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docx

    • 资源ID:13513776       资源大小:277.8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docx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1、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露珠的形成B. 壶口冒“白气”C. 冰雪消融D. 湿手烘干2.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D.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3.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4.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冰是

    2、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5.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A. 露的形成 B. 雾的形成C. 冰化成水D. 霜打枝头6.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A.水的比热容较大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水的汽化7.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

    3、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B.C.D.10.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1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

    4、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A.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D.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12.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13.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相同二、实验探究题14.小华在电视

    5、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煤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融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 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

    6、了 _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通过比甲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汇总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 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 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 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 _ 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

    7、了晶体的熔点均 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 _ ,体积 _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1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_ ;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 _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 _ (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_ (写出一种即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8、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 1.C2.C3.A4.B5.C6.B7.C8.A9.D10.A11.A12.C13.A14.正确;凝华;增大;低于;正确;C;增大;减小 15.80;液态;小于;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解析】 1. 解: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壶口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冰雪消融是有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C正确; D、湿手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

    9、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 解:AB、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完全熔化完,故AB错误; CD、由图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该物质的熔点为80,故温度达到80C时,若继续吸热,晶体开始熔化,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并且要掌握熔点的概念 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则为

    10、晶体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则为晶体的熔化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够通过图象判断晶体或非晶体,同时会判断晶体的熔点和开始熔化的时间 3. 解: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是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A 解答本题明确:(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

    11、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的方法:先根据题目明确物质变化前是什么状态,变化后是什么状态,最后对照定义来判断属于何种类型的物态变化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 解:AB、由图知,冰从第2到58分钟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0,故A错误,B正确; C、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2min=3min,故C错误;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由图象可以看出,熔化过程

    12、中出现一段温度恒定的时间段,这是晶体的典型特征,根据常识可判断该物体是晶体 (2)知道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属于物体的熔化过程根据图象进行判断熔化时间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 此题通过考查物体的熔化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特点的掌握,并能够从熔化图象中总结出相关信息,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图象的综合分析 5. 解:A、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需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现象,液化需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 D、霜是固态的,是

    1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和吸放热情况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6. 解: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时,冰的温度还低于0;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故B正确 故选B 水的凝固点是0,但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热,水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凝固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与常温矿泉水之间有很大的温差,冰吸热升温,水放热降温

    14、,冰块附近的水凝固成冰,冰块就会“粘”到一起 解决此题要知道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7. 解:(1)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2)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2; 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

    15、量将变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2)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3)根据晶体熔化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此题考查了有关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抓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学习时要用比较法来记住它们的特点 8. 解: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

    16、符合题意;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A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9. 解: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A、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

    17、化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合题意; 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该物质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合题意; C、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非晶体熔化图象,故C不合题意; D、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图象是物体的凝固还是熔化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或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

    18、,还要了解晶体有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10. 解: 滴水成冰,物质变化前为液态水,变化后为固态的冰,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判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会放热 故选:A (1)熟记六大物态变化的定义,即: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先弄清楚物质变化前处于何种状态,后明确物质变化后又处于何种状态,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 (2)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吸放热情况判断物态变化现

    19、象主要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这是中考的常考题型,要掌握并理解 11. 解:-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后,热量会由水传递给冰块,水的内能减小,温度下降度低于0,水会结冰,冰的质量会增大,故A正确 故选A 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水的凝固点为0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凝固定义的了解与掌握 12. 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故A正确 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正确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故C错误; D、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故D正确 故选

    20、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 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 13. 解: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 B、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错误 D、该物质

    21、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都是45,故D错误 故选A (1)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 (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 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14. 解:(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低于0;故证明猜想A是正确的; 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

    22、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同时会放出热量 (2)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 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泡沫的密度,所以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实心铁块的质量大于泡沫块,则其重力也大于泡沫块,对冰块的压力也大, 因此通过比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和丙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增大,当冰受到压力变大时,熔点都会降低;从而说明猜想B是正确的; 甲的厚度大于丙的厚度,比较甲和丙,可知冰层变薄熔点降低,故说明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是正确的; (3)根据公式=

    23、可知,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时,体积变小,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水的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1)正确;凝华;(2)增大;低于;正确;C;(3)增大;减小 (1)晶体的熔点跟晶体的种类、是否有杂质、压强等有关;晶体中有杂质可以降低晶体的熔点;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冰中掺杂盐等其他物质以及受到压力变大时,熔点都会降低; (3)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水的密度变大,根据公式V=可知水体积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凝华现象等,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15. 解:由图象可知:(1)A点为开始加热时刻,萘开始计

    24、时时的温度 60,BC段为萘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则萘的熔点是80 (2)图中BC段表示萘的熔化过程,CD段熔化完成,处于液态; (3)由Q=cmt得c=,AB段和CD段物质的质量m相同,由图象知,AB段升高20,加热时间为5min,即1min升高4,CD段升高10,加热时间为10min,即1min升高1,说明吸收相同的热量CD段升高的温度少,比热容大,故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说明熔化过快,可能是因为没有用水浴加热而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故答案为:(1)80;(2)液态;(3)小于;(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1)A点为开始加热时刻,AB段固态的萘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温度升高,到第5min开始熔化,BC段为萘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 (2)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并存状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3)解决此题要结合热量公式Q=cmt进行求解,由表格可知AB段和CD段的温度变化,从而可比较二者比热容关系 (4)熔化时间过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萘的质量较小、火焰太大、没有用水浴加热等 此题考查晶体熔化的图象,通过图象得出物理信息:晶体的熔点、各段物质对应的状态等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