D、摄像机和尺3、下列仪器属于放大仪器的是( )A、显微镜 B、盖玻片C、烧杯 D、量筒六、板书设计 解剖剪 解剖刀 常用的解剖器 解剖针 镊子生物学实验常用工具 使用

    27、显微镜 七、作业布置1、假如要观察的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那么向( )移动载玻片,才能使物像到达视野正中。A、左上方 B、右上方C、左下方 D、右下方2、观察写有字母“E”字的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 )。A、 B、C、 D、3、如果所用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10,目镜放大倍数是8,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实际上被放大了( )倍。A、8 B、10 C、80 D、18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课堂上将有限的时间放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合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在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画图、模仿、比较、逆向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

    28、理解知识,掌握技能。重难点突破得当,时间利用率高,是保证整节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总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以保证学习质量为前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1.1 细胞一、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 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四、教学难点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萌萌学会使用显微镜之后,就想看看真实的细胞是什么样。她将一片菠菜叶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却看不见菠菜的细胞。萌萌为什么没有观察到细胞?被观察的标本应该符合什么要求?(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常见

    29、的玻片标本阅读教材38页文字资料,了解玻片标本的类型探究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阅读教材3841页学习活动的文字资料,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思考: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什么状态,具有哪些结构?2.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排列有什么特点?3.染色前后,你所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4.番茄果肉细胞呈什么状态?5.在结构上,番茄果肉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一样吗?请举例说明。在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探究三:植物细胞结构结合课件及教材上的图片,概述植物细胞的基本机构(三)知识运用1油菜缺少含硼的无机盐,就会只开

    30、花而不结果实_(判断对错)2下列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的细胞是()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B洋葱的根尖细胞C植物的叶肉细胞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四)归纳小结1、常见的玻片标本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生物材料涂抹而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挑取少量材料而制成的2、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3、植物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五)随堂检测1下列有关番茄细胞结构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番茄汁中的酸味物质存在于液泡中C番茄的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D番茄叶肉细胞中被称为能量转化器的结构有叶绿体和线粒体2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B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C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的盘里流出的水主要来自细胞质D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还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3一场夜雨,又是“绿肥红瘦”关于桃的绿叶和红花细胞中能量转换器说


    注意事项

    本文(21套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完整教案打印版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