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9第1单元评估测试岳麓版必修2.docx

    • 资源ID:13508564       资源大小:63.7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9第1单元评估测试岳麓版必修2.docx

    1、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9第1单元评估测试岳麓版必修2阶段性测试题九(必修二第一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3嘉兴一模)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茧壳,有学者通过鉴定认为它是家蚕茧。经过现场的认真清理,却并未发现第二颗。这一蚕茧()A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B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C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D是一个孤证,并无史料价值【答案】C【

    2、解析】家蚕茧的被发现可以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C项正确;单个的材料不能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不能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排除A、B两项;材料虽是孤证,但作为文物,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D项。2(2013吉林市期末检测)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朱元璋在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太湖流域“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之后,竟弄到几乎清一色土地国有化地步,以致“苏州一府之地土,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朱元璋的措施()A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维护了富人的根本利益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维护了小农经济,巩固了统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及经济政策。朱元璋没收豪族和富民

    3、的土地打击了富人的利益,故B项不正确。“官田”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故A项不正确。官田多民田少,也不利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所以D项不正确。官田多意味着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数量增多,也就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正确答案是C项。3(2013贵州四校联考)“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由此可见,族田义庄()A.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 D阻碍了田庄经济

    4、的发展【答案】A【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材料中的族田义庄从出现原因、作用看,它有利于维护宗族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4(2013德州)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私田开始出现农业产量的提高“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小农经济逐步形成A BC D【答案】D【解析】从时间上判断,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00年)为中国春秋末期,而春秋初期私田已经出现,排除。铁器的推广促进了牛耕的发展、农业产量的提高和小农经济的形成。5(2

    5、013滨州)2012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龙年,下图为我国银行系统发行的银行卡和纪念币,这些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象根源于()A农耕文明的影响 B.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C重农抑商政策 D.西方文化的传入【答案】A【解析】银行卡和纪念币中都有龙的形象,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对龙的崇拜,体现出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现象源于农业生产。故选A项。6(2013湖北联考)明末松江“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

    6、提高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答案】B【解析】据“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等信息可确定B项符合题意。7(2013南通)唐六典尚书工部载:“少府监(掌手工技巧的事务)匠19850人,将作监(掌土木工匠的政令)匠15000人,散出诸州,皆取体力强壮、技能工巧者。”材料直接反映了唐代官营手工业()A政府管理混乱 B产品大多精美C使用上等原料 D工匠技艺高超【答案】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材料表明唐代管理手工业的机构有少府监和将作监,政府统一管理,A项错误;B、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由材料“散

    7、出诸州”“体力强壮、技能工巧”可知工匠技艺高超。故选D项。8(2013淄博)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直接反映了()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答案】D【解析】考点:唐代的经济政策。从材料“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可以看出,官府与民争夺茶园的经营权,体现了与民争利的思想。9(2013天津新华)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

    8、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出现的()A街市 B坊市C夜市 D草市【答案】D【解析】草市,就是民间集市。“草市”是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宋代以前已经出现,说明商业得到了发展。古代的“街市”、“坊市”指的是城市的集市;而“夜市”也仅仅在政治中心和商业繁华的大都会城市中出现。结合题干中的“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因此D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0(2013吉林市期末检测)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但此时的官营手工业也在发生变化。乾

    9、隆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受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表明()官营手工业采用雇佣劳动官营手工业的经营政策发生了变化官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统治者有一定的民本观念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题干涉及的是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民营手工业,可排除。由“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可判断正确,由“以为赡养身家之计”可知也正确。11(2013珠海)开元时(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 B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

    10、荣C.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 D指南针运用于航海【答案】B【解析】A项扩大了广州的世界地位,且单个材料不能体现是否第一;材料体现的是海外贸易,排除C项;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开始于北宋,排除D项;综合材料“舶多、舶深、货物多”等信息可确定B项正确。12(2013温州)秦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挂上价格标签);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钱缿(xing,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从中可以获悉秦朝()已有管理市场交易的法律所有商品须明码标价市场交易收到一定监督政府对经济生活全面控制A BC D【答案】A【解析】据“小物不能名一钱者,

    11、勿婴”这一信息可排除,即可确定A项正确。13(2013诸城)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不包括()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世俗文化的兴起C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D.租佃关系的出现【答案】D【解析】考查古代中国唐宋时期社会的发展,租佃关系出现于春秋时期,唐宋时期进一步普遍化。14(2013韶关)明初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其推行直接导致了()A晋商的迅速崛起 B闭关

    12、锁国政策的实行C重农抑商的破产 D农工皆本思想的产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商业的特征。采用排除法,B、C两项与明初的阶段特征不符,D项与材料不符。题意是说明初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间接促进了长途贩运发展,而地处西北的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迅速崛起。15(2013诸城)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分析正确的是()A.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B.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C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D.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与城市。材料反映西都严

    13、格执行“禁夜”政策,一年只有三天放禁,其余夜间居民不得在居住的坊里从事其他活动,即政府对城市的各项活动严格限制,据此可判断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16(2013枣庄)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 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D保证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答案】C【解析】汉武帝将一些经济特权收归国有,实质反映国家统治的强化,其根本目的还是强化统治秩序,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17(2013安徽联考)“前世不曾修,出世在徽州。年到十

    14、三四,便多往外遛。雨伞挑冷饭,背着甩溜秋。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转来转去到上海,求亲求友寻路头。同乡多顾爱,答应肯收留。两个月一过,办得新被头。半来年一过,身命都不愁。逢年过时节,寄钱回徽州。爹娘高兴煞,笑得眼泪流。”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经商始终是徽州人谋生之道徽商的起步和发展充满了艰辛注重“乡谊”促进了徽商兴盛徽州人充满了乡土和孝的理念A BC D【答案】B【解析】徽商兴起于明清时期,在此之前经商在徽州并没有形成风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徽州人也不会以经商为主业,排除。18(2013安徽名校联盟)明成祖朱棣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

    15、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他()A反对向夷人征税B反对与外国人进行资易C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重义轻利的心态【答案】A【解析】解读材料可知,明成祖认为商税本来是为了抑商的,对国家的财政来说无关痛痒,在他眼里,夷人远道而来是为了义而不是为了利,如果再去对他们征税有损国威,所以不能再向他们征税。19(2013莱州)费正清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充满困惑地写道:“中国商人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独立力量?”其结论是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这里强调古代商业的发展()A实

    16、行国有专营制度B取决于技术的创新与发明C取决于政府态度和政策D出现官商结合的现象【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紧密相关,商人经商的好坏取决于是否得到政府的特权。20(2013贵州四校联考)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D旧式商

    17、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答案】D【解析】材料“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从时间可知徽商并非近代商业、并非与外国资本主义结合,体现不出近代经济,所以排除A、B、C三项,儒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代表,所以“贾儒结合”实质是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21(2013青岛)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

    18、发展较快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湖州等地方多是以养蚕植桑为主,其他地方也是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而谷物的不足则是依靠市场,反映了农业的商品化。22(2013北京朝阳)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9、和学生的阅读分析判读等能力。材料讲交子出现的原因到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再到官方制定发行交子及其意义,A、C各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材料无体现。23(2013福州)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国家礼单英国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

    20、,中国处在农耕社会【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是“英、中经济的根本差异”,应从生产关系方面比较。C项明显不是经济,A、B两项不是根本差异。24(2013银川一中)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A海禁加剧了寇患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答案】D【解析】凭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能推断出谢杰的言论是否废除海禁政策,故选D项。2

    21、5(2013玉溪)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推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结合材料判断“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反映了海禁政策在清朝得到延

    22、续。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3分,27题14分,28题11分,29题12分,共计50分)26(13分)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1)依据材料一,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4分)材料二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并写出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政治、思想政策。(3分)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

    23、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6分)【答案】(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地地私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4分)(2)盐铁官营;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分)(3)规模大(投资大),分工细,雇佣劳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本抑末和海禁闭关政策。(6分)27(14分)(2013淮安)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

    24、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材料三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

    25、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2分)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2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1分)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1分)结合

    26、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4分)【答案】(1)方式:利用宗族(宗法制)管理。(1分)特点:注重血缘关系。(1分)原因:小农是封建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2分)(2)政策:重农抑商。(1分)目的:巩固王朝统治。(2分)(3)现象: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1分)主要原因:广州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交往的窗口;行商具有经营对外贸易的特权。(2分)(4)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求取功名。(2分)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28(11分)(2013淄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7、。材料一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侯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地区对外贸易的特点,(2分)并分析其原因。(2分)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

    28、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体制内”的因素有哪些。(3分)材料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3)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4分)【答案】(1)特点:商品比较丰富;交流

    29、范围扩大。(2分)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鼓励对外贸易。(2分)(2)因素:自然经济的束缚;官办商业的压制;重农抑商的传统。(3分)(3)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动接受工业文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4分)【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1)此问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答案就在材料中,仔细概括归纳。(2)古代商业的发展是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的,并未形成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束缚;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政治社会地位不高;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和税收政策的限制等多种因素促成的。(3)材料三主要论证了工业文明取代农业

    30、文明的历史进步性。中国进入到工业文明并不是自发的进入的,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之下进入的,是“欧风美雨”的的产物。29(12分)(2013温州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合法的谋生职业)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鞅商君书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其商工之民,邦之蠹(蛀虫)也。材料二汉代而有抑商政策,然其贱商之政令则未免流于矫枉过正。中国贱工商之社会风气,历二千余年之传承,以至19世纪,实为不争之事实,共喻之常识。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材料三清政府“奖励实业”之举发端于甲午战争后,但作为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却是在1903年商部设立之后。1902年清政府在“库储一空如洗”的财政困境中,开始注目于“商政”,讲求商务,并接受了督办政务大臣奕劻等人的奏请,于翌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9第1单元评估测试岳麓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